第173章 大明圣母朱允炆

作品:《大明:不装了,我是你爷爷朱元璋

    朱元璋对朱允炆失望至极。


    昨天咱是中邪了?


    居然认为这孩子能办好赈灾的大事?


    奏折上写的头头是道,一点不差,终究纸上谈兵。


    真正办起事来,毫无头绪,天真又好笑,简直乱弹琴。


    看来那赈灾的奏折,肯定是他人代写,朱允炆誊抄的。


    朱允炆能为灾民做的,能帮助到灾民的,仅限于和他母亲吕氏一起,带领东宫削减开支,节省一些银钱,当做赈灾款项。


    顺便再为百官们做个榜样,号召朝廷官员尽心尽力赈灾。


    换句话说,就是当个吉祥物。


    千万别管事,管事就乱套!


    眼下已经有了近八千灾民聚集在南城门外,估计是之前东城门外的灾民们,听到了这边在送肉,所以全部涌了过来。


    按照朱允炆的做法,还要给灾民们盖房子,发衣服,每天都供应肉,那灾民们岂会愿意离开应天城?


    哪怕在家乡没到揭不开锅,必须出来要饭的地步,听闻在应天城有如此之好的赈灾条件,也会纷纷离开家乡,前往应天,自动变成灾民!


    而且,是赶都赶不走那种!


    城门外,以后难道都要有一排房子,白吃白喝的养一堆流民?


    不过,朱元璋也没有下车,去阻止今天下午这场的闹剧。


    他估摸着过了今晚,灾民的数量大概会增加一倍。


    朱允炆赈灾顾头不顾尾,但这孩子的心还是很善良。


    灾民们在肉和衣裳的诱惑下,已经对朱允炆,以及朱允炆所代表的皇家感恩戴德。


    如果此时出去指责朱允炆,不仅会让朱允炆失信于百姓,更加会让现场的饥民们觉得被欺骗,失去对朝廷赈灾的信心。


    至于今天朱允炆胡闹花出去的这几万两银子,就当给他上一课了。


    明日早朝朱元璋自然会制止不合理的赈灾措施,也会收回对朱允炆的任命,将赈灾之事重新交给户部。


    此时天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就当朱元璋要继续前往正阳卫的时候,路的那边,驶来一队马车。


    骑马走在最前面的,正是林洛。


    “大孙也来了。”


    朱元璋笑道,“三儿,咱再多看一阵,看看大孙想要做什么?”


    林洛带着十辆大车,前面三辆,装的是蒸好的馒头。


    中间四辆,一辆是正阳卫医院的大夫,一辆装满草药,还有几口大锅,第三辆则是一车柴火,第四辆车上满载着粗布毡子。


    最后三辆马车,都比较大,是拉粪车改装而成的,在前面加了个木头小屋,成了移动厕所。


    “哟,一下午的时间,就又多出这么多灾民?”


    林洛惊讶道,好在馒头管够。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正阳商会,为国尽力,帮助朝廷赈灾,现每天两顿,给每个灾民发放馒头两个。”


    “愿苦难早日过去!”


    “……”


    林洛感情饱满,刚说了个开头,发现有点不对。


    灾民们,咋都没反应呢?


    每顿一碗稀米汤,根本吃不饱,只不过吊着半条命不会死罢了,照样饿的肚子咕咕叫。


    但也不能弄得太好,负担不起,也不利于灾后重建。


    每顿加二两咸菜和两个馒头,正刚好。


    皇子皇孙们赞助这几天的咸菜,林洛就代表正阳商会来发放馒头,顺便给商会刷刷好感,腾空知名度。


    再顺便给正阳卫现在的作坊招工。


    预想中,饥民们看到有馒头,应该像饿狼看到的小白羊,眼睛冒光,流着口水快速的围过来。


    怎么现在饥民们一点反应都没?


    “又香又大的馒头,每人两个!”


    跟在林洛后面的王大虎,也吆喝了几声。


    “快来领,快来领!”


    但,灾民们仍无动于衷。


    “有肉吃,谁稀罕馒头?”


    “就是,四两肉吃的饱饱!”


    “现在要是吃馒头,又喝了稀饭,馒头在肚子里发胀,又饱又胀,哪还吃的下肉?”


    在看到林洛他们的马车驶入粥铺,往外卸馒头时,一些灾民颇有些不屑,议论纷纷。


    林洛听到这些话,再借着傍晚最后的光亮仔细一看。


    不少饥民们,正抱着一块熟肉狼吞虎咽,满嘴流油,再咕咚咕咚的灌几口稀米汤。


    还有,他们身上穿的都是棉布新衣,只不过又粘上了泥水,让林洛一时没有注意到。


    “哪来的肉,还有棉布新衣服?”


    “光这一顿,就要花费一千两银子以上吧?”


    “是两千两!”


    朱允炆也在粥铺里,远远的看见林洛的马车队,他的嘴角就勾起一丝奇怪的笑容。


    靠一点咸菜,几个馒头,就想收买民心?


    没有一点真心为百姓着想!


    假惺惺做戏!


    幸好本宫反应快,中午被你们摆了一道,下午马上就采取了反制措施!


    朱允炆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样。


    他现在完全确信了母妃的话,并且怀疑林洛已经投靠了朱桂。


    “林洛,赈灾之事,皇爷爷已经交给了我。”


    “你若是真心为百姓着想,想帮助灾民,本宫欢迎。”


    “若只是扣扣索索的拿出一点东西,妄图收服民心,本宫劝你早点收了这个心,别再添乱!”


    “也别再干扰本宫赈灾!”


    朱允炆义正词严的警告林洛。


    “哦!”


    林洛哦了一声,拱手道,“皇长孙心怀天下,在下万分佩服。”


    “略尽微薄之力,为朝廷分忧,并无其他意思。”


    “请皇长孙放心,在下一定全力配合殿下。”


    表面功夫必须先做足,对这位未来的建文帝表示足够的尊重。


    已经通过历史上朱允炆的所作所为,知道这家伙是个傻的,所以林洛一直对朱允炆保持着距离。


    但如今亲眼见识了朱允炆,林洛才发现,历史上记载的朱允炆,已经是经过美化了的。


    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


    朱允炆脑子里,全是水!


    大明圣母!


    你当这是现代国家救灾啊,直接给灾民发好衣服,发肉?


    几天花的银子是小事,以后灾民们就在应天不走了,咋整?


    明年再有天灾人祸,灾民再次聚集到应天城,你怎么赈灾?


    不按这次的标准,百姓们能服气,能不闹事?


    按这次的标准,下下次,还有后年……


    凡事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凭空臆想,这么搞,国家会乱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