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怒发冲冠为红颜

作品:《极品太子爷

    汉中司马府。


    “曼青姐姐,今日感觉如何?”


    司空菁,一大早便来到沈曼青的下榻房间。


    这几天。汉中一直被围城,百姓们同样人心惶惶,生怕这城池,有一天就被那蜀王给破了。


    一个社会,当是什么样立场的人都有才对。


    于是。


    有人在咒骂雍王,都什么情况了,还不跟银州求援?


    有人则是说,银州图谋不轨,万万不可求援。


    有人则说,银州已经发兵了,那刘知州,怒发冲冠为红颜,那天下第一琴师沈曼青,此时就被困在这城中的。


    于是。


    一群不愿意求援银州的人,皆都怒了。


    她被困在城中,银州军几日就到,这不就是红颜祸水吗?一些社会上的冲动分子,叫嚣着要杀掉沈曼青这祸水。


    但雍王哪敢啊。


    杀了沈曼青?


    那银州军,岂不是更师出有名了?于是雍王下令,将这沈曼青,移至这司马府中,由司空菁陪着,也好负责她的生命安全。


    沈曼青今日一袭白衣,神色困倦,但可能因为此,更加使得看起来,有了一种慵懒的美。此时,她已经不是当初在青楼给人弹琴取乐的花魁,而是名扬整个龙炎的第一琴师,气质方面,当然也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如此美人,就连司空菁看了,都忍不住心里一动。


    她不仅心里一叹,也只有沈曼青这样的女人,才值得那天下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刘知州,怒发冲冠,引兵南下吧。


    此时,汉中的人,皆都人心惶惶。


    只有司空菁这个小姑娘,却是满心艳羡。


    “劳烦司空小姐了。”


    沈曼青起身,微微一福。


    司空菁哎呀道:“姐姐,这是做什么,你就不当司空菁是朋友了吗?司空菁,可是仰慕姐姐很久了呢!”


    “只是曼青姐姐,你为了那刘知州,宁担世人骂名,值么?”


    沈曼青呵呵一笑,用手轻轻抹了这司空菁的脑袋。


    司空菁,今年才十六岁……虽说知书达理,但对这时间纷争,还是了解甚少。她估计到现在都不晓得,这汉中一战,便是从自己身上引来的。若不是她联姻秦长风,蜀王怎会找到借口发兵?


    只是。


    看着她那单纯清澈的眼神,沈曼青也不忍如实相告。


    她倾城一笑,脸色苍白地走出房门,看着那院中假山流水,道:“司空小姐啊,若有一男子,得知你身陷囹圄,他便昭告天下,宁可生灵涂炭,必来救你,你就不会去想,值不值了。”


    说这话的时候,沈曼青笑得很甜。


    她似乎觉得,她便是这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


    她不会去,公子是想来救自己,还是想谋求这汉中。她只知道,公子怒喝天下,宁背骂名,也要保她无恙。


    够了,不是么?


    司空菁听得心驰神往,但还是叹口气:“曼青姐姐,听说那大桥被雨冲塌了呢,我看刘知州,一时半会儿是来不了了。”


    沈曼青摇头:“不,他会来。”


    司空菁一愣。


    桥都塌了,怎么来?


    全天下人,都在等着看笑话呢!


    沈曼青轻轻一笑:“公子说会来,他便会来,没有意外。”


    司空菁瞠目结舌。


    这两个人,究竟是如何的一种情感,一种信任?一个为了他的天下,孤身犯险,一个怒发冲冠,无视天下藩王。


    她突然觉得。


    这一切,似乎真的是很值呢。


    就是不知道那秦将军……是否也有如此浪漫?


    这一日。


    沈曼青在司空菁的陪同下,来到那汉中的城头,在所有人不可思议的神情下,她将自己的古琴放好。


    所有人。


    眼神复杂。


    这单薄的一袭白衣,在风雨中,浅笑看着那城门口的厮杀。


    “铮!”


    她轻轻抚琴,琴音传入旁人的耳中,一股杀伐之气,冲天而起。


    《十面埋伏》!


    沈曼青奠定天下第一琴师的那首曲子,此时再次响彻在这汉中城头。


    “杀!”


    雍王,也在远远看着。


    他知道,这个天下第一琴师,来到城头,不仅是在等那刘知州,也是在表现着自己对这汉中城,汉中将士,汉中百姓的歉意。他忍不住眼眶一热,怒喝一声:“杀,给孤挡回去!”


    那城外,又是一场鲜血淋漓,残骸遍地的厮杀。


    沈曼青的琴音,当然没有魔力。


    但此时,她的绝美,她的孤冷,她那契合氛围的琴声,却成了激励将士们的良药。


    为了妻儿。


    杀!


    为了良田。


    杀!


    为了汉中。


    为了保卫这世间的所有美好。


    杀!


    汉中军,又一次次杀退蜀军的进攻。


    沈曼青,在这城头,弹了三天的琴。


    将士们,在那绝世的琴艺下冲杀。


    第三日。


    依然大雨滂沱。


    雍王看着蜀王的进攻,慢慢有些懈怠,忍不住大喜:“他们要退兵了!”


    众人齐声欢呼。


    谁知。


    就在这时。


    斥候来报:“王爷,银州军,已到上城港!”


    “什么?”


    雍王差点一头栽在地上。


    沈曼青琴声一滞,转头看来。


    司空菁一脸惊呆。


    真的来了?


    三天?


    三天就来了?


    ……


    银州军来了。


    谁都没有想到,在这风雨交加的天气下,大桥被“冲垮”的情况下,仅仅用了三天时间,五万大军,直达上城港。


    这支像幽灵一般的军队,一出现在上城港的时候,所有人都惊了。


    那绿色的军装,已经说明了银州军的身份。


    “银州军!”


    “他们怎么来了!”


    “这……”


    他们是怎么来的?


    那大雨中,那船是怎么回事?


    不对……


    船?


    银州军,什么时候有船了?


    负责守卫上城港的汉中军,面面相觑。


    守将也懵了。


    这怎么办?


    放,还是守?


    但是,这两艘船,根本没有给他们选择的余地。那谁都没有见过的战船,借着风势,眨眼间就来到了上城港,那慌忙应对的汉中军,船还没开,就被这盖伦船给撞得七零八碎。两艘盖伦船上的将士,和前几天,依次被运达上城港,埋伏起来的银州兵来,几乎是用摧枯拉朽之势,就将这上城港的汉中军,给团团围住,然后缴械。


    人群簇拥下,一个带着微笑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他呵呵一笑,问道:


    “友军友军,诸位,可曾听到那曼青大师的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