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小康

作品:《极品太子爷

    扎心!


    所有人都脸色铁青,面面相觑。


    这个刘侍郎……


    当真是,当真是……


    这一段是什么意思?


    他先从为君之道,如何治国,然后再从如今的龙炎说起,如今的谢天尧,虽然确实没有当年唐王那般耀眼,但是,还是那句话,守成从来都是最难,且这谢天尧,从上一任龙炎皇帝手中,接到的龙炎王朝,本来就是一个烂摊子,行将就木,垂垂老矣,他能殚心竭虑,将龙炎王朝,一直治理得中规中矩,没有丢掉国土,没有被敌国欺压,百姓安居乐业,其实也能说明,谢天尧的治国能力,已经是非常斐然的了。


    尤其是如今的龙炎,更是越来越强大。


    一个帝王,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用人!


    如何用人,如何用人不疑,如何选拔人才!


    如何改革?


    如何采用大臣建议的政策?这何尝不是帝王的胸襟,眼光,以及能力?


    自刘铮治凉州以来,土地推恩令,自然继承法,科举,公学,大运河,内阁,议会等等等等,等等等等……谢天尧从来没有真正阻拦过,并且还有样学样,在整个龙炎推广,这何尝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度量?


    如此帝王,你还想怎么样?


    如今龙炎,你还想怎么样?


    如此情况下,你还天天想着打回龙炎去?为什么?你为人民考虑过吗?你为龙炎考虑过吗?你为百姓考虑过吗?难道打仗不是生灵涂炭?哪次打仗,不是耗费举国之力?既然龙炎已经如此强盛,那说明这支谢氏,本就是天命之人,你何必要去勉强?何必为了一己之私,置天下百姓于水火?置宗庙社稷于不顾?


    最后。


    便是最扎心的地方了。


    看看咱的龙炎,然后再看你们南洋!


    南洋王,治理南洋,着实效果显著,但是……你谢承乾,如今治的,却是不义之国!


    为什么说是不义之国?因为你自从来到南洋,只是将这里当成自己的暂居之地!也就是说,从来没有想过好好治理这里,而是将这里当成你获取兵源,粮草,以及所有资源的地方!你没有将这里当成一个真正的国家去治理,你从来没有关心过这南洋的百姓,从来没有想过,好好建设这块宝地!


    如此国家,怎会有义?


    如果你谢承乾,真的胸有大志,何不先治南洋,再图天下?


    扎心!


    这番话,无比扎心!


    尤其是在现场,那些皮肤黝黑的当地土著官员们,更是一个个脸色铁青,十分尴尬。


    虽然,事实并没有刘铮说得这般夸张……谢承乾对南洋的统一和治理,还是做出该有的贡献的。可是……刘侍郎所说,谢承乾真的一门心思,就想打回中原去,这倒是真的。也就是说,如今的这谢承乾,在这南洋,就和当年刘备在巴蜀一样,你说刘备算是一个真正的皇帝吗?不算,史人只会觉得,他是一个军事集团的首领。他甚至到死,都没有得到巴蜀那些文人,大儒的承认。当年巴蜀文豪刘巴,拒绝出仕,原因就在于此。


    刘备只是将巴蜀当成了征兵,征粮的地方,并没有真心去想治理这里。他只想一心北伐,打回中原,却忽略了巴蜀百姓的生活和幸福感。


    颇有竭泽而渔的嫌疑。


    “放肆!”


    “这这这,刘侍郎,血口喷人!颠倒是非!”


    “陛下……”


    一群文武,再次炸开了锅。


    谢承乾,却是已经无力地挥了挥手。


    这个刘侍郎……


    口才太好了!


    他感觉他的每句话,都是在深深,狠狠地剐自己的心!


    “继续……”


    顾隆停顿一下。


    “今,龙炎圣上,身体有恙,大限将至,国内魑魅横行,百姓惶惶。铮心悲矣,恰龙炎之千年机缘,百业待兴,欧罗巴豪强并起,虎视龙炎,倭国狼子,贼心不死,此龙炎百年之机,此世界千年之遇,铮,无心染指至高皇权,诚望龙炎,君明臣忠,佞邪黜远,礼修乐举,兵革偃戟,诸侯顺附,四夷怀服,时和年丰,家给人足,此太平之象也。兵马可战远疆,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


    “倭国狼子大军,剑指朝鲜。李朝之地,唇亡齿寒,此我龙炎,内忧外患也!”


    “今,铮斗胆借兵南洋王,北上征伐倭国诸地,彰南洋王之度量,拓南洋谢氏之国运,共退倭寇,平分其地,共治亚洲!”


    “凉州,刘铮,敬上。”


    完。


    一整封信,终于读完。


    现场那些声音,已经再次没了。


    是的。


    没有人再骂了,也没有人,再敢说什么了。


    借兵!


    他是来借兵的!


    但是……


    这个刘侍郎,也给出了一个十分诱人的条件。


    平分倭国!


    惊!


    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好家伙。


    这刘侍郎,看着不声不响的,结果野心竟然如此之大!自古以来,这倭国就一直存在着,虽然地方不大,但这里的人,却是生来强悍。


    当然,受限于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其实人们对倭国的土地,并不是特别热衷。但是这么多年来,不是说你不热衷别人,别人就不热衷你。南洋谢氏,为什么一直打倭国?还不是之前受过这倭国的欺负。南洋的资源可是很丰足的,倭国就天天来抢。于是这国仇家恨就有了。


    灭掉倭国……


    但即使是这样,南洋都不敢说,他们能灭掉倭国,这就是一帮打不死的蟑螂。


    可是。


    刘侍郎敢说。


    并且,谢承乾相信,他也会如此去做。


    静。


    依然是静。


    刘铮想和谢承乾修好,然后共图整个亚洲……他想让谢承乾的兵,不要再回去琢磨龙炎,而是看一看其他地方。


    这个世界很大,很大,欧罗巴,非洲,大洋洲,美洲……


    成就不世功勋者,何必拘泥于一个龙炎?


    总之就是一句话。


    格局打开……


    格局打开。


    谢承乾,此时也是,嘴巴嗫嚅,不知道说什么好。


    “小康,小康……”


    他突然惨笑一声。


    是啊。


    自己这么多年的军力储备,究竟是图了什么?打回龙炎?北伐中原?先不说自己的实力够不够,打回去,又有什么意义?他深知,自己并没有刘侍郎说的那般不堪,他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帝王,政务亲力亲为,口碑很好。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即使打回龙炎,那龙炎的人民百姓,怎么办?只要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将士们会死,百姓会死。龙炎的人会死,南洋的人会死……只要是打仗,就没有不消耗财力的,甚至有可能,是举国之力。


    那些粮草,那些财力,拿来建设领地,不好吗?


    小康。


    小康。


    谢承乾,突然有些迷茫。


    他的精神,有些恍然。


    他已经不小了,今年已经四十多了,说起来在帝王之中,算是年轻有为的。可是自己的儿子们,都已经要一个个出类拔萃了。


    他此生,最大的梦想,便是打回龙炎,追求正统。


    他觉得那样,才是自己的使命,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是呢?


    现在这一封《劝南洋王书》,直接给他整迷茫了。


    当然。


    如果这封信,是出现在辽东大战之前,他一定会嗤之以鼻。因为他一直觉得,自己才是天命所归。但是现在……不行了。打不动了,打不过了。自己这大军,连刘铮的凉州军都打不过,何况龙炎那么大?


    他该如何?


    他应当如何?


    他应当如何去选择自己接下来的路?


    如何,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如何,去彰显他们南洋谢氏的国运,以及合法性?


    “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这刘侍郎其心险恶……”


    “陛下……”


    一群人,这才反应过来。


    有褒有贬,这刘侍郎,太会玩儿了!但这一套,他们这些当官的,哪个不会?


    借兵南洋!


    亏你想得出!你可是刚刚灭掉我们三十万大军的人!这个仇恨,大了去了。


    现在,你被国内的士大夫,玩得团团转。


    你跟我们借兵?


    好事都让你占了!


    “陛下,我南洋子弟,定会打回龙炎!”


    “如今龙炎定将大乱,是我们北伐的最好时机啊,陛下!”


    “陛下……”


    看着谢承乾,陷入沉思,没有说话,这些人更急了。


    “诸位,先下去吧……让朕休息一下。”


    谢承乾,自嘲一笑,挥了挥手,缓缓站了起来。


    旁边的长孙轻容,赶紧扶着他。


    整个大殿,只剩下了这帮文武,面面相觑。


    《劝南洋王书》一起的,还有刘铮提出的一些条件。


    借兵三十万,当然不能白借,凉州方面,会给予南洋很大的补偿。从资金上,粮草上,甚至武器装备上,刘铮甚至许诺了谢承乾,五艘银州舰的回馈。


    不仅如此。


    若是双方达成合作和共识,凉州方面,还会展开和南洋这边的深度商业,工业合作。刘铮愿意,对南阳之地,进行无偿的经济援助,建设援助。


    内容很多。


    诱惑很足。


    谢承乾一直沉默着。


    是的、


    刘侍郎,这一次,是想送给他一个太平盛世。


    是想直接送给他一个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