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允儿深知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的道理。


    “我的剑你学不了。”


    杨清流哑然,伸了个懒腰,轻笑道。


    “.....”


    武允儿无言,平生第一次听闻学不了的剑。


    在她看来,这更像杨清流不愿教。


    “我现在是道士,不打诳语。”


    此刻,满天红云,金波碧海,红日如同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


    杨清流感受着霞光,跳下假山。


    他看穿了少女心思,摇着头解释。


    世人皆知他剑法通神,足以开宗立派。


    却没几人晓得,杨清流强的并非剑,而是自身。


    他的那套法,乃是入了七景后自创的。


    事实上,它也可以是刀法,枪法。


    不过彼时杨清流年少,觉得耍剑比较酷,就随便套了本剑谱上的招式,也才有了后来剑仙的传说。


    这般想着,他又觉得有些手痒,伸出剑指,在面前中随意比划。


    “哧拉...”


    在武允儿眼中,灵光划破虚空,对方好似在描绘世间最繁奥的剑式,直指剑之大道。


    糕点入口微甜,带着桂花的清香。


    味道刚好合适,显然是武允儿花了时间,特意挑选的。


    “大人,恳请授剑!”


    武允儿单膝跪地,行半师礼。


    她很激动,同时,脸上也有些红。


    对方并没有要收徒的意思,自己像是在强买强卖。


    “若是真想试试也行,我传你起手式。”


    “能学会,我再教你后面的剑招。”


    杨清流拖住了少女,不受礼。


    随着境界攀升,他越发相信因果与宿命。


    “多谢大人!”


    武允儿很高兴,这是所有学剑者梦寐以求的机缘。


    见此,杨清流笑着摇了摇头。


    他取出少女腰间长剑,身如腾蛇,好似在描绘一幅山海画卷。


    “记住了吗?”


    剑招很短,不过几个呼吸便完成了。


    少女看的很认真,在脑海中回放对方的动作。


    “嗯!”


    “那就试试。”


    杨清流将青虹剑递了回去。


    下一刻,他来到少女身后,在其背上描绘了一条线路。


    一股热流顺着独特的灵脉游走,最后来到手掌心。


    武允儿知道,这是起手式的灵力运行路径。


    缺少了这种本质,再怎么挥剑也只是花架子。


    “好了,试试吧~”


    做完这些,杨清流来到石桌旁,拿起一块糕点,咬下一半。


    “还不错。”


    他不吝称赞。


    另一边,少女摆出架势,重复杨清流刚才的动作。


    “好像也不难?”


    武允儿这般想着。


    她感觉自己舞的很不错,只是没有对方那么行云流水。


    杨清流坐在椅子上,扶着石桌。


    在少女身后,太阳初升,绽放万道光芒。


    少女确实很有天赋,模仿的惟妙惟肖,让杨清流觉得挺养眼。


    “大人,请教允儿第二式剑招。”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武允儿反手握剑,拱手抱拳,来到青年面前。


    她的气势很凌厉,四周遍布着剑气剑痕,这是入门的征兆。


    “还早呢。”


    杨清流打了个哈欠,挥了挥手。


    他有些困倦,想回去补个回笼觉。


    “还早?”


    武允儿不解,以她的认知,自己已经能算是登堂入室了。


    “是啊,剑气还不够凝实。”


    杨清流回头,带着很认真的神情。


    他指向天边的一朵云。


    “什么时候能将它斩开,我就教你第二招。”


    武允儿愕然,在发愣。


    因为这无异于天方夜谭,从没见过能斩开云彩的剑罡。


    待回过神时,眼前已经没了杨清流的身影。


    武允儿沉吟片刻,继续开始练剑。


    她相信传说中的剑仙不会欺骗自己。


    ...........


    接下来的一个月,杨清流与吕景没再见过面。


    听武允儿说,魔修此番声势不小,疑似要大举攻城,前线将领都很紧张。


    寻常百姓家听不到这些风言风语。


    宁海城内依旧很热闹,杨清流大多时间都在闹市中闲逛。


    因为他还没想好去哪,顺便也有看看俗世浮华的念头。


    期间,武允儿来求过学。


    剑已经练的很好了,姿势动作挥洒自如。


    她真的很能沉下心,一招剑式苦练月余,但真斩不出能够切开云彩的剑罡。


    用尽全身灵力,压缩到极致,也不过离地数丈。


    “我的剑可没那么容易学。”


    “再沉淀一番。”


    彼时杨清走在大街上,头也不回的说道。


    武允儿沉默片刻,便告退了,继续回府中挥剑。


    她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


    若是真这么容易学,那人人都是剑仙了。


    .............


    时光匆匆。


    转眼间又过了半月。


    这一日清晨,城门紧闭,有战争的号角响起。


    小贩不再出摊,没有农民驾牛车送货,家家户户房门紧闭。


    杨清流知晓,这是魔修要攻城了。


    天空中,有许多御剑而来的身影。


    都算是大修士,实力皆在五景,于一些宗门内能做上供奉。


    他们被派来增援。


    共同抵御外敌。


    这也是几大国家间不成文的规矩,毕竟中洲不是大燕一个人的中洲。


    若是魔修长驱直入,谁都没好果子吃。


    “各国的六景大能呢!”


    “怎么!这关,我只替大燕看守么?!”


    吕景目光环视,在大声怒斥。


    月前,他派信使前往诸国送信,点明此次魔修攻城的严重性。


    要求各国重视,派大修前来镇守。


    但此刻,在人群中,他只见到了一名大燕的六景修士。


    他心中有郁气,很不忿,感觉诸国将自己的话语当做儿戏。


    此时,魔修已经在百里外安营扎寨,随时都有可能发起冲击。


    “这不是有您在吗?”


    有一名大乾国的五景修士开口,眼神看起来很谄媚。


    驰援宁海城不是什么好活,魔修凶残,吕景未继任前,有很多六景修士曾在此地丧命。


    他们都是一国之瑰宝,有希望踏入上三景,每损失一名都是大出血。


    而吕景为七景体修,当世罕见。


    往日魔修攻城,对方总是如洪荒猛兽般杀入敌营,一人便可抵千军。


    也是自他继任后,各国家逐渐对宁海这座边关不上心。


    战争太顺利了。


    后面几年,诸国便不再派遣大能,只让一些不强不弱的修士来应付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