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人道洪流的力量

作品:《风流三国:开局迎娶大乔

    “这就是人道洪流的力量啊!”


    左慈站在道观之前,远远地眺望着山下那数万的人群。


    不由得心生感慨。


    葛玄就十分疑惑。


    “百姓感激王爷所做之事,所以重新修建那个四角亭。”


    “这的确可以说是功德无量。”


    “除了人数多之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啊。”


    “没有什么特殊的?”左慈听到自己徒弟的回答,真的是给气坏了。


    “平日里面我要你多注重修炼,你看你现在如同一个大傻子一样。”


    左慈毫不客气地骂起了这位道家灵宝派祖师爷。


    葛玄一脸懵逼。


    看到徒弟这个反应,左慈伸出手来在葛玄的两个眼睛一抹。


    葛玄只觉得双眼冰凉凉的,再次一睁开。


    顿时就被吓了一跳。


    山下的情形完全变了另外一个模样:


    那汹涌的人群如同一点点的火焰,从平原远处一直蔓延到山上的凉亭之处。


    红艳艳的火光,如同一条蜿蜒在地上的火龙一样。


    那座原本是简单的凉亭,被百姓们修葺一番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


    在葛玄眼中完全不一样!


    他定睛一看。


    那分明就是一个巨型的龙头,蛇颈、鱼鳞鱼、鹰爪、虎掌……清清楚楚,从爪子到头部就有百丈。


    这火龙盘身体盘在那五层楼阁处,脑袋放在凉亭上。


    似乎是察觉到了这边有人在窥视,它庞大的头颅猛然转了过来。


    “低头!”葛玄耳边传来了左慈的声音。


    他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葛玄的手掌一下遮住了眼睛。


    “呼~~”葛玄只觉得一阵猛烈的狂风吹过,后面道观的门窗哗哗作响。


    过了一会之后,左慈将手给放下。


    左慈再看向山下的景象,那里除了一片热火朝天之外,就平平无奇了。


    但是葛玄再也不敢小看山下的情形了。


    他小声地问道:“刚才我看到的那是……”


    “嘘!”左慈竖起手指来,打断了他的话。


    “这东西玄之又玄,对于很多人来说那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对于我们修道之人来说,是要靠悟的。”


    “无论是我们,还是百姓,亦或者是皇帝,强求都是没有用的。”


    “当然了,不知道也没有一点的影响。”


    左慈说完之后,就闭上嘴巴不说了。


    他以前也是想要在深山上面修行的,但是见到了糜竺身上的气象之后,就决定下山了。


    如今看来,绝对没有做错选择。


    左慈看看了自己这个徒弟,说道:


    “这泰山是我的进修之地,因为得逢王爷在此立下盟约,这里必然会让大量的文人诗客过来游览。”


    “成为一个特殊的风景之地。”


    “到时候,我们泰山的道观也会因此而收益,会有更多的人来观光”


    “走吧,我们也下去看看吧。”


    左慈带着葛玄下了山,来到了这热闹的工地现场。


    但是大家对于他的到来都不怎么欢迎。


    前些年来的黄巾起义可是让大家吃尽了苦头。


    “野道士,这里不欢迎你。”


    有村民拦住了左慈了两师徒。


    这让左慈略微有些尴尬。


    他还想让徒弟来开下眼界呢。


    上来就被拦住了可还行……


    “这位不是乌角先生吗?”一个看着锄头的中年男子面露惊喜之色。


    “你认识他?”大家十分疑惑。


    “你们不知道吗?这位是道长在徐州太医院就诊,治疗过很多的病人。”


    “据说道长还是王爷的客卿呢。”


    随着中年男子的话说出,大家松了一口气。


    “哦,原来是王爷的手下,那没错了,绝对是好人了。”


    “道长进去耍耍吧。”这些人将左慈给放了进去。


    左慈有些哭笑不得。


    葛玄在一旁都乐出了声:“师父啊,就算是你的修为在大汉数一数二,但最后还是要靠王爷的招牌才行。”


    “你懂什么?”左慈一巴掌拍在了葛玄的脑袋上面。


    这个时候,


    那个头发花白的李氏族长走了过来,对左慈拱了拱手。


    “道长好。”


    左慈拱手还礼。


    他知道这李氏在兖州也是一个大族。


    吕布麾下的李封乃出自于李家。


    曹操麾下的大将李乾,他的儿子李整,侄子李典也是出自于这个李家。


    他们李家将汉末士族世家对两方下注的手段,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族长非常地健谈,跟左慈聊得非常来。


    最后,


    老族长拉着左慈说道:


    “道长来得正好,我们正在整修理碑文,以记载王爷的无量功德。”


    “道长是一个得道高人,不如来看看如何?”


    “可以啊。”左慈点了点头。


    “快将石碑托上来。”族长朝后面招了招手。


    “嗨呀!嘿呀!”一匹瘦驴在前,七八个人在后面喊着口号,推动着一辆驴车上来。


    族长带着左慈师徒来到了这车子面前,指着上面的一块石碑说道:


    “道长你看上面的碑文如何?”


    左慈两师徒凑近一看。


    碑文如下:


    徐王号曹、刘、吕三人于泰山会面。


    以画戟、手戟系铃铛,掷而射之。


    两箭皆中,众人大惊。


    王曰:“敢叫尔等知吾本事。”


    再连射之,叮叮当当之声不绝。


    王三问:“可服?”


    刘曹吕三人,以及二十四诸将,数万大军哑然不言,于是盟约乃定。


    ——豫、兖百姓聚而修之,立于初平三年四月十五。


    碑文将糜竺如何将三家兵马劝退,以及神射之能都表现出来了。


    而且碑文的字迹铁画银钩,非常大气。


    “写得不错。”


    左慈点了点头。


    族长很开心:“这是我耗费了数千两银子请来的大匠雕刻的。”


    “果然没有白……”


    “只是……”左慈话音一转。


    这让族长停下了嘴巴,连忙追问:“这是何原因?”


    左慈说道:“只是能够写得更好罢了。”


    “请道长赐教。”族长拱手赐教。


    左慈没有说话,伸出手指在上面几处涂抹了几下。


    “沙沙沙!”


    众人惊愕地发现,左慈的手指在石碑上面一划,石屑纷纷掉了下来。


    这是何等高深的修为啊!


    众人吃了一大惊,就看到他飞快地修正了碑文。


    李氏族长一看,发现左慈修改了几个字。


    将“王”替换成了“君”。


    那么就变成了“徐君号曹、刘、吕三人于泰山会面……”“君问曰”“君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