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六扇门

作品:《山水行记

    乾清宫西侧养心殿的东暖阁,是历代明朝帝王入冬后的休息之所。之所以冬天选择在这里休息,是因为东暖阁内有火地。


    紫禁城宫中青砖之下有很多的火道,这些火道都有固定的生火地点。冬天,生过火之后,这些热空气就会通过火道传到有火地的房中,进行供暖。


    说白了,这跟北方农村的火炕是一个原理,只是皇家大气,弄成了地暖。


    崇祯皇帝也不例外,只要冬季不在平台办公,就会移驾到养心殿东暖阁猫冬。


    宫中有火地的房间又不止这一间,为什么崇祯帝非要选择东暖阁?


    很简单,因为东暖阁既离乾清宫近,面积又小。


    面积小不是就显不出皇家的大气了么?


    皇帝也是人,在风度和温度之间,更倾向于后者。面积小,就容易聚气,容易聚气就能更快让室内达到恒温。


    今天北京的天气阴了一天,此刻又近黄昏,在温暖的东暖阁休息正好。


    皇兄朱由校去世前给了崇祯帝一个红色漆盒,里边一印一书,印是明宗宗主之印,书是明宗海底。


    明宗海底,上面详细记录了明宗组织的架构、联系方式、以及人员名单。


    崇祯帝早就看过了,明宗成员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六扇门,整个六扇门就是明宗最大的组织机构。


    六扇门,是三法司衙门的另一种称呼。三法司,是邢部、大理寺、都察院,刑部负责审案,大理寺负责复核,都察院负责监督。


    不过,三法司衙门里边虽然有三法司三个字,但是和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却毫无任何关联,它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只是叫作三法司衙门而已。这么做是明宗为了掩人耳目。


    把明宗机构隐藏在国家机关中,高明之举!


    六扇门为什么叫六扇门?


    因为三法司衙门外有三个门洞,每个门洞内又有两扇门,三个门洞共有六扇门,所以三法司衙门又称为六扇门。


    要想劫民间的富,济朝廷的贫,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看来只能依靠六扇门了。


    东西二厂加锦衣卫,虽然是特务组织,但也还是太官方了。


    虽然朝廷不想让民间的商号做大,但是动用朝廷资源终究不如动用江湖势力来的方便。况且,六扇门又是明宗势力,为何不用?


    至于用什么理由才能师出有名,崇祯帝这两天是这么想的。


    自古无奸不商,就算岳州宛氏不是奸商,那鸡蛋里挑骨头总可以吧?不如先动用六扇门对岳州宛氏进行构陷骚扰,这一构陷骚扰,岳州宛氏难免就会露出破绽,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再找个理由师出有名还不简单吗?


    柿子还得先捡软的捏。


    四大鸿毕竟声名在外,有好多皇亲国戚的钱都放在里边,而且根基深厚,存在了好多年,碰起来十分不易。


    但这岳州宛氏却刚刚起势,不如先来一刀,等拔掉了岳州宛氏,积累了经验,再对四大鸿下手,也能更从容一些。


    至于白莲教暗宗,不如趁此机会也让六扇门把它们彻底灭了。


    二祖列宗完不成的事,到了我崇祯朝,我会一个一个把它们全都完成了。


    崇祯帝心想,我一定会比尧舜更伟大!


    崇祯帝拿出纸笔,用娟秀的楷书在上边写了几行字,然后盖上了明宗宗主之印。


    写完后,崇祯帝反复看了看,发现并无谬误,于是,他用颤抖的双手把此信塞进了信筒中。


    毕竟这是朱由检当上皇帝后第一次以明宗宗主的身份来发号施令,难免心中有些激动和紧张,实属正常。


    崇祯帝走出东暖阁,此刻天已全黑,北风呼号。


    一支响箭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信号已经发出去了,现在崇祯帝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等,等着六扇门的人来东暖阁。


    在等待之中,崇祯帝点燃了一柱香。


    明宗海底上说,响箭发出之后,一柱香内,六扇门必会派人来见宗主。


    一柱长香半个时辰,一柱短香两刻钟。


    毕竟是第一次发号施令,崇祯帝自己心里也没底,所以他点燃的是一柱长香。


    东暖阁安静得可怕。


    崇祯帝一边盯着阁内摆放的西洋钟,一边看着自己点燃的那柱长香。


    那柱长香只燃烧了不到二分之一时,只听得东暖阁阁外传来了一个低低的声音:“属下六扇门座首驾下,三弟子温侨求见!”


    “请进!”崇祯帝压抑着兴奋说道。


    只见一个身材匀称的青年人,穿着便装低着头,走进了东暖阁内。


    “座首看到了宗主发的信号后,立刻就命属下前来拜见宗主。”这个叫温侨的青年人,并未下跪,只是低头拱手。


    崇祯帝明白,在明宗内下级见到上级并不用下跪,也不用称他为陛下。


    “抬起头来。”


    “是。”


    借着火光,崇祯帝上下打量着这个叫温侨的青年人。


    虽然温侨是个青年人,但是跟仅仅虚岁十七的朱由检比起来,还是显得成熟老成了许多。


    崇祯帝见温侨剑眉朗目,一表人才,心中甚是欣喜。至少从面相上看,是个干练的人。


    明朝选官,外表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量因素。虽然六扇门是明宗的江湖机构,但至少名义上是叫三法司衙门,属国家机关。


    “现在你在三法司衙门内官居何位?”崇祯帝问道。


    “属下现为六品执卫。”


    “官小了点。”


    崇祯帝的言外之意是,他想提拔温侨。


    “回禀宗主,六扇门归于明宗,终归还是江湖帮派,属下的官职大小并无所谓。”


    崇祯帝点了点头,心想,不求官职也好。他拿出刚才的信筒递到了温侨手中,说道:“把它交给你们座首。”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