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女娲宫上香

作品:《洪荒之我怎么成圣了

    青灵子面色凝重地率领着众人,安然无恙地回到了瀛洲岛。


    一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他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


    待众人稍作休整之后,青灵子首先安排人手将受伤的瑶姬妥善安置,并亲自为其疗伤。


    在确认瑶姬已无大碍之后,他这才有时间静下心来,仔细复盘此番惊心动魄的经历。


    回想起这段充满阴谋诡计和生死危机的历程,青灵子不禁感慨万分。


    尽管他们一路上遭受了敌人精心设计的重重算计,过程可谓是波折不断、险象环生,但幸运的是,最终的结局还算得上圆满。


    在与瑶姬共同度过了数日平静的时光后,杨婵开始着手准备返回娲皇宫。


    毕竟如今正值大劫来临之际,局势异常凶险复杂,而女娲娘娘也曾特意叮嘱过她要尽早回去,避过封神大劫。


    杨婵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自己万万不可有丝毫耽搁。


    就在杨婵即将启程之时,青灵子却突然叫住了她。


    原来,青灵子这边尚有一事需要与她商议,因此希望她能暂时留下来。


    杨婵略作思索,便爽快地答应了青灵子的要求。


    紧接着,青灵子迅速派人召来了闻仲。闻仲匆匆赶来,见到青灵子后连忙行礼问候。青灵子也不废话,直接切入正题问道:“闻仲,我且问你,当今人皇帝辛继位几年了?”


    闻仲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敬畏之色,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师叔,大王已经继位整整五年了。”


    青灵子听到这个消息,心头不由得一紧。


    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按照既定的历史轨迹,纣王将会在登基后的第七年三月十五日亲往女娲宫进香。


    如此一来,那场惊天动地的封神之战已然是迫在眉睫!想到这里,青灵子只觉肩头的担子越发沉重起来……


    青灵子眉头紧蹙,神色凝重地在厅中来回踱步,暗自忖度:封神之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因果错综复杂,稍有差池,截教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分崩离析,在所难免。


    当下必须尽早谋划,方能在这场大劫中护得他想保护的人周全。


    “闻仲,”青灵子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地看向他,“你即刻返回朝歌,密切留意朝中局势,尤其是纣王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异常,务必第一时间传信于我。”


    闻仲单膝跪地,郑重领命:“师叔放心,弟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言罢,化作一道金光,朝着朝歌的方向疾驰而去。


    待闻仲离去后,青灵子转身看向杨婵,极为严肃地说道:“婵儿,我留下你,实是有要事相商。封神之战乃天数注定,可其中变数也不少。女娲娘娘虽不直接参与封神之事,但是有人却妄图算计她。”


    杨婵满脸惊讶,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仿佛在质问: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敢算计女娲娘娘?


    “这件事你无需多问,你回去告诉女娲娘娘,请娘娘来我瀛洲岛一趟。”


    杨婵虽满心疑惑,但还是恭敬地应道:“是,恩公,我这就回去请女娲娘娘。”说罢,她施展仙法,化作一道流光朝着娲皇宫飞去。


    回到娲皇宫,杨婵匆匆来到女娲娘娘面前,恭敬行礼之后,将青灵子的话一字不漏地转达。女娲娘娘听闻,神色平静,微微颔首:“我已知晓,你先退下吧。”


    杨婵退下后,女娲娘娘陷入沉思。良久,她轻轻一挥衣袖,一道五彩霞光从娲皇宫冲天而起,朝着瀛洲岛的方向飞去。


    片刻后,女娲娘娘降临瀛洲岛,青灵子早已在岛前等候,见女娲娘娘到来,赶忙上前行礼:“见过女娲娘娘,劳烦娘娘前来,实是无奈之举。”


    女娲娘娘神色淡然:“青灵子,你我不必多礼,此番唤我前来,可是与那算计我的圣人有关?”女娲娘娘不用猜也知道,敢算计她的,必定是圣人,否则其他人绝没有这般胆量。


    青灵子点头,神色凝重:“正是。封神之战将至,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我察觉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暗中布局,其矛头隐隐指向娘娘。”


    “详细说说。”女娲娘娘听见有人算计她,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意外。


    封神之战,牵涉除了在六道轮回的平心和她之外的所有圣人,其他人包括鸿钧都各有算计,那些圣人又怎么会轻易让她置身事外?


    “娘娘,请跟我来。”青灵子也没有立刻解释,因为他也不知从何说起,难道说自己未卜先知?女娲娘娘的推算之术可比他精妙得多。


    就这样,时间在忙碌与筹谋中悄然流逝,很快就来到了帝辛为人皇的第七年。


    此时,在高大宽广、金碧辉煌的人皇宫中。


    比干上前奏道:“大王,再有两天,就是三月十五日。这是女娲娘娘的诞辰,大王应当斋戒净身,带领我等众臣祭拜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作为人族圣母,原本在妖族大肆屠戮人族之时,祭祀便已寥寥无几。不过,在伏羲为天皇时,又特意为她定下诞辰祭祀之礼。


    帝辛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王叔所言极是,女娲娘娘庇佑我人族,这祭祀大典自然不可马虎。就依王叔所言,本王定当斋戒净身,带领众臣前去祭拜。”


    比干见帝辛应允,心中欣慰,拱手说道:“大王圣明,如此一来,必能让我人族蒙女娲娘娘更多恩泽,保我大商国运昌盛。”


    帝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希望如此吧。只是这祭祀大典的诸多事宜,还需王叔多多费心操持了。”


    “臣定当竭尽全力。”比干恭敬领命,退下后便立刻着手安排祭祀相关事务。


    两日后,天色微亮,帝辛身着华丽的祭祀礼服,在众臣的簇拥下,前往女娲宫。一路上,百姓纷纷跪地,高呼万岁,场面甚是壮观。


    来到女娲宫前,帝辛抬头望去,只见宫殿庄严肃穆,香烟袅袅升腾。他深吸一口气,带着虔诚的表情,踏入宫殿。


    就在这时,一道诡异的灵光如闪电般划过,帝辛周身的人皇气运竟毫无征兆地被瞬间破开。


    帝辛像是丢了魂魄一般,呆立原地,过了许久才缓缓回过神来。


    当帝辛看到女娲娘娘圣像的那一刻,顿时被其绝美容颜所深深震撼。


    那圣像雕刻得栩栩如生,女娲娘娘仿若真人站在眼前,双眸含情,顾盼之间尽显风姿。帝辛一时间看得痴了,心中竟莫名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情愫。


    恰在此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吹起女娲娘娘圣像前的薄纱。


    圣像在薄纱的飘动间,更添几分神秘与妩媚。


    帝辛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当即命人取来笔墨,在女娲宫的墙壁上题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题完诗后的帝辛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悠然自得地转身,领着一众臣子缓缓离去。


    此时的宫殿内一片宁静祥和,仿佛刚才那场诗意的挥洒从未发生过一般。


    然而,就在众人渐行渐远之际,一直默默站在角落里的比干突然注意到了墙上那首刚刚由帝辛题下的诗。


    当他看清诗句中的内容时,原本还算平静的面容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毫无血色。


    只见他嘴唇微微颤抖着,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比干顾不上多想,急忙迈开脚步,匆匆忙忙地朝着帝辛离去的方向追赶而去。


    待到终于追上队伍之后,他小心翼翼地凑近帝辛身旁,压低声音说道:“大王啊,您这诗......此举恐怕有些不太妥当啊!女娲娘娘乃是我们人族的圣母,地位尊崇无比。您这样的言语,只怕会触怒神灵,给我朝带来灾祸呀!”


    面对比干忧心忡忡的劝告,帝辛却是毫不在意地随意挥了挥手,一脸轻松地回应道:“王叔太过虑啦!本王只不过是一时有感而发,想要抒发一下心中对女娲娘娘的倾慕之情而已嘛。再说了,本王身为这人间的帝王,统御天下万民,即便女娲娘娘知道了此事,她又能把本王怎么样呢?”说完,帝辛还仰头哈哈大笑起来,似乎根本不将比干的担忧放在心上。


    比干望着眼前这位固执己见的大王,心中不禁暗暗叹息。


    但他深知自己已无法再劝动帝辛改变主意,于是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默默地退回到一旁不再多言。


    等到帝辛带领群臣走远之后,比干立即吩咐手下的侍从取来水桶和抹布等物,准备亲自打水将墙上那些可能会惹祸上身的字迹清洗干净。


    与此同时,在远处的云端之上,青灵子与女娲娘娘正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他们将帝辛题诗、比干劝谏以及后来比干命人擦洗字迹的整个过程尽收眼底。


    不仅如此,就连那位隐藏在暗处悄悄施展法术操控人皇意志的神秘圣人所做的一举一动,也都没能逃过他们敏锐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