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作品:《九十年代进城卖菜

    <div class="tt-title">第二六六章


    “行了,这东西能不戴就不戴,我跟嫩俩说,这阵儿有那号小偷,都不是小偷了,我听说,有那样骑着摩托车,看谁身上带着金项链金耳环的,上去一把给挣下来的,那耳朵拉的,血呼啦的。”


    于玲第一次听见这个,这得多疼啊?那耳朵都被扯烂了吧?


    “挣了钱买点黄金的,我也不说什么,也不是不娇嫩戴,就是注意点。


    在村里,别太打眼了,张扬什么?


    有的是那号眼红的人!看你有钱他气不愤的,不想着干活儿挣钱,光想着作索人的。”


    老太太不放心,“你也是,愿意戴在家里戴着耍耍就行了,出去还是不戴的好,这要是叫人偷了抢了的,心疼不说,万一出点事儿,不够后悔的。”


    于玲看看石头,石头点点头,“我听说来着,咱这还没听说有,不过南方那地方倒是有不少。”


    哦,南方的,那怕啥!


    “人家叫飞车党,不过奶奶说的也有道理,还是注意点,万一你自己的时候碰上了,他们要就给他们,别跟他们撕吧,撕吧也没用,打不过他们是小事儿,我听说他们身上都有刀子。”


    于玲觉得这两人是故意吓唬她。


    “这都法治社会了,还能有这个?”


    石头看她不害怕,“法治社会也有法律看不见的地方,尤其是咱这样小地方,他外地人骑车来了,骑车跑了,你上哪找人去?”


    且,吓唬谁呢,天眼满地都是……


    好吧 ,这会儿还没有天眼,跑了确实没地方找去。


    “那好吧,那我就在家戴着玩玩。”


    算了,在家也不戴了,她本来也没什么太多的兴致,买这个就是投资。


    这事儿就这么轻飘飘的过了。


    日子该过还是得过。


    大棚里头的菜越长越好,石头他们继续往外运菜,这会儿往店里头送菜的活儿轮到二哥和强子身上了。


    两个人送菜,就得两辆车,为了送菜方便,家里头又买了一辆三蹦子。


    强子虽然出过车祸,但是还好,没产生什么心理阴影,因为出过车祸,开车反而更稳当了。


    天气越来越暖和,草帘子也没有那么多了。


    二哥跟强子骑车,一人负责小菜店,一人负责万福居。


    俩人天天送菜,顺便到哪帮把手。


    这会儿的万福居靠着于玲自己,有点忙不过来了。


    她本来打算雇一个人的,但是强子现在来了多少能搭一把手,所以暂时还没有雇人。


    但是于玲觉得,这个人早晚得雇一个。


    她还没想好,是跟小叔小婶那样雇一个小时工,还是像二嫂那样,就是干全天的。


    这事儿她还没琢磨清楚,家里就迎来了春耕。


    这会儿的温度还可以,于玲的夹袄还穿着呢,一些地里头的草就冒芽了。


    “咱今年雇人种地吧?”


    老太太心话说:这俩孩子,雇人雇上瘾了吧?


    “咱家那点地,一年一共收多点东西,你再雇上人,交上公粮,还能剩下什么?”


    这事儿于玲占石头这边。


    她反正是不想去春耕的。春耕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就石头没回来那会儿,她跟着老太太,下地干活儿,那几天都得脱两层皮去!


    还是机械化好。


    机械化种地得赶紧普及啊!


    啊,政府得宣传啊!


    “奶,我这忙的不行,今年真没时间去耕地。”


    不光他没有时间,就是大晓大发他们几个也没时间。


    这正好赶上春季,这会儿说话,那菜价可是不便宜。


    他们批发的菜价就随大流走,那一天天的菜量都不够卖的。


    这要是耽误上三五天,这得少出多少货?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家的地,能找机器就找机器吧,不能找机器,就找人帮着种上。


    我这一天天的,是真顾不上。”


    石头看着这一家子,“奶,我是这么想的,你问问谁家地少,干活好的,能帮着咱种上,你有空就去看看。”


    老太太也知道最近菜贵,正是挣钱的时候,她出去从来不说大孙子挣多少钱。


    但是她心里头知道,这一车菜出去,一来一回,怎么也得有个三五千的。


    这钱挣得越来越多了,老太太做人就越来越低调。


    这事儿于玲跟石头没告诉她,但是也从来没瞒着她,她心里头会算账,雇人才几个钱?


    但是农村人家,你雇人干地里头的活儿,这个事儿,这怎么说呢?


    它就没法说!


    你说老农民,哪有不种地的,这什么时候,都得种地不是?你老农民不种地,这说不过去啊!


    这事儿暂时就这么黑不提白不提的搁置了。


    晚上两口子办完事儿,于玲还不困,就给这石头出主意了。


    “你在外头有没有听过那样的联合播种机的?我听新闻上说,外国有那样的机器,就是开着跟拖拉机一样的机器,开过去,直接就种上了,连地膜都能直接盖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于玲这一年长了点肉,骨架子不大但是身上肉乎乎的。


    石头抱着软乎乎香喷喷的媳妇,仔细的想了想,“你说的这样的机器我没听过,估摸着咱国家还没有。”


    “这样大型的没有,那小的呢,你这几天上跑的时候找人问问,我觉得咱家这大棚也好,地里也好,以后怎么也不能全靠着人工轮锄头,怎么都得整机器。”


    石头想想,确实,机器干活耳机就是快。


    “咱家的棚子,大机器进不去,还是得小机器。我明儿上市场就问问去,真要有,就买一个试试。”


    就是不知道赶不赶趟啊?


    于玲心里头琢磨着,中国的机械发展其实很快的,东北地区这会儿有没有农机发展啊?


    咱国家大型农场,都在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些地方机械化的程度应该都很高,那应该有大型的机械设备吧?


    她觉得,这东西肯定有,只是卖的太贵了,国有农场应该配备了,但是农村里头经济落后,这东西一般人不能买,所以才少。


    于玲想了想,可是,万一没有呢?


    万一这会儿农业机械发展还没那么厉害,他们今年的花生,就得找人干。


    “咱们得做两手准备,要是没有机器,咱家的地,得找人帮着种。我想过了,就找那种家里人多地少,劳动力多的。”


    她推推石头,“村里人我不熟悉,这事儿可得你操心。”


    喜欢九十年代进城卖菜请大家收藏:()九十年代进城卖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