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作品:《禁庭春色》 第31章 在缠绵的睡意里靠近周瑕的怀抱
这边摇光走了,另一边宫中就只剩下了小皇帝,在度过一开始的不习惯后,小皇帝很是放肆了一些时日,然后就在繁忙的朝务和几位尚书的盯梢下渐渐叹起了气,开始不安,并且想念起了摇光。
母后在时他不管做什么,心里都很踏实,总觉得就算做错事,也没关系,可现在——
摇光离京的时候就跟他说了,说了将朝政教给他就是真的给他,不要把折子送到她哪儿去,但是可以给她写信问询讨教。
“你总要有一天独当一面,先试试吧。”周嘉辰还记得母后当时说这句话时漫不经心的随意。
过去很多年,朝中大臣也好,身边伺候的宫人们也好,都会小心翼翼,若有似无的跟他说太后掌权对他的危害之处,或多或少的担心若是将来太后不愿意让权,会对他不利。
不管摇光在面对权利时表现的再如何不在意,别人也很难情意相信,当权利不在自己手上的时候,没人能真正安心。
周嘉辰也曾担忧过,但也只是偶尔胡思乱想,每每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他都觉得,母后不会的。
母后和很多人都不一样,比起掌握权利搅风搅雨,更多的时候,他总觉得母后其实更愿意呆在宫殿里,安安生生,懒散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甚至他能在摇光说这句话时,感受到她心里隐约的雀跃和期待。
她早就在宫中待烦了,这些年,尤其是近两年,越发的按捺不住,能坚持到今年,周嘉辰都要感激母后心疼他。
他没感觉错的话,前两年,也就是他十一岁的时候,母后似乎就考虑过这件事,但在发现他被朝臣糊弄之后,只好遗憾的放弃了这个想法……
周嘉辰感觉这也不能怪他,母后跟他说了很多辨别别人心思的想法,可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他是真的一点都没想到啊!
好不容易跟六部尚书开完了朝会,周嘉辰感觉脑子都晕晕乎乎几乎搅成了一团浆糊,同时还有满脑子的疑惑,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哀叹着看着眼前的一堆折子,看向坐在一旁的宁王,叹道,“师傅,我好想母后啊。”
早在他登基时,摇光便将宁王点为太师,教他武艺骑射,他一身武功虽然只是平平,但也都是周瑕教出来的。
这些年,他一直都是叫他师傅。
周瑕抬眼,漠然看了他一眼。
眼前人白发碧眸,面无表情,一点人气都没有,活像块万年寒冰似的,周嘉辰被冻得精神一震,从母后离京后,他师傅就成这个样子了,一天到晚冷着个脸,让人心惊。
再一想母后在时,他眉梢眼角含着的温柔笑意,他一时间生出了万般怀念。
讪讪笑了笑,周嘉辰嘀嘀咕咕道,“我知道,我这就看折子,这就看。”
又不是他让师傅留在京中的,同样的,也不是他不想快点长大,这他也没办法啊。
对于那些在他耳边嘀咕,说什么太后离开,留下宁王是舍不得权利,有意辖制他这种说法,周嘉辰只是呵呵一笑,那些人是当他傻吗?
母后离开,若是师傅也跟着走了,只怕第一个想方设法算计拿捏他的就是他们。
一群被权势堵塞了心窍的东西。
以母后跟师傅的关系——
咳,两人来往的很是隐秘,但作为和两人接触最多的人,周嘉辰还是隐约有所察觉的。也不止是他,这些年师傅一直不曾娶妻,也从不近女色,整日就是跟着母后,众臣们隐约也有所猜测,只是谁也不敢乱说罢了。
总之,以两人的关系,若真有心权位,他这个小皇帝早就被养成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废物了,哪里能像现在这样,读书明理,学帝王之道,还可以轻而易举的接手朝政。
周嘉辰可是知道,母后早就盼着他能接手朝政,然后自己躲清闲。
周嘉辰勤勤恳恳的批折子,期间周瑕就一直在一旁坐着,摇光离京的时候叮嘱过他,要保护好小皇帝的安全,别被人找到机会弄死了,他便就一直这样。
周嘉辰也知道,有他在,整个人都安心许多。
这一忙就是中午,两个人一块用膳,周嘉辰看一眼对面冷冰冰吃饭的周瑕,犹犹豫豫,道,“母后离京也不远,师傅你若是惦念,不若去探望她一番,然后再回来。”
大约也是担心京中出意外,摇光这次去的行宫离京只有几日的形成,若是骑快马,半日就能到。
“娘娘让我保护陛下安危。”
这一点周瑕怎么会不知道,但摇光的叮嘱他从不会含糊。
“没事就一天,而且还有师傅您亲手调教的禁卫们在呢,我不会有事的。”周嘉辰咬咬牙说。
其实还真不一定……要想对他动手,那肯定是想了万全的法子,只会防不胜防。
“听娘娘的。”周瑕说,动摇只是一瞬,就被他压了下去。
周嘉辰便就没再说,只是看着眼前的人,心里喟叹。
世间有几人能像他师傅似的,手握大权,却依旧一心一意,多少年也不曾更改。
不过他母后那么好,完全值得。
倒是他那个死的早的所谓父皇…只能说死的不冤枉。
这么多年,周嘉辰早就忘了周瑾的样貌,但他想,再如何,也比不上师傅。
周瑕那异于常人的样貌在少时或许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但现在坐拥权势,越发成熟,加之那一身气势,世间有几人能及。
更何况,他虽然白发碧眸,但生的是在俊美,外貌的异常反倒给他更添魅力。
一直忙到傍晚,周嘉辰才总算勉强处理好了折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写信给摇光,上面大致说了今天上朝和看折子时遇到的问题。
周瑕也在一旁提笔,等写完正好一起让人送去行宫。
这就是两人的一天了。
行宫,摇光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连夜送去的消息,大致看完,不由一笑。
只见小皇帝的信里不止写了他遇到的问题,还说了周瑕的事,向她告状似的说:
母后您快想想办法吧,师傅再见不到您,那一身的冷气就要冻死儿臣了。
对于小皇帝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她和周瑕关系的确定,摇光并不意外,那小子惯来灵慧聪敏,会发现很正常。
不过周瑕,只是分开些时日罢了,可等忆起刚刚看他书信时,字里行间的想念以及叮嘱,却始终未提要来看她的事,她倒是有些心软了。
最主要的是……
好些时日未见,她也有些想他了。
这般斟酌着,摇光便就吩咐了平安,让她回京护着小皇帝,也好让周瑕抽身。
平安闻言就笑了。
“是,奴婢这就动身。”
喜乐在一旁嬉笑,说,“娘娘这是想殿下了吧。”
摇光嗔了两人一眼,笑道,“多话。”
她现在怀孕四月,肚子已经初见起伏,微微鼓起弧度,在夏日轻薄的衣裙下只是稍一打量就能发现。
既然摇光定计,平安很快就动身,轻骑快马,只日暮时就已经归京。
她掌管摇光手下暗卫,便是周瑕手底下的时日也是能调动的,若不然也不会被摇光选中回来。
周瑕见了她来,豁然起身,眉间不觉有了忧虑,问,“可是嫂嫂有事?”
平安不急不缓的见礼,忙道,“陛下,宁王殿下放心,太后娘娘没事。”
周瑕心中一松,冷静下来,问,“那你怎么回来了?”
他知道平安对摇光来说意味着什么,她留在摇光身边,她才最安心。
平安对上首的皇帝笑了笑,略表歉意,毕竟周瑕现在多少有些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周嘉辰只是撑着脸在那儿笑,显然是一点也不在意。
这么多年他早就习惯了,在母后面前,他的师傅大多数时间都是看不到他的。
“娘娘惦记您,想着让我回来,也好让您抽出空去看望她。”平安灵巧的道,肉眼可见的,随着她话语的出口,一直面无表情的周瑕面上有了笑意。
“那皇帝就交给你,我这便去。”周瑕当机立断做下决定,抬步欲走,险险想起了上坐的小皇帝,拱手告退。
“师傅慢走。”周嘉辰不敢耽搁分毫,忙挥手道。
虽然他挥不挥手效果不到就是了,毕竟周瑕抬完手后根本没看他的反应,转身就走了。
平安在一旁小看,见着周瑕离开,微微垂着头对小皇帝说,“陛下见谅,宁王殿下和太后关系一直很好,许久不见,难免失态。”
“没事,我知道。”周嘉辰一挥手,笑容堪称十二分的真心,道,“平安姑姑你是不知道,这些天我都快被师傅的冷脸冻僵了。”
“等看完母后,他应该能好些吧,应该?”他有些不确定。
平安只是笑,小皇帝能议论那两位主子,她可不行。
“这是娘娘给您的回信。”她取出信件。
“快给我。”周嘉辰忙伸手,旁边准备转呈的太监总管立即退下,平安亲手将信递给了他。
周嘉辰拆开信仔细看来,里面条理清晰的写了摇光对他问题的建议,后面又有一张,是她对六部尚书表现的分析——
他之前的那封信并不只是问题,里面还写了这段时间摇光不在,六部尚书在朝事上表现的态度。
摄政的太后不在,皇帝年幼,这些手握大权的尚书们不蠢蠢欲动是不可能的。
周嘉辰自己若有所觉,却分辨不清,便就求教摇光。
细细看来,他慢慢恍然,若有所思。
如何弹压大臣,平衡朝堂,处理朝臣们的野心,周嘉辰还有的学。
平安回京的时候是傍晚,周瑕回府后叫来手底下的人一一吩咐下去,而后连夜就动了身去看摇光。
他骑的是千里骏马,轻车简从,只带了一行护卫,一路匆匆,赶在半夜就到了行宫。
摇光睡得正香,便模糊中感受到一股萦绕着潮气的桃花香靠近,窗外泛起淅沥声,似乎下雨了。
隐约察觉到了来人的身份,她眼都没睁,在缠绵的睡意里靠近周瑕的怀抱,一夜好眠。
第32章 如此,轮回一遭,也不寂寞。
周瑕小心翼翼的将她笼在怀中,不敢多动。
摇光的睡眠很浅,往往要一场尽兴的欢爱到倦怠罢,才能睡好。但这也只是睡得较深一点,若是动静大了,还是会醒。
她一没睡好,白天就没精神,他可不想造成那样的后果。
摇光醒来时,屋内的光芒有些昏暗,没有往日的明晰,仔细感受了一下,从窗外的滴滴答答声可以分辨,外面的雨还没有停。
“昨晚什么时候来的?”她懒洋洋的摩挲着周瑕的胸腹。
周瑕身体微的绷紧,不管在一起多少年,他的身体总能轻易的被摇光撩拨的躁动起来。
“子时末。”他说,揽着摇光腰肢的手不由的轻轻放在她微微鼓起的肚子上。
这里面是他和姐姐的孩子。
多奇妙。
从两个多月前知道姐姐有孕,周瑕心中便不是浮现这种念头。他并不为孩子而欢欣,更多的是因为这个孩子是姐姐孕育的。
“淋雨了吗?”摇光往他怀里钻了钻,她不怎么喜欢下雨天,总觉得周身有些萦绕不去的湿潮气,周瑕身上的燥热气息很好的赶走了那些讨厌的东西,让她不由的想靠的更近点。
“没有,运气不错,我到行宫后才下。”周瑕说。
夏天的雨总是叫人捉摸不透,他出发的时候尚且月朗星稀,等靠近行宫的时候天际便不知什么时候跑出了一块乌云,是以他加快了几分速度,总算成功在落雨前抵达。
他武艺高强,自是不拘这点雨,但下了雨路泥泞难走,一想到会耽搁到自己到行宫的时间,他就有些按捺不住。
摇光懒洋洋的,含着笑,“那还不错。”
“起吧。”周瑕惦记着她的身体,前三个月的时候害口,摇光不怎么吃的下东西,眼瞧着瘦了好些,还是等到三个月的时候才好。
“等用了早膳再接着睡。”
“不急,我昨晚用了宵夜,现在还不饿。”摇光说着,指尖划入他的衣襟。
夏日天明的早,这会儿大约才寅时,还早着呢。
正适合做一些事。
自从有孕后为了孩子,两个人便没再欢爱,现在已经满了三个月,根据太医所说,已经可以了。
周瑕根本耐不住她撩拨,之前只是一直忍着,这会儿看她如此,便也就没再忍耐。
晨起运动了一场,摇光神清气爽,却也越发懒得动弹。
不过有周瑕在,也不用她动弹,他亲自抱了她去沐浴,连着早膳也是端来床边吃的。
吃过了,周瑕上榻,陪她一起赖床。
外面雨声滴滴答答,殿内一片安静,只宫人的对话隐约在雨声中响起,帐内一方小小的天地,摇光依偎在周瑕的怀中,竟莫名觉出了些静好来。
两人天南海北,随意说着话,摇光竟也没生出困意来。
直到用过午膳,到了她该午睡的时间,才打了个呵欠,迷迷糊糊的靠在周瑕怀中,嘀咕了一句,“等孩子生下来,你抱回去,给他/她安排一个出身来历,再送到宫里给我养着。”
“好。”周瑕说。
从来都是如此,一些事,摇光不说,他就不会问,等摇光想说了,自然会告诉他,就像现在。
“我回去就安排。”他轻声。
这是姐姐和他的孩子,出身来历他一定会好好安排,周瑕说着,怀中摇光的呼吸变得平稳,已经睡着了。
周瑕在行宫待了三天,这才依依不舍的返回京中,只是和摇光说好了,每隔十天,就会来看她一次。
摇光便也笑着同意。
平安一直留在京中,就近保护小皇帝,明里暗里不知道避免了多少麻烦。
行宫的日子悠闲惬意,不用面对每天没完没了的折子,想干什么敢什么,心情好了就出去到处转转,偶尔还会乔装了去镇里的集市走走。
夏日赏山间阴凉,秋日观满山红叶,冬日有雪,满山素裹。
小皇帝虽然焦头烂额,但在六部尚书的协助,再加上摇光的从旁协助下,也勉强支撑了下去。
朝中上下多少生了些乱子,却也没惹出事端。
少帝亲政,也让不少一直担心太后会独揽朝政,不愿放权的朝臣们松了口气。
如此转眼过去了大半年,又是一年冬。
摇光辛劳九个月,肚子里的孩子终于待够了,随着一声啼哭降世。
守在殿门外的周嘉辰豁然站起身,忍不住对身边的内侍说,“生了,生了!”
摇光的产期太医早就估算过,眼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周瑕就安排着要到行宫这里来,之前还惦记着该怎么安置小皇帝,但小皇帝说什么都要跟着一起来。
加上如果将他独自放在京中,的确让人放心不下,是以同六部尚书商议过之后,打着来探望太后以尽孝心的名义给他放了几天假。
太医诊的不错,两人来行宫第三日,摇光就发动了。
小皇帝急的团团转,却也只能在殿外候着,而周瑕,早在一开始就不顾阻拦进了殿内,守着摇光。
“姐姐,姐姐?”那边产婆和宫人们笑称一团,周瑕却一眼都没多看,只是看着摇光,眼见着她满面倦怠,几乎就要闭眼睡过去,不免有些慌乱的唤道。
摇光只觉整个人都累极了,但听到他几乎带着哭腔的声音还是勉强打起了些许精神。
“我没事。”她被周瑕握着的手指尖微微用力捏了捏他,轻声耳语,“我累了,要休息。”
说着,摇光已经闭上眼,就这样睡着了。
周瑕心里跳的厉害,忙去摸她的脉,又听她的呼吸,就这样还是不放心,让在外面候着的大夫进来把了脉,确定摇光真的没事,才总算放下心。
有宁王守着摇光,平安和喜乐都抽开身去看孩子,从头到尾都不错眼的看着。
眼见着小家伙安顿好了放在小床里,忍不住又过去看。
“王爷,是个男孩儿。”喜乐笑着过来对周瑕说,“您要看看吗?”
周瑕紧紧握着摇光的手,闻言看去一眼,嗯了一声。喜乐便就小心翼翼的把孩子抱去,让他看了一眼。
他低下头,一寸寸仔仔细细的看过去,就是这个小家伙让姐姐那样痛,他不太想喜欢他,甚至不想理会他,但姐姐喜欢,这是姐姐那么痛才生下的,和他的孩子。
这个念头一寸一寸的浮现,周瑕抬手,轻轻碰了碰孩子的脸,给了一个微笑。
“要乖,要好好的长大。”他说。
乖乖的,不要让姐姐费心,好好长大,不要让姐姐难过。
其他的,都交给他。
小家伙轻轻嚅动着小嘴,放出小小声的哼哼唧唧。
“他怎么了?”周瑕收回手问。
“应该没事。”喜乐不确定的说,虽然她之前特意学过怎么带孩子,但到底只是理论,便就说,“奴婢抱下去让奶娘看看。”
“去吧。”周瑕说。
产婆和奶娘都是提前就找好了,前前后后被查了不知道多少遍,长辈,亲朋,邻里,堪称犁地三尺,如此最后才选中最合适的几个人放在身边。
奶娘接过小心翼翼的喂他吃奶,边小声笑道,“小殿下很乖巧呢,只是小声的哼,没有哭闹。”
喜乐不太了解这些,看了眼小小的孩子,下意识放轻声音同她聊了起来。
这边殿内渐渐安静下去,外面平安和小皇帝说了喜讯,周嘉辰心下一松。
“母后没事就好,朕就先不打扰,回去了。有事让人去禀报就是。”他温声笑道。
十几岁的小少年早已经没了当初刚接进宫时的稚嫩,再加上今年接手朝政,身上更是多添了些威严,但在眉宇的温和含笑,以及偶尔会展露的活泼跳脱之下,倒也让人生不起畏惧之意,若非要说,大抵也只是敬畏。
周嘉辰说完,便带着内侍离开,平安站在原地目送,心中若有似无的有些忧虑,但只是浅浅的,并未成型。
她相信这位陛下是个聪明人。
娘娘和宁王殿下有了子嗣,难免偏爱,但这个孩子注定会成为宁王世子,不会威胁到他的地位。
只希望他的心性不改,会善待小殿下。
另一边,周嘉辰若有所思,思考着将来该如何面对这个孩子。
摇光这一睡,便从上午睡到了下午,醒来时冬日难得的暖阳穿过窗扇落在殿内,油然让人觉出了些暖意来。
“阿瑜。”她睁开眼看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周瑕。
“姐姐,你醒了,感觉怎么样?还好吗?”周瑕忍不住笑了起来。
“嗯。”摇光轻轻应了一声,握了握两人牵着的手,倦怠的和他说了几句,期间目光落向一旁的摇床,然后就忍不住问道,“孩子呢?孩子怎么样?”
她昏睡前宫人将孩子抱来,她看了一眼,这隐约记得又红又皱,虽然知道小孩子刚出生时都是这样,但还是觉得有些丑。
不过再丑,那也是她的珍宝。
“孩子很好,快抱过来。”周瑕说。
喜乐早在摇光问出声的时候就去抱孩子,这会儿揽着襁褓到床边,小心翼翼放在了摇光身边。
“丑丑的。”摇光转身,试图从孩子的眉眼中分辨出他的样子。
“对了,眼睛。”她看了眼,孩子细软的胎毛是黑色,可这会儿闭着眼睛,却不知瞳色是什么。
“是黑色的。”周瑕立即说。
“不像你吗?”摇光略有些遗憾,她一直都很喜欢周瑕的眸色,是一种深幽的绿,世间最美的宝石也及不上那双眼眸。
周瑕握着她的手,自摇光醒来后,他面上的微笑就没下去过,这会儿又浓郁了些。
没什么比摇光喜欢他异于常人之处,更让他欢喜。
“黑眸也很好看,像姐姐。”他轻声。
摇光不由浅笑。
“我们的孩子,怎么样都好。”
周瑕的白发是源自胎中中毒,碧眸则是纯粹源自母亲那边。
这血统遗传一事颇为奇妙,据摇光调查的消息,周瑕生母的祖母是胡女,到母亲那里便只有一双绿眸,再到她便已经是黑发黑眸了。只是五官较寻常大丰人要深邃些,高鼻深目,加上分明的五官分外美艳,若非如此也不会引的先宁王圣宠。
谁知等到了周瑕这里,竟又是碧眸。
现在这个孩子,却又是黑眸了。
撇开这个,这孩子在除去一开始的红红皱皱之后,便一天较一天的白嫩起来,眉眼鼻子也越发清晰,眼瞧着是个精致漂亮的小家伙。
五官轮廓瞧着随了周瑕,周瑕是一双凤眼,而这个孩子的眼又大又亮,显而易见的更像摇光。
“真可爱。”
“小殿下这么好看,以后肯定是个特别俊俏的小郎君。”
自摇光生产后,周瑕就一直守着摇光寸步不离,平安喜乐两人却忍不住守着小皇子逗弄,满眼的喜爱。
摇光大多数时间都在昏睡养神,每每苏醒,便拉着周瑕一起看孩子,只觉怎么也看不够。
这般过了几天,京中来信催促,摇光便叫周瑕同小皇帝回去,只是周瑕不肯,最后只得使了平安去。
周瑕这一留,就留到了腊月,摇光出了月子,开始准备回京事宜,但在这之前,还有一安排——
周瑕先摇光一步回京,一同带回去的,还有一个孩子。
关于孩子的事情,宁王府并未大肆声张,却也没有刻意隐瞒,消息就这样悄悄的流传出去。
关于这个孩子,坊间有许许多多的传闻,最多的就是宁王和某个民间女子春风一度,但因为那女子身份低微,所以未曾带回府中,只要了这个孩子。
关于这一点,有说那女子难产而亡的,又有说宁王实在不喜那女子灭口了的,总之种种传言不一。
而只有某些极少数——
并且大多是朝中重臣权贵们隐约有些猜测,在知道这个孩子的消息后,想起了那个今年一直在行宫居住的太后。
宁王和太后之间种种,无有确凿实证,但一众老狐狸哪个不是心眼多的跟筛子一样,早早就察觉出了端倪。
不过,别管这个孩子是不是太后所生,眼下既然进了宁王府,那就还算是个好消息。
要是太后将这个孩子放到哪个宗室人家,然后要想方设法把现在龙椅上那位换下去,那就要生乱子了。
不过转念一想,当初先帝去时太后都没这样做,现在这样做的可能性不大。
这个想法,朝臣们清楚,小皇帝周嘉辰更清楚。
说到底,终归是侥幸更多。
摇光躲了大半年的清闲,乍一回宫,险些没能受住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头扎进去开始各种清理安排,还一直惦记着不在身边的孩子,整日几乎是度日如年。
好在她借口说想见周瑕的孩子,所以他第二天就把孩子带进了宫,才总算一解她的思念。
没孩子的时候还没感觉,如今有了,只觉那就好像牵着自己的魂一样,一时不见就惦念的心慌,坐立不安,总想看一眼才能心安。
不过她也不舍得每天让周瑕带着孩子跑来跑去,索性就冠冕堂皇的借口宁王府没女主人照顾不好孩子,把孩子留在了身边。
这一点更加验证了某些人的猜测,但谁也没贸然说。
他们都在等待,都在看,只要太后和宁王不会因为这个孩子做出一切不该做的事情,那他们就什么都不会做。
但若有个万一——
因着这个突如其来的孩子,安生了好多年的朝堂隐约又翻滚起了暗涌。
在这样的氛围中,一年又一年过去。
这个被太后偏爱的宁王独子被取名为单字一个昭,周昭,在满岁后宁王亲自请旨,将他立为世子。而这位虽然是宁王府世子,却差不多是在宫中长大的,太后一直将他养在膝下,悉心教导,百般爱护。
但,太后行止有度,虽宠爱宁王世子昭,却从未影响到少帝,而少帝周嘉辰更是与这位宁王世子以兄弟相城,感情甚笃。
对于这件事,史书只记载了寥寥几笔,后才猜测,应当是因为太后与宁王亲若姐弟,而宁王周瑕又是文帝周嘉辰师傅的缘故,是以这对出了名关系好的母子才会对他的世子如此偏爱。
至于野史中说,太后与宁王有不伦之情,世子乃二人亲子这一点,因为没有证据,所以也只是流传罢了。
关于这位世子,史书上记:
世子昭性沉静,聪敏过人,丰神俊秀,年十六继承宁王之位,辅佐陛下,君臣相得。
至于那位出了名貌美近妖的宁王周瑕为何壮年就将王位给年纪尚少的二字,大多都猜测是因为他英年早逝,而实际上——
自十三岁后,摇光就将朝事一步一步交给周嘉辰,待他十六岁后,她更是彻底摆脱了摄政这件事,每年带着人四下去行宫放心小住。
一直到她的宝贝儿子阿昭十六岁,她更是彻底放下了心,把他往王府一扔,便和周瑕开始满天下游玩,虽然说是在行宫,其实谁也不知道链各个人跑哪儿去了。要不是每个月还有书信递往京都,周昭哪里能坐得住。每到这个时候,彼时已经成家,孩子都十来岁的皇帝周嘉辰和他很有话说,两人几乎可以说是同病相怜了——
当初摇光将他扔在皇宫,周嘉辰就是这个感觉,虽然他现在对朝政已经彻底上手,但也不影响他回忆时的悲愤。
但有一说一,眼见着母后的亲生儿子她都是这样对待,他心里舒服多了。
在偶然一次看透周嘉辰的想法后,周昭心中呵呵。
万万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兄长。
并且将这一点写进了书信了,控诉那那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
而此时此刻,摇光正在和周瑕看日出云海。
她现在已经不年轻了,这个岁数,哪怕再如何细心的养护,年龄的痕迹也是遮掩不住的,一旁的周瑕也是如此,不过两人外貌出众,哪怕有岁月的痕迹,也是很好看的。每每出行,若遇到那嘴巧会说的,都要夸赞一句贵夫妇真是恩爱。
这个时候,周瑕都会不由开心。
见着他如此,摇光就也笑了。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二人终老,依旧恩爱不减。
葬入皇陵的只是一具空棺木,摇光和周瑕择了一处风景秀丽之地合葬。
二人,生时不能正大光明的同衾,死后却要同穴。
如此,轮回一遭,也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