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令人陶醉

作品:《夺命符兵义勇战队

    这段时间还值得赘述的就是市民市长出国回来。


    回来之后他是先到山里人家这边报到的。


    因为回来的时间是星期天,双休日,办公大楼里除了值班的,其他人是不上班的。


    古兰问他可顺利?


    他很高兴,说是很顺利,也很愉快。


    他很高兴的告诉古兰,说是这次出国最大的收获,是办成了一件大事。


    古兰问他什么事,他却得意并神秘的说不告诉她。


    既然这样古兰是绝对不问的,这是多年的职业生涯,养成的的素养和习惯。


    她就顺便把李村前来访的事告诉了他。


    他听了之后并不当回事,只是说还真沉不住气了呢。


    古兰就又告诉他,说他自己也是这么说的。


    市民市长听了后笑了,说是他多虑了、想多了,抽空会和他谈谈的。


    古兰就放心了。


    市民市长,(古兰在心里一直是这么称呼李为民,也就是前市长的。一开始觉得挺特别,因为是独享,也挺亲切。时间长了却觉得有点别扭和啰嗦了。但是她又不便直呼其名,或者喊为民。前者太不够尊重,后者又太过于亲昵。怎么办?改个什么名字好呢?想过几次了,也没有好的代称。没办法,就暂且这么叫着吧。反正只是自己这么在心里叫,也不成天挂在嘴边上,也不牵扯别人。)


    市民市长这次回来,还给古兰带来了一件最好的、最可心的礼物。


    一辆火红色的哈雷摩托。


    那也是他这次出国,带回来的最主要的东西。


    那是用外币从原产国的机场免税店买的。


    当然,这次是没有带回山里人家这边来的,而是办好一切手续后,过了几天让司机送过来的。


    古兰一见就喜欢极了。


    说是喜欢极了都不够味道,应该说是爱死了。


    这个市民市长啊,他怎么就这么懂得我的心思呢?


    在这个山明水秀明媚春光里,这可是比那小汽车更实用、更风光、更给力、更拉风的啊。


    这真是让我事事如意啊,你简直就是个如意郎君啊。


    最后这如意郎君几个字一冒出来,古兰的脑子里不是进水了,而是透进一缕阳光。


    这就是了。市民市长里有两个市字,讲谐音的话,市市通事事。


    而事事连着如意,如意连着郎君。


    这么说这如意两个字就是纽带、就是桥梁了。


    那也就是个最重要的了。怎么觉得这如意两个字就是对他最好的称呼呢。


    选来选去选不着,那还选什么呢?就它了,他就是个如意呀。


    自此,古兰的心里有了一个最贴心的称呼:如意。他是如意,他是她的如意。


    自此,这多姿多彩的大山里,多了一道风景:她和她的哈雷摩托。


    古兰是喜欢穿那亮眼的赭红色的登山服的,现在她又有了一辆火红色的摩托车。


    每当她骑着她的摩托车,在曲折蜿蜒的山道上划来划去,就像追逐着云朵的、红色的闪电........


    那样让人赏心悦目、又惊心动魄。


    这样的运动让她际会的是年轻。


    这样的速度让她感受的是激越。


    自从有了这辆摩托车,古兰觉得就像是给她那功夫插上了翅膀。


    她再也不用遮遮掩掩了,再也不用找什么借口了。


    在这个山里,她可以纵情的飞跃、攀升了。


    愿意跑多快就多快,愿意跳多高就多高。


    多快多高也不会有人疑神疑鬼了,反正有那辆哈雷给顶着呢。


    在外人眼里,古兰就是一个传奇、一个恣意、一个自由自在的向往和羡慕了。


    其实,古兰正是利用了人们对她那辆哈雷的艳羡,转移了对自己的视线,来移花接木的、正大光明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展开了她的修炼。


    大多数情况下,她都是在人们惊叹的注视下,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挚的进山。


    当脱离了人们的视线以后,她就把哈雷隐蔽在一个人们看不到的角落里、旮旯里、或者岩洞里。


    再开始她的辗转腾挪、旁敲侧击,一个人激情四射、热情奔放、无拘无束的推演她的功夫和阵仗。


    在这个层峦叠嶂的深山老林里,隐藏个十万大军都不算什么。


    一辆摩托车没入其中,简直是沧海一粟都不如。


    所以,古兰的这一移花接木,始终没有人识破。


    人们只能远远地、再远远地、更远远地看着,那一个动人心弦的红点,像火柴头似的,在那高高的山脊上、陡峭的山梁上、飞檐绝壁之间,划出一道道红色的点划线,把那高高在上的群峰、众壑串联在一起。


    怎不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