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公堂

作品:《妹妹别斗了,嫡姐已嫁高门

    第175章


    西宁伯府的护院与内院仆妇们,将齐家的人都绑到了府衙门口。


    黄知府当时还在衙署里面打瞌睡。


    正睡的发汗,就听说来大官司了。


    他连忙带上官帽,正了正官服衣襟,带着人去正堂,还未进堂,已在半路上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脚步一顿,高声道:“西宁伯府把齐家少奶奶绑来上告?”


    黄知府跺脚:“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这段时间齐家和陆家的阁老之争,他早就看的一清二楚,也料到事情有可能闹上府衙。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西宁伯只是刚打了一场小胜仗,齐家就这么坐不住了?


    黄知府想逃。


    之前他就想过了,若到公堂上让他审理案子,唯有先逃避着,两边都不伤,待争阁老的结果落定之后,再择输的一方重判就是。


    然而今日情况却刻不容缓。


    衙役道:“大人,西宁伯来的是位读书人,状纸都写好了,人证物证已经全部呈了上来。还有许多围观百姓为其作证,这,这不好躲开啊……”


    除非黄知府当场病重不能审理案件。


    否则必会落下个惧怕权贵、墙头草的名声。


    黄知府深思之后,决定先硬着头皮上,“先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上了公堂,黄知府头大如斗。


    他从没审过这种案子。


    所有证据齐全,状纸写的一清二楚,且颇有风骨。


    “这……”


    这位读书人不同寻常啊。


    “堂下何人?”


    “学生梁意。”梁意跪道,他跪的笔挺,不失傲骨,气质和他状纸上的字迹极度相合。


    黄知府沉默了片刻。


    按照大乾律,秀才进公堂不必跪知府及以下级别的官员。


    只怕不到一月的府试之后,这后生就不用跪自己了。


    黄知府点了点头,朗声道:“先容本官看看状纸。”


    他举起状纸,赶紧给身边人使了个眼色。


    就梁意这一张状纸而言,齐家已在不利地位,齐府若还想挽回齐老太爷名声,赶紧的派人来周旋。


    唯有齐家和梁家亲自对上,他这个做知府的才方便见机行事。


    否则就只能判西宁伯府赢了。


    底下吏员看懂黄知府眼神,立刻换了一身衣裳,悄悄从府衙后门跑去齐家报信。


    齐家人,早就等候已久。


    但他们等的是谢湘怜。


    董氏正在佛堂里礼佛,最近烦心事太多,她都有心神不宁了,刚烧了三炷香敬上去,磕头念佛不过三句话的功夫,就听到有人来道:“夫人,府衙里来人了。”


    董氏拧眉,“府衙这时候来人干什么?”


    她心里闪过不好的预感,但她早就和庶子齐汝望商量过,“湘怜去伯府闹事一定要有度,绝不可闹上公堂。否则齐家可能会丢脸。”


    谢湘怜不至于那么蠢,叮嘱什么她就偏偏忘记什么吧?


    董氏知道谢湘怜咋咋呼呼喜欢胡闹,但绝不至于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何况,事情是齐汝望负责和谢湘怜商量的,董氏不怀疑庶子的手段。


    传话妈妈道:“府衙的人没说,夫人见不见?”


    老太爷正跟陆家作斗争,这种时候董氏有点不耐烦公然见衙门的人。


    她另外问道:“少奶奶还没回来?跟着少奶奶去的婆子们也没回来吗?”


    人都是她和齐汝望一起特意挑选过的,她们下手又狠,还很懂得见机行事。


    都这么久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传话妈妈摇头:“还没回。”


    董氏皱眉做出要起身的样子,传话妈妈赶紧扶了她一手。


    听说来的只是普通吏员,不是通判不是知府,董氏慢慢悠悠换了一身衣服过去,刚听到第一句话,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


    “你、你说什么?西宁伯府把齐家少奶奶绑到公堂上去告状?”


    董氏抓紧了椅子的扶手,才能坐稳。


    她身边的丫鬟婆子早就大惊失色,定了一会儿神,才顾得上来扶她坐好。


    吏员已是衙门里的老油条,虽说齐家好茶招待着,却让他干等。


    他如何不知是什么意思?


    哼,刚才让他吹冷风的劲儿哪去了?


    吏员冷脸道:“夫人没听错,就是这样。知府大人虽不会轻慢了贵府少奶奶,可一旦涉了案,就是罪犯,少奶奶怀着身子不说,还是女眷,知府大人有他的难处,到时候……”


    董氏一个内宅妇人,从没想过女眷还会被绑上公堂,让百姓指点耻笑!


    她脸色煞白,抿紧了唇,起身道:“劳烦大人专门跑这一趟,家里这就去人。”


    董氏这回可客气多了:“来人,送送这位大人。”


    吏员皮笑肉不笑地告辞。


    董氏速速去通知齐三老爷和齐汝望,她又不便出门,急得在院子里骂人:“她真是个没用的东西!蠢货!怎么闹到公堂上去了!这要是让老太爷知道了……阿弥陀佛!”


    齐老太爷还不写信回来骂死他们夫妻。


    老太爷待齐汝望一向比对旁人宽容,对这个年纪的齐三老爷也比从前宽容,受苦受累的一定是她这个嫡母了。


    董氏一想到谢湘怜连累她的下场,恨得牙痒痒。


    齐三老爷和齐汝望一个在家,一个在衙门。


    齐汝望虽然在衙门,却不是府衙,而且他穿着官服怎好公然上堂为齐家的事辩驳?不免有假公济私的嫌疑。


    他赶紧告了假,先回家和父母亲见面。


    “不是跟你说过不要闹上公堂,你怎么和她叮嘱的?!”


    齐三老爷没忍住冲儿子发了脾气,一只茶壶砸下去,虽然避开了齐汝望,瓷渣依旧碎了一地。


    齐汝望青筋暴起,咬牙切齿:“是儿子疏忽了。”


    他还没彻底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问董氏:“母亲派去的婆子怎么没拉住湘怜?也没回来报信?”


    董氏面上一烫,这话说的,怪她选人没选好?


    她闭着嘴,用鼻子猛吸了气,绞着帕子道:“我也不知道,府衙的吏员一来就说齐家过去的人都被捆着了,婆子们一个跑回来报信的都没有。”


    也就是说,不是谢湘怜太弱。


    齐家精挑细选的婆子也没斗得过西宁伯府。


    是对手太强了。


    齐汝望脸色沉沉的,“谢玉惜……她有这种手段?”


    他自是知道自己的妻子谢湘怜远不如大姨姐谢玉惜,但没想到在齐家厉害婆子的压迫下,谢玉惜已然能把控住局势,让齐家进入难堪境地。


    “父亲,儿子这就去衙门。不能让西宁伯府把话都说死了。”


    凭他的状元之才,有什么官司是他不能颠倒黑白的?


    为今之计,也只能这样,齐三老爷道:“脱了官服去。记住,你代表的只是湘怜的丈夫。不是齐家。”


    齐汝望点点头,他当然知道,要把事情定性在内宅之争上。


    而不是阁臣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