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他是想抢灼儿的未婚妻

作品:《春华照灼

    至于吟舟和顾荣……


    唯得有缘无份四字。


    那日,吟舟听闻顾荣险些被沈其山夫妇逼的以金簪刺喉,自尽而亡,便犹如失了灵魂的静默雕塑。


    魂不守舍。


    而后,在数次提笔作论,却头脑一片空白后,终于下定决心,跪在松鹤院外,求他网开一面,允其提前求娶顾荣,搭救顾荣出苦难。


    他和吟舟,有约在先。


    如若吟舟三元及第,则由他出面说服吟舟的母亲接纳顾荣,再续幼时婚约。


    吟舟等不及明年春寒料峭时的会试,更等不及春暖花开时的放榜。


    为了求他松口,最是有主意的吟舟承诺他,日后仕途皆按他的安排。


    三思之后,他同意了吟舟所请。


    吟舟欢喜的携莲鹭花纹玉佩探望顾荣,又萧索落寞的离开。


    顾荣拒绝了吟舟。


    而他也知道了顾荣在拒绝吟舟时所说的那番话。


    所以,他得承认,顾荣的的确确如明御史所言的那般,才貌双全,胆识过人。


    且,清醒理智。


    这样的人,实际上是很适合做高门大户的当家主母的。


    可惜了。


    顾荣这朵长了刺的花,再不回落回乔家。


    乔老太师心绪复杂,继续朝宫门外走去。


    宫门口。


    两鬓变白的谢老夫人并未身着雍容华贵繁复精美诰命服,而是一身素色衣裙,跪在风雨里,越发显得单薄可怜。


    手中捧着牌位,一遍遍重复教孙不严,惹陛下震怒,愿代孙受罪。


    越来越多的官员,闻讯而来。


    这一幕,令不少官员唏嘘不已。


    忠勇侯府,终归不是曾经手握数十万兵权的忠勇侯府了。


    再没有一刻,认知如此清晰。


    两代忠勇侯,皆陨落于同一战役。


    谢脩的独子,当年的谢灼,尚且年幼,仅五岁,难以继承父辈的遗志,更无法承担北疆军的重任。


    于是,长公主殿下代表已故的丈夫谢脩,将虎符呈献给贞隆帝。


    显赫一时的忠勇侯府,自此沉寂了整整十年。


    直到谢小侯爷结束清修祈福,下山继承爵位,忠勇侯府才重新进入上京勋贵官宦家族的视野。


    然而,当人们再次提及忠勇侯府时,他们更多地谈论的是陛下对其的信任与宠爱,而非昔日那些用血汗铸就的辉煌战功。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一棵根深蒂固亭亭如盖的参天古木,在短短十余年里,变成了无根浮萍。


    能倚仗的仅是陛下的爱憎喜怒。


    乔老太师上前,先是作了一揖,随后指了指身后内侍们抬了一路的轿辇,苦笑道“谢老夫人,陛下特吩咐老夫和明御史前来接您前往甘露殿见驾。”


    “谢老夫人,请上轿辇。”


    谢老夫人紧握着牌位,目光如古井般深邃而平静,缓缓说道“这些年来,我如同行尸走肉,只养不教,导致灼儿年轻气盛,不知何故触怒了陛下。”


    “我既有过失,也有罪责。”


    “对上,我愧对皇恩浩荡;对下,我愧对谢家的列祖列宗。”


    “我这罪人,实在不配承受陛下的厚恩。”


    今日,她倒要看看,贞隆帝当着她这张老脸、当着她怀中牌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还能不能厚颜无耻的将觊觎顾荣的话说出口。


    顾荣是她孙儿的命!


    谁也不能让谢家断了香火!


    她已经温温吞吞,糊里糊涂十五年了。


    无法完成儿子的遗愿,更无法还夫君清白,总要护住孙儿的命。


    要不然,她活着还有何意义。


    如若最坏的情况发生,贞隆帝不知羞耻的袒露淫念,那她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撞柱。


    反正,百官不会眼睁睁看着她撞上去。


    只要她死不了,那她今日定要敲定下灼儿和顾荣的婚约。


    谢老夫人的眼神越发坚毅。


    “陛下无意责怪老夫人。”明御史心直口快道“陛下说,他与谢脩莫逆之交,理应替谢脩尽孝。”


    谢老夫人幽幽说着“陛下仁慈,老身更不能忘乎所以。老身愿三步一叩首,前往甘露殿面圣请罪。”


    乔老太师:……


    三步一叩首?


    以谢老夫人的岁数,可能还没到甘露殿,就一口气上不来,去了……


    思虑片刻,乔老太师也不再勉强谢老夫人鹤立鸡群的乘坐轿辇,而是摆摆手,示意内侍上前搀扶。


    就这样,浩浩荡荡向贞隆帝复命。


    那厢。


    贞隆帝被训斥的狗血淋头。


    “你是不是忘了,自己辛辛苦苦竭尽全力走到这一步的初心?”


    “你是不是忘了,永昭当年是如何全心全意辅佐你坐稳储君之位的?”


    “你是不是忘了,也是永昭亲手将号令三十万北疆军的兵符上奉给你的?”


    “你是不是忘了,是永昭的驸马,公爹,替你击退了南下的北胡铁骑?”


    “你是不是忘了,谢灼是永昭唯一的儿子!”


    “那孩子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即便他真的说错了话,你也不应该对他施以如此严厉的惩罚。”


    “他在风雨夜跪了一宿,眼下染了风寒,深陷昏迷又发高烧,稍有不慎,是要丢命的!”


    “你若是不愿再认哀家这个母后,认永昭这个皇姐,那哀家和永昭索性下去陪不虞。”


    “为了你的皇位,不虞夭折,永昭丧夫,你还要怎么样!”


    一通话,说完,太后剧烈的咳嗽着,似是要把肺都咳出来。


    长公主轻抚着太后的背,替太后顺气。


    又接过宫女奉来的药茶,孝顺的抵在太后唇边“母亲息怒。”


    “到底是女儿无用了,帮不上陛下什么忙,才弄的这般局面,实在怪不得陛下。”


    “女儿现在只盼着灼儿无恙。”


    此话一出,犹如火上浇油。


    贞隆帝:……


    他的皇姐变了!


    只见太后抄起茶盏,直接朝贞隆帝脚边掷去。


    没往贞隆帝头上掷,已经是太后最后的克制。


    “你是不是忘的一干二净!”


    太后咳嗽着,眼眶通红,声音里染上了哽咽。


    贞隆帝掀起外袍,跪在地上“儿臣没有忘,也不敢忘。”


    “那你是在做什么?”太后质问。


    贞隆帝一咬牙,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谢宁瑕忤逆朕!”


    “夺朕心头所好。”


    “朕是他的舅舅,但朕也是大乾的帝王。”


    “母后,朕罚他,有何错。”


    “要不,朕将这皇位让予谢家人得了。”


    长公主:好家伙。


    她的皇弟,这么无耻的吗?


    什么叫恶人先告状,这就是!


    迎上太后疑惑的视线,长公主斟酌须臾,缓缓道“母后,您有所不知。”


    “陛下他是想抢灼儿的未婚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