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东淮之变,釜底抽薪!

作品:《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

    东淮。


    一座未曾悬挂门匾的府邸之中,数道身影进进出出,脚步甚是匆忙。


    “贾大人!”


    “宫里传来消息,小皇子答应归顺大禹了。”


    “嗯!”


    贾诩微微颔首,嘴角间也是绽着一抹冷笑,平静的道:“这段时日,东淮国师,丞相先后暴毙家中,此事着实有些蹊跷。”


    “我怀疑乃是东瀛所为,派人详查一番。”


    “是!”


    “小皇子既然答应归顺大禹,从即日起,东淮这番国号,便不合适了。”


    “即日起,改东淮为大禹东州,由东淮皇室暂领,念其年幼,由东淮三公主监国。”


    “如此甚好!”


    贾诩吩咐下去之后,便迈步走入两道魁梧的汉子,看到贾诩之后,温和的一笑。


    “先生。”


    “药师,如来,你们来了。”


    “嗯!”


    李靖微微颔首,轻声道:“如今东淮历经大战,军中已经彻底糜烂,东海防线也被倭奴侵蚀,重建东海防线,刻不容缓啊!”


    “东淮水军如何?”


    “战船老旧,兵员老弱,战力不及全胜十分之一。”


    “比之瀛洲如何?”


    “不堪一击!”


    李靖的脸上露出几分苦笑,他并不擅长水战,况且,如今的东淮实在是千疮百孔,无论是朝堂还是军中,几乎都已经糜烂到极致。


    “主公说过,瀛洲虽小,却是心腹之患。”


    “药师,如来,将我军的主力布在东海沿线,将百姓内迁,倭奴在海上虽然称雄称霸,可到了陆地,依旧是一群臭老鼠。”


    “他们不是想上岸吗?”


    “放他们上来便是,遂了他们的愿,关门打狗!”


    “诺!”


    ……


    大禹。


    早朝。


    “宣东淮使臣觐见。”


    “宣……”


    一道道呵声传出大殿,随之数位使臣一同走入正德殿,看着龙椅一旁坐着的身影,恭敬行礼。


    “东淮外使,拜见盛王殿下。”


    “免礼!”


    “吾皇于月前驾崩,幸得大禹相助,我东淮百姓才能免于战乱,今,皇子年幼,朝廷腐败,我东淮愿意向大禹俯首称臣,尊为上国!”


    “国书在此,请大禹监国过目。”


    “嗯!”


    宁尘简单的浏览了一遍之后,便将其交给一旁的沈黎,后者审阅之后,又传递给诸葛亮,林秋石等人。


    “诸位以为如何?”


    “殿下,兹事体大,是否要禀明陛下?”


    林秋石率先开口,如今雍王离京,又让他看到了希望,盛王可是他的女婿,有这份姻亲关系在,只要盛王不倒,他在朝堂之上依旧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殿下!”


    沈黎微微拱手,平静的道:“东淮既然愿意纳入我大禹,此乃上古圣贤之所期也,中原本一体,同宗同源,我大禹和东淮又是血肉同胞,如今融为一体,未尝不可。”


    “臣附议!”


    诸葛亮商鞅等人也是拱手称是。


    宁尘微微颔首,笑吟吟的道:“既然如此,本王代表父皇,接受东淮的朝奉!”


    “不过,如今东淮朝廷名存实亡,皇室后继无人,加之东海蛮夷环伺,本王以为,朝廷不妨暂且废置,以幕府形式代管,如何?”


    “我大禹会派出能臣贤士相助,贵使以为如何?”


    “叩谢大禹监国!”


    这本来就是一场形式罢了,如今将东淮彻底纳入大禹的版图,虽然暂时还不能摘了东淮的国号,可有贾诩等人在,这都是早晚的事儿。


    早朝就这么下了,接下来,沈黎的中书省将围绕东淮行政,民生,地域,区划,农事等问题都亟待解决,不过如今大禹的科举将开,倒也不紧迫。


    “孔明,小弟那边可有消息?”


    “回殿下,雍王如今尚在大漓,具体情况不明。”


    “哎!”


    宁尘悠悠一叹,有些无奈的道:“堂堂监国皇子,竟然亲身涉险,简直糊涂!”


    “对于东淮之事,你有何看法?”


    “殿下,此事雍王殿下临行前已经安排妥当,只需按部就班便是。”


    “嗯,北边传来消息,漠北似乎又有异动。”


    “漠北……”


    诸葛亮等人皆是面色一凝,沉声道:“此次,倘若漠北真当卷土重来,恐怕就是胡奴入场了。”


    “无妨!”商鞅面色平静的道:“岳帅已经重新驻防北境,有三十万大军坐镇,胡奴想要再突破我边境,也绝非易事。”


    “唉,小弟不回来,朝中人心终究还是不稳啊!”


    ……


    溧阳城。


    十余万大军在天下名将‘陈鼎’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出城南下,仅留守了数千精甲,把守四方城门。


    “将军,大漓的主力据我军尚有半日的距离,我们在何处设伏?”


    “嗯……”


    陈鼎的脸上露出几分犹疑,沉声道:“本将麾下的将士本非主力,战力自不能与大漓主力相比,若是贸然拦截,若是被他们突破封锁,溧阳城可就危险了。”


    “传我命,加快行军,只需拖住大漓主力进军的步伐,待云帅主力从后跟上,便是大漓的覆灭之时。”


    “诺!”


    天色渐沉,恍惚间便来至深夜,溧阳城北,一队轻骑驻马在漫漫旷野之上,不知几时。


    “恢儿!”


    一道马嘶声响起,只见为首的青衫汉子长刀一横,低喝道:“将士们,攻取溧阳城,冲!”


    说完之后,身后的三万骑兵皆是奋力的扬起马鞭,一路疾驰而去,仅仅半个时辰,便来到了溧阳城下。


    “敌袭!”


    “敌袭!”


    城楼上的守军听着越来越近的马蹄声,皆是神色大震,一道道箭矢朝着城楼上抛射而来,不少人头都没漏便直接中箭倒地。


    “撞开城门。”


    “杀进去!”


    关羽一声令下,黄忠持弓眯眼,身后一队甲士快速冲上,仅仅只是两炷香的时间,溧阳城告破。


    三万骑兵入城,似乎早就确定了好了目的一般,直接奔着溧阳城的粮仓而去。


    粮仓的大门被打开了,早就装好的一个个麻袋整齐的摆放在马车上,似乎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一般。


    “嘶!”


    “如此之多的粮草,该如何运回?”


    “主公已经谋划妥当,水路先运至漓东,国公大人会率大军在那接应。”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