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将在外,身不由己啊!
作品:《我,重骑30万,请皇上退位让贤》 面对斡难河部落首领马哈木的斥责,身为漠北草原各部大汗的阿尔斯愣百口莫辩。
正如马哈木所说的那样,阿尔斯愣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联合所有力量击退远征漠北的二十万明军。
在阿尔斯愣的设想中,大明王朝兵马大元帅郭子仪率领二十万大军压境,自然是奔着速战速决的态度来解决漠北战事争端的。他以为,只要自己和漠北草原各部的狼骑坚守不出,就在广袤的漠北草原上和大明军队兜圈子,不出半年时间,郭子仪定会因后勤压力而主动退兵。
毕竟,这二十万人的吃喝拉撒,庞大的后勤粮草辎重需求,将彻底压垮新兴的大明王朝。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阿尔斯愣在此前和明军的对战中,才一直采取游击战策略。
他坚信不疑,只要避免与明军正面决战,就能逐渐消耗明军的士气与战斗力。
即便是辽国皇帝耶律大河答应结盟,并且派出一支五万人的辽军骑兵远赴漠北增援之时,阿尔斯愣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判断和既定的战略,他坚定的认为,只要和明军在漠北耗下去,明军迟早会主动撤兵的。
事实上,如果阿尔斯愣对上的,不是拥有【皇图霸业】系统的大明开国皇帝霍无畏,而是换做其他的汉人皇帝君主的话,他这样的判断和决定,倒是完全没问题的,可不是那个新兴的王朝和国家,都能经得起如此大的后勤消耗。
只不过,阿尔斯愣命不好啊!
他对上了霍无畏这个身怀系统的穿越者,在【皇图霸业】系统中可是有着无限的粮草供应,只要霍无畏愿意,别说一年半载的消耗,就算是十年八年也不在话下。
单凭后勤这一块,霍无畏治下的大明军队都能把阿尔斯愣和漠北草原各部耗死!
书归正传。
阿尔斯愣在通过武力篡位登上大汗之位后,他的重心全都放在了统一漠北草原各部上。
他心里很清楚,只有真正统一了漠北,才能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稳固。
尤其是被他加害之后篡位的前大汗铁木里所在的克烈部落,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他必须想办法消除这个威胁,才能真正实现漠北的统一。
然而,正是因为阿尔斯愣一拖再拖,犹豫不决,这才有了现在这种情况的发生。
明军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不仅没有因为后勤压力而主动退兵,反而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式,公开向漠北各部落发出挑战。
这一举动,无疑是对阿尔斯愣的公然挑衅和侮辱。
阿尔斯愣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已经骑虎难下。
如果此时不出击,任由郭子仪在狼居胥山肆意妄为,那么他不仅会失去民心,更可能引发部落内部的动荡和反叛。
但是,如果出击的话,他又担心这是郭子仪设下的圈套,一旦陷入明军的埋伏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阿尔斯愣在帅帐内来回踱步,心中犹豫不决。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做出决定,否则的话,漠北的未来和命运将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怎奈何,这个决定却异常艰难,因为他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充满了未知和风险。
帅帐内,眼见大汗阿尔斯愣一言不发,斡难河部落的首领马哈木和蔑儿乞部落首领宝音当即勃然大怒。
马哈木忍不住怒火中烧,再一次质问阿尔斯愣:“阿尔斯愣大汗,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战是逃,还是任由明军骑在草原各部的头上拉屎?你总得要拿出一个章程和意见来啊;
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让明军在我们的圣山上为所欲为,在我们的神山上祭奠他汉人的祖先这算怎么一回事?”
宝音也阴沉着脸,对马哈木的提议表示附和:“大汗,蔑儿乞部落的百姓在听到明军要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仪式的消息后,已经自发的前往我这个首领的营地请战了;
他们热血沸腾,誓要与明军一决高下。这件事情若是不能妥善处理,不仅是我们无言面对草原各部先祖的在天之灵,更是会在各自的部落中引起哗变。大汗,你不能再犹豫了!”
闻言,阿尔斯愣心中一阵苦涩。
他何尝不知道现在的局势已经刻不容缓,但他心中的顾虑却如同巨石一般压在他的心头。
只见他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然后缓缓开口道:“马哈木首领、宝音首领,本汗并非不知现在的局势严峻,也并非不愿与明军一战。只是,这一战关乎漠北草原的生死存亡,本汗不能轻易下决定。”
“那大汗你到底在顾虑什么?”马哈木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阿尔斯愣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顾虑的是,如果这一战我们输了,那么漠北草原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明军的实力强大,我们虽然有着狼骑的勇猛,但在兵器和战术上却远远不及。而且,如果这是郭子仪设下的圈套,我们一旦陷入其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宝音闻言,沉吟片刻后说道:“大汗,你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但是,我们也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我们可以先派出探子前往狼居胥山探查明军的虚实,然后再做决定。同时,我们也可以联合其他部落,共同商讨对策。”
马哈木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宝音的意见:“大汗,宝音首领说得对。我们不能就这样束手无策。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面对这个挑战。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打败明军,保卫我们的家园。”
阿尔斯愣听着两人的话,心中渐渐有了决断。
他很清楚,自己不能再犹豫了,他必须为了漠北的未来和命运而战。
于是乎,只见阿尔斯愣坚定地说道:“好!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宝音首领和马哈木首领的意见办,立即派出探子前往狼居胥山探查明军的虚实,同时联合其他部落,共同商讨对策;
我们要让明军知道,漠北草原并不是他们可以随意践踏的地方,狼居胥山更不是他们汉人能随意举行祭天仪式的地方!”
在阿尔斯愣好不容易打发走了马哈木和宝音之后,帅帐内终于恢复了一丝宁静。
他揉了揉太阳穴,缓解着连日来紧绷的神经。
就在这时,藏在帅帐内屏风后面的乃蛮部落首领忽而必,这才小心翼翼地走出来。
二人对视一眼,忽而必的眼神中充满了询问和关切。
他轻声问道:“大汗,你想好了吗?真要与明军决战?”
嗯!
阿尔斯愣点了点头,眼神坚定而沉重:“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别的应对之策吗?”
“这一战若是不打,任由郭子仪在狼居胥山祭天,恐怕马哈木和宝音转过头来就得把本汗从这汗位之上拉下来!”
闻言,忽而必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道:“大汗,我明白你的决定。那么,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阿尔斯愣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的好兄弟,你即刻给辽军大将军萧远山回信,告诉他,漠北草原各部同意了他主动出击,寻求与明军决战的请求,并且,我们将决战的地点定在了狼居胥山。”
一听这话,忽而必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心领神会地问说道:“大汗,你是不是想让萧远山和辽军骑兵充当先锋?”
“哈哈,知我者忽而必也!”
阿尔斯愣微微一笑,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道:“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决战之日,我们再见机行事吧。辽军骑兵勇猛善战,让他们充当先锋,可以消耗明军的兵力。而我们,则可以在关键时刻出击,一举定乾坤。”
“大汗英明——”
......
次日清晨,漠北草原上的辽军大营内,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与晨雾交织在一起,给辽阔的草原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
大将军萧远山的营帐内,烛火摇曳,他手持着漠北大汗阿尔斯愣的回信,眉头紧锁,眼神中闪烁着深思的光芒。
信中,阿尔斯愣明确表示,经过他的游说,漠北草原各部首领已经同意了与辽军骑兵一起主动出击,与明军展开决战。决战的时间定在三日后,地点则是漠北草原部众心中的圣山——狼居胥山一带。
萧远山读完信后,沉默片刻,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心中很清楚,这场决战不仅关乎辽军的荣辱,更关乎着与漠北草原各部的联盟关系,更重要的是这一战若是能击溃远征漠北的二十万明军,将能很好的打击明军西征的嚣张气焰,策应河间城的战斗。
随即,萧远山下令召集麾下的辽军将领议事。
片刻之后,营帐内便聚集了众多身经百战的将领,他们个个神色肃穆,等待着大将军的指示。
萧远山站起身来,环视一周,沉声说道:“诸位将领,本将刚接到漠北大汗阿尔斯愣的回信,信中明确表示,漠北草原各部已经同意与我辽军骑兵一起,主动出击与明军决战。决战的时间定在三日后,地点是狼居胥山。”
闻言,帅帐内的辽军将领纷纷议论起来。
有的表示赞同,认为这是消灭明军、扩大战果的绝佳机会;有的则面露忧色,担心决战之地地势险要,明军可能设有埋伏。
“大将军,末将不同意此时与漠北各部联合出兵!”
突然,辽军的帅帐内传来一道浑厚而深沉的反对之声,打破了原本的议论纷纷。
远征漠北的辽军副将军萧洪基站了出来,他身形魁梧,面容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大将军,末将有话要说。”萧洪基沉声道,他的声音在营帐内回荡,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萧远山看着萧洪基,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大将军,末将麾下的先锋斥候已经探查到明军的动向情报。”
顿了顿,萧洪基接着说道,“三日之后,明军兵马大元帅郭子仪将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仪式。而此时,漠北大汗阿尔斯愣却回信同意与辽军一起主动进攻明军,这其中恐怕有诈。”
“哦?何诈之有?”萧远山眉头一皱,问道。
“大将军,阿尔斯愣此举分明就是准备把辽军当枪使。”
萧洪基语气坚定地说道:“他明知明军在狼居胥山有重兵把守,还故意引诱我们前去决战,这不是把我们当炮灰是什么?”
哗!
此话一出,营帐内一片哗然。
在场的辽军将领们同仇敌忾,义愤填膺。
他们纷纷指责漠北大汗阿尔斯愣居心不良,竟然打算把大辽军队当炮灰。
“哼,这阿尔斯愣也太过分了!”
一位年轻的辽军将领怒声道:“我们大辽军队为了漠北草原的和平与安宁,不远千里前来助战,他竟然如此对待我们!”
“就是,这简直就是背叛!”另一位将领也附和道。
“大将军,我们万不能上了阿尔斯愣的当!”
“就是,大将军,坚决不能出兵!”
“......”
一时间,帅帐之内反对联合出兵的声音不绝于耳。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帅位之上的大将军萧远山,在听完副将萧洪基的话,以及在面对麾下将士反对出兵的谏言之时,却表现得异常的平静。
他的眼神深邃,神情淡然,并没有因为自己和大辽军队被漠北大汗阿尔斯愣当枪使而感到愤怒,反而透露出一种沉思后的决绝。
事实上,萧远山早就已经知道了明军兵马大元帅郭子仪要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仪式的消息。
他手下的情报网络并非虚设,对于明军的动向,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萧远山更是推断出,郭子仪此举并非单纯为了祭祀天地,而是为了逼阿尔斯愣和漠北草原各部主动现身,与明军展开决战。
对于阿尔斯愣的回信,他也早已料到其中必有蹊跷。
萧远山又何尝不知,身为漠北大汗的阿尔斯愣在面临着明军的强大压力,不得不寻求外援。
而辽军,作为漠北草原的盟友,自然成为了他的首选。
尽管,阿尔斯愣在回信中同意与辽军一起主动进攻明军,确实明显有将辽军当枪使的嫌疑。
但,身为辽国大将军的萧远山却没得选。
这一仗,哪怕是明知有圈套,明知被人当枪使,他和漠北的五万辽军将士也必须硬着头皮上。
否则,一旦让郭子仪彻底将阿尔斯愣和草原各部的狼骑大军消灭,仅凭他萧远山手上的五万辽军骑兵,是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住郭子仪麾下的二十万明军,自漠北南征辽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