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真不知道谁才能配得上乖孙

作品:《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

    李世民一时茫然,他不知道孔颖达怎么突然这么问。


    孔颖达轻笑,不等他回答,便继续道:


    “今日,李先生告诉我,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李世民双肩微颤。


    李先生说道?


    李先生!


    君儿?!


    是了,肯定是了,君儿刚刚被他们邀请进弘文馆!


    “是。”李世民点头。


    “既如此,那么我问你,我大唐,为何不开科举?邀请天下人,来治理这个天下!”


    孔颖达盯着李世民。


    “李先生一言,振聋发聩。”


    “开科举,才是让我大唐走向巅峰的契机!”


    “陛下,你应该明白现在的情况,大唐,不能这么继续下去,大唐,更不能只让世族操控着走下去。”


    “要把天下,还给天下人。”


    “那些读书人,不知道陛下你见没见到,石碑之上,李先生的圣人之言就刻在上面。”


    “为万世开太平!”


    “世族,不行!”


    “能依靠的,只有那些读书人!”


    孔颖达低喝而出。


    李世民身体一震。


    他万万没有想到,孔颖达来此,竟然是·········劝自己开科举。


    看来,君儿也给他们说了这件事。


    君儿这是······在帮助自己!


    君儿要让开科举成为潮流,无法阻挡的潮流。


    君儿这是要给读书人,打开天路!


    “实不相瞒。”


    “孔先生,我们,正在商议科举这件事。”


    “前不久,君儿给朕和太上皇上了一课,应对世族三策,科举,正是其中一策。”


    李世民沉思了下,他再没有隐瞒。


    科举!


    开吧!


    读书人!


    来吧!


    今日········君儿帮助你们打开天路!


    我相信,大唐,会因为你们而精彩!


    孔颖达听着李世民的话,安静了下。


    “哈哈哈·······”


    突然,他大笑出声。


    “李先生,真乃国士巨!”


    “冲远,佩服!”


    他长啸。


    甘露殿中,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四人静静望着有些癫狂的孔颖达,脸上,也都露出激动。


    这一刻,没有人知道,就在皇城正对着的朱雀大街下,有彩气蒸腾。


    苍穹之上,白云凝成的龙影,俯视大地。


    这一天,因一位少年,大唐龙脉,提前聚拢··········


    ···········.


    弘文馆。


    天有些黑了。


    可是这群孩子一个走的都没有,不仅如此,旁边的夫子们也都围着李君坐满了。


    便是刚才出去告诉其他夫子,标点符号用法的虞世南,这个时候也坐在李君面前,痴痴的望着李君,手里紧紧攥着的戒尺,仿佛已经不再说普通的戒尺,而是那一把可破苍穹的定海神针。


    无数双目光,都聚集在李君身上。


    “这孙猴子被镇压在了五指山下,只等着有缘人揭开封印!”


    “要知故事接下来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李君打了个哈哈。


    这一下午,着实是有点累得慌。


    自己又讲了那么长时间的故事,疲惫感出来了。


    天也不早了,是该走了。


    可是谁知道,李君的话刚落下,虞世南精神便猛地一震。


    “李先生,接下来呐?”


    他眼瞳灼灼的盯着李君。


    脸上全都是迫不及待。


    这孙大圣是真的厉害,一个人对上十万神佛都不发憷,甚至于一个人还敢挥动棍子,迎敌上前。


    这玉帝也好强,竟然能用一只手就压倒了孙大圣。


    还有那个罗汉是真的卑鄙,竟然在孙大圣和杨戬的打斗中下绊子。


    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感觉自己的世界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西游记。


    这故事真的太精彩了,他们之前什么时候听说过还有这等神话!


    “就是啊李先生,接下来呐?”


    “李先生,别走了,今天我弘文馆招待了。”


    “是啊是啊,李先生,你看孩子们如果不听完,怕是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李先生,李先生,求求李先生接着讲吧,要不去我家讲。我让我娘给你做好吃的,今天我爹还不在家。”


    “·······”


    草地上不管是夫子还是学子都疯狂的请求李君接着向下讲。


    他们心中如同百爪挠心。


    现在估摸着自己的魂魄都牵绕着孙悟空。


    不能自拔。


    李君笑了。


    特别是刚才那个说他爹不在家,让他娘给自己做好吃的小屁孩。


    这尼玛,估计你爹知道了你说这话,能把你的屁股给打开花。


    真的是太孝顺了。


    “不了。”


    李君拍拍衣袍,站了起来。


    “接下来的故事,有机会再讲吧。”


    “呵呵······叨扰了一下午。”


    “再会。”


    李君抱拳。


    “李先生,不在这里吃过饭了?”虞世南赶紧拍拍屁股跟着站了起来。


    “不了不了,下次吧下次吧。”李君婉拒、


    “李先生,你们要走的话,还是从后门走吧,前面,还有好多读书人在膜拜。”盖文达问了下正门的情况,赶紧说道。


    程处默和马周紧紧跟着。


    “成,各位先生,你们忙吧。”


    “告辞。”


    说罢,李君朝后门走去。


    说实话。


    今日真的是很开心。


    李君也好久没有和小朋友这么玩耍过了。


    在虞世南他们的簇拥相送下,出了后门。


    “精彩,真的是太精彩了。”


    “李兄,不知道后面的故事是什么?要不咱们去喝酒?接着讲?”


    程咬金急忙说道。


    他也着急啊。


    心里不上不下,难受死了。


    马周和他,都被这个故事吸引了。


    太精彩了。


    李君笑笑。


    果然,没有人不喜欢西游记这个故事。


    今天讲的时候,李君还特意魔改了下,大闹天宫,变成了脚踢灵山!


    说实话,对于佛门,李君着实不太喜欢。


    更别说大唐这个时候的佛门了。


    一个外来户,靠着说空话就取得了现在的地位。


    实在可笑。


    乱世不见佛,盛世不见道。


    这句话,很有道理。


    所以,李君就稍稍修改了下。


    “算了,还是喝酒去吧。”


    “肚子饿了。故事改天再讲。”


    李君对于喝酒这个提议没有任何的意见。


    马周有些纠结。


    “李兄,我该回去照顾马匹了,这·······”


    他毕竟还是雇工。


    李君斜了他一眼:“养马?”


    “以后都不用去了,跟着我。”


    “宾王啊,你有大才,我需要你帮我做事,咱们再一起干点事,不比养马强百倍?万倍?”


    李君直接搂住了马周的肩膀。


    马周这可是人才。


    必须降服。


    “我·····李兄······我行么?”


    马周意动。


    短短一下午,他已经领略了李君的魅力,其实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今后定要追随李君。


    可是他害怕自己无法胜任。


    毕竟,自己只是个养马的。


    “行!”


    “走!”


    “喝酒去!”


    李君重重拍了下他。


    “就是,李兄都说了你行。”


    “宾王,以后都是一家人。”


    “走,喝酒,摘星阁,我请客!”


    程处默豪爽的用力拍了下自己的胸膛。


    “走。”


    李君一甩头,带着马周朝平康坊走去。


    ··········


    天,暗了。


    西方,只有一道极浓极浓的橘红。


    这道橘红色之外,皆是黑暗。


    这是太阳最后的挣扎。


    弘文馆前的道路上,孔颖达,李渊,长孙皇后并肩走着。


    李君羡紧随其后。


    孔颖达下午在甘露殿和李世民,房玄龄四人一直商讨到现在。


    来的时候,正巧碰见李渊和长孙皇后出城。


    两人听到弘文馆前面的这个消息,能不激动么?


    当然要来看看。


    孔颖达一问,他们也是来弘文馆,自然就结伴一起来了。


    这条路上,就算都要入夜了,人,仍旧很多。


    来来往往的读书人,脸色虔诚。


    这条路,平日很清静。


    不然,弘文馆也不会建造在这里。


    读书,是需要安静的地方的。


    但是,估计今日过后,这条路,将会无比繁盛。


    如果科举开了,孔颖达可以遇见,此路,更是·······热闹、


    到时候,天下学子汇聚长安,这石碑,真的成为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碑了。


    ············


    那时候,石碑的棱角会被万千读书人5磨平。


    因为每个人都想摸一下。


    这是肯定的。


    这石碑,将是他们心中的圣物,估计来到长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参拜石碑。


    “冲远啊,这次你总算是做了件不错的事情。”


    “嘿嘿嘿·······给我的乖孙之言立碑,不错不错。”


    李渊很是满意。


    今天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可以说是无比的欣慰。


    孔颖达这老小子会办事啊。


    “这是······这是李先生该有的。”


    “这件事,我和文达他们不过说了一下,他们就同意了。”


    “这四句话,乃是千古名言,陛下,这次是我听见了,若是其他书院听到了,这块石碑,定然就会立到别人家的门口去了。”


    “李先生为了读书人殚精竭虑,其实说来,还是我们占了便宜。”


    孔颖达轻松道。


    他在李渊还是称呼为陛下,这是李世民的规定,便是李世民见到李渊,还是以儿臣自居。


    若是李渊和李世民一起的场合,陛下之称呼,还是说的李渊。


    这是李世民立下的规矩。


    “那是当然。”


    李渊昂首阔步。


    长孙皇后在旁,听着两人交谈,眼眸微翘,脸上带着喜意,目光,朝着道路深处望去。


    前面就是弘文馆了。


    现在还有大批的读书人没有离去呐。


    他们正在排队摸过石碑,正在排队膜拜。


    “这就是君儿为大唐带来的新气象啊。”


    “好,好,好!”


    长孙皇后连道三声“好”。


    她心里真的是无比骄傲。


    骄傲啊。


    看看这些读书人,他们膜拜的正是君儿说的话。


    还有今日君儿在石碑前的那番讲话,已经颇有宗师之气。


    这才是自己的儿子啊。


    长孙皇后就算来之前,已经有人给她说过石碑前的圣景,也已经给她说过这石碑的宏伟。


    可是此刻亲眼一见,还是被恢弘的气势给镇住了。


    三人走到了石碑前。


    虽然此刻天已经黑了。


    但是,石碑上的那些大字,还是能隐约看见。


    月光如水,照耀的人间亮堂。


    “啧啧啧········”


    “我乖孙如此优秀,真不知道谁才能配得上乖孙。”


    “无垢啊,乖孙年纪也不小了,你这个当娘的,得好好看这点,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家。”


    李渊望着龙飞凤舞的大字,站在石碑前,沉默了片刻,突然笑道。


    “父皇!”


    长孙皇后听到李渊的吩咐,赶紧应下:“我知道,这些天我一直在物色呐。”


    “现在长安中,差不都的好姑娘,不多也不少,像房家的,魏家的,卫国公家的,都不错。”


    “那不,就是李勣家的姑娘也回来了,以后久居长安,这都是上上之选。”


    “我会安排人让他们接触下。”


    长孙皇后回答。


    李渊点点头。


    他沉思。


    “房家的这几个姑娘,不错,不过李家的这个姑娘我还真没见过,行了,这件事你别管了,我明天去李家走一趟。先帮着我乖孙把把关,若是可以,也让乖孙努力一把。”


    李勣,大唐著名战将之一,位列国公,奉命镇守北疆,统领关内道。


    李勣一直不在长安居住。


    只是最近李世民有意调他回长安,所以家眷就暂时先回来了。


    长孙皇后颔首:“全凭父皇做主。”


    长孙皇后着实有些无奈。


    在李君身上,李渊展现出了远超以往的“专治”!


    就是她想要见一下李君,都必须给李渊报备一声。


    “呵呵呵·······好好好。”李渊点头。


    旁边,孔颖达揉了揉鼻子:“那个········陛下,其实,老夫也有个孙女,正好和李先生年岁差不都,其实,也可以介绍认识一下。”


    孔颖达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他虽说是儒林巨擘,但是,这孙女是他最喜爱的后辈。


    现在碰见了李君这样的好苗子,他不心动真的是假的。


    如果李渊和长孙皇后不提这件事,孔颖达说实话,他自己都会让孙女和李君见一年。


    但是现在一听,卧槽,都要排队了。


    不先赶紧报个名估计是不行了。


    先占个坑!


    李渊看了眼自己的好友,乐得嘴巴都快要歪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孔颖达竟然有一天会这样求自己。


    “好好好!”


    “不过冲远啊,你也知道,我那乖孙天下无双,你那孙女能不能入我乖孙的眼,就要看她自己的努力了。”


    李渊揉着下巴,嘿嘿说道。


    “放心吧,这是年轻人的选择,让他们自己把我吧。”孔颖达呼了口气。


    ......... .......


    他能做的就是引两人见下,至于结果么·······


    真的要看缘分了。


    李君这等少年,说实话,说不准还真看不上自己那个整天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孙女。


    不行,自己得去提醒她一下,让她少点傲然。


    “对了,君儿,去那里了?还在弘文馆么?”


    长孙皇后朝后看了眼,弘文馆的大门紧闭。


    “娘娘,殿下已经走了。”


    李君羡恭敬道。


    “奥?走了?去哪了?”长孙皇后再问道、


    “去······平康坊了。”李君羡回答。


    长孙皇后眼眸一凝。


    她看向了李渊。


    她可是知道李渊之前带着李君去平康坊的事情。


    “那个,冲远,等会你没事吧,要不咱们喝一杯?”


    李渊拉着孔颖达直接开溜。


    奶奶的。


    这小子·······


    也是,少年人嘛,嘿嘿,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孔颖达哈哈大笑。


    长孙皇后轻呼口气。


    “这个臭小子,真的是·······不安生。”


    “哎·······”


    她看着李渊和孔颖达猫进了弘文馆。


    “走吧,回宫!”


    ············


    摘星阁。


    不巧,李君他们三个到这里的时候,伶人又全都有住了。


    程处默想要换一家,不过被李君拦下了。


    有空余的阁间,能喝酒就是了。


    程处默欣然答应。


    菜,都是好菜,淮阳那边的大厨做的,无比精致。


    酒,也是好酒,整个长安都找不出来比这种酒更醇香的了。


    虽说李君总觉得这酒还差点味道。


    推杯换盏,三人喝的尽兴。


    酒再倒满。


    马周端起了酒杯。


    他脸上还有激动。


    “家主,程兄,我敬你们一杯!”


    “今日,是我马周这辈子都无法忘记的,能碰见家主和程兄,着实是我马周的运气!”


    马周兴奋。


    端着酒杯的手都有些哆嗦。


    “给你说了,不用叫家主,你我,兄弟相称便是。”


    “家主,太见外了。”


    李君摇摇头。


    当他要收下马周,马周说什么也不同意再叫李君为李兄。


    他很明白,自己今后将会追随李君。


    就如同张辽碰见了曹操。


    家主之名,名副其实。


    自己将是李君的家将!


    “家主······”马周想要解释。


    李君伸出手指:“就叫大哥吧。”


    “家主家主的叫着,这酒,还能喝么?”


    “这·······好,大哥!”马周也没有再犟。


    “叫我二哥。”程处默二话不说,直接伸出了两个手指头。


    “三弟,来,和我一起为大哥敬酒!”程处默笑着望向李君。


    李君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他扫过两人,哈哈一笑,点点头:“来,喝酒!”


    算是默认。


    二哥,三弟!


    让他想起了刘关张。


    当然,自己绝对不是刘备。


    “大哥,喝!”


    “呼·······大哥,今日过后,你的名字将会传向整个大唐。”


    “说实话,我真的从未见过,有人想你这般,如此年纪就名动长安,成为万千读书人心中的魁首!”


    “羡慕啊。”


    “想我程处默,也算是名门之后,可是和大哥相比,不足一提!”


    “至今未立半寸战功,哎·······”


    程处默深吸口气,苦笑道。


    说实话,他是真的被惊着了。


    中午的时候,当他见到那块石碑时,心都是颤的。


    “谁说不是啊,大哥,我从未想过,我能有一日和你一同饮酒!”马周也感慨。


    李君吐了口气,笑了笑,没有多在这件事谈论。


    而是话锋一转,看向了程处默:“处默,你,真的想要立战功?”


    “想!”


    “怎么不想啊大哥,做梦都想。”


    “可是·······没有啊。”


    程处默叹息,脸上有些失落。


    他一直在等机会,可是,这机会,从未让自己碰见过。


    “想要立战功,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