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忻口会战,拉开序幕

作品:《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第28章 忻口会战,拉开序幕


    “团座,我的建议是,以战养战的同时争取到更多的辎重补给,只有这样,我358团才能够保持高昂的战斗力。”


    楚云飞点了点头。


    方立功叹了口气,随后继续说道:“眼下,按照772团所言,129师各主力部队均已经渡过黄河,我们358团的整训也已经结束,应该有命令下达才对。”


    孙铭也是有些不解,直接开口问道:“是啊,团座,这小鬼子都占领繁峙县城了,怎么还没有命令下达呢?”


    繁峙的西北方向便是原平,正南则是忻口。


    也是二战区司令长官阎老西预设的决战地点。


    几乎所有的晋绥军精锐部队都在赶往忻口地区。


    但他们358团却还没有收到命令。


    要么是阎老西另有他用。


    以楚云飞对阎老西的了解,他的指挥水平还不足以将358团用成战场上的奇兵。


    此时的阎老西,多半是已经打着保存实力的心思。


    故意让他们358团不参战。


    这和楚云飞的想法就背道而驰了。


    楚云飞自然不能接受别人在前面打的火热,358团在后面坐冷板凳!


    358团就应该上阵杀敌。


    而不是在这里守个什么劳什子黄河渡口!


    楚云飞和方立功的想法本就一样。


    保持以战养战的大方向,就需要接连不断的战斗。


    只有这样,才能让阎老西,才能让南京方面看到358团的价值。


    不能打的杂牌军,打光了,常凯申只会撤编。


    甚至连被吞并,中央化的机会都没有!


    而现在的358团,想要快速培养新兵。


    就需要大量的战斗。


    好刀要淬火,士兵也需要战斗的磨砺。


    只有这样,第358团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精锐!


    “立功兄,帮我起草一封电报,询问二战区长官司令部,近期是否有作战任务下达...”


    楚云飞似乎有些不耐烦,他接着说道:“另外,南京来的人到什么地方了,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


    “团座,昨晚有电报传来,前日他们已经抵达太原,按道理,他们这两天应该就能够抵达兴县。”


    “嗯,这件事一定要注意,这是我们在南京、在全体国民面前展示358团风采的好机会。”


    楚云飞将展示和机会咬的很重。


    方立功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楚云飞打的是什么算盘。


    他当即点了点头:“请放心,团座,我这就去安排,保证会让南京方面满意。”


    “孙铭,这两天辛苦一下,约束好下面的将士,一定不能出现任何的差池。”


    “是!”


    孙铭虽然只是个上尉副官。


    但在楚云飞的授意之下,其和中下层军官的关系相处的非常不错。


    这件事交给孙铭去办,楚云飞也放心。


    可以说现在的三个人的态度。


    分别代表着楚云飞自己和麾下嫡系,阎老西,及中下层下级军官及士兵。


    相当于是整个358团的态度,现在拧成一股绳。


    绝大多数都是山西人的358团。


    打小鬼子怎么可能不出力呢?


    两人走后,楚云飞摸着下巴沉思,嘴中喃喃:“阎老抠啊阎老抠,你到底在犹豫什么呢?”


    ......


    此时,中央军的精锐。


    第十四集团军,迅速脱离了津蒲路战斗。


    在后方集结,登上火车,前往山西作战。


    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可称之为一流精锐部队。


    这支绝大多数由安徽、广东人组成的部队。


    清一色的深灰色军装,扛着清一色的7.9毫米口径步枪。


    机枪数量很多,基本上配备到了班一级。


    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上有着国内为数不多的37毫米反坦克炮。


    这些战士们训练有素。


    即便行军过程之中停下来休息也没人聊天讲话。


    行军的时候,他们喜欢唱军歌。


    一首由卫立煌亲自填词的十四集团军军歌。


    【这是我们的地方,这是我们的家乡。】


    【我们的第十四集团军,英勇坚强。】


    【为祖国的生存而奋斗!】


    【团结得好比钢一样】


    【服从命令,保卫边疆】


    【联合民众,抵抗暴强】


    【把自己的力量,献给祖国】


    【完成中华民族的解放!】


    嘹亮的歌声响彻正太铁路沿线。


    这些精锐的士兵们一往无前,开赴山西战场。


    而作为他们的长官,卫立煌将军此时已经先于部队抵达太原城。


    此时的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之中。


    晋绥军代表阎老西。


    刚上任的副司令长官黄绍竑。


    卫立煌,刚被任命的第二战区的前敌总指挥。


    参会的还有傅作义将军,以及代表八路军的周先生。


    几人身份均是非常巧妙。


    牢蒋似乎将自己的大多数智慧都用在了政治平衡上面。


    阎老西、傅作义自不用多说,黄邵竤桂系三巨头之一。


    卫立煌代表着的是中央军,周先生则是代表着八路军。


    几人一起讨论着忻口防御的问题。


    对于敌情,所有人的判断出奇一致。


    他们都认为,日寇主力会沿着繁峙继续南下,原平、忻口。


    另外一支进攻部队则是沿着大同、雁门关公路进行进攻,牵制守军力量。


    还有一部,自然就是沿着阳方口,进攻晋西北,牵制晋西北守军。


    为主力部队进攻忻口,创造有利态势。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所有人都清楚。


    这样的战术,实际上是日寇高层指挥官惯用的三路进攻。


    左右两翼各进攻部队主要负责牵制和包抄。


    中路则是集中兵力,力图突破一点,带动全线崩溃。


    几人简单的讨论了一下之后。


    忻口右翼防线,主要是依托五台县至宁武一线的山脉进行阻敌。


    以忻口以北各处要地为作战支撑,缩短战线。


    集中兵力进行阻击。


    具体部署便是,十八集团军,也就是八路军,主要负责右翼防线,即五台山一线。


    杨爱源的第六集团军,也就是晋绥军,主要负责左翼防线,在晋西北一线进行牵制性作战。


    而作为主力的卫立煌第十四集团军,为中央,对敌主力。


    傅作义的第七集团军,因为此前的损失等原因,留作总预备队。


    至此,整个忻口一线,完成相应部署...忻口会战,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