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家国不两顾,忠孝难两全!

作品:《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第32章 家国不两顾,忠孝难两全!


    晋北,原平镇。


    阳光尚未铺撒在大地,大地却已被鲜血染红。


    近两丈的城墙此时已经被日军的炮火轰塌。


    仅塌陷处,便有十余米。


    城墙周围遍布着横七竖八的尸体。


    有的身穿黄色军装,尸首分离,有的身穿灰色军装,肢体残缺。


    硝烟尚未散去,空气之中弥漫着火药、血腥掺杂在一起的混合气味,令人作呕不已。


    正当战士们严阵以待日寇进攻之后。


    后方的伤兵队忽然传来了阵阵惨叫之声。


    时任参谋长谷泰当即率领警卫排前往支援。


    凌晨。


    出城的伤兵队之中渗透进来了一队小鬼子。


    两百多个士兵、医生、护士无一幸免。


    士兵被刺穿胸膛,军官被割去头颅,护士被轮奸玷污后开膛破肚。


    鲜血染红地面。


    闻声而来的警卫排战士们挺着胸膛,发起决死冲锋。


    枪声、爆炸声、喊杀声。


    谷泰参谋长牙齿紧咬,见此一幕气愤无比。


    在战士们的注视之下,瘦弱的谷参谋长冲过去,一脚一脚的踢在了小鬼子的尸体之上:“畜生,畜生!”


    闻声赶来的196旅旅长姜玉贞更是目眦欲裂,他咬牙切齿地怒吼:“我要他们血债血偿!”


    “伤员要派敢死队护送,若实在抽不出人手,那就留在城中,大家要死就死在一块!”


    “另外所有日本伤兵全部处决,要这些该死的畜生,血债血偿!”


    驻守原平的,是隶属于晋绥军麾下的甲级作战旅。


    即34军第196旅。阎老西麾下的一张王牌。


    旅长名为姜玉贞,山东菏泽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出生即失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


    19岁加入阎老西的晋绥军,吃苦耐劳,作战勇猛,后得上官赏识,进入山西第一旅军官学校、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深造。


    姜玉贞,每战必亲临前线,身先士卒,有一次前线指挥战斗时候负伤,被敌军击中,割掉了一片肺叶,素来有“猛将”之称。


    驻防原平之前,他们本在娘子关一线构筑防线,晋北失利使得阎老西不得不从各地抽调兵力。


    忻口布防尚未完成,这些来自陕西、河北等地的士兵们抵达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


    而日寇的机械化部队抵达忻口,只需要一到两天。


    姜玉贞临危受命,为了给忻口一线守军争取到足够的时间,196旅誓与原平共存亡。


    七日。


    天刚蒙蒙亮,本已准备撤退的战士们,看向了自己的旅长。


    此时的姜玉贞手上捏着的是一封新的军令。


    上面只有简短的一句:“原平,再守三日!”


    参谋长谷泰腰缠绷带,还在渗着鲜血,眼泪几乎掉在了地上:“再守三日,眼下三个小时,三分钟都难以坚守。”


    “连排长已经换了数茬,所有的建制都打的残缺,我们凭什么再守三天?”


    姜玉贞身高一米九,两百多斤的壮汉此时也咬碎了后槽牙。


    胳膊下意识的发力,巨大的力量甚至撑断了被其当作拐杖的木棒。


    他深深的看向了身边的战士们,举起了右手敬一个军礼。


    继而操着一口浓厚的菏泽口音:“军令如山,如今为了抗日大局,守不住也要守,我姜玉贞,和诸位兄弟,同生共死!”


    谷泰迈步上前,小声道:“旅座,夫人刚刚病逝,母老孩幼,何以为继?”


    大战爆发前。


    姜玉贞才刚将自己年迈体弱、多病的老母,以及三个幼女接到阳泉。


    妻子也在三个月前病逝。


    是母亲将他抚养成人。


    出征之前,姜玉贞深知结果未知,凶多吉少,彻夜未眠。


    跪在了母亲床前,行三跪大礼,泪如雨下,不能自抑。


    姜母为其擦干眼泪:“吾儿且去,自古家国不两顾,忠孝难两全,杀敌报国义不容辞,你且放心的去,娘让你放心,儿女自有我来抚养!”


    那夜姜玉贞把三个儿女一遍遍叮嘱,一遍遍交待,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又带着孩子到亡妻坟上培了土,焚了香,磕了头。


    然后,飞身上马,头都没回,带兵出发.....


    小鬼子们疯了!


    一个原平镇,足足挡了他们七天!


    整整七天!


    在这七天里面,双方战斗惨烈无比。


    姜玉贞光着脊梁,身披短枪,每战身先士卒、携带者手榴弹和士兵们一起冲杀。


    参谋长谷泰亦是如此,二人均已负伤。


    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敢死队,毒气....


    日寇已经杀入城内,形势危急!


    忻口一线的防御尚未准备完成,阎老西急的焦头烂额,手上却无兵可调。


    片刻后,阎老西深吸一口气:“急电358团楚云飞部,下令其火速驰援原平镇!”


    “是!”


    命令下达,阎老西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楚云飞,忠不可言!


    358团是他手上最锋利的刀,最锐利的剑。


    原平!


    忻口尚未准备完成,原平绝不能丢!


    为了太原,为了山西父老!


    .......


    “团座,阎长官急电。”


    “念!”


    “火速驰援原平。”


    楚云飞眉头紧皱。


    电报虽短,字字千钧。


    “团座,崞县失守,原平被围,忻口一线防御尚未部署成功...”


    楚云飞招了招手,孙铭快步上前摊开作战地图。


    楚云飞面色凝重,手指一点便找到了358团各部所处的位置。


    “距离原平县城最近的是我们的三营,还有六十公里。”


    “命令骑兵连,先一步火速驰援原平。”


    “派出骑兵通讯员,传令各部,即刻转道前往原平。”


    “是!”


    孙铭领命离开,前去安排。


    方立功推了推眼镜:“团座,驻守在原平的是第196旅,按照此前通报的作战计划,他们本应该在一天前就已经撤离。”


    忻口是太原城外唯一的一处山口和屏障。


    忻口失守,太原无险可守。


    若是守住忻口、娘子关一线。


    那山西大部还是能够保得住。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即便是精锐的第十四集团军也无法再短时间内修整、构筑防线。”


    方立功低声再劝:“团座,据悉此次进攻忻口的是日寇两个混成旅团并第五师团一部,兵力约两万...”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令如山,军法无情,执行命令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