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楚云飞盼来了财神爷;宋文英:大姑父?(求订阅)
作品:《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朱大哥。”“卫国兄弟,我刚被任命为了步三团独立大队的大队长”朱子明在孙铭的示意下坐到了周卫国的身旁,小声说道。周卫国咧嘴一笑:“那就恭喜朱大队长了。”“兄弟你怎么样,我咋听说楚长官只给你了个营长?”“这个位置很重要,部队比较特殊..”周卫国含糊其辞的解释了两句。朱子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孙铭兄弟..不对,孙长官刚才说了,咱们接下来要整编,整编完之后,咱们才能授衔,才是正规军。”“毕竟是大部队,精锐,正规化对弟兄们也是有好处的,散兵游勇面对小鬼子的大部队是要吃亏的..”两人谈话间。参谋长方立功和楚云飞来到了院内。孙鑫璞余光看到了楚云飞,当即迅速起身,朗声道:“楚长官到。”朱子明着急忙慌的跟着周卫国等人起身立正站好。“坐,都坐..这么客气干什么。”楚云飞呵呵一笑,伸手示意众人。“这位就是朱子明,朱大队长吧。”“楚长官好..”朱子明急忙起身敬了个还算标准的军礼。“坐,不用这么拘束,这是你们的接风宴,不是会议室。”楚云飞强调。“是。”朱子明重新坐回了板凳上,目光看向楚云飞有些拘谨。即便楚云飞和和气气,但身上总是给他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有点像是煞气,也有点像是杀气.让本就刀口上舔血过活的他有些不太适应。“子明,卫国,你们此前在鲁南莱芜一线天地区的作战.”楚云飞先是出声对两人的作战表示肯定。而后勉励两人接下来要好好干。至于后面,话语之间捎带着提出了游击战的构想,给朱子明打了个预防针。虽然是接风宴。但是没有酒。朱子明觉得有些奇怪。方立功随后解释了几句。朱子明才知道楚长官不饮酒,部队各级军官也只有在庆功宴、战争动员,以及休假的时候才会允许军官饮酒。虽然觉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是想想..这么做肯定是有道理的。大口喝酒不行,大口喝水也没问题。水足饭饱之后。孙铭便从警卫营抽调了一个排的战士。带着朱子明等人前往了沁县郊的驻地轮训。至于周卫国,则是带着徐虎以及一份委任状前往突击营当他的营长。198,以及197,乃至补充团则是按照原定的休假计划进行分批休假。转眼间便是五天的时间过去。楚云飞正在一旁观摩着张大云、以及龚玉鑫两人的沙盘推演对抗。方立功迈步走了过来:“作战厅的刘斐长官来了。”“嗯。”张大云两人闻声抬头看向了楚云飞。楚云飞示意两人:“你们先暂停一下,等我回来。”“是!”“刘长官,千里迢迢,您辛苦了!”刘斐笑了笑,认真的回了个军礼:“此次我奉委员长之命,特意过来将那面联队旗带回去,同时也负责进行核查。”“请”刘斐将军以及身边的一名军官对联队旗仔仔细细的检查了几分钟。而后两人对视一眼,颇为笃定。“是真的”“云飞,请以我的名义给委员长发报,询问是否送往临汾展览之后再送回武汉。”电报发出。常凯申回电的速度很快。简而言之,武汉战事吃紧,原定送往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展览的计划取消。直接送到武汉。没说的,刘斐将军只在楚云飞这边呆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便匆匆离开。还给楚云飞留下了一百万国币的奖赏,以及五十万的大洋。国币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贬值,国统区、红党根据地的物价已经出现了较大的上涨。例如白糖,一公斤此前是4.2元(国币=法币),现如今已经达到了8.9元一公斤。之前一百五十块钱就能买到一头一百斤的家猪,现在需要两百五十元。晋东南地区的经济状况还算健康。但购买力也出现了轻微的下降。简而言之,目前国民政府的经济体系已经开始出现了急速恶化。楚云飞虽然拿到了这一百万,说实在的,治标不治本。炮校至少一年需要三百万的经费,随着时间的前移,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否则一定跟不上后续的战争需要。这是问题,迫切的需要解决。大洋的购买在这个时间点依旧稳健,波动的不算剧烈。一百万全部嘉奖给此前参战的士兵,剩下的五十万抽了三十万全部投入到了炮校的发展和建设。十万支持长治报社的发展。十万支援孙卫谋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钱这么一花。楚云飞又成了穷光蛋.想想还真是有点苦逼。如何变有钱,在民国这个时间点还真是个难题。他的那些穿越者前辈们可是想尽了一切的办法,有的种大烟,有的兑换生产线造丝袜。但是无一例外,这些都是不现实的。种大烟确实很容易改善经济状况,这东西不管是在国统区还是日占区。是堪比黄金的硬通货。但楚云飞这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对于除了医用种植之外。食用种植他都不会同意,也不会愿意去做。他对于毒品,是无比的痛恨。清朝末期,鸦片对于中华民族的侵害,罄竹难书。禁毒,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于正义、健康与安宁的坚守与追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责任和义务,甚至可以说是信念。孙卫谋不是没提过,但是被楚云飞言辞否决了。避免走这种非常规的手段,那么经济建设方面就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去走。农业方面,开荒种地、兴修水利的进度已经很快了。灌溉渠方面的进度达到了百分之四十,水坝的修葺也完成了百分之三十。后续的建设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这些楚云飞并不担心。他担心的是辛辛苦苦建设好的水坝。小鬼子的轰炸机来一趟.大半年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这种事情就有够操蛋的。工业方面还可以进行分散。大坝这种基础设施他建设好了就在那里,而且颇为显眼。防空炮和防空机枪这东西十分的关键。配合上金手指的高射炮引导技能足以给小鬼子们来上一记狠的。日军配属在华北地区的战机目前仅剩下不到六十架。即便是补齐,满建制的飞航兵团也就七十八架战机和轰炸机。楚云飞就不信小鬼子损失的起!至少要在大坝建成之前,把防空炮的事情搞定再说。想到这里,楚云飞快步找到了方立功,决心再拟一封电报。发到统帅部。邀请刚刚从欧洲返回的孔祥熙赴晋东南地区考察。孔祥熙在民国初期对于国家而言是有贡献的。甚至在其成为腐败官僚,也就是所谓的四大家族之后。也完成了币值改革,有力的挫败了日本人的金融战争。但。孔祥熙算得上是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借公营私,亦官亦商.利用职务谋求便利。讲起来不得不感慨:孔祥熙这个腐败分子咋这么坏!可不管是孔祥熙还是宋子文。这两人在对日问题上面颇为坚定。例如西安事变,孔祥熙、宋子文等人也是力主和平解决,一致抗日。挫败了何应钦等人的阴谋。在一众和平人士以及红党、东北军高级将领、陕军高级将领们的共同努力下。达成了逼蒋抗日的好结局。武汉统帅部在收到这封电报的时候。常凯申自然是欣喜万分。他担心的是楚云飞不管不顾的动刀子,而不是担心不像他靠拢。当即派人找来了准备在武汉转机的孔祥熙,详细交代了一番。转眼间,又是五天后。这五天的时间里面。刘树增加了二十个接受过中等教育的文职学员。替他们这群后勤军官、士兵们减少了不少的工作量。这群“新兵蛋子”入伍。让他们认清楚装备有点困难,但是跟着查数字,写写字还是轻松的。即便是二十个人也大大的减少了刘树增的工作量。统计的报告交到了楚云飞这里。扫了一眼,再合计了一下各部队此战的消耗。“六五步枪弹四百八十万发,75毫米口径各类炮弹六千五百枚,三八式步枪一千两百支,大正十一式步枪三十八挺,九二式重机枪十八挺,掷弹筒四十八门,专用榴弹一千贰佰发”“其余各类军械物资若干。”“这些还仅仅只是阳泉军械库的缴获。”“作战缴获数量物资如下..”“三八式步枪一千三百六十支、四十式山炮七门,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二十八挺,九二式重机枪二十二挺,掷弹筒三十七门,八十一毫米法械布兰德迫击炮四门,九七式九十毫米迫击炮四门。”“六五步枪弹四十八万发,75毫米口径各类炮弹一百八十枚,八十一毫米口径迫击炮弹三百七十枚,九十毫米迫击炮炮弹七百八十枚。”将手中的报告放到了一旁。而后拿起了此前各参战部队汇报损失的汇总数据。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加减法。总体而言,缴获数量还是大于消耗数量的。但数量不多。算下来六五步枪弹净增一百八十万发。七十五毫米口径炮弹数量增加了两千四百枚,还增加七门四一式山炮。八十二毫米口径迫击炮炮弹消耗了一千多枚,本次作战并没有缴获,库存仅剩下不到六百枚。八十一毫米口径的这个法械迫击炮,之前没有装备过,四门,三百多发的炮弹,一次战斗基本上就消耗了七七八八,基本上派不上太大的用场。九二式重机枪还好,可以分配到各部队去。但是这个歪把子机枪,就有点难办了。野战部队看不上。补充团训练都不太想用这玩意训练。毕竟分配到部队里面也用不上这种机枪。歪把子比起捷克式简直就是孱孙级别的机枪。除了省弹药,还算精准之外,没有一丁点的优点。可问题是,哪怕是晋造六五捷克式,在机枪手的手里面一样能够节省弹药,打的准。“立功兄,我记得阎长官那边又把保安总团的建制搭了起来?”“是有这么回事。”方立功点了点头。“这样调二十挺歪把子机枪、以及二十门掷弹筒送往临汾地区,算是我们的一点小心意。”方立功轻笑了一声:“谢司令知道之后一定会感谢楚长官您的..”“感谢倒也不必,都是晋军同僚,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一些支持也是没问题的。”“重机枪方面优先配属给步七团,另外给二战区以及统帅部方面发电,请求擢升陈泽军为步七团团长。”“歪把子机枪全部都调拨给步五、以及步六,他们还缺少一些轻机枪,下发给他们,先解决有无问题,后面在考虑整体升级换装。”“是!”正当两人就武器分配方面加紧讨论的同时。龚玉鑫前来报告,孔庸之到了。孔庸之对于楚云飞而言,那就是财神爷。何况楚云飞清楚。现在的孔庸之可谓是大权在握。作为常凯申的财权代理,甚至还进行了一些外交口的工作。但随着德国人的断交,一向主张和德意联合的孔庸之此时正迫切的寻求更大的支持。楚云飞邀请他前往山西地区考察。对于这个时候的孔庸之,也算是一直变相的支持。“盼了快一个星期了,终于把咱们的财神爷盼来了,这财长可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立功兄,看我眼色行事”方立功默然点头:“楚长官放心,长治城内外已经进行了安排。”“走吧,去迎一下咱们的财神爷!”两人此前也进行过讨论。方立功自然知道邀请这位“财神爷”过来干嘛的。简而言之。就是拉投资,搞贷款。做数据这方面。楚云飞可是很聪明的。他自然知道这个财神爷喜欢看的是什么。作为一个唯常凯申命令是从的高级官员。纵观其一系列的国税改革举措无非就是两个出发点。一,直接增加国库收入。二,方便以自己为首的买办官僚集团取得更大的利益。让这群沟槽的捞钱盘剥百姓,那比杀了楚云飞还要难受。所以楚云飞能给他的只有第一条,那就是直接增加国税收入。“庸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骑马出城十里相应。楚云飞给予了孔庸之极大的尊重。孔庸之架子是不小的。在晋东南这种地方,阎老西现如今都要骑马,他能坐的上汽车。“楚将军,闻名不如见面,果然英雄出少年..”孔庸之和楚云飞看过的插图一样,笑眯眯的,看样子人畜无害。和阎老西的气质其实很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和蔼的老爷爷。实际上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老东西。寒暄了两句之后。楚云飞和方立功等人打马在前,为孔庸之引路。“庸公谬赞了,我已经在长治设宴,庸公,请!”“请!”半个小时后,长治城内最为豪华的一栋酒楼前,方立功上前为孔庸之打开了车门。此处方圆五百米均被戒严。由楚云飞的警卫营亲自守卫。可以说规格直接拉满。就连孔庸之下车之后走的那不到五米的大理石石路面都铺上了红毯。让本就有些讲究排场的孔庸之频频点头称赞:“不错,云飞用心了。”“庸公,请。”有求于人的时候,楚云飞的姿态放的很低。孔庸之微笑着点了点头,在方立功的示意下走进包厢之中。再度寒暄了几句之后。楚云飞则是开门见山的说道:“此番邀请庸公前来,也是为民生大事计,虽然时局艰难,国府财政无力,可吾等也应当国计民生兼顾并筹,确保百姓们安居乐业”随后他便一边长篇大论的表述着孔庸之挂在嘴边大谈的想法和政策。一边则是将当下目前晋东南发展状况做成了简单详略的报表缓缓放在了孔庸之的面前。同时方立功小声吩咐着酒楼内的厨师端上菜肴。得到常凯申应允的孔庸之自然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是扶着楚云飞和阎老西打擂台的。自然也没有摆什么臭架子。至于楚云飞做的不算到位的地,也是毫不在意。毕竟楚云飞是军人,不是政客。本身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山西这地方,孔庸之还是十分了解的。他曾在老家太谷一地经商办学五年。且在山西出现旱情之时慷慨解囊,募集资金百万美金。帮助阎老西鼓吹山西模范省,拉来了大批的投资,给洋人留下了不少的好印象。和阎老西之间。实际上确实是有情分的。只不过后来,在孔庸之大权在握之后,便和阎老西之间产生了不少的间接冲突。闹得十分的不愉快。但对于造福桑梓,发展山西这方面,孔庸之还是很感兴趣。谁都喜欢好名声..孔庸之自然也不例外。“本年度预计征收主粮一百八十万石.成立了工业合作社近200个,参加生产者达两万人,年新增产值保守预估四百五十万元.”孔庸之看着楚云飞递过来的晋东南地区的报告。一时间陷入到了沉思之中。而楚云飞则是为孔庸之介绍起了酒楼上的鲁菜。“庸公此前曾在山东地区工作.”至于为什么没有山西菜。也是因为山西菜在这个时期摆盘确实不咋好看,上不得什么台面。楚云飞之所以为孔庸之介绍菜肴。其实只是想要影响他的思绪而已。毕竟晋东南地区其实并非传统产粮区。能够生产出这么多的粮食本就不符合常理,而且这还是征募的公粮。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数量。孔庸之这种人,自然不会是普通人。一心二用对这种级别的选手而言只是基本操作。据他所知。晋东南地区的苛捐杂税并未废除(正常是废除苛捐杂税的,但是阎老西没执行)。而且晋东南地区除了上党平原之外,也没有太多的可开垦耕地面积。那么这些百姓哪里来的这么多的粮食呢?似乎是感受到了孔庸之的疑惑。楚云飞接着解释道:“庸公,我们晋东南地区不少地区实行的是余粮征集制,对于生产出来的粮食,我们几以最大程度征收,以保障作战部队的供给。”“不可..”孔庸之皱起了眉头:“如此下去,晋东南地区民力必然加快速度损耗,于抗战全局而言,无异于杀鸡取卵。”方立功叹了口气。楚云飞同样微微颔首,一脸的凝重:“我等自然也是知晓这个道理,可现如今暴日猖獗,在山西地区再度增兵,有大举侵犯之势,我晋东南一地百姓不过三百八十万人.”“百姓们没了多余的粮食自然也就没办法改善生活,这老百姓若是生活没了奔头,那可就糟了。”孔庸之这个老狐狸。可不会因为楚云飞是山西人,再诉点苦就相信他。投资也需要看到前景。看到唾手可得的利益才行。山西地区,谁说话算数。自然不是楚云飞,至少现在不是。而是阎老西。值得一提的是孔庸之和阎老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势同水火。在增资改组,整理田赋、废除苛杂改良税制和土地陈报、整理币制救济农村金融等经济改革之中在拖国民政府的后腿。客观来讲,确实起了效果。民众们少了苛捐杂税,日子稍微好过了一些。据统计,废除的苛捐杂税有五千多种。(可想而知这群军阀有多唐三,连这种买办官僚都不如。)减少了此类税收六千多万元/年,相当于国民政府一年军费的四分之一。并且迫使地方军阀的军费依靠中央提供,使得常凯申很是开心。孔庸之财政改革,其实就是在斩地方军阀的财权。虽以印花税,以及烟草税的四成进行补充回流。但话说回来。阎老西这种大军阀怎么可能会执行中央的财政政令呢?两人本身就不对付,尤其是阎老西想要在山西地区重新发行晋钞。和中央系之间产生了多次的冲突。而楚云飞之所以邀请孔庸之过来。更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他找不到第二个合适人选能够借力。楚云飞以农业钱粮入手,希望能够以贷款的形式得到一大笔的扶持基金。这样他就不至于从这群老百姓们手中收粮食,而是买粮食。即便是以远低于市场价格购买,也比直接征收要强很多。对于常凯申、孔庸之等人而言。山西地区需要处理的可不仅仅只有日本人.后续的交谈则是看起来更加的顺利,孔庸之虽然没有满口答应楚云飞的请求。但也认真的表示会在评估之后做出相应的决定。对于楚云飞所提的农贷、工贷,商贷等方面,也是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没有丝毫的敷衍模样。楚云飞虽然对政治方面一点兴趣。但战史里面或多或少也会有这位“笑面虎”的记叙。拿不到钱之前。他是一刻都不敢放松警惕。在方立功的配合之下。孔庸之基本上对两人描述的晋东南地区有所了解。见孔庸之松口之后频频点头。楚云飞心中也就略微放心了一些。而后孔庸之接着就提出了要去长治以及周边地区看看。这个楚云飞也早有准备,当即出声答应。看呗。这一看不要紧。看完之后。孔庸之这才发现楚云飞是真办事。不仅轻工业发展的还算不错,铁厂也是办的红红火火。虽然钢厂目前没有设备,处于待建状态。可晋东南地区的发展情况。远超孔庸之的预料。“这一路走来,处处生机勃勃,此行之前我亦没想到在江北,竟然也有这样的锦绣繁华之地。”孔庸之不免有些感慨,本来还有一些犹豫的孔庸之此时也是下定了决心。一旁的方立功则是趁热打铁,带着孔庸之参观起了长治报社。正在指挥工人干活的宋文英听到了动静,转身第一眼就看到了为首的孔庸之。她微微一怔,当即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大姑父,您怎么来了?”对话删的支离破碎,只能说懂的都懂.孔祥熙这种人吧..只能说也算是干过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但根据目前国内的研究资料看的话,还是很难绷的总体处于一个过大于过的状态..很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