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排解万难

作品:《庶出主母

    小莲闻言,擦干了眼泪,坚定地点了点头:“公主,奴婢相信您,您一定能行!”


    夜色渐深,长公主带着简单的行囊,悄然离开了皇宫,她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有小莲默默地送她到了宫门口。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佬


    “公主,您一定要平安归来,”小莲含泪挥手告别。


    长公主微微一笑,她翻身上马,背对着皇宫,踏上了前往边疆的征程,这一去,便是生死未卜,但她没有丝毫的惧色,只有满心的坚定和决心,她要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去保卫那片热爱的土地。


    与此同时,边疆的形势愈发危急,敌军大举进攻,边关守军节节败退,形势岌岌可危,李将军带着残兵败将,坚守在城楼上,若是援军再不来,这座城池便守不住了。


    就在李将军绝望之际,远方突然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他抬头望去,只见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长公主!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守城的将士们欢呼雀跃,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长公主身披铠甲,手持长枪,她英姿飒爽,如同天降神兵,她带领着援军,冲入了敌阵,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有了长公主的加入,原本已经溃不成军的队伍瞬间找回了气势,与长公主带来的援军一起奋力杀敌,一时间,竟与敌人打得难解难分。


    李将军站在城楼上,看着在战场上奋力杀敌的长公主,心中满是敬佩,他转头对副将感慨道:“我原本以为长公主只是来镀一层金,没想到她竟如此勇猛,是我狭隘了。”


    副将也满眼震撼:“是啊,长公主真乃女中豪杰!”


    在长公主的带领下,边关守军士气大振,连续打退了敌军的数次进攻。


    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长公主利用地势布置埋伏和陷阱,成功地击退了敌军,赢得了这场保卫战的胜利。


    消息传回京城,皇上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嘉奖长公主,并封她为“镇国长公主”,以表彰她对国家的杰出贡献。


    皇宫内,皇上召见了诸徵,他眼中闪烁着欣喜的光芒:“诸徵,你果然没看错人,长公主这次挂帅出征,不仅击退了敌军,还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朕要重重赏赐她,以表彰她的英勇和智谋。”


    诸徵微笑着拱手道:“皇上英明,长公主的功绩自当重重赏赐,但臣认为,更重要的是长公主此举为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让天下人看到了女子的力量和智慧。”


    皇上点头称是,他沉思片刻,道:“你说得对,朕决定,从今以后,国家将更加重视女子的教育和培养,让她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诸徵闻言,心中欢喜,他知道这将为国家带来深远的影响,他再次拱手道:“皇上英明,此举必将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此时,长公主已经回到了京城,她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锦绣战袍,英姿飒爽地穿过街道,引来了无数百姓的围观和欢呼。


    “看哪,那是我们的镇国长公主!”“长公主真是女中豪杰,为我们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我们要感谢长公主,是她保卫了我们的家园!”


    长公主听着百姓们的欢呼声,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满足,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她不仅为国家赢得了胜利,也为女子赢得了尊严和地位。


    回到皇宫,长公主见到了皇上和诸徵,她跪倒在地,恭敬地行礼道:“臣拜见皇上,拜见诸徵大人。”


    皇上扶起长公主,眼中满是赞赏和欣慰:“姐姐,你辛苦了,你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朕要重重赏赐你。”


    长公主微微一笑,道:“臣妹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为国家尽忠而已,皇上和诸徵大人的信任和支持,才是臣妹能够成功的关键。”


    月色朦胧,诸徵步履轻快地回到诸侯府,府内的灯火阑珊,映照出他脸上洋溢的喜悦,穿过曲折的回廊,他来到柳傅玲的闺房前,轻轻敲了敲门。


    “傅玲,开门,”诸徵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


    门吱呀一声打开,柳傅玲露出温婉的笑容,眼神中却带着一丝疑惑:“四公子,这么晚了,有何事?”


    诸徵走进房间,脸上笑意更浓:“傅玲,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皇上已经下旨,封我为世子,并赐予我们自己的府邸。”


    柳傅玲闻言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真的吗?你……你真的要成为世子了?”


    诸徵点点头,眼神坚定:“是的,傅玲,我们以后就可以离开这诸侯府,有自己的家了。”


    柳傅玲眼中闪过泪光,她紧紧握住诸徵的手:“诸徵,这一切都是你努力的结果,我……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正当两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诸侯夫人听到了动静,款步走了进来。


    她看到诸徵和柳傅玲手牵手站在一起,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徵儿,你果然有出息,能够成为世子,是我们诸侯府的骄傲。”


    诸徵恭敬地向诸侯夫人行礼:“我们过几天就搬出去。”


    诸侯夫人点头微


    笑,转身对柳傅玲说道:“傅玲,你和徵儿要好好准备一下,我们不久就要离开这诸侯府,搬去新的府邸了。”


    在灯火通明的诸侯府内,夜已深,但气氛仍旧活跃,诸侯夫人缓步走进诸徵的书房,她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深意,似乎有话要说。


    “徵儿,”她轻声唤道,目光在书房内扫视一圈,最后落在诸徵的身上,“你如今成了世子,有了自己的府邸,母亲有个提议。”


    诸徵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脸上带着几分疑惑:“母亲有何吩咐?”


    诸侯夫人微微一笑,眼神中透出一丝期待:“你既然有了新府,何不将母亲也接过去同住?如此,我们母子也能相互照应。”


    诸徵沉默片刻,缓缓摇头:“母亲,儿子知道您的心意,但新府刚建,诸多事宜尚未安排妥当,我想先一个人清静些时日,再者,我习惯了这里的清净,怕母亲去了会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