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章 笛声的反响,会盟前夕!

作品:《魔童:穿成哪吒哥哥,养成反骨仔

    …..


    西岐城的晨雾还未散尽,茶楼的胡饼炉便已泛起油香。


    穿青布衫的账房先生正往门板上贴新绘的凤鸟符,忽听得邻桌茶客拍着木桌惊呼:


    “大事啊!今早卯时三刻,我亲眼见城头又有风鸟出世了!”


    “啧啧啧……又来又来!”


    卖炊饼的老汉往铜壶里续水。


    “上回王老二喝得酩酊大醉,胡言乱语,才说看见凤鸟爪子,隔日便被她娘子揪着耳朵灌了三碗醒酒汤,瞧瞧,就这还不长记性,还在拿咱们西岐的图腾开玩笑呢!!”


    闻言,满堂茶客哄然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可不是嘛,这事最近倒是传得玄玄乎乎的,要我说,若是真的咱们咋没看到!?”


    “就是,我看王老二啊呀,又是喝高了!”


    名叫王老二的大汉一脸不服气:“你们每日睡到日上三竿,当然不知!!”


    也就在这时、


    二楼上方也传来“啪”的拍案声,穿着灰色短衫的货郎瞪圆眼睛:


    “话说,我走南闯北二十年,何曾见过这般奇景?那笛声像掺了碎金箔,直往人心里钻啊!太深入人心了!”


    这话令得一旁的账房先生嗤笑两声,“天天听你吹,奇了个怪哉,我咋没听见……”


    声音传到楼下,众人一时也没忍住:“哈哈哈,一个看见凤鸟,一个听见笛声,这俩还都爱喝酒,要我看你俩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


    自李长生登楼吹笛起,西岐城墙上,除了晨钟暮鼓声外,便又多了缕清越的笛声。


    起初是守夜的更夫发现。


    接着卖早浆的老妪说:清晨出摊时,自家装水木桶里居然倒映的凤鸟虚影,其模样甚至比城墙上的图腾还要鲜活三分。


    这话如火星落进干草堆,瞬间在西岐市井间炸开。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议论着,甚至有人曾说,看见凤鸟虚影掠过城墙,立在伯邑考的衣冠冢前….


    随后,那墓前野菊竟在深秋开出并蒂花,百姓们纷纷表示,他们仿佛又看到了那,温文儒雅,又常常吹奏笛声的伯邑考世子。


    有人说那笛声中仿佛藏着世子的叹息,就像他那日骑马出西岐的对西岐众人的叮嘱。


    更有好事者将李长生登楼的时辰编了顺口溜:卯初一声笛,凤羽落满渠,酉末三声叹,祥云绕侯府。


    ………


    西伯侯府的议事殿内。


    姬昌捏着龟甲的手青筋暴起,龟纹上竟显出血色凤形,这是他占卜三十年来,头一回遇见“天命”与“人事”重叠的卦象。


    “禀告侯爷,昨夜三鼓,南门守将瞧见凤鸟虚影已经足有三十丈高,尾羽扫过之处,连秋霜都化了!”


    大司马姜唤的衣衫上仿佛还沾着晨露,他缓声道:


    “更奇的是,那笛声停后,城头砖缝里竟冒出新芽,现在满街都在传,这是伯邑考世子的“在天之灵”再给西岐降下祥瑞呢!”


    “祥瑞之兆?”主管占卜的太卜令皱眉,他不解道:“可龟甲显示,此兆与封神榜,天命气数相冲……”


    话音未落,一旁姜唤立马接过话匣:“既与天命相背又怎么可能是祥瑞之兆,要我看,这就是怪力乱神,也不知道是何方妖孽再次作怪,祸..……”


    “住口!”


    姬昌突然拍案,震怒之下他眼神狠狠盯着姜唤:


    “我儿伯邑考素来信奉‘尽人事听天命’,若真是在天有灵,那定是要护西岐百姓周全!岂容你胡说八道!”


    姜唤神色一慌,急忙拱手站在一旁,作为倾向姜子牙的天命一派,心急之下竟触及了自家侯爷的逆鳞。


    就见姬昌冷哼一声,转向阶下,目光扫过众人:“即日起,若有官吏敢说‘怪力乱神’,便去守伯邑考衣冠冢三个月!”


    震怒之下的西伯侯威严四散,一时间,殿内众人虚若寒蝉,无人胆敢反驳。


    “诺,尊侯爷命!”


    紧接着,姬昌走上案板正中,大手一挥:“诸位,两日后的八百诸侯会盟,诸位当拿出最好精气神,揭竿而起,就在两日后!”


    话音落下,殿内数十人齐声大喊:


    “诺!!”


    ………


    入夜、


    姜子牙的道袍在夜风里翻卷如浪。


    他站在侯府角楼,望着东南方若隐若现的凤鸟虚影紧紧皱着眉。


    百姓们不知道这笛声是谁所奏,但他哪能看不出,这只能是与自己定下赌约的李长生呀!


    七日前李长生吹奏时,他便察觉这笛声暗合西岐气运,每多一声,城头“代天伐纣”的旗帜,手中的封神榜便会轻颤,不是畏惧天命,而是仿佛在与人教气运共鸣。


    “李长生……你究竟想干什么。”


    姜子牙喃喃自语,指尖划过封神榜上“姬发”二字。原本清晰的“天子”命格,此刻竟被一团混沌之气包裹。


    他忽然想起李长生在正堂说的那句话———


    人间事,人间了!


    ….这李长生莫不是要以伯邑考的忠孝魂、再加上西岐凤鸟气运,在封神榜上撕出一道人族能走的裂缝?


    更让他心惊的是今日晨课,他观星时发现,西岐百姓的命星竟有三成开始向“凤鸟”偏移。


    特别是昨夜路过市集,他听见孩童们用柳枝编凤冠,边跑边唱:


    “凤鸟鸣于岐,粮草积如山,仙人吹玉笛,百姓吃饱饭。”


    “好个百姓吃饱饭。”


    姜子牙苦笑,这太清师伯新收的弟子究竟干了些什么,还真是摸它不透!


    也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更夫打梆声。姜子牙望着西岐城渐次亮起的灯火,忽然想起在昆仑山时,元始天尊说过的话:


    “封神榜乃天道棋盘,棋子若有了自己的纹路,便要当心被棋盘碾碎。”


    想到这儿,姜子牙有些恼火,也不知道这颗又臭又硬的棋子,究竟是谁放进来的?!!


    然而,想什么来什么,李长生的笛声又起,清脆悦耳的音符从远处传来。


    这一次,不再是断断续续的试音,而是完整的曲调,其间还带着说不出的哀婉与坚定。


    姜子牙抬眼看去。


    笛声响起的一刹间,有流萤从百姓窗棂飞出,有麦穗在田埂上自发弯曲成凤首形状,就连侯府门前的护门石兽,也隐隐有种活过来的感觉。


    姜子牙转身,看见东南方天际,金红色的凤鸟虚影正越扩越大,尾羽扫过之处,连漫天星斗都仿佛成了它的翎毛。


    “伯邑考啊伯邑考!!”姜子牙心中一紧,低声叹道。


    “你留下的这一曲,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


    也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李长生初到西岐时,救下的数万难民。


    根据这点,姜子牙心中隐隐有些猜测。


    李长生根本没打算在赌约上赢他,他从一开始,就把赌注下在了人心!


    当百姓相信凤鸟是伯邑考的化身,相信笛声能带来丰收,凤鸟会降临人间,相信西岐是个能极乐世界,那所谓“代天伐纣”的天命,便成了最苍白的幌子。


    西岐会成为百姓们心中最向往的地方,到时候源源不断气运将会凝聚在西岐。


    而不是流向天上!


    “也罢,”他轻挥衣袖,“且看你这人间的凤鸟,能否啄破这天命的蛋壳。”


    在这方面姜子牙有足够的自信,即便如今的西岐异象连连,这是作为昆仑的弟子骄傲。


    到时候,一句:


    信我者得永生,你信是不信?


    ………


    一曲奏罢。


    李长生收起长笛。


    近几日西岐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他当然知道,而这也正是他要的效果!


    西岐城的百姓们不知道,他们茶余饭后的议论、对凤鸟虚影的惊叹、对笛声的期待,正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八百诸侯会盟之日,将会埋下一颗注定要破土而出的种子。


    这便是李长生用伯邑考的遗志、人教的教义、还有对人间最朴素的期待,编织的一张宏大的渔网。


    一张让人族自己接住自己命运的网。


    想到这,李长生离开此地。


    明日将是八百诸侯会盟时间。


    一切因果自见分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