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甥舅相见 分外眼红 哈哈哈!又更了一章!

作品:《桃源战记

    泰宁城内一如往年繁华。


    街上行人如织,摩肩擦踵。


    道路两边的坊市店铺一眼望不到尽头。


    “沓沓沓沓”


    马蹄踩踏在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响起清脆的声响。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喝骂声传入郑朝熙的耳中,竟是让他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熟悉的街道,陌生的人群。


    这一刻,恍若梦境。


    与一名匆匆赶来的番子装扮的人低声交流了几句后,焦琳凑到郑朝熙身边,低声说道。


    “公子,老祖宗吩咐,先入皇宫。”


    郑朝熙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醒悟过来。


    “终于要见面了吗!”


    身穿黄袍的男子身影在他的脑海中隐约浮现。


    男子的面目已经记得不太清了,只是依稀记得,男子的笑容很亲切,但是看向自己的目光中总是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那时的郑朝熙还很小,读不懂男子深邃目光中的含义。


    前来传信的番子当先带路,一行人穿过喧闹繁华的街道,走进了偏僻冷清的狭巷。


    一路东拐西折,直把算是半个泰宁人的郑朝熙都转晕了后,才在一处高大的朱红色院墙边停住。


    “叩叩叩!”


    领路的番子谨慎的四处张望,确认四下无人,这才走到一道矮门前,叩响了门环。


    “吱嘎!”


    这道矮门许是多年未曾开启过,响起刺耳难听的摩擦声。


    一双浑浊的老眼透过门缝朝外张望。


    番子连忙将一块令牌顺着门缝递了进去。


    随即矮门打开了半扇。


    “速进!”


    一个有些尖锐的嗓音传出,番子连忙招呼郑朝熙等人进入矮门。


    进得朱红院墙内,焦琳邢恩赵勤三人连忙双膝跪地,朝开门的老人行了一个大礼。


    “孩儿叩见老祖宗!”


    开门的老人一身普通宦侍的装束,脸上皮肤松弛的耷拉下来,就像陈年的老松树皮。


    耷拉的眼角内浑浊的眼球却是看都不看跪在面前的三人,只是意味难明的上下打量着郑朝熙。


    “你就是贺兰焚霜与青公主的儿子?”


    老太监的声音很尖锐,说话的语速很慢,听起来让人很难受。


    郑朝熙不清楚老人的身份,不过看焦琳等人对他的姿态,也不难猜测出,这名老太监的身份怕是不比自己师傅低。


    宫中是一个等级异常严苛的地方,辈分的高低可不单单是指年龄,还要看曾经担任过的职务和伺候过哪位贵人。


    而能被焦琳这等红人称为老祖宗的人,必然是皇帝或是太后身边的近人。


    如此一来,范围也就缩小了好多。


    郑朝熙脑海中急速略过小时候曾见过的祖母和皇帝舅舅身边的太监。


    “可是…王大伴?”


    郑朝熙有些不确定的轻声询问道。


    “呵呵呵!”


    老人尖声笑了起来,满是暮气的脸庞和双眼之中竟是露出一丝唏嘘。


    “第一次见你时,你还是个丫丫学语的小娃娃,想不到一转眼竟已这么大了,难得还记的老奴。很好!呵呵!很好!”


    老太监频频点头,看向郑朝熙的目光也柔和了许多。


    “你随我来吧!”


    收起脸上的笑意,老太监丢下一句话,便转身慢悠悠的走开。


    郑朝熙对身边的甲一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在此等候,便跟在老太监的身后,走进了重重红墙。


    二人不紧不慢的走了片刻,身后早已甩下不知多少花门,多少水廊。


    “老奴伺候陛下十几年,最是清楚陛下对青公主的疼爱。你的容貌与青公主有六分神似,待会与陛下相见时,需掌握好分寸,莫要自误!”


    老太监突然低声嘀咕了这么一句,亏得郑朝熙耳聪目明,换做旁人只怕根本听不清楚。


    郑朝熙不明白老太监这句话有何深意,待想问个明白,老太监却突然加快了脚步,郑朝熙只得无奈作罢。


    又行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二人来到一处幽静的院落。


    老太监停在院落门前,指了指里面,不再说话。


    郑朝熙心下明了,正了正神色,推门而入。


    走进院落,身后的门被老太监从外面紧紧关闭。


    郑朝熙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小小院落,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和亲切感涌上心头。


    他非常确定,这里自己从未来过,可是心中的感觉却从何解释。


    一阵低沉的萧声从不远处的一栋小楼内传出。


    萧声苍凉落寞,哀怨凄婉,映射出演奏者心中的无尽哀思。


    郑朝熙似也被萧声所感,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静听萧声低诉。


    许久,萧声停止,一个男人的声音从小楼内传出,钻进郑朝熙的耳中。


    “还要我请你进来吗?”


    语气很平常,可是听在郑朝熙的耳中,却总觉得有一股压迫的威势。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了心情,郑朝熙沿着浑圆卵石铺就的蜿蜒小路,走向小楼。


    “吱!”


    悦耳的一声轻响,香枝木制成的两扇房门被推开。


    郑朝熙抬步走进房内,突然变暗的光线,让他的视线也变得有些模糊。


    依稀看到,一个穿着寻常便服的男子,正负手站在一张塌前,背对着进门的郑朝熙,一只晶莹剔透的玉萧,正握在手中。


    “止戈城校尉郑朝熙参见陛下!”


    既然已经知道要见的人是谁,郑朝熙也就不准备玩那套我假装不知道的把戏,进得屋后,双膝跪地,对面前背对着自己的男子,行了跪拜之礼。


    “知道这栋小楼的主人是谁吗?”


    大宴天子,皇帝陛下拓跋明缓缓转过身子,俯视着跪在面前的郑朝熙,轻声问道。


    “微臣不知,请陛下明示!”


    “呵!”


    拓跋明轻笑一声,已经有些微怂的眼角露出一丝自嘲。


    “看来你的怨气不小啊!不过也难怪,你的父亲是朕亲自下令斩杀,你的母亲也是因此而死,甚至你也差一点死掉。有怨于朕也是常礼。但…”


    说到此处,拓跋明突然停住了话头,挥动手中的玉萧,指了指身侧的床榻。


    “当年你的母亲就是当着朕的面,自决在这张塌上。而你,也是因此才换的一条活路。祭拜一下她吧,她是全天下最好的母亲。”


    “什么!”


    郑朝熙猛然抬起头来,目光呆滞的看向拓跋明,随后,双眼不受控制的落在了那张床榻上。


    床榻上的丝被铺贴的极为平整,光洁的不落一丝灰尘,看得出是时常有人清理打扫。


    唯独在丝被的正中央,有一团极为刺目显眼的褐色痕迹,似被人故意留下。


    “我的乖熙儿!你要快快长大哦,这样才能保护娘亲哦!”


    “熙儿乖!不要哭,娘亲过几天就回来看你,你要乖乖听话哦!”


    ……


    一幕幕深藏心底的影像浮现脑海!


    一句句温柔话语,这时却像一柄柄利剑刺入心头!


    那滩褐色的痕迹,难道就是母亲的血迹吗?


    郑朝熙的双眼已经模糊了,滚烫的泪水疯狂的从眼眶涌出,在这一刻,郑朝熙的脑海几乎一片空白,唯一残存的画面,就是记忆中仍旧如昨日一般清晰的,母亲的音容笑貌。


    “娘…!熙儿…来…看您…了!”


    哽咽的!断断续续的话语,从郑朝熙颤抖的唇间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


    他想扑到床榻上,去看清楚那团血迹,可是他却不敢。


    许久!


    郑朝熙的哽咽声渐渐平息,拓跋明亦是双目泛红,嘴角时常下意识的微微扯动。


    他走到床榻边,坐在了床榻的边缘,没有压到那团干涸多年的血迹,距离却也相当近,近到一探手便可触摸到。


    他拍了拍床榻的另一侧,示意郑朝熙坐在那里。


    郑朝熙抹了抹脸上的泪痕,坐在了拓跋明的对面。


    在二人中间,则是拓跋青的那滩血迹。


    “有个故事,一直想讲给你听,今日终于是有机会了。”


    拓跋明伸出手指,轻柔着抚摸着血迹,眼神变得有些迷离。


    “那一年朕才七岁,青儿五岁。朝廷刚刚在镇北城重创了前来进犯的魔族大军,父皇十分欢喜,在宫中大宴群臣,朕和青儿不喜欢那种场面,便偷偷跑了出来,无意间来到这处小院,那时这里多年无人居住,早已破败的不成样子,院子里杂草丛生。只见到一个与朕差不多年级的小小孩童正猫在草丛中抓蚂蚱。朕和青儿觉得有趣,便央求那孩童带着我们一起抓蚂蚱。孩童嘛!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很快便混的熟了。我还记得那个孩童装作老气横秋的样子,拍着我的肩膀说道,你是宫里的小太监吧,以后要是有人敢欺负你,你就告诉我,我去给你找场子。哈哈哈!他竟然以为我和青儿是太监和宫女。正当我们玩的高兴的时候,父皇着人寻到了我们,将我们三人抓了回去一顿臭骂。而也是那时,他才知道朕竟是当朝的太子,青儿是长公主。而朕也知道了他的身份,战神贺兰家的世子贺兰焚霜。”


    “在那之后,我们并没有因为彼此的身份而变得生疏,反而是因为兴趣相投,越发要好起来。在我和青儿的央求下,霜哥成为了我的伴读,每日里可以进宫随我和青儿一同读书习武。我们的感情那时可以说是情同手足。我曾戏言,待我君临天下之日,必许卿半壁江山。而霜哥却不耐烦的说道,我要你的半壁江山有何用,我是注定要为你开疆拓土的名将。”


    “许多年后,朕坐上了皇位,而霜哥也如之前承诺的一样,替朕镇守江山,阻挡住了魔族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哎!那时多好啊。如果没有那件事的发生,也许这种情况会一直维持到如今。”


    说到这里,拓跋明的神色先是变得落寞,随即,又变的狰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