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学有所获
作品:《整个仙界都是我的牧场》师父将他送到北州灵珑学院,为的就是学习最先进的种植经验。 而自从秦汐展现出【异化】神通之后,他的地位也从一位普普通通的学生变成了可以直接与老师,甚至是副院长对话的人。 很快,他便参与到了灵植育种的小组中去。 不仅如此,秦汐参与的还是四阶灵植的培育! 这一次,天玉道米能有如此巨大的突破,农研所的技术绝对是占主导地位,但他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稳定的异化植株产出,再加上吴可等人的攻关。 更是筛选了出了目前最佳的种子。 “这么快?”陈墨有些疑惑地看向阎元常,“如果是他参与的话,现在种子应该还没有培育出来吧?” 自秦汐展现出异化神通到现在,不过才大半年时间。 无论是哪种灵植,都应该没有成熟。 没有成熟,又何来种子之说? 此时,秦汐忽然脸色一红,紧接着阎元常有些无奈地说道:“我们解析了最近异化的一些天玉道米的植株,并将其中有用的性状,通过入微的方式融合进了原先的种子。” 入微? 陈墨心中一凛。 似乎又发现了个了不得的神通。 说着,对方取出一枚玉盒,打开之后里面仅有一粒种子。 “秦小友说,这是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问我们成果能不能给他师父……” 陈墨看向秦汐,有些哭笑不得。 一枚种子而已,从入地到成熟,至少需要经历四到五年的时间。 或许在他看来,四五年之后再给师父,是件不能接受的事! 所以,还在种子阶段就提出了这个要求。 “胡闹!” 陈墨板起脸,佯装责备了一句。 “陈将军,我们已经与季院长商量过,这枚种子交给你确实意义重大。”阎元常赶紧解释道。 陈墨也知道,这枚种子的意义大于内容。 作为师父,也算是领了徒弟的一番心意。 “那就多谢阎院长和季院长了。” 他也不矫情,既然交到了他手里,那就收下。 反正现在他暂时也没有迫切需要做的事,单独培育这株灵植也不是不行。“师父,这枚种子的性状应该比较特殊,它的产量可能并不会太高。”秦汐解释道。 “说说看?” 陈墨也来了兴趣。 “我们从异化的植株中,挑选了一些灵气浓度更高,与此同时也是更容易发酵的特殊灵植。” “什么意思?” “我发现了一株还在生长过程中,就开始分泌类似仙珂酒让人迷醉液体的异化株。” 此时,阎元常也有些无奈。 按理说,他们对于天玉道米的首次研究应该集中在产量和生长周期上,可是秦汐偏偏就选中了这几株。 对方给出的理由更是让人无法评说, 仅仅就是因为他的师父和师兄们喜欢喝酒。 “你的意思是,它可能是专门用来酿酒的灵米?” 秦汐点头如捣蒜。 “有心了。” 陈墨有些意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对方的真心用意。 他在银月山也种了不少七彩幻菇,到时候派人去一趟梦影城,看看能不能学到这种酒的酿造办法。 毕竟用酒来招待朋友、客人,也是最佳选择。 “阎院长,不好意思,我有几句话需要跟秦汐说一下。”陈墨说着看向了一旁的聂元之,“聂长老,你招待一下。” “没事,你忙。” 陈墨辞别对方后,领着这位目前自己唯一的亲传弟子,来到了只有他一个人居住的掌教大殿。 当初聂元之为他配备了几乎所有能想到的房间、物品,甚至是女修。 但对于深入简出惯了的他而言,这些地方几乎就是浪费。 除非是需要召集各堂堂主议事,这里就没怎么使用过。 “在外面学得怎么样?” 又是这个问题,但秦汐这次没有说“还行吧”三个字敷衍了事,而是认真思索了一番,这才道:“农研所发展了数百年,研究出了不少特殊的灵植,不过这些灵植绝大多数用处并不大,我翻阅过那里近三分之一的文献,像巨骨灵米这种开创性的灵植,几乎没有。其他的更多就像是我们当初推演出来的天元灵米。” 陈墨听着,频频点头。有些话,当着北州人的面,不好说。 “还有吗?” “这一年多时间,我也有一些想法。” “从北州的史料来看,现有的灵植都是从上古流传下来的品种,灵植的品阶越高、越是如此。目前,可以大范围种植的二十多种四阶灵植,更是如此。” “所以说,灵珑学院才会派一个院长,专门跟你回来送种子的?” 秦汐点点头:“我猜测是。” 此时,这位有些羞涩腼腆的少年,虽然说话还带有一些骨子里的自卑,但与在北州又是两样。 “原因有思考过吗?” 此刻,陈墨就像是一个考教学生的老师,在一个又一个地问他问题。 “有。首先,如果没有您的【异化】神通,四阶以上灵植几乎不会有任何异化。” “嗯。” 陈墨点点头,他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其次,这些可以大范围种植的四阶以上灵植,恐怕已经经历过无数先辈的尝试,而数万年过去了,还是这些,也说明了它们可能本身就已经达到了最佳效果!” “你的看法很独到。” 被师父夸赞,秦汐脸上一红。 如今,他已经是金丹真人,若是放在一般仙门,早已经成了众生之上的强者。 可在陈墨这里,依旧是稚气未脱。 “师父,我还有个大胆的想法。” “说说看?” “北州的这条路可能走错了!” “嗯?”陈墨有些意外。 “我打听了中州那边的神农宗,他们也在研究灵植,我听说他们有一座神农留下的神威岛,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先天而生的灵植,他们现在做的,是对这些灵植进行培育,从而让它们能大范围的种植。而不是像北州那样,以为掌握了最前沿的技术,就想着培育出完全不同的品种来。” “在前人的成果上缝缝补补吗?” 秦汐的这番话,让陈墨对他的这位徒弟又满意了三分!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