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县里最靓的仔!(求订阅)

作品:《万界从港片开始

    第185章县里最靓的仔!(求订阅)


    一封来自港岛的邀请函,惊动了关中文联。


    长安城外的某个县级高中,今天来了几位特殊客人。


    “李文化李老师在么”


    高一年级老师办公室,传来了年级主任激动的呼喊。


    “在呢在呢!”


    李文化有些茫然,急忙起身招呼道:“主任有事”


    “大喜事,文联的同志找你!”


    年级主任大步流星进门,身后跟着几位省市文联的人。


    “哦,文联的同志找我”


    李文化更茫然了,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下意识道:“我没有文联的熟人啊!”


    “哈哈哈……”


    这话,引得刚刚进门的文联来人忍俊不禁,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是这样的李老师!”


    文联来人急忙解释道:“你不是写了一部《正德趣事》的小说么,而且还被港岛那边的出版社看上出版了!”


    “原来是这个,那只是我的一点课余小爱好,没什么问题啊”


    一听是这个,李文化顿时放心了,好奇道:“莫非,这部小说出版有了变故不成,可对方的稿费都打过来了!”


    说到这里,本来安稳的情绪,又有些波动。


    话说,武锋向内地作家征稿,也有一年多时间了。


    在这期间,不少内地作家吃到了这波利好。


    别的不说,但凡被选中的小说,作者的稿费可是不低的。


    基本都在千字八十以上,这还只是《小说月刊》上的小说稿酬。


    《旺角新闻》上刊登的小说,最起码都是千字一百二十。


    若是出版小说和漫画销量不错,还有一笔额外的奖金。


    对于港岛的报社来说,这些费用只是小钱算不得什么。


    可对于内地的作家们来说,那可就是巨款了。


    毕竟,通俗小说写起来,随随便便就是十万字打底。


    通过写作,内地许多作家都成为了万元户!


    此时的万元户,含金量虽然比不得八十年代初,依旧相当了不得。


    起码让自己和家人,全都过上有滋有味的富裕生活,一点问题都没有。


    更别说,他们赚的可都是港币,帮助国家创汇了。


    各地文联的作家们,不少都通过这种方式发家致富,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对象,甚至还引发了相当积极的写作热。


    原本属于清水衙门的文联,手里竟然有了不少余粮。


    甚至,率先开始建起了职工宿舍,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随着时间推移,原本只是文联作家们的赚钱途经,慢慢的扩散开了。


    起码长安这里,文联已经开放了港岛报社的通俗小说邮寄通道。


    当然,邮寄给港岛报社的小说,全都得文联先过一遍。


    李老师家里还是有些关系的,不过都是教育系统那边的人脉。


    他本身年轻脑子活,还是正儿八经的师范大学毕业生。


    因为喜欢历史,本身也是历史老师,加上脑子活乏就写了一本戏说性质的通俗小说,然后邮寄给了长安文联审核,最后转给了港岛报社。


    毕竟,港岛报社那边已经列出了征稿类型,戏说历史正好是其中一类。


    事实上,文联那边的正式作家,还真没几个会写戏说历史的通俗小说。


    毕竟写惯了严肃小说,能够顺利转型通俗小说已经很不错了,戏说历史小说对于他们涞说,还是过于娱乐化了一点很不适应。


    也是因此,李老师的小说作品不仅审核通过了,而且还被港岛报社给看中,顺利以千字一百的价格买断,还很快登上了《小说月刊》。


    李老师借此一举成为万元户,而且还是五个万元户。


    没别的原因,他写的《正德趣事》,足足有五十多万字。


    只是,这事儿他一直隐藏得很好,不然早就全校甚至全县轰动了。


    虽说文联不少作家的稿费收入比他高不少,可他只是一个刚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历史老师啊,这样的收入实在过于惊人了。


    幸好稿子被买断的时候,是港岛那边的报社,通过邮局直接汇款,没有经过文联的手,这也是文联的工作人员并不认识他的主要原因。


    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其他的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


    开放了邮寄通道后,被录用的非文联作家的小说数量激增,总不能一个一个都全部了解吧,文联根本就没这么多人手。


    至于文联该得的那份,港岛报社那边也都从小说作者的稿费中扣除,同样以邮局汇款的方式给了当地文联。


    “李老师不用担心,是好事!”


    省文联工作人员轻笑道:“你的小说被港岛那边的电视台看上了,想要改编成电视剧,他们希望你过去参与剧本改编!”


    说着,拿出了邀请函递了过去。


    “哦是这样啊,吓我一跳!”


    李文化松了口气,急忙双手接过了邀请函。


    “这个……”


    看了邀请函上的繁体字内容,他又有些不知所措。


    给电视台改编剧本,他一点经验都没有,更别说还得去港岛。


    “李老师不用有什么顾虑!”


    省文联工作人员笑道:“接到了邀请函后,我们立即和港岛报社派驻内地的办事处联系上了,已经详细了解清楚情况!”


    “港岛那边的电视台请你过去,不仅车费伙食费还有住宿费一应全包,另外还有一份不菲的编剧费用!”


    说起这个的侍候,省文联工作人员的语气都带上了羡慕:“毕竟小说是你写的,按照电视台的要求改编起来也最为得心应手!”


    “另外,那边的办事处也说得明白,若是你那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收视效果不错的话,还会继续向你购买其他的剧本!”


    李文化听得一愣一愣的,心中早就是一片火热了。


    他本就是年轻人,对于港岛相当的好奇和向往。


    若是有机会前往,而且还是有正式工作的话,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可是……


    “这这这,就我一人前往港岛么”


    他有些担忧道:“这样不好吧,我也不知道该弄什么手续!”


    “放心吧,文联这边会派人跟你一同过去!”


    省文联显然也有了安排,工作人员轻笑道:“这毕竟也是头一遭,我们也是觉得应该更加郑重一些!”


    “以后指不定还有其他小说被看上改编成电视剧,也算是去摸清楚情况吧,这也算是好事一件了!”


    当然是好事了,文联不仅能够分润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还算相当不错的功绩,说出去是很有面子的事儿。


    “这样最好不过了!”


    有文联的人陪同,那就再好不过了,李文化当场就答应下来。


    很快,省市文联的工作人员离开,他们还要去办理出行手续。


    “好啊李老师,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早说!”


    这时候,包括年级主任在内的一干老师,将李文化给围了起来。


    “呵呵,我当初也是因着兴趣爱好随便写了个小说,谁知道竟然还被港岛那边的出版社给看上了!”


    李文化有些尴尬道:“只能说,运气好了一点而已!”


    其余老师面面相觑,自然不会相信事儿会这么轻松简单。


    不一会,就有老师询问,能不能让他们也看看,李老师写的什么东西。


    事实上,他们最好奇的还是李文化的稿酬收入。


    作为教育系统的人,他们大多听说了文联那边的事儿。


    没办法,文联的作家们赚得太多了,早就引起了旁人的关注和羡慕。


    此时长安那边的工人工资都不过百,可想而知文联那些幸运的作家们,收入是何等之高。


    之前听闻只有羡慕的份,可跟老师们没多少关系。


    但现在不同了,自己身边的同事,竟然也成为了那种超高收入人群,心中怎么可能不羡慕嫉妒,想要了解具体的稿费情况。


    只是钱的事儿不好问出口罢了,可他们知道李老师绝对赚了不少。


    根据小道消息,但凡小说字数不短,起码都能赚一万以上。


    那可是一万啊,就是双职工家庭想要存上这么多钱,没个二十年也不可能。


    办公室里闹哄哄的,不久就连校长和副校长都听闻消息赶了过来。


    这下,可就更热闹了。


    总之,李文化出名了,在他所在的县城彻底出名了。


    尤其是,当县文联的某些消息传扬出去后,李家上门想要给李文化介绍对象的人,可以说得上络绎不绝。


    尼玛,一本小说赚四五万,简直就跟天方夜谭差不多。


    这次港岛的电视台相邀,据说剧本要是改编得好,起码又是几千上万入账。


    在这个工资普遍不过百的时候,那是什么概念


    要是成为了李文化的老婆,以后基本上吃喝不愁了。


    不仅只是街坊邻居,还有学校的老师同事为了李文化的终身大事积极奔走,就是西影厂和关中电视台那边,都派了人过来了解情况。


    他们可是清楚,港岛那边的电视台,和内地的电视台情况很不一样。


    那边的电视台,对于收视率的要求可不低。


    能够被电视台看上的小说,指不定有相当不错的改编潜力。


    此时,亚视的不少经典电视剧作品,已经在内地火爆放映,比如《霍元甲》和《陈真》,刚刚传入内地的时候可是相当震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