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萧瑾,你是想帮他上位?

作品:《被锁庵堂三年,满朝跪求公主原谅

    毫不掩饰的危险,还真的是皇家本色,最是无情。


    萧瑾对这种情况,丝毫不觉意外。


    连亲生儿子都能舍弃的人,哪里会在意一个外甥女?


    能让夏清和一直活着,也不过是因为利用价值。


    “陛下,改稻为桑的事情,怕是难以成型。”


    燕帝眯起眼睛,看着他,眼神透着探究。


    似乎没有想到,在危及夏清和时,萧瑾还能保持这般的冷静。


    萧瑾神色淡淡,情绪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陛下,刚刚收到两湖传来的消息。”


    “汉通知府为了推行改稻为桑,马踩秧苗,被阻止之后……”


    他深吸一口气:“毁堤淹田,十个县受损,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燕帝的神色也变了。


    他推行改稻为桑,是为了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可不是让手底下的人,毁了民本,激起民愤。


    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萧瑾继续说道:“微臣深知陛下不忍,已经让人将汉通知府,送入京城。”


    “只是这事,兹事体大,还是要陛下亲自裁决,造作决断。”


    说完这句话,他一撩袍摆跪在地上。


    朝堂争斗,从来不少。


    但是,无论何事,都比不上国之根本,民生大计。


    他用行动告诉燕帝。


    纵然再多仇怨,都不会将国事当成儿戏。


    御书房变得很是安静,可这安静之中,又透着博弈的味道,是他们彼此直接的试探。


    良久之后,燕帝叹了一口气:“改稻为桑之事,你觉得不行?”


    “不是不行,而是要给百姓适应的时间。”


    萧瑾将现实说了出来:“两湖税负重,丰年交了赋税之后,也只够一年口粮和来年的种子。”


    “现在突然改稻为桑,秋天时,颗粒无收,来年如何存活?”


    他的话令燕帝眉头紧紧皱起:“秋天桑苗……”


    “陛下,桑苗哪里能那么快成熟?桑苗少说也得三五年的时间,而秋天百姓已经是家无存粮。到时候,除了卖田卖地,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一句话刺得燕帝眯起眼睛。


    他自诩吃过不少苦,却终究是皇家长大,哪里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酸甜苦辣。


    “那以你之间,改稻为桑,是推行不得了?”


    “可以,但是需要时间,两湖的税负也得改动。无论如何,今年是不可能推行的。至于他们奏折中,所谓立竿见影的充盈国库,也是无稽之谈。”


    平日里,萧瑾总是脸上带着笑,谈起国事也是游刃有余,却从来不曾如此直接。


    现在,燕帝看着眼前人,反而有了几分陌生。


    “爱卿今日,似乎与平日,很是不同。”


    “微臣怎么也没有想到,两湖能做出毁堤淹田的事情。”


    他的神色带上几分紧绷,眼神也透出几分沉重:“这是逼着百姓造反啊!”


    “放肆!”


    燕帝‘啪’一声拍在桌面上,脸上神色大变,眼眸里也透出了几分怒气。


    萧瑾跪在地上,背脊依然挺直:“陛下明白,微臣所言非虚。”


    确实。


    国之根本,是民。


    现在民不聊生,何以为继?


    只是现在承认萧瑾是对的,就得承认,‘改稻为桑’从一开始,就是他的决策错误。


    他是天子,是君,怎么能承认自己有错?


    可……


    长久的沉默之后,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那以你之见,汉通知府该如何处理?”


    “陛下圣明,区区一个汉通知府,哪里敢做出毁堤淹田这般丧心病狂的事情?只怕,是朝中有人设计。”


    燕帝不是傻子。


    他身居高位,看得到每个人的小动作。


    不过是有些事情,他懒得理会,有些事情,他不想插手。


    但是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就不是不理会可以解决的。


    神色变冷,他的眼神里也透出了凉意。


    “你是想说宋岩?”


    宋岩历经三朝,也曾为民为君,是治世能臣,更曾在燕帝上位时,鼎力相助。


    现在宋岩年事已高,说黄土埋到脖子,都不夸张。


    燕帝想到那早已白发苍苍,脸上布满老年斑的脸,眼神里有了不忍。


    “宋阁老确实想推行毁堤淹田,但是微臣以为,他不会做出如此狠毒之事。”萧瑾开口。


    “是吗?”燕帝显然不那么自信。


    “宋阁老已是暮年,对前朝之事很少关注。回府之后,更是闲散。只怕,这事……是有人掩了他的耳目。”


    燕帝冷笑:“刚刚你还言辞凿凿,直陈利弊,现在,又怕了?”


    “微臣只是觉得,有些事,不能妄加揣测。”


    “朕让你说,就不是妄加揣测!”


    他语气加重,萧瑾静默几秒,还是开口了。


    “近几年,宋阁老回府之后,就回院休息了。”


    “大事小情都是小阁老在处理,怕是毁堤淹田的事情,和小阁老脱不了关系。”


    “否则……那些人不敢。”


    毁堤淹田,最初是要将两湖的良田全部淹没。


    还是燕明轩和燕临风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场人间惨剧,却也是哀鸿遍野。


    这般几乎要捅破天的大事,区区一个知府,绝对不敢擅作主张。


    燕帝面上没有表情,握着奏折的手却越来越紧,几乎要将奏折捏出个洞。


    好半晌,他才阴沉开口:“彻查此事。”


    “若是此事和宋家有关,绝不姑息。”


    最后几个字,他咬字极重,似乎恨不得要将宋家生吞活剥一般。


    他们心里都明白,既然将事情摆到明面上说,这件事和宋家就脱离不了关系。


    萧瑾起身,拿出奏折递上去。


    “这是两湖遭灾的情况,请陛下减免税负,让他们得以休养生息。”


    燕帝连看都没有看:“你批红就可,不用朕看了。”


    “谢陛下。”


    燕帝似乎累了,摆摆手,示意他离开。


    萧瑾退后三步,转身离开。


    只是走到门口时,燕帝开口了:“萧瑾。”


    他站定身形,慢慢转身:“陛下。”


    “你觉得,燕明轩……如何?”


    最后两个字是斟酌出来的结果,也或者,他心里并不清楚,到底要如何评判。


    那个从先皇后离世,就被他放逐的孩子。


    萧瑾眼神里闪过一抹惊讶,但是快得无人能注意到。


    “殿下是陛下和先皇后的孩子,自然是人中龙凤。”


    “你对他的评价倒是高,是想帮他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