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屏风

作品:《嫡女风华

    "秦望溪早已立誓,此生不嫁。"她的声音不疾不徐,仿佛在诉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冯启河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可置信,手中的玉杯微微晃动。"子嗣之事不足挂齿,本宫愿意..."


    "殿下。"秦望溪打断他的话,目光平静如水,"子嗣缘浅薄,此事不可强求。"


    董氏手中的手绢被揪得皱巴巴的,眉头紧锁。


    梨长华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镇国郡主何必妄自菲薄?北魏四皇子如此钟情于你..."


    "长华。"闲王低沉的声音响起,示意她不要再说。


    殿内气氛微妙地凝滞着。芝贵人纤指拈着茶盏,眸光流转:"南都郡主可是我们大魏第一美人,虽然四皇子认错了人,却也是一段良缘呢。"


    "芝贵人说的是。"君主应声,眼中满是宠溺之色。


    梨长华面色阴沉,指甲几乎要嵌入掌心。闲王正欲开口,北魏使臣却抢先道:"确是天定良缘。"


    冯启河坐在席位上,眉头紧锁。他早前立下誓望溪不纳侧妃,如今却陷入两难。


    "此次陛下寿宴,当真可喜可贺。"芝贵人的声音柔得能掐出水来。


    正当此时,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一名小太监匆匆来到苏公公身边,低声耳语。


    "陛下,大长公主派杜嬷嬷来献寿礼。"苏公公笑眯眯地说道。


    君主闻望溪,眼中闪过一丝暖意:"让她进来。"


    杜嬷嬷带着几个抬物什的小厮入殿,红布之下隐约可见屏风轮廓。待红布揭开,君主猛地站起身来,双手微微颤抖。


    "这屏风..."君主嗓音嘶哑。


    "正是韵芝姑娘生前所绣,只完成了一半。"杜嬷嬷叩首道,"如今,遇到一位廖姑娘,绣技竟与姑娘如出一辙..."


    秦望溪静立一旁,看着君主眼中闪过的痛楚与希冀。她知道,这不过是又一场精心设计的博弈。


    "陛下,"杜嬷嬷声音带着哽咽,"那位廖姑娘,不仅绣技相同,连生辰、容貌都..."


    "荒谬!"君主厉声打断,"韵芝是独一无二的!"


    殿内气氛骤然凝固。


    殿外檐角挂着的风铃,发出清脆而悠远的声响。


    宴席至此便潦草结束了。


    夜色渐深,芝贵人的寝宫内烛火摇曳。


    "娘娘,宫宴上的事..."紫松欲言又止,看着铜镜前神色凝重的主子。


    "不必说了。"芝贵人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绣帕,眼神落在镜中自己的容颜上。这张与秦韵芝相似的面容,曾是她最大的依仗,如今却成了最大的隐忧。


    檐角悬挂的宫灯随风轻晃,将室内染上一层朦胧的光影。芝贵人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回想起宫宴上的场景。


    当大长公主提起那位与秦韵芝相貌酷似的廖姑娘时,陛下眼中闪过的那抹神色,她看得分明。那是怀念,是期待,更是一种她从未在陛下眼中见过的柔情。


    "今晚的安神茶。"紫松将茶盏轻轻放在案几上。


    芝贵人却只是轻轻摇头:"你且退下吧。"


    待紫松退出,她独自走到窗前。夜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动着纱帘。远处的御花园笼罩在月色中,一片寂静。


    "陛下可是要去皇家玉泉庵?"突然传来的脚步声和交谈声让芝贵人身形一顿。


    "是啊,长公主那边说廖姑娘还需两三日才能回来。"


    声音渐渐远去,芝贵人的手指却不自觉地攥紧了窗框。


    楚王,这个将她送入宫中的男人,恐怕早已算计好了一切。而她,不过是他布局中的一枚棋子。


    案几上的香炉袅袅升起白烟,檀香的气息在室内缭绕。这是她特意仿照秦韵芝生前最爱用的香料调制的。


    "娘娘,太子妃遣人送来了新鲜的荔枝。"贴身宫女轻声禀报。


    芝贵人转身,目光落在那盘晶莹剔透的荔枝上,眼底闪过一丝冷意:"放着吧。"


    这份看似体贴的赏赐,不过是太子府的试探罢了。如今宫中局势微妙,她的每一步都要愈发谨慎。


    夜渐深,芝贵人依旧坐在梳妆台前。铜镜中的女子眉眼如画,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远处传来更漏声,一声声敲在心上。她望着镜中的自己,面上浮现出复杂的神色。


    窗外的风忽而大了些,吹得宫灯忽明忽暗。芝贵人抬手掩住跳动的烛火。


    春日暖阳穿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大长公主府的厅内。


    "望溪还没来到吗?"大长公主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期待与忐忑。


    杜嬷嬷捕捉到主子语气中的波动,柔声道:"应该快了。大姑娘这趟西陲虽辛苦,倒是人长进不少。"


    "那孩子从小就吃苦。"大长公主抚摸着手中佛珠,眉宇间流露出心疼。


    殿外传来细碎脚步声,秦望溪领着秦锦筠缓步而来。数月未见,祖孙相望,大长公主眼中泪光闪动。


    "祖母,我们回来了。"秦望溪上前行礼,目光扫过祖母愈发佝偻的身影,心中一痛。


    秦锦筠乖巧地跟在姐姐身后,晒黑的小脸写满拘谨。


    "快进屋坐。"大长公主示意杜嬷嬷摆上蒲团,"外头风大。"


    待两个孙女跪地行完大礼,大长公主这才仔细打量秦锦筠:"小四怎么晒得这般黑了?"


    "是啊,明明和长姐一起骑马,长姐还是白白嫩嫩的。"秦锦筠嘟囔着。


    杜嬷嬷笑着端来红枣牛乳茶,同时引荐站在一旁的青衣女子:"这位是廖姑娘。"


    秦望溪目光在廖姑娘身上停留片刻,观察着这位与已故姑姑有六七分相似的女子。


    "会医术吗?"她开口问道。


    "略通一二。"廖姑娘回答时眼神温顺,举止大方。


    大长公主放下茶盏:"待陛下准了,她便是你们的小姑。这些日子,杜嬷嬷正在教导她。"


    秦望溪垂眸沉思片刻:"不如让小姑留在祖母身边,三妹随我回玄州。"


    屋内一时寂静,唯有茶香袅袅。秦锦筠似懂非懂地看着众人,手中茶盏微微晃动。


    "五婶的产期近了。"秦望溪打破沉默。


    大长公主眼中闪过期许:"但愿能为秦家添个男丁,也好让你轻松些。"


    "母亲已备好接生稳婆,梁大夫也在候着。"秦望溪轻声道,"五婶说要亲自喂养孩子。"


    提起五婶,大长公主神情黯然:"随她吧。"


    "祖母,我们还要去看望柳庭轩。"秦望溪起身告辞。


    大长公主手中盘着佛珠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