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山楂疯了
作品:《重生95,首富从挖参开始》 第五十四章 山楂疯了
甜心罐头厂,老板办公室内。
铃铃铃……
电话铃响起。
王明鑫咬紧牙关用力按下了免提。
“喂!”
“是甜心罐头厂不?”
电话的另一端,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开口问道。
“是!”王明鑫冷声说道:“你找哪位?”
“我找你们的王厂长啊!”电话另一端赶忙说道。
王明鑫手抓着水杯,整个人因为激动,都开始有些颤抖。
“我就是,什么事儿?”
“我这里有三万多斤山楂啊,你看你什么时候方便过来看一下……”
啪!
电话另一端的人的话还未说完,王明鑫已经是抄起那茶杯便砸在了地上。
“我他妈的不要山楂!”
“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否则老子他妈的弄死你!”
王明鑫用力的挂断电话,整个人都快要到了崩溃的边缘。
今天一上午,他已经接到了三十多个要卖山楂的电话了。
这些人,要不就是各个收山货的大户,或者干脆就是各个村子的村长。
给他打电话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卖他山楂。
而且是几千上万斤的卖!
数量多也就算了,这些人询问的单价更离谱。
五毛一斤!
这特么根本就是在抢钱。
最初有人说自己有五千斤大山楂的时候,想要五毛钱买个他的时候,王明鑫以为那人疯了。
现在山楂市价五分,陈江花大力气,给抬到了七分,这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手段。
可现在竟然有人翻了十倍,要五毛一斤往出卖。
咋滴?
那山楂结出来就自动带着糖浆?
冰糖葫芦都没人敢卖这么贵啊!
王明鑫只觉得自己遇到了精神病,便嘲讽了那人几句挂掉了电话。
可随后这一上午,却开始不断有人打来电话,想要五毛钱卖给他山楂。
王明鑫此时已经彻底崩溃了。
他不敢拔掉电话,怕耽误罐头厂的正常生意。
可每隔一会儿,就会有一个傻子来卖五毛钱一斤的山楂,也足以让他崩溃。
不过王明鑫同时也在思考着这背后的逻辑。
这离谱的事情出现的可能性,一共也就那么几种。
第一就是,有人故意在整他。
想要占用他的电话线,耽误他正常生意的同时,搞他的心态。
不过这个可能性不高。
毕竟作为一个买卖人,他听得出对面的人是真的想要卖山楂的。
而且,如果是想要搞人的心态的话,根本不用搞这种蹩脚的理由。
接通电话之后,随便骂一顿人,都比这个令人抓狂。
至于第二种可能,则是有点扯淡了。
那就是,陈江真的将山楂的价格推到了五毛钱!
这个念头,几乎是在王明鑫的脑海中出现的同时便被其彻底按灭。
山楂树作为最好活的果树之一,谁家没有两颗?
这东西,一棵树能结几十上百斤的山楂,如果全县加在一起,那得是多少?
怕是要上百万斤!
这么大的基数怎么往上抬价?
水果的价格上下浮动,说白了就是供需关系的转变。
大家都有山楂,却没有那么多的相关工厂可以消耗掉库存,那大家都会不断降价出售,价格便会逐渐走低。
可若是反过来,生产需求极大,可山楂供不应求。
那山楂的价格便会快速升高。
而且这里面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
那就是外来货物的对本地市场的冲击。
比如,如果建和县的山楂供不应求,价格持续走高。
那那些小商贩,便肯定会去周边的县城低价买入山楂,再卖到建昌县的市场中。
如果算上这些,那陈江想要抬高山楂价格,需要买入山楂的数量,怕是要数百万斤,甚至更多。
五分抬到五毛?
陈江?
他凭什么?
大门被人推开,寸头青年喘着粗气跑了上来。
“老板,打听清楚了。”
“这几天,陈江的车从来都没停歇,一直在整车整车的往厂房中送山楂。”
“我初步估计了一下,他们现在大概已经屯了几十万斤的山楂了。”
“那感觉,就好像是早就知道了山楂要涨价似的!”
王明鑫闻言眉头紧皱。
“这么说,现在建和县的山楂,真的卖到了五毛一斤?”
“对!”青年点头说道:“我找人打听到了,昨天中午,陈江的车就在宫磷乡开始以四毛五的价格收山楂了。”
“现在山楂的价格,真的有些搂不住了。”
王明鑫闻言彻底懵了。
他一直以为,是陈江在不断的抬山楂的价格。
可现在看来,陈江更像是提前知道了某种内情,正在防患于未然。
我可能被他给耍了!
这样的想法一出现,便快速充斥了王明鑫的脑海。
随后他也顾不上什么分寸,直接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
电话拨通,足足半分多钟,那一边的人才接起了电话。
“舅舅,我是明鑫啊!”
电话的另一端微微沉吟:“我不是和你说了,让你没有重要的事情,不要给我打电话么?”
“我知道的舅舅。”白明鑫小心的赔笑说道:“这一次真的是急事儿,我想和您打听一下,关于山楂价格的事情。”
白明鑫不敢说的太多。
他媳妇的这个舅舅,虽然身居高位,可性格却是极其凉薄。
当年他建这个罐头厂,便是借了这个舅舅的名头。
后来他去拜年的时候,想要给舅舅一笔分红,却是连人带礼物,全被扔出了家门。
从那之后,他便不敢再用这层关系打探任何消息了。
这,是第一次!
电话的另一端沉默半晌。
“你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王明鑫仔细的听着那带着一丝冷漠的消息,心中已经是在狂跳。
舅舅能问出这句话,说明这里面还真的有事儿!
“舅舅,我没和任何人打探。”
“我只是发现,山楂的价格,最近变动好像的挺大的,所以我想和您打听一下,咱们这边是不是有什么政策倾斜。”
电话另一端的声音再次陷入了沉默。
“算是吧,半年前开会就通过了,要扶持山楂制品的产业链条。”
“这件事儿和你的罐头厂,倒也算是有些关系。”
“不过我可提醒你,这一次你再敢像上次一样,打着我的名头招摇撞骗。”
“我可就不会放过你了!”
“你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