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册封太子
作品:《炮灰小农女:种出个万里江山》 回去之后,姜元达和他母亲乐平长公主提到了梅令月,“我在去找郡君的路上,遇见一个好看又有灵气的女子,似乎是个农女,母亲,我想把她娶回来。”
“你要将一个农女娶进家门?”
乐平长公主听完,脑瓜子嗡嗡的,差点怀疑自己听错了。
她的确嘱咐过,来了大成要早点娶一个大成女子成家立业,安顿下来,陛下才会放心她们母子,没想到姜元达竟然看中了一个农女?
“你看上那女子什么了!”乐平长公主拍着桌子追问。
姜元达一本正经地回话,“她聪明可爱,看着不似一般的农户女。母亲,只有我娶个身份低微的正妻,才能让陛下放心啊。”
他记得非常清楚,和自己对视的那个眼神,那种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的感觉,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
乐平长公主没话说了。
这家伙只见了人家一面,心就跟着人家飞走了?还在自己面前说的如此言之凿凿。
“你若是真娶了那女子,咱们家就要沦为整个燕都城的笑柄了,就算你真喜欢,也只能是个通房丫头,知道吗?”乐平长公主无奈地告诫。
常年住在北狄果然不行,这孩子眼光都被带跑偏了。
“通房丫头怎么行?那不是太委屈人了?真的不能当正妻的话,怎么也得是个贵妾吧。”姜元达说道。
“你还真是倔犟。”
乐平长公主摇摇头,“妾室你还是能决定的,贵妾就贵妾吧。”
一个农女而已,能贵到哪里去?
在旁人眼里,怕是还不如一个秀才家的女孩。
此时坐着牛车前往皇宫的梅令月,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到底是谁在惦记着她?这么念念不忘?
是哪个妹妹弟弟?还是解子明?
“那我这就去找她!”
姜元达满是兴奋地出门,骑着马直奔梅令月家。
扣响了房门,于秋开的门,“你找谁啊?”
“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她是一个很漂亮,很可爱的女子。”姜元达直率道。
于秋恍然大悟,这家伙也是来求娶自家二姑娘的吧?怎么口音怪怪的?
“你离开吧,二姑娘不在家,她在城里呢。”于秋解释道。
实际上,现在家里只剩下他和于冬两个,带着橙娘一个小孩。
解子明在他的点心铺子,梅令月被召进了宫,梅禾月在忙她的新书,巧月和三水都去念书了。
“真的?她什么时候回来?”
“这种事,我怎么敢打听呢?”二姑娘回家,从来看运气。
“行吧。”
姜元达整个人颓废下来,摆了摆手,“我知道了。”
说完,转身离开。
他也没发现,自己和于秋说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基本上等同于鸡同鸭讲。
回去之后,他对梅令月更是在意,今天既然看不到,那就明天再去一趟,后天再去一趟,总能见到的。
而此时的梅令月呢?
她在宫里开会。
不是一般的朝会,而是姜钊的几个心腹聚在一起议事的小会。
梅令月被紧急叫过去的,她连朝服都没来得及换。
来参加的有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和她。
“几位,事情很简单,我打算重启内阁,以明尚书为首辅,替我操持这朝堂的大小事宜。”姜钊说道。
“微臣接旨,叩谢皇恩。”
明池下拜行礼。
“哎呦,恭喜明尚书啊。”
“同喜同喜。”
明池笑地春风满面的。
“诸位都领大学士头衔,为群辅。”姜钊目光扫视一圈,说道。
“是,臣等接旨。”
梅令月震惊,没想到自己还能跟着蹭一下大学士的头衔。
放在前朝,自己这也算宰相之一。
只是权柄很弱,皇帝不听自己的话,就近乎没有。
“一个月后就是春闱了,各部都缺人,我是知道的,正好这次春闱,你们选点好苗子。别一个个都是光杆司令。”这句话,点的就是梅令月。
梅令月是做新品种研发的,一直都是自己孤身一人。
司农寺其他人顶多帮她处理一下程序性的杂活,专业性的事一点也不会。
简而言之,姜钊想让梅令月带个徒弟出来。
“是,微臣明白。”梅令月应声道。
这科举考试,才是真正的boss直聘啊。
“这次春闱呢,我打算交给吏部去做,柳爱卿从旁协助,春闱是朝廷取士的大事,可不能发生一点乱子。”
“臣等明白,一定尽心竭力。”
被点到名字的几个人应声。
柳爱卿就是柳佩,现在都察院的一把手。
上任没多久,就已经有好几名贪官跪在她手上。抄家得到的资产,比之前一年的税都高。
姜钊满意地点了点头,事情安排地差不多了,只剩下最后一件,“钦天监选了个吉利日子,册封我那大儿子为太子,诸位日后要好生辅佐他,教导他。”
“臣等遵旨。”
梅令月还在感慨,姜汝封为太子之后,就要搬走了,从前朝夕相处,以后要进宫才能见到他。
看起来,姜钊夫妻俩的登基大典,都不比姜汝册封太子的仪式隆重。
“说起来,该给他选个正儿八经,名正言顺的老师。各位爱卿,可有高见?”姜钊问道。
“陛下,依微臣之见,朝中不乏博学多才之士,四书五经,君子六艺,国子监祭酒就很精通。”
工部尚书出声道。
“历麓书院的院长,最擅长教养学生,听说他近来就居住在燕都,陪着他孙子春闱来的。”兵部侍郎都跟着凑热闹。
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的,提到了不少当世的大儒。
姜钊最后列了个名单出来,决定都叫来给自家儿子上个课,由姜汝决定。
这做法给梅令月看的一愣一愣的,再想想在三酉村一直给姜汝上课的沈伦沈先生,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事情聊完,她们也就散场了,其实后面,景玉也过来了,还带着乐平长公主送来的信,说让景玉替她们家姜元达筹划一门好亲事。
两口子又开始商量,商量了好半天没有结果。
乐平长公主效率够高的,生怕自家大儿子被那名不见经传的农户女迷住了心窍,求到了皇帝皇后这里,想要他俩出面找个贵女做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