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预备南下

作品:《炮灰小农女:种出个万里江山

    刀光闪过,现场血红一片。


    瞬间感觉头顶的太阳都不暖和了,后背一阵发凉,底下百姓议论纷纷。


    大理寺卿命人整理好现场,才对着梅令月道,“大司农,今日之事已经结束了。你要给你家小姑和堂妹收尸吗?”


    “不必了,交由大人一并处理吧。”


    “好。”


    大理寺卿点了点头那几具尸体也被带下去。


    台下百姓散场,梅令月也离开了,她被景玉,也就是现在的皇后娘娘给叫了进去。


    福德殿中,景玉一身常服,尽显雍容华贵,在捧着一本书看。


    梅令月进去行礼,“拜见皇后娘娘。”


    “起来吧,快坐。”


    景玉叫了起,屏风后面姜汝跑出来,欢天喜地的,“大姐!你终于来看我了!”


    “咱们才分开几天,你就想我了?”


    “那当然!”


    姜汝坐在梅令月对面,笑嘻嘻的。


    立刻有宫人端上来茶水,点心和几碟水果。


    “如今司农寺不能只有你一个人,陛下想提拔两个干吏做你的帮手,你意下如何?”景玉说着,让景澜递给梅令月一份人名册。


    里面大多是司农寺的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四十二岁了,在司农寺过了大半辈子。


    原本司农寺是个很边缘化的部门,不太会被众人熟悉,无奈这次出了梅令月这个怪咖,紧接着又要给北境将士们运送粮草,才会有如此剧烈的变动。


    “陛下和娘娘的意思,微臣执行就是。”


    梅令月看过后,选择打太极。


    姜汝自己晃悠着腿,悠哉悠哉地吃着点心,时不时地看一眼高位上的娘亲,再看一眼对面的大姐。


    如今司农寺只有大姐一个领头的肯定不够,底下两个少卿都不在,寥寥几个寺丞也做不了什么,这次主要想把人补一补。


    “我就直说了吧,少卿的位置要不要空一个出来,留给你未来的徒弟?”景玉看梅令月没反应过来,直接问道。


    梅令月反倒有些惊讶,她还以为景玉会说有关姜元达的事,谁知道直接说到了自己手下的司农寺。


    甚至还有自己那连影子都没看见的徒弟。


    带学生这事,她也不是没干过,前世就算没有自己名正言顺的徒弟,那些老师照顾不到的学弟学妹,都是自己在带,一个个手把手教出来的,和学生也差不多。


    只是现在,那些读四书五经,满脑子入朝为官,替天子牧民的举子们,真的愿意做吗?


    “娘娘,微臣自然愿意多几个徒弟帮衬,只是这徒弟不好找啊,得要品行,要才能,要天赋,还得人家自己愿意。”梅令月道。


    “眼看着离春闱不过二十天,我们打算把你要收徒的事传出去,想必会有人愿意的,到时候如何选择,就看你自己。”


    景玉手上摆弄着一枚玉如意,语重心长。


    一般来说,皇帝会介意朝廷中师徒这样的关系,容易结党营私,现在反过来了,皇帝在催促梅令月收几个徒弟。


    “是,微臣明白。”


    梅令月也希望能来几个靠谱的人,最好有个土木双灵根的吉祥物,让自己所有研究都一帆风顺。


    景玉顿了顿,“那新型水稻的事,可有着落了?”


    “娘娘,培育新水稻一事还需要时间,望娘娘恕罪。”


    “无妨,我也明白的。”


    景玉也知道,没这么快就能出结果的,她提这一嘴主要是为了后面做铺垫。


    姜元达真是个犟种,她和皇帝劝也劝了,说也说了,就没一点用,还是要娶梅令月。


    “等你找到徒弟,就举家南迁吧,江淮一带或是荆楚之地,你都可以去,好好去看看当地的水稻。”景玉道。


    她说的很模糊,表面上说是为了研究水稻,实际上就是为了躲开姜元达。


    总不能让姜元达离开燕都吧,那不等于给了有心人可乘之机吗?放在燕都,放在她们眼皮子底下,万一有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出现,她们还能早点发现。


    “啊?娘,我舍不得大姐!”


    就在梅令月想答应下来的时候,姜汝失声叫道。


    他完全不知道有这事啊!


    当然,就在今天姜元达进宫之前,景玉和姜钊也没这么想过。


    哪有平白无故让司农寺卿离京的?


    梅令月听出了景玉的弦外之音,“微臣明白,一定尽早处理好司农寺的事。”


    “你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选,这司农寺少卿,我们属意原司农寺丞杜蔚然,其余的人以吏部的名单为主。”


    “是,微臣知道了。”


    姜汝眼泪汪汪地,点心也顾不得吃了,拉着景玉的袖子,撒娇撒的手到擒来。


    大人间的心照不宣,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还是太超标了。


    他只是不想离开梅令月。


    梅令月安抚道,“没到过年,我都要回京述职的,到时候还能见到。殿下不必太忧心。”


    “大姐,你真的舍得离开吗?”


    “舍不得,但是一定要走。”梅令月道。


    不然她这安稳日子,就要被姜元达给毁了,天知道姜元达为什么一点也不在意名头,这么的我行我素。


    梅令月竟然隐隐约约在他身上看到了当初姜绍的影子。


    一样的固执,一样的撞了南墙都不回头。


    姜家的基因里到底有什么啊?


    “大姐,你再看看我,不能再考虑考虑吗?娘,干嘛非要让大姐离开?要不我也跟着过去?”最后一句,姜汝眼里都在放光。


    景玉点了点姜汝的额头,“你那点小心思我还不懂吗?你素来聪明,如何看不出如今的局势?你是觉得燕都太小,不够你玩的?”


    “娘,我还小呢,有的是时间玩,好不好?”


    姜汝见自己目的被察觉,索性直接认下。


    “令月,你看呢?”


    景玉把皮球踢给了梅令月。


    这确实给梅令月问住了,当初姜钊和景玉两口子担心姜汝出事,在梅家周围布置了二三十号人保护姜汝,现在成了太子,去了南方,阵仗怕是比当初隆重的多。


    “太子殿下,你要好好陪陛下和娘娘,尽你的孝心啊。”


    “她们身边围着那么多人,有我没我都差不多,但是我还没去过江南呢,自我出生以来,我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城郊的军营。”姜汝开始打感情牌,委屈巴巴的。


    “兹事体大,殿下,还需要好好商量。”


    她又不是明天就走,有很长时间给皇室这一家子商量的。


    “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