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 章 沈眉庄36

作品:《在甄嬛传里打工的鬼

    “娘娘这里的花开的真好,这布置也有些意思,免了孩子们的磕碰。”


    永和宫为了弘昭的成长,有些锻炼用的小玩意,都是按照弘昭的身高和喜好不断调整的。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用心了解孩子的成长喜好,才能更好的为其发展铺路。”


    敦亲王福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把思量压在心底继续闲聊着:“是了,惠贵妃于孩子的成长一道颇有见解,妾身受教了。”


    一旁的云舒拉了拉敦亲王福晋的袖子,指着院子里挂着的整齐的木头宝剑很是喜爱。


    “云舒喜欢?这是弘昭和弘暖弘易的,惠娘娘这里还有新的,可要一观?”


    云舒羞涩的抿着唇笑了笑:“可以吗惠娘娘?云舒也想看一看。”


    “自然是可以的。”


    沈眉庄叫采星去库房又拿了一柄一模一样的过来。


    “这些宝剑长的都是一个样子的。”


    云舒远远的对比了一下,发现连上头镶嵌的宝石都是同色的。


    “正是呢,他们兄弟三人就是如此,若有了一个不一样的,便只争那一个,吵人的很。”


    虽是嫌弃,但沈眉庄的眉眼含笑,周身的气息从容温和,想来对三位阿哥都是喜爱的。


    “正是这个理呢,妾身家中弘暄和弘晙瞧着小时候倒是好些,现如今年岁大些了,便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今日听贵妃娘娘一言,约莫着是妾身有些忽视了。”


    沈眉庄嘴角勾了勾,顺着敦亲王福晋的话说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亲兄弟之间只要你和敦亲王好好疏通,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敦亲王福晋笑了笑,只觉得有些不好接话。


    “怡怡兄弟情,亹亹仆驭力,有时也不好太过插手他们之间的矛盾,不若叫他们自行解决,福晋觉得如何?”


    沈眉庄并不想插手这桩烂摊子,毕竟敦亲王是助力不错,但若是没有,其实问题不大。


    毕竟皇上就这么几个儿子,弘时是个不聪明的,弘历是个不被喜爱的,弘昼是个身体不好的,弘暖和弘易两人是不上进的。她的胜券很大,没必要为了敦亲王走了这钢丝桥。


    “娘娘说的有理,妾身受教了。”


    敦亲王福晋知道惠贵妃并没有这份意思后,便收敛了心神,只专心的陪着云舒玩了一会儿便起身告退了。


    回到敦亲王府,看着眼巴巴的敦亲王,她摇了摇头。


    敦亲王长长的的叹了一口气。


    敦亲王福晋想了想,有了柔婉的语气道:“爷,惠贵妃说的一句话妾身觉得没错。”


    “什么话?”


    敦亲王蹲在地上拨弄着青砖上的花样没有抬头。


    “怡怡兄弟情,亹亹仆驭力。”


    敦亲王努力回想了一下:“文天祥?”


    “是,文天祥的【端午即事】。”


    瞧敦亲王又要开始不耐烦,敦亲王福晋继续道:“这兄弟的情分,就连下人都看的明白。爷,妾身说句逾矩的,当初咱们这位皇上登基时,您和其他两位爷......”


    瞧着福晋一言难尽的表情,敦亲王直接坐到了地上。


    “是是是,我们质疑老四,到处传播流言陷害老四,还联合朝臣抵制老四。”


    说到这里,敦亲王捂住了脸:“现在叫老四原谅八哥九哥,好像是不太可能。”


    岂止是不可能啊!敦亲王福晋心想,要她是皇上,早把这两个挑事精砍头示众了!


    “惠贵妃说,兄弟之间的事情应由兄弟自己解决。若爷真的想为八哥九哥尽尽心,不若......”


    “不若什么?”


    敦亲王放下手,整个脸被自己捂的通红。


    “不若叫皇上拿爷撒撒气吧。”


    放出来不太可能,这份郁气撒出去,说不定宗人府那两位能过的好点呢?可能吧?


    敦亲王福晋也不确定,这位皇上那么小心眼。


    不过,给她家爷一个希望,省得每日里没事干在家拉磨,耽误她和姐妹的跑马。


    敦亲王若有所思的走了,宫里的皇上也颠颠嗒嗒的来了。


    “今日敦亲王福晋进宫,可是有什么要事?”


    皇上现在在朝堂和别的地方可能还会用一些隐晦的试探,但在永和宫永远是直来直去的。因为他知道,试探在惠贵妃这里是最不好使的办法,会被教育小人行径。


    沈眉庄手里拿着一本【南华经】见着皇上坐直了身子,语气冷冷淡淡的道:“左不过是你们兄弟之间那些事。今日听敦亲王福晋的话,怕是想着说些皇上不爱听的。”


    皇上本有些生气,但是被沈眉庄后面那句不爱听的逗笑了。


    “你不说,怎么知道朕不爱听。”


    沈眉庄瞥了皇上一眼,轻轻哼了一声:“但立直标,终无曲影。皇上您说呢?”


    皇上摸了摸鼻子,有种被人扒光了衣服的感觉。


    难得想起老八老九心态平和的时候,便开口问道:“那眉儿是如何想的?”


    沈眉庄翻了一页书,不紧不慢道:“【论语  季氏】中有言:君子之远其子也。皇上可知何意?”


    “是陈亢问伯鱼,是否得到过孔子的特别教导。伯鱼说与其他学生并无不同情况。是在形容一种公平的教育理念。”


    沈眉庄点了点头:“这就是臣妾要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子女不和多是家中长辈的失德。若想子女和睦兄友弟恭,长辈应有教无类,方可百年后得团圆美满一家。”


    皇上拍了拍沈眉庄的手,真想让先帝和太后听听他的惠贵妃的教导啊。


    “所以眉儿是赞同朕对老八老九的处理了?”


    沈眉庄并未诚惶诚恐起身,还如方常一般看着自己手里的书:“臣妾赞同也好,反对也罢,皇上也无需放在心里。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便是您已经做过的事,有什么好说来说去的?您想开了不计较是兄弟之间的事,没想开继续这般也是前朝的活计,跟臣妾有什么关系。”


    说到这里,沈眉庄坐起了身:“不过,臣妾还要多一句嘴:【颜氏家训】中有一言: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尚书  洪范】中也有记载: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望皇上在对待皇子公主时,能做到这两点,便足以。”


    皇上:我记着我是来问话的啊?怎么又变成听课了?


    第二天的朝堂上,皇上一眼扫过看着敦亲王那欲言又止扭扭捏捏的模样十分得辣眼睛。他并不想知道敦亲王有什么想法,只当做看不见。


    谁知道敦亲王下朝后跟着他回到了养心殿。


    “你到底要做什么?”


    皇上看着喝了三盏茶吃了六盘点心的敦亲王有些生不起气来。


    敦亲王犹豫了一会儿,带着一股视死如归的气势说道:“要不,皇上您打我吧!”


    皇上脑袋后仰,眼睛睁的大大的,仿佛在看什么怪物。


    “您要是讨厌九哥他们,你就打我!给你出出气。你出点气了,就给九哥他们送些好吃的。


    等我好了,你再打,本王就靠这一身肉,给九哥换点好东西。”


    皇上想了想,请出了先帝晚年时的拐杖。


    这不打白不打。


    敦亲王说到做到,站的笔笔直直的,一点也不带跑。


    被皇上打的龇牙咧嘴一瘸一拐的,带着口令去了宗人府。


    看着瘦弱的没有人样的九哥哇的哭出了声。


    “九哥,你快吃,我给你带好吃的了。”


    已经被消磨了所有的心气儿的九阿哥看着哭的有些丑陋的弟弟还是忍不住动了动。


    “你这是怎么了?”


    敦亲王往九阿哥的小屋子里塞了不少好吃:“我想着搭上惠贵妃的线儿救你和八哥。但是惠贵妃没答应,不过她说了什么兄弟事情要兄弟自己解决。


    我福晋说,可以叫皇上打我出气。我今天就叫老四打了一顿,给你和八哥换了些好吃的。”


    九阿哥和八阿哥隔着一道墙,两人红着眼眶。虽然无力也没条件给敦亲王上药,还是努力看了看敦亲王的样子。


    “没事,九哥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四没多大劲儿,还没有皇阿玛那时候打的重。”


    敦亲王坐在地上,尽力安慰两个哥哥。


    “是哥哥不好,连累你了。”


    八阿哥的嗓子哑着,成王败寇的结局他早就认了。可现在这个弟弟为了他们能吃口好的,这么大了还被老四打,实在叫人揪心。


    “没事,什么连累不连累的。”


    敦亲王当年并不是很想支持八阿哥,可是他的亲亲九哥就认定了八哥。


    现在说这些干什么,反正是自己哥哥,总不能不管。


    兄弟三人说了会儿话,八阿哥和九阿哥倒是为着敦亲王,勉力提了些精神。


    “等我养好了,再叫老四打一顿,下次给九哥和八哥送些舒适的被褥。”


    说着,敦亲王拖着一瘸一拐的腿就走了。


    八阿哥和九阿哥背靠在同一面墙上,都没有说话。


    (看到宝子们关于.这个问题了,中间那个点我在键盘上没找着,哈哈,所以习惯用这个.代替,有听书的宝子说不习惯。那我就不用点了,改空格,这样好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