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宁易之功,皇帝招揽

作品:《每月可以许愿,道宗圣女沦陷

    昭阳殿中,群臣窃窃私语。


    “阴阳道宗弟子宁易?此是何人,地榜之上可有姓名?”


    “你是老糊涂了?连地榜都不关注,地榜之上可没有此人姓名,大将军刚言这弟子是第五凭虚境,并不会强行上榜,只看他意愿。”


    “以第五凭虚境,一人斩杀五头化形大妖,还灭了上万妖族?这不会是战报有误吧?”


    “战报岂是儿戏,这还是武威大将军亲口说出,自是进行过详细调查,若是假的,岂不是欺君罔上,大将军怎会犯下这种错误。”


    “又是阴阳道宗,刚有一位地榜第一的天命玄女,如今竟又出一麒麟儿,不到二十岁修成第五境,还有如此战功,这是阴阳道宗大运到来了?”


    “这你就要去问太史官了。”


    “那太史官,不就是阴阳道宗的宗主许有道。”


    “……”


    群臣有人惊叹,有人面色平静,有人若有所思。


    第五境以下的妖族,智慧不足,大多凭本能行事。


    这个境界的妖怪,一般的江湖人士在境界相同时,都能战而胜之,若是圣地弟子,以一敌众不在话下。


    但当妖族晋升到第五境,智慧上与人族就没区别,还能获得化形能力。


    能修到第五境的妖族,要不就是日积月累,强行突破,要不就是自身有妖庭传承,与人族圣地弟子一般无二。


    第五境以及往上境界的妖族,就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了。


    能以同境之身斩杀对方,就是功劳一件。


    而能斩杀五头化形大妖,不管是一人敌五还是车轮战,这都证明此子战力彪悍,乃人族天骄!


    尤其是这宁易竟还能破万妖军阵,说明他不光武道强大,更有神通在身,实为罕见。


    他在剿灭妖族同时,还破了妖族阴谋,护佑边关百姓安宁,甚至反过来为大周开疆扩土,以其境界与年龄,真是天大的功劳!


    如此功劳,不得不赏,否则将寒天下人之心。


    至于怎么赏,那就要由皇帝提出,群臣一起决议了。


    玉台之上,当今大周皇帝元和帝身穿戊土九鼎服,头戴九州冕旒,威严肃穆。


    “此为昭阳殿,以圣祖名立之,尔等在此喧哗,成何体统!”


    皇帝身旁的太监尖声喊道。


    立刻,大殿中的吵闹安静下来,群臣礼拜:“臣等知罪!”


    流程过后,元和帝缓缓开口:“阴阳道宗弟子宁易,斩化形大妖,佑边关百姓,破万军之阵,开疆扩土,扬大周国威,朕心甚慰。”


    “赏良田千顷,赐左更长爵,赏金银……”


    元和帝的第一道赏赐,群臣都无异议。


    大周爵位分为三功二十爵,三功分别为‘公’‘侯’‘伯’,这三个爵位世袭罔替,与国同休,除了开国时期,之后就很少赏赐。


    而二十爵,则是一般情况下立功册封的爵位,二十爵可传三代人,在当地有各种特权,也能更容易踏入官场,属于功萌子孙。


    一般赏这爵位的,都会配给良田,金银等物,让家族数代兴盛。


    这属于基本授爵,没有人会有异议,以宁易立下的天大功劳,这赏赐反而太少了。


    群臣皆想,陛下应该会让宁易‘择赏’,这才是真正的赏赐,你要什么,只要符合功劳,我就给你什么。


    “大周千年,正值盛景,圣祖曾言,唯少年强,则大周强,宁易立此天大功劳,可为大周年轻人榜样,朕予其‘择赏’一件!”


    “陛下圣明!”


    这也在群臣预料之中,没有人反对,真正需要讨论的,是到时候宁易选择什么赏赐,他是否能得到那赏赐。


    但谁想到,元和帝只是顿了一下,口中又言,而接下来的话,让群臣都是微微色变。


    “宁易一心为国,斩妖除魔,更破万妖,可见其军事能力,朕欲赐其‘百主’职,归籍天策府,众爱卿以为如何?”


    元和帝话音刚落,一位身披甲胄的男子就是上前,拱手道:“陛下不可!”


    “天策府最看统兵能力,那宁易立下功劳不假,但他破万妖靠的是自身武道神通,而不是兵家阵法,怎可赐其‘百主’?”


    “若如此,天策府将士们必将不服,在天策府中,武道修为固然重要,但领兵能力更加重要,此是天策府传承根基,望陛下收回成命!”


    出言的,正是天策府六大天将世家之一的夏侯家当代家主,夏侯景。


    殿中群臣见夏侯景出言反对,都是冷眼旁观。


    天策府的事,他们这些臣子还是少掺和。


    这时,同为天策府六大天将世家的尉家家主,尉重上前道:“夏侯将军此言差矣。”


    “变则通,通则久,我天策府千年来规矩太死,已如一潭死水,正如圣祖所言,年轻人才是大周希望。”


    “此时恰逢此事,岂不是时机刚好,正可启用年轻新人,为我天策府添砖加瓦。”


    夏侯景冷淡道:“尉将军,‘百主’可是实权,要统一千天策府精锐,这一千精锐可不是小数目,由谁来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一千天策府精锐,看似人少,但那可是天策府,学兵家阵法,每一位都是真正的武道修者,境界不低。


    这一千人以军阵出击,可轻松覆灭任何一小宗门,是大周王朝统治的武力根本。


    正是这样的精锐组成完整的天策府,让九州圣地都不敢违逆。


    “由我尉家来出!”


    尉重断言说道。


    夏侯景神色难看,再次拱手道:“陛下,臣探知,阴阳道宗宁易与尉家尉千山关系甚好。”


    “尉将军如此之言,恐有私心,还望陛下明察!”


    其余臣子们都是看热闹。


    天策府在建立之初有十二大天将家族。


    千年过后,只剩六家。


    其中有本身渐渐凋亡的,也有在皇帝打压下,慢慢消亡的。


    千年时间,让这六大天将世家在天策府中根基太深,盘根错节,天策府几乎成为了六大家族的私有物。


    天策府是大周立朝根基不假,但天策府的存在,本身也威胁了皇帝的权威,许多时候,皇帝也要听天策府的。


    毕竟大周皇帝一代代传下来,谁也没有圣祖之能,可以不惧功高震主。


    那就只能想办法不让天策府铁板一块。


    尉家与夏侯家,互相争斗了几百年,也是当年的皇帝功劳,他们也早就是政治上的死敌。


    群臣都想,宁易与尉家的尉千山交好,皇帝不可能不知道,陛下此举,恐怕也有挑动两家人关系的想法。


    帝王之道,唯在平衡!


    夏侯景是因为不喜宁易,才会反对吗?


    不,正相反,他正是因为知道宁易是绝世天骄,才不想让他和尉家走的太近。


    这样的人,就老老实实在阴阳道宗待着吧,别掺和这朝廷之事。


    元和帝一直不言,只是听着夏侯景与尉重的争吵。


    突然,这位大周皇帝出言道:“两位爱卿都不必争了,朕决定,那一千精锐,就由朕的‘御林军’出。”


    此言一出,夏侯景与尉重都不争吵了,两人反而站在一起,异口同声:“陛下不可,御林军乃朝中禁军,护佑帝都,怎可随意分出兵力!”


    其余冷眼旁观的忠臣都是神色一变,总算明白了皇帝的真正想法。


    他根本不是要挑拨夏侯家与尉家,没有用这小道,而是妄图直接以皇权硬刚啊!


    天策府是有六大世家不假,但还有一只天策府的军队,那就是直属于皇帝的禁军。


    这只禁军纸面实力很强,但至于真实战力嘛,那就没人知道了。


    毕竟禁军只是拱卫帝都,不像是其他六只天策府大军南征北战,战争经验丰富。


    但不管怎样,这七只部队都是属于天策府系统中。


    陛下招揽优秀年轻人,若是给对方机会,让其立下更多功劳,就有了借口插入整个天策府脉络,从天策府六大天将世家中夺权。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那就不可能从天策府中找人,那些人都是六大天将世家的家将,唯有从外面找更优秀的年轻人,让他们成为皇党。


    几年前,皇帝赐下丹药给天命玄女,也是对年轻人的投资。


    皇帝赌的就是天命玄女未来前途,甚至赌的是阴阳道宗来支持他。


    如今,这位皇帝陛下又赌宁易未来前途,希望等这些年轻人成长后,能以强者之姿支持他,皇帝才敢真的对天策府动手。


    群臣神思各异。


    有忠于皇帝的,认为陛下做的很好,有明君之姿,不让皇权旁落。


    有人认为陛下太急,应该循序渐进,要用怀柔手段。


    也有人心中忧虑,觉得这是大周由盛转衰的起点,皇帝与天策府不和,只会造成人族内讧,削弱大周实力。


    但从各方视角看,他们也都没错。


    皇帝想集权,重现圣祖荣光。


    天策府六大天将世家,不想将家族千年努力就这么送出去。


    他们千年来与妖族厮杀,族人死伤无数,对人族存续居功至伟,怎能让你皇帝一句话就交出所有?


    这件事争吵半天,谁也没有让步,只能暂时搁置。


    尉重这时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的犬子曾从宁易口中得知,他想要的‘择赏’功劳。”


    虽然皇帝和两大家族争的欢,但本身和宁易无关,甚至他们都更想得到宁易这个天骄。


    尉重此话,也是在告诉皇帝,您就别费心思笼络了,我们尉家已经与其交好。


    就算他最后不介入朝廷之事,也会回去阴阳道宗,您的那点心思没用。


    元和帝心中虽然愤懑,但他群山崩而色不变,缓缓问道:“宁易有何要求?”


    尉重神色尴尬了一下,说道:“他说,他想观摩‘九鼎乾坤’。”


    喜欢每月可以许愿,道宗圣女沦陷请大家收藏:()每月可以许愿,道宗圣女沦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