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返回庐古湖

作品:《是谁开走了蓝星!

    “发生了什么?”


    “林宇怎么忽然拿出武器?”


    “出状况了?”


    “立刻检查周边!”


    应急管理部,因林宇突然后撤,又抽出弓箭的动作,瞬间紧张起来。


    很明显,玩家察觉到危险。


    但他们通过蜃景却什么也没发现。


    预警组毫无反应。


    与此同时,观众们也惊奇,看向林宇周围,没有异兽影子。


    现在可还是白天。


    慢慢的,他们知道林宇在警惕什么。


    他拉满弓箭,对准溪边,缓缓绕到另一边观察。


    “难道藏在红薯地里?”


    官方和观众同时关注红薯地,红薯苗那般茂盛,里面躲着什么也不足为奇。


    林宇可是最强超进化人类之一,具备最强的震动感应技能。


    无数双眼睛,在红薯地里搜寻可疑踪迹。


    一无所获。


    直到林宇射出一箭,命中一块半个西瓜那么大的红薯,人们恍然惊觉。


    只见那红薯伤口,竟流淌出汁液,却是黑色的。


    林宇连射数箭,大红薯稀巴烂,又在太阳之下迅速融化,最后留下一小块黑石。


    “异兽,不只是昆虫和动物,还有植物!?”


    专家们、观众们一起炸开了锅。


    倒不是刚反应过来,类似的猜测,早就有人想到,只是一年多过去,还没出现过异兽植物。


    “我怎么觉着是好事?林宇以后都不用冒险狩猎,种种红薯也能得黑石,岂不美哉?”


    弹幕讨论起来。


    许多人觉着林宇能种红薯发家致富。


    果然啊,宇宙中的绝对真理就是种地!


    李前等了一阵,红薯地并没有其他异变,‘兽’字组成的红薯没有活过来。


    细数一番,林宇挖出来约莫五十多块红薯,只有两块‘兽’。


    他操作林宇上前,把那黑石拿过来。


    瓶盖大小,是小型黑石。


    另外的一块变异红薯,太阳暴晒下并未融化。


    须得破皮,流出汁水才会被晒死。


    李前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种植。


    黑石如果可以人工培育,谁还去狩猎啊!


    最关键的是,刚才并未扣除林宇的理智。


    这东西大面积推广开来,‘霉菌’算个屁。


    “有没有一种可能,植物异兽其实挺多的,只是都在地下,林宇没遇到而已,他如果一直挖土的话,可能就碰到很多。”


    “我觉得跟之前他挖鱼塘,挖出来的那些黑泥有关,红薯地下面说不定就有,所以才异变了。”


    “这东西还能种活嘛?”


    弹幕唰的飞快,不好交流,李前点开评论区,看网友们讨论,频频颔首。


    林宇砍树很多,但挖土的时候很少。


    日常食物,多是林中野果、肉食。


    或许荒岛的地下空间,还有另一幅以黑泥为主的生态环境,不止生活着霉菌,还有其他生物跟植物。


    外星球,果真多姿多彩啊。


    李前操作林宇,把那块异变红薯挪到太阳底下暴晒。


    然后抡起锄头继续开挖。


    小溪边的沙地之下,长满了红薯,区区十几平的区域,可能有五六百斤,甚至上千斤。


    正常的红薯占99%。


    异变的红薯生长的都比较深。


    挖完红薯后,李前让林宇往更深了挖。


    溪水渗透,坑中全是浑浊的水。


    下挖三五米时,坑里的泥水渐渐转为黑色。


    林宇根本不掉理智,不过扔两块肉进去,半小时过去再捞出来,蜃景观察到明显的腐蚀痕迹。


    李前的计划被耽误了,


    之后的小半月时间,林宇疯狂杵地,确定黑泥范围。


    小溪边周围30-50米范围内,黑泥比较浅,其他地方都在十米以下。


    然后李前开始做实验。


    把异变的红薯分作两份,一半种到溪边,另一部分种到没有黑泥的土地。


    挑选未变异的红薯,也在两个地方播种。


    扦插的方式,也做了对照实验。


    之后便是观察、记录发芽跟生长的情况。


    做完这些,又给试验田立起围栏,防止被其他动物破坏。


    如果变异红薯能源源不断种植,


    再加上人类的科学种植技术,林宇将实现黑石自由。


    官方和观众都感到魔幻。


    实验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李前又放了苏想一次鸽子。


    异变的红薯并不能发芽生根,并且存放时间只有十天左右,即使不照射阳光,也会慢慢干瘪腐烂,留下黑石。


    正常的红薯才可以发芽。


    种在正常土地的红薯,无论茎块,还是扦插,都没有异变迹象。


    小溪边的红薯,则有1%左右的异变。


    也就是说,一千斤红薯,十斤异变,约莫七八块红薯,收获七八颗小黑石。


    异变与黑泥存在决定性关系。


    得到这些结果后,专家们看待黑泥的态度完全变了,简直就是宝贝,恨不能亲自上手研究。


    他们设计出了新的实验。


    不同浓度黑泥,对异变率的影响。


    李前有点遭不住,高原上越来越冷,再拖下去,散布火种的计划都要耽搁。


    他暂时封存试验,在溪边种下红薯、土豆,然后提起斧头,开始往沙滩草地那边的营地方向清理壁画。


    这件事情每天只需进行一小时,就能清理很大面积,交给蜃景拍照,官方分析。


    李前则通知机组四人,准备出发。


    四人组连夜对飞机进行全方位检查,第二日清晨,伴着银河星光,鲲龙庞大机身于雪地开始滑行。


    发动机卷起积雪,于身后化作两柱咆哮的白色气浪。


    飞机越滑越快,短短百米便攀升,离开雪地,冲向天空。


    今天天气很差,暴风雪,不适宜起飞。


    李前放下手机,微微闭目,脑中的弦与天地间广阔频率共振,风雪来到飞机周围瞬间柔和下来。


    一股无形的力,为飞机提供升力。


    驾驶室,机长紧握操纵杆,神情专注。


    副机长、机械师以及观察员,都非常紧张。


    他们建议等两天,风雪消停点再出发。


    不过李前态度强硬。


    他们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驾驶飞机。


    机长在脑子里模拟过许多遭遇暴风雪,各种极端情况下的应对方式,这趟航行,绝对不能出事。


    然而此时,他表情虽依旧坚定,眼神却恍惚。


    按照他的驾驶经验,这会儿机身应该剧烈颠簸,操作杆异常沉重才是。


    稍不注意,机毁人亡。


    可现在却异常的平稳,


    只轻微抖动。


    然而窗外乌洞洞,飞机灯光射不出20米便被风雪完全淹没。


    风很大,雪也很大。


    “大哥,你这技术越来越牛逼了!”


    观察员忍不住发出感慨,


    他今天故意少吃了点东西,害怕半道颠吐了。


    机械师驾驶经验比他丰富,迟疑道:


    “情况不太正常。”


    副机长没理两人,他望了望窗外,又看了眼机长,机长也侧头,两人对视,互有默契。


    李前偶尔在湖上‘练功’,动辄搞出龙卷风暴,场景十分震撼。


    此刻给飞机开道,倒也可以理解。


    一个多小时后,飞机下了高原,外面天色终于明亮,太阳缓缓升起,照的雪地亮白。


    李前看向地面,山河披上银霜。


    几乎看不出原本的山峦形状,树木全被淹没。


    机长昨天就联系了庐古湖消防局,此时湖面清空,大型捕捞船停止作业。


    飞机缓缓下降,接触冰面,滑行,停稳。


    李前推开舱门,跳下飞机,天边的太阳竟有些刺眼,只是感受不到丝毫温度。


    此时气温依旧是零下。


    “首长!”


    机组四人来到李前面前。


    “你们先回去吧,有需要我会再联系你们。”李前道。


    机长啪地一下立正,沉声道:


    “时刻准备着!”


    其他三人效仿。


    李前看到他们眼里的灼灼目光,与虚幻跳动的火种,搓了搓鼻子,走开了。


    机组四人则目送他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