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被采访对象

作品:《她照亮我

    手握住门把,下压,覃乔谨慎地将门拉开一道缝。


    门外站着的是张爽。


    他穿着一件宽松带烫金logo的黑色连帽衫卫衣,手里提着一袋水果,还没进门就夸张地嚷道,“这出去一趟回来,变天了,某人成了见义勇为的英雄了!”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贯的风趣,瞬间打破了屋内凝重的气氛。


    覃乔侧身让他进来。


    张爽一进门,敏锐地察觉到屋内的气氛不对劲。他的目光在覃乔和陈嘉树之间扫了一圈,发现两人的眼睛一个比一个红,空气中腾着一股浓重的硝烟味。


    “覃记者,你怎么也在这儿?不会是来采访咱们陈老板的吧?”他笑着问覃乔。


    覃乔脸上升起十二分尴尬,“是的,台里想做个专题报道。”


    张爽眉毛飞的老高,转头看向正起身的陈嘉树,“哟,这可是大事啊!嘉树,你这回可真是出名了,连省台都找上门了。”


    陈嘉树冷飕飕扫他一眼。


    张爽往里走,把水果往茶几上一放,然后一巴掌拍在陈嘉树肩膀上,“你这人就是太低调了。这么好的机会,干嘛不把握一下?再说了,覃记者又不是外人,她还能害你不成?”


    覃乔慢吞吞跟过来,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一碰上陈嘉树复杂的眼神,立即垂下眼帘。


    “闭嘴。”陈嘉树不好气地道。


    “行行行,我闭嘴。”张爽对着嘴巴做了个拉拉链动作。


    覃乔想起另一件事,走到茶几前拿起自己的包,取出准备好的一千元现金。


    她扭身递给张爽,“爽哥,这次旅游多谢你安排,这一千元你先拿着,不够的话再跟我说。”


    这钱本来她是想给陈嘉树,让他帮忙转交给张爽,但既然张爽来了,那就直接给他。


    张爽吓一跳,往后一蹦,“乖乖,嘉树没告诉你,出游的钱他已经付给我了?”他斜眼瞥向那个抿着唇故作深沉的男人,“回来的路上,在服务区,嘉树就给我了,还多给了两百当精神损失费。”


    “精神损失费?”覃乔一脸困惑,目光递向陈嘉树,求问。


    张爽凑近她,压低声音,“陈老板这是补偿我当司机的辛苦——”他促狭扬声,“外加被迫吃你俩狗粮的精神伤害!”


    覃乔耳尖“腾”地烧了起来,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你胡说什么呢!”说完才意识到失态,慌忙低下头。


    滚烫的热度从脖子一路烧到脸颊,活像被架在活上烤。


    “张爽,”某人沉下声音,带着警告地意味。


    转而又对她说,语气温缓,“钱收起来.......你那房间被水淹,酒店赔了三倍的房价,算起来我们还赚了。”


    张爽乐呵呵地道,“对对对,改天请你们俩吃日料。”


    “那……谢谢。”


    张爽,“客气了,快收起来。”


    覃乔把钱放进包里,将包斜跨再肩膀上,再顺带捋了一把,鬓角并不凌乱的发丝,“那个......你们聊,我……我先走了。”


    “覃记着不采访吗?”张爽好笑道,“怎么就走了?”


    “我明天来。”她看着陈嘉树说。


    少女的身影窜出门,门关住,张爽回头。


    刚到嘴边的话,在看到陈嘉树定住般盯着那扇门,将其抿回肚子里。


    这两人去了一趟邑子乡确实变得不一样。


    不过张爽清楚,就陈嘉树那比防盗门还牢固的原则性。


    别说共处一室两晚,就算覃乔主动扑上去,估计他都能面不改色地给人盖上外套。


    放在古代那就是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浑身上下透着“男女授受不亲”的迂腐劲。


    张爽歪过去撞了下陈嘉树胳膊,“别望眼欲穿了,人都走远了,再看门也不会自己打开。”


    陈嘉树落下视线,忽然想起厨房那两个石榴。


    算了。


    他暗叹道。


    张爽却不以为意,走过去坐覃乔刚坐的位置,“我来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明天就能去你店里上班。”


    他拿了桌上剩下的橘子,掰下一瓣,扔入嘴中。


    轻轻一咬,新鲜酸甜的汁水充盈口腔,咽下去后张爽改认真脸,“如果你实在不愿接受采访,和覃乔好好说说,她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


    “那些事,你和覃乔透露过吗?”他又问他一个问题。


    这小子考虑事情长远,除非就没打算开始,否则以他处处先为人打算的性格,一定会把自己的一些情况告知给女孩子。


    “没详细说过。”陈嘉树坐下来,偏头看张爽。


    张爽三两下吃完橘子,随手把皮扔进垃圾桶,“还是不确定对吗?也对,你二十四,她二十二,你们两个都很年轻,而且她还是个学生,未来千变万化。”


    张爽直接道出他心中所想,陈嘉树沉默了一会儿,“我这段时间总是在想,学生的世界该是无忧无虑,我的那些过往,传递给她合不合适?另外,我们都很年轻。”他一顿,“不过——”


    “不过什么?”


    “我答应她了。”


    张爽听懂他的意思,“采访?”


    高二第二学期,陈嘉树一家遭遇了严重车祸。那天他父亲开车,车子突然失控撞向桥护栏,父亲当场没了,母亲在ICU熬了半年,最后还是没扛住。单方事故,赔偿金一分没有,医药费全靠亲戚凑。


    这事很沉重,但也不至于难以启齿。


    可现实就摆在那儿——父母双亡,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奶奶,哪家父母能毫无顾虑?


    陈嘉树又是个忧思过甚的人,真明确开始,怕是将未来十年都琢磨了一遍。


    陈嘉树点了下头,不再多说什么,而是低垂脑袋,盯着自己的手。


    眼前总是时而清楚时而模糊,模糊的时候甚至连手背上的脉络都看不清,


    而在刚才他伸手拿橘子,第一下没拿到,但好在没被覃乔发现。


    为这事他出院前曾咨询过医生,医生告诉他说单眼丧失立体视觉,比方说抓取一些小物体会出现抓空情况发生。


    这几天他深有体会,夹菜、抽取纸巾、取水杯....为了不被他们发现,他尽量放慢手速去拿,暂时没被任何人看出来。


    但医生还说,这通过后天训练可以改善。


    训练.....


    会恢复为什么训练?


    *


    第二天上午。


    由于昨晚没睡好,覃乔忍不住打了个长长的哈欠,把写到一半的稿子推到办公桌一边,拿起桌上的见底的保温杯,走进茶水间去装热水。


    她离开没多久,顾栩从她桌旁路过,拿起桌上她的稿子,细细端详起来。


    采访时间分配


    采访部分(60秒):


    核心问题1:事件经过(20秒)


    提问(5秒)+回答(15秒)


    .........


    注:穿插相关画面,并伴随音效,增强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


    顾栩好笑似的挑了挑眉梢。


    写得这么事无巨细。


    小学生笔记。


    “顾老师。”覃乔捧着保温杯回来,站在他面前。


    顾栩从容地放下稿子,“看来搞定了?”


    “嗯。”覃乔将保温杯放在桌子上,


    “什么时候出发?我给你配一名摄像师。”顾栩问,“采访地点在哪里?”


    “吃了中饭就出发,地点安排在陈嘉树家里。”


    顾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确实在家更容易聊出东西,出来的内容更自然,就定在他家吧,你让摄像注意抓拍生活镜头。”


    他走出几步远,但像是想到什么,扭身叮嘱,“还有注意捕捉些自然状态,别太摆拍。”


    覃乔刚沾到椅面又站了起来,“我知道了。”


    出发之前,覃乔给陈嘉树发了一条信息,告诉他下午三点左右到他家。


    但在此之前,覃乔开着车和摄像师一块去了学校,她找到早已联系好的同学张婷。


    张婷之前在陈嘉树那里维修过电脑,后来因为陈嘉树店里的火灾,电脑被烧毁,陈嘉树没有推脱责任,而是全额赔偿了她的损失。


    覃乔将车停在校外的临时停车区,拨通了张婷的电话。


    十五分钟后,张婷小跑过来,手里摇晃着半杯珍珠奶茶。


    采访地点她们选在图书馆前的石阶处。


    覃乔眼神示意摄像开机,“能说说你和陈师傅是怎么认识的吗?”


    图书馆门口,上上下下的都是都是学生,不少学生扭头看他们。提问之后,覃乔将代表省台的无线话筒伸到同学嘴巴前。


    张婷咬着习惯回忆一番,抬眼说道,“前年年底,我的电脑进水了,去他店里修。没想到取机前一天,店里突然起火.......”


    她捧着奶茶杯的双手无意识地在用力,“当时觉得完了......”


    “陈老板怎么处理?”


    张婷眼眸刷的一亮,激动地说,“陈老板真是个好人!他完全没有推脱责任,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我,还主动提出全额赔偿我的损失!你知道吗?我当时特别意外,因为很多人都说这种意外很难拿到赔偿,但他二话不说就承担了责任!”


    背景里围观的学生越聚越多,覃乔收回话筒,对着镜头发出客观的感慨,“一场意外,往往最能看清一个人的品格。一个能在火灾后主动赔偿顾客损失的商家,在面对他人危难时,同样会挺身而出——陈嘉树的担当,不仅体现在经营中,更融入了他的为人处世。”


    这边采访结束,覃乔着急赶往下个地点。


    *


    [陈嘉树,我三点带着摄像师到你家]


    覃乔发来的信息陈嘉树看了又看。


    短短几个字,他不仅能看到她对新闻的执着敬业,似乎感受到一种……野心。


    “野心”这个词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但他并没有觉得反感。相反,他觉得这种野心并非坏事,而是对事业的高度追求。


    那个男生曾说她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


    陈嘉树将手机放茶几上,吁出一口气,就凭覃乔这份“勇往直前”的劲儿,未来必定不可估量。


    陈嘉树打了个盹,敲门声响起时,奶奶先他一步去开门。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64969|16914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门口站着一个很漂亮的女孩,手里拎着一只深灰色旅行包。


    她上身穿着针织衫,浅蓝色牛仔裤下踩着一双干干净净的白色运动鞋。胸前的胸牌还未停止晃动,长头发一根不剩绑成马尾,光洁的额头、巴掌大的脸蛋,得体的笑容挂在脸上,看上去青春又专业。


    “你是?”孙英迟疑。


    陈嘉树走上来说,“奶奶,是我朋友,她是省台的记者。”


    “奶奶,您好。”覃乔当即鞠了三十度的躬,这是初次见长辈的礼数。


    第一次见陈嘉树奶奶,上次在电话里,匆匆忙忙,招呼都没有打。


    “你好你好。”孙英连忙说。


    女孩礼数周到,一看就是家教好的孩子。


    孙英越看越觉得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正琢磨着,孙子已经开口,“覃乔进来,不用换鞋。”


    奶奶往门边退一步,覃乔先对她笑笑,再对陈嘉树说,“摄像师在楼底,我们先准备下?”


    陈嘉树微微颔首,等她进门,然后转身往里面走。


    防盗门“砰”一声关上,覃乔往那儿侧眸,却不见老人的身影。


    这是?


    “你奶奶出去了。”奶奶好可爱,覃乔忍不住发笑。


    被转头看过来的陈嘉树逮了个正着,他勾了勾嘴角,眼底跟着漾起笑意,“她去散步。”


    陈嘉树这一笑,让她拘谨和紧张顷刻退散。


    毕竟昨天两人闹得不是很愉快。


    陈嘉树今天少见地穿了件淡蓝色鸡心领毛衣,下身搭配一条深灰色的长裤,把他惯常锋利的轮廓衬得柔和了不少。


    甚至......接近于温柔。


    覃乔后知后觉地留意到,陈嘉树脸上的肤色最近白了不少,或许是淡蓝色毛衣衬的,又或许是没怎么晒太阳……


    “你别紧张,我会给你几个提示词,其他你自由发挥。”覃乔打开设备包的拉链,取出里面的领夹麦克风。


    陈嘉树看着她走上来,并在他面前俯身,他喉结剧烈滚动几下,下意识地屏息。


    一撮发丝从肩头滑落,晃在他视线边缘。


    那几根白玉似的手指捏开夹口,熟练地将夹子夹在他毛衣领口,胸膛上一寸的位置。


    她的动作轻柔耐心,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的肌肤,带来一丝微凉的触感。


    陈嘉树没有抬头,却闻到了一股素淡的香气,不知是她发间飘来的,还是她衣服上沾染的。


    那香气若有若无,像是剥开柑橘时飘散的果香,又像是初夏的栀子花,清新中带着一丝微甜。


    呼吸拂过他的脖颈,微热的气息让他不由得绷紧了身体。


    双手不自觉地紧攥住沙发边沿,连心跳似乎快了几分。


    但他依旧低着头,目光落在自己的膝盖上,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如常。


    全身心都放在工作中的覃乔,自然没有发现陈嘉树的异样,她往后退半步,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好了,这样收音效果会更好。”她轻轻吐息,说,“我现在叫摄像师上来。”


    陈嘉树“嗯”的很轻。


    覃乔视线停驻在陈嘉树发红的右耳上,担心地问道,“你还好吗?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陈嘉树这才抬头,短暂对视后,他迅速划开视线,嗓音微哑,“没事,只是.....有点热。”


    覃乔没再多问,而是从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交到陈嘉树手里。


    柔声说,“这里面有几个提示词,你记一下。”


    陈嘉树打开笔记本,认真地默背,覃乔则是下楼去请摄像师上楼。


    一切准备就绪,覃乔对摄像师做了个“OK”手势。


    她坐到陈嘉树身旁,举起话筒,语气客观冷静地道,“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我是本台记者覃乔。我现在在陈嘉树先生的家中,他本人非常愿意和我们分享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她稍侧身,面向陈嘉树,“陈嘉树先生,能请您详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吗?您是怎么发现孩子落水的?”


    陈嘉树按照她给的提示词,又加入自己的临场发挥,用一分半钟时间断断续续地讲述了事发经过。


    看似过了很长时间,实际上四个问题按部就班答完,只是过了两分钟。


    大抵是因为眼前人是覃乔,她的目光专业而温和,让陈嘉树甚至忘记了自己正坐在摄像机前,只觉得像是在和一个熟悉的朋友聊天。


    她也履行约定,没有问他救人以外的事情。


    结束采访,覃乔摘掉他领口的麦克风,小声问,“紧张吗?”


    陈嘉树抬手搭在沙发边缘,看了眼摄像师,再回答她,“有点。”


    麦克风装入包里,覃乔拉起拉链,随后侧站,背部刚好挡住摄像师可能落在陈嘉树身上的视线。


    她将声音压到只有两人能听见,“昨天……对不起啊。”


    陈嘉树轻微摇头,覃乔刻意拉开一点距离,表情语气都显郑重,“周六请你吃火锅,给你赔罪。”


    他延续不发言,但郑重其事地点了下头。


    由于他仰着脸,顶灯的光坠进他眼眸里,星辉般温柔缱绻。